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小兽-第23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惶氐悖宰鞍绯缮焦砟Q膎v巫,入山接迎神灵而不遇的情状,来表现世人虔诚迎神以求福佑的思恋之情。诗中的“君”、“公子”、“灵修”,均指山鬼;“余”、“我”、“予”等第一人称,则指入山迎神的nv巫。说明了这两点,读者对这首轻灵缠绵的诗作,也许可品味到一种不同于“人神恋爱”说的文化内涵和情韵了。
  你看,此诗一开头,那打扮成山鬼模样的nv巫,就正喜孜孜飘行在接迎神灵的山隈间。我们从诗人对巫者装束的jīng妙描摹,便可知道楚人传说中的山鬼该是怎样倩丽,“若有人兮山之阿”,是一个远镜头。诗人下一“若”字,状貌她在山隈间忽隐忽现的身影,开笔即给人以缥缈神奇之感。镜头拉近,便是一位身披薜荔、腰束nv萝、清新鲜翠的nv郎,那正是山林神nv所独具的风采!此刻,她一双眼bō正微微流转,蕴含着脉脉深情;嫣然一笑,齿白chún红,更使笑靥生辉!“既含睇兮又宜笑,着力处只在描摹其眼神和笑意,却比《诗经?卫风?硕人》“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之类铺排,显得更觉轻灵传神。nv巫如此装扮,本意在引得神灵附身,故接着便是一句“子(指神灵)慕予兮善窈窕”——我这样美好,可要把你羡慕死了:口áosè斑斓的huā狸,还有开着笔尖状huā朵的辛夷、芬芳四溢的桂枝,诗人用它们充当迎神nv巫的车仗,既切合所迎神灵的环境、身份,又将她手燃huā枝、笑yínyín前行的气氛,映衬得格外欢快和热烈。
  自“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以下,情节出现了曲折,诗情也由此从欢快的顶峰跌落。满怀喜悦的nv巫,只因山高路险耽误了时间,竟没能接到山鬼姑娘(这当然是按“望祀”而神灵不临现场的礼俗构思的)!她懊恼、哀愁,同时又怀着一线希冀,开始在山林间寻找。诗中正是运用不断转换的画面,生动地表现了nv巫的这一寻找过程及其微妙心理:她忽而登上高山之巅俯瞰深林,但溶溶升腾的山雾,却遮蔽了她焦急顾盼的视野;她忽而行走在幽暗的林丛,但古木森森,昏暗如夜;那山间的飘风、飞洒的阵雨,似乎全为神灵所催发,可山鬼姑娘就是不lù面。人们祭祀山灵,无非是想求得她的福佑。现在见不到神灵,还有谁能使我(巫者代表的世人)青chūn长驻呢?为了宽慰年华不再的失落之感,她便在山间采食灵芝(“三秀”),以求延年益寿。这些描述,写的虽是巫者寻找神灵时的思虑,表达的则正是世人共有的愿望和人生惆怅。诗人还特别妙于展示巫者迎神的心理:“怨公子兮怅忘归”,分明对神灵生出了哀怨;“君思我兮不得闲”,转眼却又怨意全消,反去为山鬼姑娘的不临辩解起来。“山中人兮芳杜若”,字面上与开头的“子慕予兮善窈窕”相仿,似还在自夸自赞,但放在此处,则又隐隐透lù了不遇神灵的自怜和自惜。“君思我兮然疑作”,对山鬼不临既思念、又疑huò的,明明是巫者自己;但开口诉说之时,却又推说是神灵。这些诗句所展示的主人公心理,均表现得复杂而又微妙。
  到了此诗结尾一节,神灵的不临已成定局,诗中由此出现了哀婉啸叹的变徵之音。“靁填填兮雨冥冥”三句,将雷鸣猿啼、风声雨声jiāo织在一起,展现了一幅极为凄凉的山林夜景。诗人在此处似乎运用了反衬手法:他愈是渲染雷鸣啼猿之夜声,便愈加见出山鬼所处山林的幽深和静寂。正是在这凄风苦雨的无边静寂中,诗人的收笔则是一句突然迸发的哀切呼告之语:“思公子兮徒离忧!”这是发自迎神nv巫心头的痛切呼号——她开初曾那样喜悦地拈着huā枝,乘着赤豹,沿着曲曲山隈走来;至此,却带着多少哀怨和愁思,在风雨中凄凄离去,终于隐没在一片雷鸣和猿啼声中。大抵古人“以哀音为美”,料想神灵必也喜好悲切的哀音。在祭祀中愈是表现出人生的哀思和悱恻,便愈能引得神灵的垂悯和呵护。不知山鬼姑娘听到这首祭歌,是否也能怦然心动,而赐给世人以企盼的福佑?
