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福王-第27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以啊!如果皇兄您和咱的西方盟友一样只要殖民地不要领土,俺两年之内就可以出兵征讨,顺顺当当地把那里给占了!”朱由骢也懒得跟这个不着调的皇帝解释什么,与其说服教育还不如直接让他自己去做选择。只要他不是太笨,应该能知道孰轻孰重。

“那怎么办?这电灯可是个好东西啊,于国于民可都是有大用处的!”想到这里,崇祯突然跳起来道:“承恩,赶紧把这灯给灭了换蜡烛。另外你再去其他车厢。把朝臣们用的灯泡都给偷回来,一律封存!”

“王承恩,俺先好意地提醒你一句,要是不怕挨揍就去!”慢慢地坐起身。朱由骢笑道:“刚才俺可是去看了的,韩爌他们那些老家伙可把电灯围了个水泄不通,谁要靠近点他就跟谁急……”

朱由骢这可不是在搞恐吓,为了能近距离地观察那种风吹不灭的电灯。朝臣门就差没把车厢的隔板给拆掉。每节车厢三盏电灯都围满了观众,正在研究其中的奥妙呢。谁要是现在去拆电灯,那群斯文败类还真就可能揍人。

“皇上……”王承恩怕了。要说文臣们那还相对好应付点,毕竟人家厉害的是脑子跟嘴皮,这手上的工夫说不定没那么厉害。但车上还有兵部官员啊,至少毛文龙和卢象升等兵痞揍起人来那可是会要命的。

有这么坑人的吗?太监也是人啊,特别是在现在朝廷已经决定不在大明百姓中征召新的内侍以来,这可是稀有物种了得好好保护才行。要说为了皇帝别说是挨揍了,即便是搭上这条命都不算什么,但这揍也挨得太憋屈了点吧?

皇上可不是让去取灯泡,而是要去偷。史上第一个因为在众目睽睽下偷盗被揍的太监?这要是传出去了,可会被笑掉大牙的!

“怎么了?你怕他们,就不怕朕?”比黄金还贵的灯泡,让那些奸佞看看也就得了。崇祯现在只想赶紧多收集点,等回了京全给装到紫禁城里。

“奴婢……”王承恩犯难了,一边是听皇帝的话,然后作为最笨的太监名留青史;一边是违抗圣旨,或许暂时不会有什么危险,但将来的日子肯定不好过。这选什么都不好办啊!

摆出了一副视死如归的架势,王承恩最终还是听皇帝的。毕竟现在写宫廷内档的那还是老熟人,给他点好处人家说不定就那么糊弄过去了。“奴婢领圣!”

“回来!”到底是太上皇,这心眼比别人要软得多。就在王承恩即将跨出大门的那一刻,朱启骥最终还是与心不忍出言制止了。“他们那边用的是量产便宜货,你就别去瞎捣乱了。”

“量产的便宜货?大哥,你这又是唱的哪出?”崇祯很不满意,有便宜的不用,非得给他装三千两银子一个的奢侈品?坑弟也不是这么个坑法啊。

能够用来做灯丝的材料其实很多,但朱由骢故意只告诉了研究院最贵的那种,但他同时也说清楚了为什么要选用铂金。可现在的研究院早就不是初建时的规模了,而与帝国学院结成联盟后,强强联手更是威力巨大。

稍加研究,他们就明白了给密封的玻璃罐抽真空的原因。南陈朝的炼丹家马和不是在《平龙认》里说过么,空气成分复杂其中的阴气是让物体燃烧的必要条件。既然暂时没办法将这东西分离出来,那也就只有全抽走。

选择铂金是因为这东西的熔点最高,耐热性较强?那就好办了,实验!找不同的东西来替代,然后做更便宜更耐用的来!短短一个月内,研究院实验完了大明境内现在能找到的所有金属,甚至还亲自动手烧制过跟头发丝差不多粗细的陶瓷线,最终还真就让他们从数千种材料找到了两种非常有效的替代品。

