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国色生枭-第166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玄真道宗道:“圣上所言自然是有道理,也许这只是一个传说,并非真的存在佛窟,也可能拥有佛窟存在,却并没有什么上古神兵,但这也只是可能。贫道以为,事出有因,既然有这样的箴言出现,或许其中真的有些门道。”顿了一下,才道:“如今天下大乱,我大秦既然到了这一步,但凡有任何希望,我们都可以去一试。”
  定武沉默片刻,才轻声道:“如果要找寻佛窟,我们先要找到六龙舍利,还要找到风寒笑,否则此事万难实现……!”站起身来,看向轩辕绍,微笑道:“轩辕,朕有一件事情要托付给你……!”
  轩辕绍听到“托付”二字,怔了一下,定武抬手指着那些尚在休息的近卫精骑,温言道:“他们都是大秦的忠贞之士,朕令你将他们带往湖津,此外派人让文普率军退到湖津,燕山的情势目下还不清楚,但是无论在战局如何,还是让文普赶紧率兵撤退。”
  “圣上,您……?”轩辕绍吃了一惊,定武话中意思,竟似乎并不是一起要往湖津去。
  定武摇摇头,“你不必多言,朕还有最后一件事情未了,有些事情,迟早都要有个了结的。”转视玄真道宗:“道宗,你也与轩辕一同前往湖津,朕也许很快就会前往湖津与你们会合,只要朕到了湖津,咱们就开始准备复国,无论千难万难,只要朕还活着,就会坚持到底。如果……!”说到这里,沉吟半晌,终是道:“如果朕不能前往,轩辕,你就让这些兵士各自返乡,各奔前程,朕……已经没有什么给你们留下……!”
  轩辕绍跪倒在地,失声道:“圣上,你是大秦的天子,兴复帝国是您要担起的重任,您……您可不能丢下江山社稷不顾啊?”说到这里,素来喜怒不形于色的轩辕绍竟然已经流下泪水来。
  他不知道定武为何要突然离开,更不知道定武要去往何处,可是从定武的语气之中,竟似乎此去十分凶险,甚至不能返回,这让轩辕绍大是担忧,定武武功了得,能让他都难以估测自己的生死,可见此行有多么凶险。
  “走到今天,朕其实已经很累。”定武长叹一声,抬手拍了拍轩辕绍肩头:“朕也并没有说过此行一定是一去不回,你们尽管去湖津等待,最迟一个月内,朕就会赶到湖津。轩辕,如果……如果朕无法感到湖津,你便……!”说到这里,摇头笑道:“罢了,何去何从,朕就算下旨,你也未必会遵从。”
  玄真道宗显然也没有想到突由此变,问道:“圣上是准备……刺杀楚欢?”
  定武哈哈一笑,道:“道宗多虑了,天下至此,也不是刺杀几个人就能够让天下太平下来。王朝兴覆,疆场博弈,朕虽然不喜欢楚欢,但是倒也不屑于用刺杀的手段去对付他。”他忽然摘下头盔,递给轩辕,“朕的头盔交由你保管,如果朕回到湖津,你要归还给朕。”再不多言,径自往队伍走过去。
  轩辕绍和玄真道宗对视一眼,都是神情凝重,轩辕绍终是开口问道:“道宗,您……您可知道圣上这是要去哪里?”
  玄真道宗摇了摇头,轻叹道:“圣上是天子,他要去往何处,又有谁能阻拦的住?”
