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二战之狂野战兵-第69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们的想象。

“河南不能再饿死人,二哥可以保证吗?”赵羽追问。

“这个?”汤恩伯尴尬起来。

赵羽转移话题,开始研究具体的粮款募集办法,在他看来,收复开封是小事儿,救人是大事儿。

赵羽的问题,也让两位总司令大伤脑筋,军粮就地取材,兵荒马乱,连年灾荒,地理不长庄稼,你再怎么折腾也没辙!

赵羽获得授权,可以随便查看长官部的资料,赵羽立刻行动起来,调阅资料,虽然这些资料能用的着的很少,真实性也值得怀疑,赵羽还是啃了下去。

蒋鼎文和汤恩伯忙碌去了,赵羽到资料室沉下来阅读,很快了解了民国抗战时期,我国领土的保有情况,各省财政收入,河南地方人口,县乡编制,一些官员姓名,物产,名胜资料介绍等等。

赵羽发现一个问题,中国抗战时期,经济情况相当差,入不敷出,千疮百孔,国土沦丧太多,还多是鱼米之乡的江南,平原地带的华北,加上资源丰富的东北三省,可以说,在这种地盘上绝大部分手工劳动的基础上,筹集物资坚持抗战,真不容易。

当时小麦的亩产只有区区二百左右,完全望天收,如果有现代完善的水利条件设施,那样的大旱灾,也不至于大面积绝收。

还有腐败,官僚办事低下,否则,赵羽提前筹措的物资,水泵,化肥等,都可以发挥相当作用,缓解灾难了。

赵羽一面查阅资料,一面思索彻底救灾的办法,将来,不仅要救灾,还要趁势将河南等地区,建设成为中国模范的农业地带,作为国家发展的基础之一!

查找资料,用笔墨将自己思索的要点记录下来,汇总成文。

当天下午五点钟,赵羽还在想办法,查资料,蒋鼎文到了。因为敦请赵羽的参谋副官,一直不得要领,被赵羽搁置在外面发愣。

“贤弟,你怎么还在这里查资料?这么烦乱的资料不是三天五天能看完看清楚的,今天晚上准备召开一个军事会议,我们长官部召集了河南境内的军长以上军官商议开封战事,有些事情,我们得商量一下,协调好。”蒋鼎文很客气地邀请说。

赵羽点点头,又迅速摇头,拒绝参加军事会议,“总司令,我是特种兵,小股部队的渗透作战,重点攻击,跟大部队攻击完全不合拍,真要协同的话,等资料齐备,我们做好了方案再说。”

当面被拒绝,蒋鼎文有些不爽。

赵羽笑笑,站起来:“总司令,我向您保证,开封可以一鼓而下,只要你的情报收集好,我就可以行动,现在,灾民几十万,几百万,每天都死人,谁能安心打仗?”

蒋鼎文见赵羽并非倨傲,而是担忧灾民,再次感慨起来,和他聊起来各省的民生财政情况,偶尔之间说,其实,河南周边的省份,国统区的陕西等地,也可以匀出一部分粮食,缓解灾情,就是交通运输不佳,最实际的方案是,从周边买粮,可以迅速运输到河南。

国府军的军粮,不能轻举妄动,能够打主意的只有买粮食,可惜,更重要的是钱,没有钱儿买粮食!

“大哥来河南几个月,深知财政捉襟见肘,虚与委蛇之间,非常不容易,”蒋鼎文诉苦。

赵羽只能寄希望于重庆中央拨款,反正,自己从美国获得的经济援助款项还有不少,也希望范长江等人回到重庆以后,利用的舆论平台,多多募捐,也给国府更大压力。

赵羽提到了自己招募的“敢死队”问题,这些人,并非真要打仗,而是临时给个说话,先救济一批人,试图影响更多人,安定人心的权术罢了。

不过,赵羽对这些人有实际妙用:“总司令,我建议,将这些人,组建为一个农业建设兵团,按照部队的编制,使用最现代化的方法,进行农业生产。成为未来河南和全国农业的先驱。”

蒋鼎文莫名其妙:“啥意思?农业生产还有多少现代化方法?”