采用火碱熔合法,从徐霞客让堵胤锡顺路运回来的那堆各式矿石里提炼出来的钨,能制作出最好的灯丝,但是现在生产工艺还很不成熟。三百多斤矿石里才提炼了不到一两,价格快赶上铂金了。而且这玩意的用途好象很多,得赶紧交给宋应星让他带着人继续研究。

炭化后的竹丝虽然没有钨丝管用,但价格便宜工艺要求简单,连续亮上个十来天也不成问题。唯一的麻烦就是太过娇嫩,使用的时候稍不注意就得报废。所以现在虽然是名义上的量产,但抽调走大量人手后的研究院每月顶多也就能造个百余盏。

“才百余盏?”如果这东西很贵那推广起来肯定很麻烦,但竹丝这东西好找啊,要是用这个造灯泡,那大明百姓完全能够承受得起。崇祯想到大明全境灯火通明的景象就兴奋,必须提高产量尽快让普通人家都用上这玩意!(未完待续。。)

第三百零五章一箭双雕

崇祯这昏君现在是越来越不着调了,或许是为了防止留守京师的官员和百姓指责他不务正业跑到江南去闲逛了这么久,居然说服那个同样不着调的太上皇把火车到站的时间磨蹭到了午夜子时。皇帝巡视江南回京,这是何等重要的大事啊,经他这么一折腾就搞得跟做贼似的。

当然了,半夜里才到站跟火车刚研发出来没多久也有关系,即便是两个车头依然显得动力不足,所以需要四个时辰才能跑完天津到北京这段路程到也可以理解。但这长途跋涉人困马乏的,崇祯那昏君也没想要放个假让百官休息一天,居然在下车前就宣布早朝准时进行。

而满朝奸佞也没一个人提出反对意见,不但神采奕奕地哄然应诺,甚至还有人连家都顾不上回直接跑到午门外去侯着了。要说现任官员有这反应到也可以理解,毕竟他们还得在皇帝手下混饭吃,万一不小心惹到那昏君被扔进了昭狱也挺冤枉的。

但合格的商人应该是无利不起早的,有好处能捞银子的事他们积极点也无可厚非。这是开会啊,满朝文武的能耐就是再大,也不能在皇极殿内吹出一座金山银山吧?真不知道周延儒等同车抵达的奸商是怎么想的,居然也不回家睡觉非要跑去热闹。

好在朱由骢是负责军务的镇国将军,崇祯也早就给了他上不上朝视心情而定的特权,但满朝的奸佞还真就不希望他来参加。就那满肚子坏水的死胖子,只要出现在这朝堂之上肯定会有大事发生。可无论是他决定要坑谁,最终都会让原本已精疲力竭的大臣们更加焦头烂额。所以这种祸害不来也好,麻烦的事能少惹点还是尽量躲着。

“大哥,你这么早就来找俺,到底有啥急事?”不上朝并不就代表着可以睡觉睡到自然醒,睡眼朦胧的朱由骢打着哈欠。使劲地往自己肚里灌着浓茶。

崇祯这次回京的时候并没让那几百西方美女跟着,而是叫人带着她们沿运河而上一路欣赏大明风光,省得她们都不知道自己嫁的人有多富有。虽然经过了这么多年的血腥镇压,以前流窜在各地的土匪湖盗已难觅踪影,这年头也没人敢拐骗这些待嫁新娘。但护送未来皇妃这事可不能马虎,得找一个安全可靠的家伙去才行。

福王的命可没他这胖儿子的好,作为大明唯一手握实权的皇叔,他除了得费尽心机给别人挑毛病,还得随时应付来自宫里的威胁。这不,才稍微走了点神就又被陷害了么?满朝重臣都跟着皇帝回了京。就那倒霉的福王得押着自己衙门的帐本慢慢在路上溜达,顺便还要帮着皇帝照看那几百西夷美女,省得她们乱跑看到了不该看的东西。

原本朱由骢还以为没了胖爹和几个哥哥的王府就是自己的天下,以至于得意忘形地忽略了另外两个可以直接打上门来的家伙。崇祯是需要主持朝会,但那个叫朱启骥的太上皇很闲啊,他又不用站在朝堂上跟人废唾沫。

仿佛是受到了感染,朱启骥也打着哈欠道:“若不是你这一路上喋喋不休,为兄至于这时候就把人给你带来么?”