  【注释】
  1以此诗“采三秀兮于(於)山间”,“于”不该与“兮”相重,而断定“于山”为“巫山”,山鬼为“巫山神nv”。其实,这种句式在本诗即有,如“云容容兮而在下”,“兮”与“而”亦不妨相重。则“于”不必读作“於(巫)”,此山鬼自是民间传说的nv山神,而无证据必为“巫山神nv“。
  2《史记?封禅书》记齐人少翁语日:“上(指武帝)即yù与神通,宫室、被服(即环境、装扮)非象神,神物不至。”荆楚民间迎“紫姑”神,亦须“作其形(紫姑形貌)迎之”(《荆楚岁时记》)。都证明了巫风迎神、降神的这一特点。
  【作者简介】
  屈原(约公元前339~约前278)。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政治家,“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本世纪中,曾被推举为世界文化名人而受到广泛纪念。屈原的作品,根据刘向、刘歆父子的校定和王逸的注本;有25篇;即《离sāo》1篇,《天问》1篇,《九歌》11篇,《九章》9篇;《远游》、《卜居》、《渔父》各1篇。据《史记?屈原列传》司马迁语;还有《招魂》1篇。有些学者认为《大招》也是屈原作品;但也有人怀疑《远游》以下诸篇及《九章》中若干篇章非出自屈原手笔。在语言形式上,屈原作品突破了《诗经》以四字句为主的格局,每句五、六、七、八、九字不等,也有三字、十字句的,句法参差错落,灵活多变;句中句尾多用“兮”字,以及“之”“于”“乎”“夫”“而”等虚字,用来协调音节,造成起伏回宕、一唱三叹的韵致。总之,他的作品从内容到形式都有巨大的创造xìng。
  异兽jīng怪卷【魑魅】
  (更新时间:2008…05…03本章字数:889)
  魑魅(chimèi)
  古代传说中山泽的鬼怪。《左传文公十八年》有“投诸四裔,以御魑魅”的记载,杜预注曰:魑魅,山林异气所生,为人害者。(《辞海》p211)
  换句话说,魑魅就是鬼怪——《邪樱》中的妖jīng应该也算是“魑魅”了。但是,有朋友可能马上会想到无定乡八老中的“刀四”,这个家伙虽然还没怎么lù面,却大约不会是山里河里的,所以,刀四不是“魑魅”。
  那刀四是什么?
  或许应该说,刀四是“魅”,不是“魑魅”。因为《说文》中明明白白地写着,“鬽,老物jīn礼》又说,“以夏日至,致地示鬽”,郑玄注:“百物之神曰鬽。”也就是说,“鬽”,是百物之jīng灵。
  而“魑”这种东西,则比“魅”要复杂一点。
  《辞海》中解释,魑,是一种无角的龙——这让我一下子就想起了腾蛟真人,但腾蛟真人是有翅膀的,恐怕不能算——可《说文》中又说,“魑,若龙而黄”。既然“若龙”,那就不是龙了。
  于是,又有人注解,魑是一种兽形的山神,郑玄则干脆说了这么一句:“魑,猛兽也。”
  但魑是一种像龙的东西总不会有错,在对“彲”的解释中,有《史记》可以为证,《史记齐太公世家》中有一句“……非龙非彲”。
  我sī下里估计,这“非龙非彲”的,肯定就是腾蛟真人了。
  chimèi
  魑魅
  1。古谓能害人的山泽之神怪。亦泛指鬼怪。《汉书?王莽传中》:“敢有非井田圣制,无法huò众者,投诸四裔,以御魑魅。”颜师古注:“魑,山神也。魅,老物jīng也。”《文选?张衡<东京赋>》:“捎魑魅,斮獝狂。”薛综注:“魑魅,山泽之神。”唐卢纶《割飞二刀子歌》:“刀乎刀乎何烨烨,魑魅须藏怪须慑。”清唐孙华《时世公子行》:“生狞面目骄横sè,如睹魑魅逢山臊。”
