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腓特烈威廉三世-第23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别看圣彼得堡和莫斯科还有超过六万的军队,但是布兰科夫相信,只要击败了苏沃洛夫,那么圣彼得堡和莫斯科的那六万多大军就不足为虑。

因为苏沃洛夫拥有着极高的声望,阿赫夫斯基等人为了防止一旦苏沃洛夫出现在战场上会有军队出现倒戈。所以这才下定了先让苏沃洛夫接触不到他们的军队然后再借奥斯曼人的刀来杀死苏沃洛夫的计策。

只要苏沃洛夫接触不到十万俄军,那么即便他拥有再高的声望手握沙皇的圣旨又能如何!

“好吧,贵方的态度让我很是欣喜。贵方的条件我方答应了,等到我方击败苏沃洛夫之后再向贵方讨要比尔哥罗德”

“这样自然最好!”

说完,赛利姆和布兰科夫两人相视一笑。

在赛利姆的心中,这一仗是他第一次指挥如此大规模的战争,此战也是他奠定自己在国内地位的最重要一战。叔父哈米德一世将国内最jīng锐的大军交给他指挥正是看重他,并且期望借用这个机会来锻炼他,这一点赛利姆看的相当通透。所以此战他誓要让众人侧目让天下牢记他赛利姆之名!

两人谈妥之后。赛利姆一刻都没有多留,他立即带着随从赶回了位于瓦拉几亚公国的雅西城并召开了奥斯曼帝国全军会议。

奥斯曼帝国此次动用了二十万大军看起来兵力庞大,但是其中有近一半是奥斯曼人向自己的各附属国征召而来的军队。这二十万人的成分可谓是相当的复杂。

其中瓦拉几亚公国贡献出了两万的军队。值得称道的是瓦拉几亚贡献的这两万军队种有一万军队都是骑兵,因为瓦拉几亚拥有一块非常辽阔肥美的草场,所以培养得出这么多骑兵也就不足为奇了。

除了瓦拉几亚的两万人之外,奥斯曼帝国所属的摩尔多瓦地区的大小领主们贡献出了一万军队。黑海地区生活的鞑靼人部落贡献出了两万人的军队。来自安纳托利亚高原东部的库尔德人提供了两万的军队,征召自埃及、黎巴嫩等中东地区的附属**队两万人,奥斯曼帝国直属常备军十一万人。

二十万大军中,有六万多是骑兵,炮兵较少大概只有不到一万人,火炮一百三十余门,其余的十三万人尽是步兵。

其中堪称jīng锐的大概是瓦拉几亚的那一万骑兵,埃及提供的五千马穆鲁克、帝国常备军中的四万人。

奥斯曼帝国的常备军由两个部分组成。一个被称为西帕希、一个被称为耶尼塞里。

所谓西帕希乃是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军事封建地主骑兵。奥斯曼人将所辖的国土画分为众多的采邑,并将这些采邑分封给予王公大臣与有功兵士。又可根据采邑收入的多寡。分为三个不同的阶级。这些拥有采邑的人,都必须向苏丹提供全副武装的骑兵,以为获得采邑的代价。随着奥斯曼人势力的扩张,这种制度也被推广到其新征服的领地上,而西帕希的人数也就越来越多,逐渐构成奥斯曼人的军事主力。

而耶尼塞里则是奥斯曼帝国在15~17世纪形成的一种特殊的征兵制度。每五年从被征服的巴尔干地区信仰基督教的民族中强行征召未成年男子,将他们分到奥斯曼军事封建主家庭生活数年,学习土耳其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并皈依伊斯兰教,逐渐从文化上进行同化,继而送入伊斯坦布尔、埃迪尔内的专门学校接受军事训练和宗教灌输,以培植对苏丹的效忠jīng神,尔后补入军中。但是耶尼塞里是不许结婚的,这是为了保持一种强烈的军团jīng神,营房以外无家庭。只有退役的新军才可结婚。