“人?啥人?”没睡好觉的人难免反应迟钝,朱由骢傻忽忽地看着那个同样在猛灌茶水的大哥。还真就没想起自己这一路上提出过什么会客要求。

“癸酉科的理学状元,就是那个解决了发电机上漆后就不能使用的难题,还为船厂那台电焊机的制作提供了理论支持……”朱启骥这次带来的人没有显赫的名声,也没有亲手发明过任何一件惊天动地的作品。但正是因为那个人的出现,才让研究院在很多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电焊机的原理其实并不复杂,说白了就是利用正负两极在瞬间短路时产生的高温,来进行焊接的一个大功率变压器。但怎么降低电压加大电流。两者之间又存在什么必然的联系,这个在后世看来很简单的问题却不是一两句话就能够说清楚。

所以即便是在得知发电机研制成功之后,朱由骢也的确有这个方面的需求。却并没有提出这个研究要求。但让他没想到的是居然有人自己琢磨出来了,而研究院也正是根据那套理论,完成了电焊机的制作并立即加以应用。

比这件事更让朱由骢感到不可思议的则是另外一件,虽然巨人的肩膀可以站,但站上去以前最好看清楚人家脚底下踩的是什么。别倒霉地找了个站在沼泽地里的家伙,那可是会一起渐渐陷入深渊的。

与以前提供的那些跨时代产品不同,这次朱由骢是明知发电机的原理,也知道电磁感应是怎么回事,却偏偏就只提供了生产办法而没有给出理论依据。对于这个,研究院到是没什么意见,反正先做出实物再抽时间搞逆向研究已经是这些年形成的惯例。虽然因为朱由骢忘记了要给线圈上漆的事而让研究院浪费数年的时间,却也让他们获得了一个意外的收获。那个神奇的状元郎,居然就根据这个而整理出一套相对完善的电磁理论。

一年啊,虽然有朱由骢提供的那些零散的知识做为基础,但能够在一年的时间里就取得了别人数十年才能取得的成绩,就足以让人感到敬佩。可人家并没有就此满足,即便是已经琢磨出了那四条被称做电磁理论基础的定律,他依然要求帝国学院挑选出最优秀的数学家,配合他完成最终的方程式以方便后来者,这才是最难能可贵的。

站在科技之颠,还能正确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懂得融会贯通吸取别人的长处。取了的足以啸傲天下的成绩,却不敝帚自珍,愿意留下一套完善的理论让别人能站在自己的基础上取得更辉煌的成果,这样的研究者才是大明的希望。

“是他?那大哥你还磨蹭个啥?赶紧请进来啊!”现在徐光启已经过世,宋应星又非要转行去搞什么材料学研究,多年寻人未果的朱由骢正愁没人来搞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却没想到帝国学院里还藏着这么一条大鱼。

朱由骢不会搞什么礼贤下士,他甚至都没想过要要亲自出门迎接。大明帝国笼络科技人才的方法简单而直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可能地提供良好的环境,满足研究工作的一切要求。然后再给他来点更刺激的东西……

“学生方密之,见过院长大人,见过镇国将军!”一个看上去也就二十多岁的青年奉命走了进来,并没有传说中那种炯炯有神充满了智慧的眼光,甚至可以说是相当木讷。就这样的人,走在大街上也没人会多留意他一眼,如果没有朱启骥的介绍,就连朱由骢都会把他当成一个最普通不过的百姓。

或许包括这个青年在内,都没人意识到大明出了一个朱由骢可以驱除鞑虏。让大明的科技领先这个世界两百年,而他却能让这个数字翻上一番。他所取得的成就甚至足以让整个帝国为之骄傲,成为照耀整个民族前进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