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官路商途未删节+续集-第49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姚文盛到了香港与张恪碰上面之后,就与王维均联系,王维均在电话里告诉他,市委常委临时会议刚刚做出决定,让他出任高新区投资促进局局长,行政级别还是正处级,职务却是从副局长到局长实打实的往前进了一步。
  任命还要等姚文盛返回内地再下,不过他在香港可以直接以高新区投资促进局局长的名义开展工作。看初步接触的进展情况,王维均也会在两三天内赶往香港,反而是王维均这些级别高的官员前往香港的手续要特事特办起来难度稍大一些。
  晶圆厂项目的意义,建邺市委内部非常的清楚。
第600章 亡羊补牢
  二十三日,孙静香、江黛儿、许维一行人结束在台湾、马来西亚的专辑宣传返回香港,她们要马不停蹄的前往海州为爱达的第一支数字手机产品拍摄广告片,许思这次也随她们一次回海州住几天。
  从二十五日起,台风锋面扫过香港,那几天,香港暴雨不休,仿佛整座城市都浸泡在雨水之中,香港夏季的闷热一扫而空,空气里充塞着海洋的腥气。


  这几天风急浪涌,暴雨不休,无法再去海边学习冲浪,张恪也只能将自己关在狭窄的房间里务些正业。
  启德机场那几天大部分的航班皆已关停,王维均先乘飞机抵达广州,从广州转车抵达香港。
  晶圆厂投资计划最初的发起人、大马郭氏云源集团董事局主席郭松延也于同一日飞抵香港。
  作为马来西亚第二大华商集团的郭氏云源集团早在九十年代之初就到内地进行投资,九五年就在建邺投资建了一座油脂公司;郭松延对内地日益开发的市场环境十分了解。
  受金融风暴牵累,郭氏家族的资产从四十一亿美元骤减到三十亿美元不到,金融风暴还将有进一步蔓延的趋势。
  郭松延最初计划拿出三亿美元出来支持在吉隆坡建晶圆厂,此时虽然没有完全放弃该项计划,他个人的出资规模却已经降到六千万美元——他必须保证郭氏家族企业能顺利的渡过这次突如其来的金融风暴,谁都知道金融风暴还只是开始,谁也不知道金融风暴引起的经济衰退会持续多久。
  柳志成心里也明白,经济形势进一步恶化,继续坚持将晶圆厂建成马来西亚已经不大现实。
  建邺市政府也表现出相当大的诚意,王维均这次赶过来,就是特意来邀请郭松延、柳志成前往建邺考察投资环境的。为了避免引起台积电与台湾地区当局的警惕,邀请接待并没有直接以建邺市政府的名义。而是由陈信生以爱达集团地名义将邀请函正式传真到台积电集团总部。
  陈信生与柳志成在香港的相遇似乎真成了偶然。
  爱达集团在过去两年多时间里,迅速崛起成为内地碟机产业领军的企业,如今手里又握有内地第一批四张手机生产执照中的一张——虽然另外三家公司,联信、联讯、东兴在获得手机生产牌照之后都迅速推出自己的产品,爱达还在筹备生产阶段,谁都不知道爱达何时会推出自己的第一款手机产品,但是爱达已经成为任何一家海外厂商想开拓内地市场就无法忽视的电子企业。
  香港中联办自然积极促使郭松延、柳志成前往建邺考察,二十六日之前,就为他们办妥一切入境手续;王维均在香港停留一天,二十八日,就在孙尚义、陈信生等人的陪同下,将郭松延、柳志成转道广州接回建邺。
  张恪也与杜飞、盛夏随行返回建邺。
  □□□□□□□□□□□□□□□□□□□□□□□□□□□□□□
  二十八日夜,建邺市委书记罗君、市长肖明建出席了在建邺饭店为郭松延、柳志成举办的招待酒会。
  招待酒会结束,张恪就陪同罗君去见李远湖。
  很久没到新梅苑了,徐学平原先在新梅苑里的住处暗着灯,迄今还没有人搬进去住。不管如何,徐学平都不可能再回东海了,除了彻底退下来回东海定居。
  罗君循着张恪地视线,看了一眼给昏黄的路灯轻笼、内部却没有亮灯的别墅,他刚调到建邺担任市委书记不久,徐学平就给调出东海,与徐学平接触不多。但是知道徐学平是那种性格分明的官员,性格分明会显得与周遭的环境有些格格不入。
  车在李远湖家前停下来,高真出来开门,张恪对李远湖这个与谢家交往密切的秘书自然没有太多地好感,只是随罗君淡然的打了一声招呼;李远湖站在楼下的客厅里迎接张恪与罗君的到来。
  张恪是第一次进入李远湖在新梅苑的住处。毕竟是八十年代末省里出资筹建高级官员住宅区,建筑风格上还是偏旧式的,就不会显得太奢华。倒是李远湖在家办公的书房典雅别致一些。
  走进李远湖地书房,罗君却没有特别的客气,眼睛微眯着要等高真走出去才肯开口说话,张恪自然也是压着嗓子不说话,看得出罗君对李远湖的这个秘书也不喜欢。
  建邺市的经济管辖权限不在省里,罗君连李远湖的账都不大买,自然无需对李远湖的秘书假以颜色。
  待高真走出书房。张恪才将事情原委汇报给李远湖听。说道:“……国内一直筹备着要建晶圆厂,但是没有一批高水平的工程技术人员。晶圆厂是建不起来的。虽然现实中地困难还有很多,眼下却实际解决了引进工程技术人员方面的困难,应该说是近几年内难得的一次机遇……”
  项目引进,具体由建邺市委市政府出面,不过还是要省里配合支持。
  省市两级政府都相继提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新战略,断没有不全力争取这个项目的可能。