  “可是……圣上这一走,我们该怎么办?”轩辕绍怅然若失。
  轩辕世家对大秦忠心耿耿,轩辕绍几位年轻就成为皇家近卫军的统领,一直效忠于灜元,灜元驾崩之后,轩辕绍便紧随在定武身侧,多年以来,他受到两代帝王的信任和器重,因为拥有效忠对象,他一直都是拥有坚毅的斗志。
  可是此刻定武突然要离开,对轩辕绍来说,就宛若心中的支柱摇摇欲倒,让他心神不宁怅然若失。
  马蹄声响,定武已经骑马来到轩辕绍边上,在定武身后,跟着一人,轩辕绍却也认得,正是神衣百户赵子鼠。
  “轩辕,他们就先托付给你了。”定武勒住马,笑了一笑,不等轩辕绍说话,已经扬鞭策马而去,赵子鼠紧随在定武身后,没过多久,两骑便消失在晨光照耀下的地平线上。
  “轩辕统领,我们该走了。”许久之后,玄真道宗终于道:“圣上既然让我们在湖津等候,我们自然不能抗旨。”
  “如果圣上当真不再回来,那又如何?”轩辕绍问道:“兴复大秦,是否还有必要?”抬头望天,“天罗地网,还要不要进行下去?”
  “圣上或许只是一时想不明白。”玄真道宗想了想,才道:“圣上虽然是天子,但归根到底,还是血肉之躯,有着七情六欲,秦国到了这个境地,圣上有许多事情要好好想一想。他是睿智的君王,很快就会想明白一切,等他想明白,自然就会回来。”
  轩辕绍“哦”了一声,才道:“升上要恢复山河,我们总要先找到风寒笑,他如今人在哪里,道宗难道就没有一丝办法找到他?”
  玄真道宗叹道:“如果有办法找到他,贫道也就不会告诉圣上他已经失踪。只是贫道相信,只要他还活着,迟早会亲自来找我们。”
  “你觉得他会过来?”
  玄真道宗沉默片刻,才轻声问道:“义国公是否告诉过你,即使六龙舍利在手,也并非随时都可以打开佛窟?”
  “莫非还需要其他的条件?”轩辕绍疑惑道。
  “看来国公并未告诉你。”玄真道宗轻叹道:“其实时间已经不多了,如果风寒笑真的要找寻佛窟,那么很快就会找到我们……轩辕统领,你手中的那块龙舍利,是打开佛窟的六把钥匙之一,没有这把钥匙,谁也打不开佛窟。”
  “你的意思是说,风寒笑会来找我索要龙舍利?”轩辕绍皱眉道:“道宗为何如此肯定?你所说的时间不多,又是什么意思?谁的时间不多了?”
  玄真道宗说话颇为古怪,并不明言,半遮半掩,却是让轩辕绍十分疑惑。
  “无论是要找寻上古神兵恢复大秦江山,还是要摧毁心宗的圣地佛窟,你这块龙舍利都是必不可少。”玄真道宗缓缓道:“我们现在只要耐心等待,等待圣上,也等着风寒笑……”唇角泛起一丝轻笑:“也或许还能等来心宗天王!”


第一九八零章 收获中的苦恼
  西北骑兵士气如虹,城中百姓欢心之中带着忐忑,没能随定武脱身的近卫军兵士茫然失措,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心绪,符合人心的悲喜观。
  夷蛮人终究是狼狈而逃,这个消息在最短的时间之内传遍全城,家家户户都是紧闭大门,甚至在门后有不少家中的男丁拎着可以放手一搏的武器,都在等候着夷蛮人的到来,他们知道一旦城破,以夷蛮人的残忍,满城百姓只怕无有幸免,等到夷蛮人杀进来,无论如何也要搏一搏,虽然如果真的被夷蛮人冲进来,他们的反抗在夷蛮人眼中实在显得可笑。
  大街小巷传来的叫声,许多人都是半信半疑。
  最近一段时间,城中的传闻让城里的百姓陷入了绝望之中,他们虽然知道皇帝陛下亲自领兵守城,但是他们也都知道,皇帝手中的实力太弱,而四处传闻,夷蛮人有十几万大军,皇帝可以抵挡住一时,却不能抵挡的最后,更不可能将夷蛮人赶回草原。
  一开始的时候,并无多少人相信夷蛮退兵的消息,倒是有些胆大的壮着胆子出门,城中虽然还是十分混乱,但是很快大家便得到了确切的消息,夷蛮人真的退兵了,他们甚至已经弄清楚,西北的楚王率领着强大的骑兵军团前来援救武平府城,夷蛮人正是在西北铁骑的痛击下溃败而逃。
  城中的百姓似乎忘记了楚欢曾经一度被秦国列为反贼,心内却都是对西北军生出了一丝感激之心。
  对于普通百姓来说,这个国家是叫大秦还是叫大楚,其实分别并不会太大,皇帝是老人还是孩童,他们也不会太过关心,他们最关心的,只是自己和家人能够安然无恙的生存下去,当西北骑兵出现在城中的各条街道,抚民安慰,百姓很快就忘记一直坚守城池抵挡蛮兵的是大秦的皇帝。
  善忘本就是普通人最习以为常的事情。
  楚欢当然没有见到定武,当夷蛮人退去之后,守城的近卫军兵士从极度的紧张之中松懈下来,才感到异常的疲惫,似乎所有的力气都在之前的战斗中用尽,许多人都是瘫坐在地,等瞧见西北骑兵出现在他们眼前之时,他们握紧了刀,却不知接下来该怎么办?
