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袁家庶子-第1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何法子?”袁绍连忙问道。

“弹劾之人,无非揪住五公子兵败。”审配说道:“青州战事未解,曹军尚占有数城……”

袁绍眼睛一亮:“正南之意……”

“正是!”审配点了点头。

“事已至此,或许唯有此法,方可要他们消停!”袁绍说道:“明日廷议,某便以此法治之!”

“袁公英明!”审配拱手赞道。

揪着袁旭兵败不放,袁尚有种上风占尽的得意。

不敢召集太多僚属议事,自弹劾袁旭伊始,他却是时常将逢纪请到住处。

“父亲显见焦躁,再闹上几日定将治罪显歆!”饮了口茶,袁尚对相向而坐的逢纪说道。

“五公子不比当日,袁公对他颇有期望。以某看来,此事应当见好就收。”

“收?”袁尚冷笑:“事已至此,如何收场?”

“五公子像只生满尖刺的虫子,公子则是要将虫子拍死的巴掌。只可缓拍,不可过急!若是过急,虫子不定拍死,巴掌却先是疼了!”

“逢公乃是要就此作罢?”

“若不作罢又能如何?”逢纪说道:“袁公倘有惩治五公子之心,还须拖延两三月之久?”

袁尚愕然。

连续多日廷议,两拨人都会争的面红耳赤。

每逢廷议,他都会观察袁绍。

眼见袁绍已是难耐,他认为惩治袁旭之日已是临近,没想到逢纪竟会说出见好就收的话来。

“明日廷议,不可再提惩治五公子。”逢纪说道:“若是有人提起,公子当顺应袁公之意!”

第229章 由他们闹去

连续两三个月,每次廷议都会有人呈请惩办袁旭。

得了审配建议,袁绍只等再有人叫嚣,便给他们来个下马威。

奇怪的是,以往叫嚣最卖力的袁尚、逢纪等人,廷议中却闭口不提袁旭。

颜良、文丑反倒在没人提及的情况下力挺袁旭,使气氛颇显尴尬。

“袁公!”逢纪出列。

袁绍以为他会反驳颜良、文丑,逢纪却说道:“程昱、臧霸进军青州,五公子率军驰援却遭敌伏击,长公子争夺数月始终未可将曹军驱出!不仅如此,曹操向黎阳大举调兵,太守刘延忙于构筑防线。”

袁绍脸色渐渐凝重,逢纪接着说道:“于禁进驻延津扼守黄河渡口,可见曹操已有与袁公决战之心!”

“若曹操实力雄厚,早已发兵攻某。调兵布防也在情理之中。”袁绍问道:“公则可有应对之策?”

“黎阳、延津,均为我军南进之途,非猛将难以威慑。”逢纪说道:“某窃以为,应遣公骥将军前往黎阳,子羞将军屯扎延津。”

颜良、文丑义正言辞的替袁旭说了不少话,逢纪并未针锋相对,却建议他二人领兵出征。

俩人当即一愣。

“你等以为如何?”袁绍向众人问道。

逢纪提议并无不妥,田丰、沮授等人虽在,却无人出列说话。

就在袁绍要下令的时候,一人走了出来。

此人不到四旬,肤色白皙,眸中闪烁着极易让人不舒服的神采。

他正是袁绍麾下幕僚许攸。

出列之后,许攸说道:“两位将军与敌对峙,某无异议。曹操进军青州,调拨兵马前往黎阳、延津布防。某只是不懂,破敌之机尽在袁公眼前,因何还要分兵防御?”

抬了下手,袁绍示意许攸说下去。

“曹军分兵青州、黎阳、延津,许昌必定空虚。”许攸说道:“袁公若遣一军绕道突袭,可生擒曹操!”

“万万不可!”袁绍尚未开言,审配已是出列说道:“曹操虽是分兵各处,许昌却非无兵镇守。只怕偷袭未成,反中了曹军的埋伏!”

逢纪接过话头:“五公子之败正是入了程昱圈套!袁公切不可贸然行事!”