  投资建晶圆厂,可能在世界范围内还谈不上什么特别的举足轻重,但对建邺市,特别是对建邺市的数字长廊构想地意义非同凡响,再有锦湖的橡树园计划配合,建邺市的电子产业就可以在国内独树一帜……
  送走罗君、张恪,李远湖站在书房里看着前面那栋没有亮灯地别墅,回忆他的前任在东海省两年主政的时间里所采取的种种措施。
  七月初泰国最先爆发金融危机,中央就下文要求各省市审计清查省市两级国投公司的财务状况——这大概是外经贸部叶臻民对亚洲经济势态的观点首次在中央占据上风,还应包括叶臻民兼任香港中联办副主任一职。
  除了外贸型企业会受到金融危机的直接影响之外,一直以来承担地方政府对外融资重任的省市两级信托公司成了国内可能受金融危机牵累的重大隐患所在。
  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仅广东国际信托投资集团在亚洲地区的短期美元外债规模已经达到三十亿美元之多,中央当即责令广东省政府立即采取措施,又随即派出工作小组进驻各沿海开放省市的省国投公司查账。
  问题很严重,各省国投公司利用政府给予的便利条件对外举债,对内放债,管理又相当的混乱,预计仅东南沿海各省市的国投集团积累的坏账规模可能高达近百亿美元之多。


  当然,徐学平在东海主政时,也利用省国投集团大举外债,仅去年年底一次性的举债规模就高达二十亿美元之多,但是多为长期日元政策性贷款,短期内不会受到金融风暴的影响;非但不受影响,还将从日元贬值中获利颇丰。
  除此之外,徐水平从去年年中就清理整治东海省内的各级国际信托投资公司,重点整治的东海省国投集团其财务状况在一年时间里得到极大的改善,在这次清查中,是东南沿海各省市国投集团经营状况最好的一家。
  都说徐学平给调离东海会彻底沉寂下去,李远湖看着窗外的树篱,淡淡的笑了笑,也能看到窗玻璃上映着的自己淡笑的影子,心里想:只怕徐学平不一定会就此沉寂的。
  □□□□□□□□□□□□□□□□□□□□□□□□□□□□□□
  张恪还在罗君的车上就接到徐学平的电话,不方便细说,随便聊了几句就挂断电话。
  将罗君送回住处,张恪回到车里就迅速拨通徐学平的电话:“徐伯伯,有什么紧要的事情?”
  “审计局派往广东的工作小组今天回京向赵济东副总理做了汇报,赵副总理晚上将我找过去谈了谈,广国投的情况不容乐观……”徐学平的声音比较沉重,能从他的声音上判断情况有多严重。
  曾经发生过的另一段历史,广国投作为国内有史以来最大的破产案而广受瞩目,最为恶劣的,在亚洲金融危机蔓延期间,广国投还肆无忌惮的在东南亚大举短期美元外债,对内又毫无节制、毫无原则性的放债,广国投破产,严重的资不抵债,最终由广东省政府先后为其承受三四百亿的巨额损失。有着后世的记忆,张恪对广国投的情况再是清楚不过,能提前一天制止广国投看似疯狂的举债行径,就能给地方政府减少上亿元的损失,国务院此时插手,总比拖到一年之后再了拖不下去强。
  “人力有时穷,此时亡羊补牢还算不晚吧,”张恪淡淡的笑了笑,说道,“我只关心徐伯伯您这次会不会出来做些实际的工作……”
第601章 要承担的风险
  对各省市国投公司的摸底清查工作接近尾声,越是接近尾声,清查出来的数据越是让人胆颤心惊,仅广国投一家查出来的就有近百亿的缺口,全国共有几百家窗口信托公司,无法想象会有多大的漏洞隐藏在暗处。
  几位中央领导包括主管金融经济工作的副总理赵济东都给这样的结果吓了一身冷汗,这时候谁都没有自信说金融风暴离自己还很远。
  中央的意见是将审计清查工作继续深入下去,联合财政部、审计局等部委成立清查小组,赵济东副总理亲自挂帅,找到徐学平要他过去当副手具体负责审计清查工作。
  领导审计清查小组到各个省市去挖根究底总不能算是一件讨好的活,但毕竟是出来做些实际的工作。当然,这并不是张恪希望看到的理想结果,与其出来主持清查工作,还不如再安静的等上一年,心想徐学平只是渴望出来做些实际的工作吧,而以他鲜明的性格,总做不了两面都讨好的事情。
  凌晨的夜空仿佛被着光的宝蓝色轻绸,通完电话,张恪让傅俊将车停在师大二招楼前的停车场上,与傅俊坐在车里吸了一会儿烟,才回到屋里。
  □□□□□□□□□□□□□□□□□□□□□□□□□□□□□□
  高秋之后,建邺的天气已经不那么酷热难熬。
  橡树园创业园区一期工程接近接近尾声,八月三十日,橡树园创业投资中心,在园区举行揭牌仪式,郭松延、柳志成也应邀参加,出席揭牌仪式的还有李远湖、罗君等省市领导。
  已经看不到四个月前丽丰印染厂的一点影子,罗君诧异之余指着隔壁的漂染厂跟郭松延、柳志成介绍说:“五月我过来看时,这里就跟那边的漂染厂毫无二致。要说有区别,可能还要更简陋些……过些日子,那片厂区也要改造成与这边同等规格的园区。”
  过来之前,张恪特意安排车队穿过还未全面实施改造的漂染厂,漂染厂正进行线缆地沟工程,更显得厂区的破落。
  两相比较,改建后地新园区颇具现代园林的意味,园区内红橡树的树叶正吐露初秋后的微红,主干道两侧的墙面都用各类石材贴面构画出奇思妙想的图案,这些形状怪异的图案让一列列整饬的高大房舍不再单调;园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7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