两人聊天以后,赵羽惊讶地发现,这个中华民国堂堂的战区长官,正职主管,居然对现代农业的生产技术一无所知啊。

这是个专业军人,农业白痴!

赵羽也不生气,民国战乱,这些职业军官整天东打西杀的,哪里知道现代农业?

他马上跟蒋鼎文聊起来,借口自己是华侨,在海外混迹多年,虽然都是写皮毛知识,还是让蒋鼎文震惊起来。

“什么?使用化肥?化工生产的肥料?碳铵,尿素,磷肥,能够使庄稼亩产增加两倍到三倍?”

“将来,水泵和电力浇灌将成为全国普遍形式?”

“使用杂交技术,种子选育培育技术,加上肥料,可以使小麦亩产最高增加到一千多斤?水稻也可以更多?”

第874章超级陷阱

赵羽详细解释了化肥的作用,杂交品种在选育上的优势,至于农药,赵羽没有介绍,大规模使用农药,弊端非常明显,现在,还不是说的时候。

蒋鼎文开始绝对不信,赵羽反复解释,口干舌燥。

“兄弟,你别忽悠你大哥啊,大哥也是出过国门的人,了解一些,好像美国的玉米产量,一亩也不过一百五十多公斤。”蒋鼎文笃定地说。

赵羽告诉他,美国的玉米,是机械化生产,化肥是用了,但是,使用人工很少,如果是中国这种劳动密集型农业,精耕细作,同样情况下,产量可以到500斤以上,如果选育种子,可以使玉米产量增加到一千斤!

蒋鼎文知道赵羽不是那种满嘴跑火车的主儿,这位刀头上舔血的家伙,能纵横国内外,赢得美素两大国首脑亲善友好,绝对不是一般人。

他的眼神亮起来。

实际上,这位著名的党国“飞将军”,又不是一个简单的没头脑愚忠的军人,老家浙江,得东南风气之先,头脑灵活,善于动脑筋,属于智将类型,这种人,特别喜欢谋利,这不,就连赵羽才来几天的人都知道,这家伙在陕西当官儿,又是收刮地皮,又是经商贸易,垄断财源,没几天就成为西北巨富,来到河南,之所以和汤恩伯不对付,是因为,汤恩伯把持了经济财政大权,他无法插足,所谓断人财路,犹如杀人父母。

蒋鼎文没有去过德国,所以,赵羽就用德国农业的例子,鼓吹起来,还说,自己得到过德国纳粹秘密科学家的协商合作,亲眼见识了种子培育的威力,试验田的种植结果是,小麦亩产一千四百五十斤!这种种子加上化肥,可以在大田亩产一千多斤。

赵羽农家出身,父亲就在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站工作,耳濡目染之下,知识娴熟,老爹本来让他长大以后学习农技的,倾心培养,家学渊源着呢。

赵羽从生物遗传的角度认真讲解着一些知识,头头是道,不时蹦出来几个现代科学术语,很快将目瞪口呆的大哥哥蒋鼎文,忽悠得一愣一愣,点头如鸡啄米。

“想不到,想不到啊!这里居然有如此深厚的知识,如果我们能掌握这种现代农业方法,天哪,我们能赚多少钱儿?”蒋鼎文的脑袋瓜子又活络起来。

这就是一个穿着军装的商人,一个披着羊皮的狼,你让他们一类人来管民生,搞赈灾,还真是搞笑。

赵羽笑起来,告诉蒋鼎文,就是农学科技最发达的德国,也因为战争没有真正将前沿的科技用于农业,民以食为天,如果将来世界上,不,仅仅是中国境内,能够占有几十万亩土地,每亩产量两季共两千多斤粮食,那是什么概念?

蒋鼎文大喜。他可知道粮食在此时意味着什么,谁也不清楚抗战能打几年,战乱年代,粮食就是金子!

不光是农业,如果建立化肥厂,产品行销全国,卧槽,这赚的票子还能数得过来不?