袁绍略微想了下说道:“正南、公则所言有理。显歆正是料敌未明,才有一败,某不可步了后尘。”

“袁公……”许攸还想再说,袁绍却止住了他。

“某意已决,公骥领军五千进驻白马威慑刘延。子羞带兵五千屯扎延津北岸。”

袁绍调兵遣将,蓬莱岛却是一片祥和。

纷争的乱世好似与这里浑不相干。

除了天海营每天传出将士操练的吆喝,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过着千篇一律却宁静非常的日子。

沿着海岸,几艘渔船在捕捞海鱼。

袁旭不是很爱吃鱼,住在岛上鱼却成了他每餐的主菜。

蓬莱岛没有烹煮菜肴的釜,伙房只有一口口大锅。

每家每户的小灶也都用铁匠成批打造的小锅。

生铁制成的锅并不轻巧,与釜比较却轻便许多。

它可以烹炸煎炒,菜品花色更加多样、滋味也更为鲜美。

岛上的人们过着几乎与世隔绝却丰足美满的日子。

坐在礁石上眺望蔚蓝的大海,海风轻抚袁旭的脸庞撩起他鬓角的发梢。

风声、海浪声,带来远离战争的平静。

轻缓的脚步自身后传来。

他望着浪涛不息的大海:“甄姬可是前来看海?”

走来的正是甄宓,她露出甜美笑容:“海已是看的倦了,公子久坐于此,奴家特来陪着说说话儿。”

“再美的风景看得久了,都会厌倦!”

“公子莫非也厌倦了大海?”

“那倒没有。”袁旭说道:“大海广博,每当坐在海边,某总觉着好似被他揽入怀抱……”

“大海再广,又怎及公子胸怀?”

“甄姬过于高看。”袁旭说道:“某不过是沧海一砂,如何可比大海?”

“在奴家心中,公子就是大海。”

回头看着甄宓,袁旭发现她的脸颊已是一片酡红。

湿湿的海风撩起她的秀发,衣裙飘飘,甄宓便是凝海而望的一道风景!

并未说话,袁旭再度看向波涛翻涌的大海。

“公子!”俩人正说着话,一个卫士飞快跑来。

“袁公派出颜良、文丑二位大将,分别前往黎阳、延津!”

“山雨欲来风满楼!”袁旭淡淡说道:“有大事要发生了。”

“公子将要离开蓬莱?”甄宓问道。

她语气中透着几分落寞。

“大战未开,且由他们闹去。”袁旭吩咐卫士:“召集众人前往议事厅!”

卫士应声离去,袁旭起身说道:“海边风大,甄姬也莫于此逗留!”

甄宓应了一声,与袁旭并肩离开海边。

蓬莱议事厅坐落于岛上建筑正中。

厅内立着八根朱红柱子算是唯一的点缀。

董正曾建议将此处改造,将之布置的堂皇一些。

袁旭却认为没有必要。

蓬莱需要钱的地方很多,所需物资大多自外购置。

财帛用来营造奢靡、气派,毫无必要!

袁旭来到议事厅,祝公道等人已是等在厅内。

武人都在,掌握蓬莱财源的董正当然也不会被遗漏。

商贾身份卑贱,来到蓬莱之前,董正从未参与决议要务。

虽非首次来到议事厅,他还是有些局促不安。

袁旭进入厅内,众人纷纷行礼。

“诸位!”袁旭落座之后,对众人说道:“颜良、文丑二位将军分别前往黎阳、延津。曹袁决战,已箭在弦上!”

祝公道和马飞的脸上,闪过一抹期待。

天海营、夜刺操练数月,袁旭交代的战术配合虽还有些生涩,却已可带上沙场!

“天海营、夜刺加紧操练,以备大战!蓬莱防御仍须巩固,箭楼、城墙多备箭矢、滚木、巨石。岛上工匠不足,须征募铁匠、木匠、石匠以及各类匠作!”

“元初!”看向董正,袁旭说道:“征募匠作扩充财力之事,有劳了!”

“某定鼎力而为!”