不过西帕希和耶尼塞里有着明显的不同

第一,耶尼塞里的组成,清一sè是基督教青少年。当然这些青少年在进入耶尼塞里后,将接受严格地伊斯兰教教育乃至成为坚定的穆斯林。第二,耶尼塞里是由帝国支付薪水的军队,他们穿着整齐的制服。他们的薪资不但依赖年资,也必须依照他们各自的战功,这点与依赖地产的封建骑兵西帕希迥然不同。第三,他们是当代首个由全面配备滑膛枪的士兵单独编队之军队,虽然编制中,耶尼塞里仍保有弓箭部队与冷兵器的部队。

虽然曾经耶尼塞里十分的辉煌,但是无可避免的,现在他们正在走下坡路。进入17世纪后,禁卫军开始蜕化。禁戒废弛,训练松懈。甚至有些士兵开始私下经营商业手工业,本来他们是不许结婚的。但到了苏里曼大帝时期,有所放宽。到了塞利姆二世时代,几乎成为定制,职位传子,纪律败坏。到了穆拉德三世时代,为了庆祝王子的割礼,人人皆可参军。兵源出现世袭化。完全丧失战斗力。

而现在赛利姆麾下就有着足足八万这样的军队,只不过在这八万人中还是有一部分是让王子值得信赖的,比如八万人中的三万西帕希传统封建骑兵以及一万来自于保加利亚的耶尼塞里。

现任的哈里发哈米德一世在登基之初便渴望对耶尼塞里进行改革。但是奈何耶尼塞里已经渗透进了奥斯曼帝国的心脏,想要割掉这块毒瘤并不简单,甚至还很困难。不仅仅只有哈米德一世,在奥斯曼帝国历史上近百年来所有的有识君主都看出了耶尼塞里制度的落后。他们希望能够对军队进行改革。但是不幸的是因为这些耶尼塞里已经完全违背了他们最初成立的宗旨。帝国前后多达五位君主对耶尼塞里进行改革,但是他们的结果都是被耶尼塞里抢先发动兵变推翻了政权。

在目前的奥斯曼,因为两次俄土战争的失败,奥斯曼zhèngfǔ痛定思痛决心进行西化运动,而耶尼塞里也成为了最为死硬的反对势力。他们坚决抵制所有危及自身特权的一切改革,他们发动了一次次的军事政变阻止改革。终于在马赫穆德二世统治时期,忍无可忍的苏丹以血腥的手段在1826年终结了这支缔造和腐蚀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军队!

不过现在耶尼塞里依然是奥斯曼最为强大的军事机构,哈米德一世纵然再不愿也只能对这支军队采取怀柔的政策。不然他的苏丹之位恐怕立即便会动摇。

但是哈米德一世并不是一味的妥协,在苏丹的强硬中。耶尼塞里保守势力也做出了妥协,驻扎在保加利亚和塞尔维亚的耶尼塞里进行了部分改革。而改革的效果也是明显的,起码相对于奥斯曼帝国其他地区的耶尼塞里来说,这两个地区的耶尼塞里战斗力要高了两个等级不止。

可以说,哈米德一世将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了赛利姆的身上,足足二十万的大军,其中还有哈米德一世的改革成果以及从附属国征召的强力铁骑,如果此战失败,赛利姆根本不敢想象那样的后果。

“从现在起,全军必须在两天内做好出发准备。此次作战,大军将分成两部,我将亲率瓦拉几亚、摩尔多瓦、埃及、中东地区各附属**队以及四万耶尼塞里向基希纳乌一线推进。另一部由耶尼塞里主将毕多加戈大人负责,率领四万耶尼塞里以及两万鞑靼军队从伊兹梅尔地区出兵兵锋直指比尔哥罗德。此次作战我的要求是必须要快,在俄军让开防线之后,各支军队必须以最快的速度穿插到敌后。除了毕多加戈所部之外,我等的目标是俄罗斯帝国元帅苏沃洛夫的项上人头!”

在赛利姆说完之后,一个人影站了起来

“殿下,我认为现在分兵完全是不智的,虽然我们已经和俄国人达成了协议,但是谁又知道这是不是俄国人的轨迹呢,要是他们暗地里坑我们怎么办,所以我认为我们应该在军队集中在一起然后向摩尔多瓦进军!”