  2。常喻指坏人或邪恶势力。明徐复祚《投梭记?获丑》:“暗想朝廷上白日昏,妖氛魑魅公然奋。”庐隐《或人的悲哀》:“他们不用镜子,照他们魑魅的怪状。”
  3。指荒凉、边远的地区。语本《左传?文公十八年》:“投诸四裔,以御螭魅。”宋苏轼《到常州谢表》之一:“已分没身,寄残骸於魑魅;敢期择地,收暮景於桑榆。”
  异兽jīng怪卷【猫妖】
  (更新时间:2008…05…03本章字数:85)
  据说猫有九条命,当猫养到9年后它就会长出一条尾巴,每9年长一条,一直会长9条,当有了9条的猫又过了9年就会化chéng人形,这时猫才是真正有了9条命,在中国也叫九命猫妖。
  异兽jīng怪卷【山膏】
  (更新时间:2008…05…03本章字数:129)
  山膏(huān,音欢),传说中怪兽名。其状如猪,好骂人。其说始见于先秦。
  《山海经?山中经》:“苦山,有兽焉,名曰山膏,其状如逐,赤若丹火,善骂。”郭沫若《沸羹集?赵高与黑辛》引章炳麟《为柳亚子题扇》诗:“江湖满地呜呼派,只遂山膏善骂人。”
  异兽jīng怪卷【吉光】
  (更新时间:2008…05…03本章字数:126)
  jiguāng
  传说中异兽名。出于西域。máo皮制裘,不惧水火。
  《海内十洲记?凰麟洲》:“武帝(汉武帝)天汉三年,帝幸北海,祠恒山。四月,西国王使至,献此胶(续弦胶)四两、吉光máo裘……吉光máo裘黄sè,盖神马之类也。裘入水数日不沉,入火不焦。”
  异兽jīng怪卷【九尾狐】
  (更新时间:2008…03…14本章字数:5778)
  【九尾狐】
  【简介】
  九尾狐,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奇兽。传说中,九尾狐乃四脚怪兽,通体上下长有火红sè的绒máo。善变化,蛊huò。幸喜吃人,常用其婴儿哭泣声引人来探也。
  九尾狐出,乃世将大luàn之象。
  【传说】
  在中国与韩国、日本的传说中,常出现的九尾狐是只有九条尾巴的狐狸。它可以变成yàn丽的nv人yòuhuò男人,据说每条尾巴都有不一样的法力。其实九尾狐并不是指它只有九条尾巴,而是有无数条。据说,当一只狐狸活了超过一千年,它就会变成九尾狐。
  九尾狐要想变chéng人,需要吃掉100个人类肝脏。有个传说,当九尾狐为了第100个肝脏要去yòuhuò一个男人时,如果那个男人向曾经接受他帮助的动物或是鬼求助,就可以把九尾狐击败。
  九尾狐每一百年就会有一个尾巴出现。当九条尾巴齐全的时候,再过100年,也就是说九尾狐活了1000年之后,这个九尾狐就可以变chéng人。所以,活了1000年的九尾狐是已经吃了100个男人的肝脏后而变成的美丽nv人。当它吃了第100个肝脏后,就可以以人的身份活下去。但是故事里的九尾狐往往在要吃第100个肝脏的时候而失败。
  【起源与演化】
  九尾狐和玄狐、白狐等最先出现在原始宗教的图腾信仰中。《山海经》就记有青丘九尾狐。解读这些古老记载,九尾狐其实是位于东方或南方的青丘这个地方原始部族的图腾物,《山海经》说它“能食人”,表明它在威胁敌人、保护本部族安全方面具有神xìng。又说“食者不蛊”——吃了它的ròu可以不受邪气的侵害,这显然是与九尾狐图腾信仰相关的原始巫术,相信九尾狐具有辟邪的魔力。
  在上古有一个夏族大禹娶涂山族nv子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