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都市大仙君-第64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里。

现在是夏天勉强还可以,顶多也就热一点,还不至于太痛苦。但是再过一段时间就要立秋了,塞北处于华夏最北方,这里的秋天已经很冷了。而到了冬天那就更不要说了,通常塞北冬天室外的气温都能达到零下三十到四十摄氏度,这样的活动板房根本就扛不住。

再说这样的活动板房根本就无法供暖气,想要取暖就得生炉子。众所周知,炭炉最容易一氧化碳中毒,安全问题不容忽视。

还有就是塞北的风那是出了名的大,有时候甚至会刮八九级大风,一般的民房有时候都有可能被大风刮倒,更不要说是这样的简易板房了。完全可以这样说,综合小学的宿舍楼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必须立即解决。

此外还有一点让徐应龙很不满意的是学校竟然没有按照他的要求修建室内体育馆,甚至于连一个像样的室内活动室都没有,孩子们练习都是在室外进行,总之学校的硬件设施距离元首答应徐应龙的相差很远。

学校的会议室里,徐应龙连同县里的领导坐了满满一家。原本来之前徐应龙是没打算开会的,但是参观完整个学校之后,徐应龙觉得除了韩凤仪等人之外没有人认识到教改的重要性,几乎所有人都在敷衍,从省里到县里。

因此徐应龙觉得很有必要开一个会,和他们讲一讲教改的重要性,让他们知道这件事情是不容马虎的。

徐应龙当仁不让的坐在了会议室正对着门的位置,众所周知举办会议时对于来宾落座次的安排是非常重要的,座次的排列最能体现宾主有别、高低有序,所以真正的正规场合你甚至不需要知道参加会议的都是些什么人就能看出谁是最大的领导,谁次之。

通常来说会议座次排列有五条基本原则,即在室内活动时面对房间正门的位置是上座;会场是主席台或者是台下的听众席,排序时一般以同排的中间位为大;无论是台上、还是台下,只要是两排以上的排序,前排高于后排;会议排座次以左为上,接待和用餐以右为上;距离房门远的位置要高。

徐应龙坐在正对房间正门的位置,说明他才是这次会议的话事人。

待所有人都坐好之后,徐应龙起身说道:“今天咱们参观了清河县综合小学,通过参观诸位应该都发现了不少问题,既然有问题那就必须解决,正好今天咱们这里京都来的,省里的,市里以及县里的领导都在,所以我们就在这里开个临时会议,商量一下怎么解决问题。”

说完徐应龙再次说道:“会议开始之前我先做一下自我介绍,我想在座的很多人其实都认识我,知道我叫徐应龙,是个歌手。也有人肯定很好奇我一个歌手跑到这里干嘛,还坐到了这里吆五喝六的。我要和诸位说的是,我不单单是一个歌手,同时我也是华夏教改工作组的组长,全权负责这次教改重任。”

徐应龙指着南宫鹏飞说道:“另外还要为诸位介绍一个人,就是这位南宫局长,在座的诸位鲜有人认识他。他其实就是华夏最神秘的国安局局长南宫鹏飞,同时也是元首阁下的私人秘书。”

徐应龙的话音刚落,会议室里仿佛炸了锅一样,所有的人都开始小声讨论起了南宫鹏飞。

南宫鹏飞起身道:“大家好,我是南宫鹏飞,我想在座的诸位都应该是塞北省教育系统的精英,很多甚至还是各级政府部门的负责人。上面关于教育改革的相关文件你们都应该看过了,相比也都很惊讶教改组长为何是一个歌手?”

“是啊,我们确实很惊讶,当初上面下发文件的时候我们还以为是重名,没想到真的是那个徐应龙!”塞北省教育厅的一位副厅长接口道。

南宫鹏飞沉声说道:“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因为这次教改的整体方案是徐应龙提出来的,而且还得到了国内很多教育专家的认可,所以元首阁下亲自点将,让徐应龙领导整个教改小组。”

青城市教育局的一位姓李的处长起身说道:“领导,教改方案我详细研究过三遍了,我总觉得这个教改方案很不切实际。”

徐应龙看着这位李处长,然后说道:“有什么不切实际的尽管说,放心,我不会因为你提出了意见而对你不满的,更不会因为这而给你穿小鞋。”

李处长大声说道:“诸位领导,我们华夏的教育备受大家诟病的一点就是打着素质教育的旗号贯彻应试教育,但是我看过教改小组制定的改革内容,发现所谓的教育改革其实不过是教学内容的变化,实际依旧是陈腐的老路。”

“按照这个方案执行的话,学生的压力不但没有减轻,反而增加了很多。尤其是那个学习武术,这对学生们的体能将是一个极为严重的考验,必然会让很多学生心中压力不堪重负,家长心中自然也苦不堪言。尤其是学校竟然把武术和那个所谓的传统文化列为了必考科目,这更是加重了学生们的负担。因此可以这么说,所谓的教改依然是应试为重点,至于素质教育,则是乌托邦式的没有现实价值的美好愿望。”

而另一个参会的官员也起身说道:“我们的教育几乎全都是在学校一步到位的,包括职业教育也大致是如此,教育活动的目的基本上只为应付考试,学生消极被动地接受,压抑了个性的自由发展。所以我们的教改应该是从根本上进行的一种改革,而不是像现在这样走个过场。不然的话我们只不过是在别人门前掩耳盗铃而已,欺骗的也仅仅只是我们自己。”(未完待续。)

第九百二十五章:欺负人(求订阅!)

第九百二十五章:欺负人(求订阅!)