他装作很困惑的样子,哀叹在中国没有实现现代化育种,化肥的条件。

赵羽大笑起来。

今天,在查看资料的时候,赵羽想了重重救灾方法,有近期的,有中期的,有远期的,还有一举多得的,已经思谋成熟,正好他蒋鼎文前来,得其所哉。

今天,赵羽要用一个天大的馅饼,真正的馅饼,引诱蒋鼎文这个满脑子货利的商业军人,地方大员,做出实质性的救灾行动,也可以作为现代化农业的先驱,现代化化肥工业的国内首创者,将工农业发展,救灾,甚至是国共之间的融合,都联系起来!

从现代农业技术开始,赵羽委婉语气,开诚精神,巧妙地将蒋鼎文引诱到自己设计的布局中,“圈套”中。

赵羽倡议,成立真正有实权的救灾委员会,由蒋鼎文,汤恩伯两位牵头,委员会下办理多种事务,近期,募集粮款,救济灾民,同时筹备人手,组建农业兵团,立刻组织技术,学习技术,开办化肥工厂,从美国准备购买运进及其设备。中期,随着河南等地的彻底光复,环境安定,以化肥厂生产和水利为领头羊,发展经济,激发农业,彻底稳定支柱农业,也开始获得经济收入,远期,可以将这里建设成为农业示范地区,更深远的是,河南相对缺少煤炭资源,依赖山西,如果山西八路军控制的煤炭和河南之间形成必然依存关系以后,国府方面,尤其是第一战区方面的摩擦意愿会彻底打击,“和气生财”,山西断绝了煤炭,河南的日子是不能过的,这样,国共两党会不会以此为契机,不至于在抗战胜利以后残酷内战呢?

赵羽不能讲那么多,只能讲,如果这件事情做好,利国利民,建立的这个大公司,国有股份和私人股份并存,许多事情上,可以无往而不利。不担忧官方障碍,又能募集到大批私人资本,发展起来,不可限量。

赵羽重点强调了蒋鼎文可以发多大财的问题,“总司令,河南民生凋敝,我们日子难过,所谓脚盆掀不起大浪,您深有体会吧?如果我们能发展起来,河里有水了,还怕锅里碗里没有油水吗?”

赵羽还强调了,河南和第一战区,若果能为全国风气之先,将来,委员长对他蒋鼎文这位老乡,兄弟的宠爱和重用,还会小吗?

蒋鼎文神情专注地倾听着,将江浙南方人的商业头脑充分发挥出来,很快进入角色,兴高采烈。

赵羽启发的方式,诱导他自己讲出了一些规划,自己再加以总结。这些要点包括:一,马上以个人名义,捐献适当的粮食和钱财,反正蒋鼎文在陕西搜刮了不少,家底厚着呢,这样,一个大善人的名声就出去了,争取舆论支持,带动其他人员捐献,二,以赵羽招募的难民敢死队员为基础,作为劳动力,马上选择灾难最严重的地区,将所有被搁置在仓库里的,赵羽几个月前在美国生产和运输回来的水泵,发电机等现代灌溉设备,拿出来派上用场,浇灌田地,作为示范,吸引省内的资本注意和加入。三,立刻利用赵羽的关系,利用长期救灾的名义,向国府和委座报备建立建设兵团,开办化肥厂等事情,求得支持。也立刻从美国购买设备,千方百计运输到河南……

“总司令,我们以救灾和自筹的名义,就可以办理很多大事情,这些事情,可能有些惊世骇俗,可能有些不如委座等人的法眼,现在,都可以迎刃而解,反正,又不花中央多少钱儿,还处处利国利民,中央方面不会遭遇太多梗阻,”

赵羽还建议,整体企业分成若干股份,一部分自己掌控,一部分吸纳其他资本。

“好,好!三弟心机玲珑,智慧达人,思考很深邃,于我心有戚戚焉,哈哈!”蒋鼎文开心地大叫起来。

蒋鼎文的确开心死了,利用国难发财,哈哈,对头,正是利用国难机会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