  官贼不两立,楚欢被大秦视为反贼,而西北军是楚欢的军队,自然也是叛军,可是近卫军此时却根本无法将沾满鲜血的大刀砍向西北军。
  定武和轩辕绍都不见踪迹,近卫军群龙无首,而且兵力也是十分的薄弱,更加上连续作战,疲惫不堪,这时候如果与西北军厮杀,定然讨不了任何好处。
  楚欢自然知道这些近卫军乃是城中最不稳定的因素,虽然以他手中现有的兵力,要将城中近卫军诛杀干净并不是什么困难之事,但他却也明白,若是双方动手,近卫军固然难逃覆灭的命运,而西北军却也定是损失不轻。
  他知道近卫军的战斗力,单兵作战能力来说,西北军并非近卫军敌手。
  好在轩辕绍和定武不在,近卫军还有其他将领,楚欢令人找寻到了近卫军的一名骁尉,开出的条件倒也是简单干脆,城中所有的近卫军兵士,立刻出城,但是武器装备俱都要留下来,西北军将保证不会对这些近卫军发起攻击。
  近卫军上下也很清楚,连定武都已经不见踪迹,自然是大势已去,他们身为秦国最后的精锐兵团,本是绝不可能放下手中的兵器,但是面对楚欢不容商量的口气,知道双方已经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要么弃械离城,要么就是大打出手,而近卫军根本没有任何胜算。
  近卫军虽然已无退路,但还是提出,刀枪弓箭等武器可以放下,但是铠甲却不能脱下,他们是近卫军团,身上的铠甲是他们身份和荣耀的象征。
  楚欢只是希望这些近卫军越早离开越好,他当然不必考虑去收编这上千近卫军,即使提出这个要求,这些近卫军将士自然也是不可能答应。
  近卫军放下武器,在西北军的监视之下,出城而去。
  北城之外,遍地狼藉,尸积如山,血流成河,西北军、近卫军、蛮军、守城壮丁的尸首混杂在一起,旗帜、马匹、武器装备、支离破碎的攻城武器残骸,一将功成万骨枯,战后的狼藉默默诉说着这场战事的残酷。
  此场战事最终的收获者,当然是楚欢的西北军。
  西北军以最小的代价,一句占据了武平府城,秦军和蛮军两败俱伤,无论是蛮军还是秦国,想要在短时间内恢复元气,几无可能。
  蛮军损失惨重,一路北逃,顾良辰和狼娃子两队骑兵,尾随其后,一路追杀,根本不给蛮军任何喘息的机会。
  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对楚欢来说,仅仅是将蛮军打退当然不是他想要的结果。
  虽然蛮族各部族分崩离析,即使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他们也未必有卷土重来的可能,但是趁着这个千载难逢的大机会,尽可能给予蛮族致命的打击,无疑是极其必要的。
  蛮军敢于趁虚而入,也就证明他们心里一直在觊觎中原大地,无论他们需求的是什么,对于中原的威胁时刻存在。
  夷蛮此番惨败而归,各部族之间的矛盾必将大大凸显,草原上的内斗也必将进一步加剧,楚欢不在乎夷蛮人内斗成什么样子,却是要借此机会,从心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