受到质疑是必然的,但是徐应龙却没想到竟然会有这么多人在质疑自己的教改方案,而且这些人还都来自于教育系统。怪不得韩凤仪等人走的步履维艰,这些人要是不明白其中的关键,自然不能全力支持教改。

“其他人对于教改还有意见吗?有的话请不要藏着掖着,大家都是成年人了有什么就一同说出来!”徐应龙严肃地说道。

这时一个七十多岁的老头突然站起来说道:“诸位领导,我是塞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李德华,同时也是教育学院的荣誉院长。我是一个纯粹的教育工作者,从大学毕业之后到现在我一直到现在我都是在搞教育工作,现在虽说已经退休了,但还是在搞教育研究。”

“这么多年下来,我总结了咱们华夏的教育特点,说出来真的是有点尴尬,咱们教育的特点总结出来有三条,人口虽多却缺乏人才,智商出色却缺乏创新,文凭虽高却道德缺失。”

说到这里李老笑了笑,然后略带调侃的味道说道:“虽说有点不好听,尤其是在做的大多是教育系统的人,这么说似乎有点打自己的脸的意思,还请诸位领导不要建议。”

接着李老继续说道:“话虽难听,但这却是事实。在西方,教育从不给学生画条条框框、不给死板规定、不给千篇一律标准答案。教师上课只提供课题思考的方法或路径,而不是强行灌输某种观点。而且教学的课堂并非固定在学校,生活中的时间占了很大比重。”

“但是在华夏,尤其是在升学压力下,填鸭式教育让学生把一切精力集中在书本上,将标准答案奉为圣旨,甚至对充满浪漫和艺术气息的文学作品的理解也能一板一眼的规定所谓一、二、三点的标准答案。这种要求一千个读者只能有一个哈姆雷特的教育方式无疑是畸形的,脱离教育本身目的的。”

塞北省教育厅的张副厅长也叹了口气说道:“确实是这样的,教育在于引导人们如何去思考,而不是培养出一大堆的书呆子。在这种十几年如一日的教育下习惯于服从的标准化、模式化的学生,很难想象走出社会后能有出色的创造力和开拓精神,所以我们现在多见华夏制造却少有华夏创造。”

李老教授继续说道:“知识的教育是人才的根本,是科技发展的基础。然而光有知识是不够的,要成为有能力的才人,还必须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

“教育的功利性日渐显现的今天,很大程度上误导学子们的道德价值取向,甚至是腐败现象泛滥的根本原因之一。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从小我们就被教育把一切精力放在学习上。且不说人文精神的培养,就连最基本的道德素质教育,往往都只在思想品德、思修等课程单薄的纸张和生硬的课堂里被敷衍过去,教育的天平严重向教学倾斜完全忽视了育人的意义。因此我们与其一味抨击这个那个,还不如深刻反思造成这个局面的根本原因,从头改进。”

“教改是势在必行的,也是我们期盼了很久的结果。但是我希望改革就要改的彻底,而不是新瓶装老酒,里面的东西却没换。”

李老教授的话似乎是给所有的意见做了一个总结,大家质疑的核心问题就是教改是不是只是做个样子而已,甚至于这样的教改有没有进行下去的必要。

徐应龙知道自己必须出面解释了,不然的话想要解决下面的问题根本就不可能。

“诸位的意见我都听到了,首先大家在质疑教改的力度,其次是在质疑教改的效果。华夏教育的问题大家比我清楚,所以我也就不说了,我要说的是我制定教改方案就是要解决这些问题的。”

接着徐应龙再次说道:“在我和元首阁下探讨这个问题的时候,元首阁下曾这样说过,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想要实现目标必定要经过无数的尝试和失败,并不能在一朝一夕之间就看到成果。华夏是人口大国更是教育大国,一个存在多方面问题的教育制度造成的影响是无限的,所以这个计划并没有立即在全国推广开,而是选在这清河作为试点。”

“我可以很负责任的告诉诸位,教改的力度已经触及到了根本,这一点你们不需要有任何的疑问。你们并不了解这次教改的核心,当然我现在也不能告诉你们,待这样的改革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开的时候你们就应该知道了。但是我可以告诉你们的是,这次教改的试验期只有短短的一年,有没有效果一年的时间就能看出来。”

说到这里徐应龙的声音突然大了起来,洪亮的声音响彻会议室:“所以在这一年内我希望你们能把所有的质疑和不满都收起来,全力支持这次教改,我不管你们是省里的大员还是县里的小官,在涉及到教改的事情你们要是谁给拖后腿,我敢保证你们头上的乌纱帽不会戴的太久。”

众人以为徐应龙会给他们解释他们心中的疑问,却没想到徐应龙的答案竟然是这样的,所有人心中都感到一阵憋屈。这尼玛不是在欺负人吗,这分明再告诉所有的人,没意见你得干,有意见你也要憋着干。

尤其是那位李教授,更是被徐应龙这话气了个半死,他苦口婆心说了那么多,结果换来的就是这样的回答,气的这老头差一点当场开骂,幸亏那位张副厅长及时给制止了。

徐应龙可不管他们想通想不通,继续说道:“关于学校所面临的问题,我不管你们用什么办法都必须给解决好。既然韩校长说需要三个亿的教学经费,那么一个星期内三个亿的资金必须到位,如果没有到位的话我会亲自会京都向元首阁下讨要的。当然了,我这话不但是对你们诸位说的,同时也请你们把这句话转达到省市县三级的一把手那里。”

说完徐应龙对着南宫鹏飞笑了笑,然后说道:“下面的时间就由南宫局长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