这个人影名叫毕多加戈,正是耶尼塞里守旧派利益的代表之一,不可否认,两次俄土战争不仅让俄罗斯人获得了大片的领土提升了国家的实力,还有一个好处便是俄罗斯人彻底将奥斯曼帝国内的一个贵族和大臣吓破了胆。一部分帝国高层居然已经到了畏俄罗斯为虎的地步,而这个参加过两次俄土战争的奥斯曼军队重臣也是属于被吓破胆的那一部分。

听到毕多加戈的叫嚷,大厅内不少人都嗤笑了起来,而其中不仅只有奥斯曼帝国的军官,就连一些附属国的军官也哧哧的笑了起来。

“呵呵,毕多加戈阁下,您不用担心,我们已经和俄国人达成了协议,你的使命就是进军比尔哥罗德,我敢担保你一路上将会走得非常的顺心。就算俄国人有什么yīn谋,你可是有六万大军傍身,难不成你就这么对帝国的军队没有信心!”

赛利姆的一番话让毕多加戈的脸都有些羞红了起来,虽然看起来毕多加戈可谓是膀大腰圆、虎背熊腰,走起路来也是虎虎生风,但是奈何熟知他的人都知道这个家伙也就是一个看起来厉害的花架子。

“玛尔德拉阁下,你的瓦拉几亚一万骑兵将是北路大军的先锋,希望你不要辜负了我的希望。穆巴拉克阁下,埃及的马穆鲁克之名我已仰慕已久,希望这次你能够让我看到马穆鲁克的jīng彩表现。斯德伦阁下,我想即便是离开了中东,你的两万勇士手中的马刀也没有生锈吧!这次好好表现,要是能够立下功劳,到时候我亲自到苏丹陛下面前为你请功!当然还有洛尔穆阁下,你的摩尔多瓦勇士也非常让我期待”

不提这些被点到名的军官脸sè满是兴奋,在说完这些附属国之后,赛利姆又看向了自己左下首的一个军官大声喊道:

“尼卡德兰,这次你务必要让世界各国所有人看到,我奥斯曼土耳其帝**威犹在、武运长存!”

“诺!殿下!”

(未完待续。)

第三百四十二章灵机一动

1789年十二月一rì,完成了准备的十四万奥斯曼帝**队在皇位继承人赛利姆的率领下浩浩荡荡的向摩尔多瓦地区进军,而另一路毕多加戈也直接赶赴伊兹梅尔,在那里他将率领六万大军兵逼比尔哥罗德。

在奥斯曼大军出发之后,俄军在摩尔多瓦边界上的所有驻防军队已经全部撤走,就连身在基希纳乌的第一集团军一部也在集团军司令布兰科夫的率领下东返,他们将从基希纳乌直接行军到敖德萨,然后在那里登上俄国黑海舰队的船只前往克里木半岛的克拉斯诺彼列科普斯克地区与阿赫夫斯基会合

威廉看着手上的一份情报相当的无语,这份情报是由汉斯传上来的,上面写着法军在亮的战果。当威廉看到拿破仑居然一把火烧了恩来泽镇的叛军的时候,威廉只觉得自己的脑海中一阵阵的天雷滚滚。

他惊讶的不是拿破仑打败了那些叛军,而是拿破仑这火攻的手法和他一生当中转折xìng的一战莫斯科一战何曾相像,现在倒好,自己没有被烧便罢反而一把火烧了敌人。。。

不是自己跟不上时代,而是时代变得太快,威廉的心中突然有了这样的感触。

不过随即威廉便将这份情报放下,拿破仑的表现越是优异威廉的心中便越是难受,果然是金子到哪里都是会发光的。

尽管里昂现在已经是被重重围困。但是拿破仑并不看好路易十六的zhèngfǔ,要知道即便是在威廉手上便有多达二十份的情报关于法兰西国内城市的不稳,而这意味着一旦革命的火星再次蓬发。那么整个法兰西都将变成一片火场。

就在威廉还在思考着法兰西局势的时候,洛克斯走了进来,他将一份普鲁士内阁的商议结果摆在了威廉的桌子上。

没等洛克斯说话,威廉便拿起报告细细的看了起来。

这份报告是以洛克斯为首的普鲁士zhèngfǔ关于新一轮扩军的方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