董正受宠若惊,连忙起身应了。

“公子打算何时出兵?”祝公道起身问道。

第230章 缺少的还很多

“未到出兵之时。”

袁旭的回答令祝公道很是失望。

操练天海营,为的就是有朝一日上阵杀敌。

曹袁之战已揭开帷幕,他们还是没有走出蓬莱岛的机会。

“天海营有多少将士?”袁旭问道。

“三百!”

“区区三百人,可列阵阻敌,还是可冲阵破敌?”

祝公道没吭声。

征战沙场,三百人确实不足为道。

“加紧操练,天海营须有两千将士方可出征。”

“夜刺无须冲阵……”马飞起身。

“夜刺有多少人?”袁旭问道。

“近百人……”

“可攀援崖壁,隐匿房梁者,共有多少?”

“三十不到……”

“夜刺足百再做计较!”袁旭说道:“无论天海、夜刺,均为蓬莱依托。某知你等心思,却不可将二营贸然投入战场!”

“公子只说人数,并无招募兵士之举,二营何时才可壮大?”赵云问道。

“招募民夫,又有何用?”袁旭说道:“即使操练数年,新兵上阵经验也是不足!乱局已定,我等并无时日从无到有!”

“公子有何打算?”赵云接着问道。

“曹袁大战一旦开启,游勇散兵必是不少。我等可将之救下,领至蓬莱编入二营。”

看向马飞,袁旭说道:“夜刺虽有百人,却非个个适合刺杀、潜伏之事。汝酌情选拔,精干者加强操练,淘汰者另编探马营,专行探查、蛰伏之举。”

“诺!”马飞应了。

操练夜刺数月,他对营中诸人已是有所了解。

多数人虽是身手矫健,偏偏在潜伏、刺杀中错漏百出。

袁旭点明此事,马飞才明白其中关键。

另编探马营,将他们培养成蛰伏敌营的探子,确实是人尽其用。

“无须理会岛外之事,你等各行其事巩固岛防才是紧要!”袁旭说道:“若无他事,诸位先行散去,元初留下。”

众人告退离去,董正留于厅内。

“元初来到蓬莱已有多久?”袁旭起身问道。

“回公子,某至蓬莱,已是四月有余。”

走向门口,袁旭吩咐道:“陪某走走!”

跟在他身后,董正腰始终佝着腰。

“无须如此。”看了他一眼,袁旭说道:“到了蓬莱,你我便是自家人,何必拘谨。”

“公子说的是!”董正应着,腰也只是稍稍直起丁点。

袁家公子,怎可能与区区商贾是一家。

“东方航路开辟如何?”袁旭问道。

“东海有岛名为东瀛。”董正说道:“土人食古未化,中原之物很得他们欢喜。”

“此事先放一放。”袁旭说道:“东方航路早开晚开无关紧要。倒是中原、江淮、南越等地须开辟商道。”

“豪雄众多,并非易事。”

“正因豪雄众多,才须尽早。货卖采办交汝打理,汝却须知,某要的并非只是钱粮!”

“公子是要……”

“掌控天下财货通商!”

董正愕然!

仅凭蓬莱财力,往来货卖占据一席之地尚且吃力。

掌控天下通商谈何容易!

“某知非一蹴可成。”袁旭说道:“元初尽心经营便可!”

“此事怕是难以促成……”

董正虽是商贾出生,为人却老实忠厚。

他并未一口应承,而是对袁旭说道:“蓬莱财力单薄,天下商贾富可敌国者众多……”

“经营之事某不如你。”袁旭说道:“某却知道,经商有如打仗,一个快字便可决定生死!”

“公子所言正是!”

“往来货卖,元初自做决断,某不干涉。某只做一件事!”

董正没有插嘴。

自从他来到蓬莱,财货通商早已交到他的手中。

无论袁旭还是甄宓,从不插手过问。

选择采办渠道,以及如何贩卖,都是他做决定。

与当初在董家主事,董和随时还会过问相比,为蓬莱做事,他更加如鱼得水!

“某信元初,也望元初信某!”

“公子言重!”

“行商须快,某自有计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