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栖特种兵-第17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曾国藩想的就更复杂了。他原来就对麦轲心怀忌惮,今天又来这么一手,忌惮更重。简直有了一丝丝的敬畏。

    还好,不是存心和我作对,只是把这重机枪抢跑就得了。他现在还不知道连人带设备被端了老窝呢。

    他临走之前还和我打了招呼,看来光州的一面之缘还是效益不错的,哈哈。

    可是他的高兴心情很快就被忧虑代替——这个麦轲越来越神通广大了,万军之中夺枪脱身如探囊取物,以后依然和我作对,我该如何应对?

    麦轲等人和曾国藩僧格林沁告别,并没有返回南方,而是绕了一个圈,像东北方向飞去,这也是为什么麦轲没有直接把这些重机枪用灵犀一动送走的原因。因为他要把这些杀器就地暂时冻结起来。

    现在他们要去的是一个南丐帮经营起来的秘密基地,在北经东方偏北的一点的一处山湾之中,处于三县交界的要冲所在。

    这里距离北经的直线距离,大约也就百里,不过要想走近路,必须翻山越岭才行。对丐帮人来说走山路根本不是事,所以如果从北经出发,到达这处基地,走路的话也就一天路程。

    而对麦轲等人来说,只用了一个小时,就从凉乡飞到了这处基地。

    乜世人在选择和筹建基地的时候,来过这里一趟,所以对麦轲等人就当起了向导。

    他告诉麦轲,这个基地本身就是一个自然村,村名娘子水,大概是形容这里的水非常珍贵吧。不过这里确时水源稀缺,直到目前也没有解决,致使丐帮本来计划的大动干戈的几个项目也一直没有动工。

    麦轲等人在小乜的引导下,都降落在村中心一处广场上,这时天已经蒙蒙发亮了。这一夜折腾,即使强壮如同这些丄人,也都有些劳累了。

    当地负责人谭国一直等待众人的到来,马上安排众人吃饭休息。

    麦轲和小乜一起来到一个原来就有的储藏洞,看看是否适合把那些重机枪放进去。进去一看,里面干燥清爽,最大的优点是没有潮气,以为这里本来就缺水。

    位置和环境都很好,而且都是石质基础结构,这个山洞本来就是在石山上开凿出来的。唯一的不足是容量不够大。

    不过这个问题对麦轲来说就是小菜一碟了。灵犀一动马上启动,就在原洞的基础上,开出来一个洞中洞,深入到山体至少有一百米,又在洞顶开出一些通风孔,即保证通风,要防止水气进来。使动里保持通风和干燥。

    都准备好了,麦轲把那一百四十八挺重机枪,都运了过来,当然也是用灵犀一动。把它们整齐地排列好,在把这个新洞整个封好,就和没有以前一样。

    这样,即使有人发现了外洞,也不可能找到掩藏机枪的洞。

    到此为止,处理这个重机枪问题的特殊小组的任务就算完成。除了两挺机枪还流落在外,所有相关的人和机器,重机枪和子弹都被缴获,除了运到这里的机枪以外,其余的东西和人都被运到了光西圣山基地,包括机枪鼻祖马克沁本人。

    对流落的这两挺机枪,麦轲吩咐在北经的丐帮继续留意,一旦发现,立即报告,还是有这个特别小组负责按同样的程序处理。

    至于这种机枪的子弹,一共只有三个单元,其中一个单元已经装在射击弹仓里,另外两个单元都装在机枪射击桶下面的圆形木箱里。

    除了这个缴获以外,还缴获了一个箭阵,这个箭阵一直跟他们来到这里,一直到落地以后,才寿终正寝,轰然一声,散落开来,依然是一支一支的铁箭,数了数,竟然有整整三万支!

    这种箭全身都是精铁,是平常箭支五倍的重量,别说当作兵器了,就是用来打造农具也是好材料。麦轲吩咐全都送到那个藏重机枪的外洞储藏。

    忙完了这些,麦轲依然精神抖擞,他要继续考察这里的人才地势,确定如何发展这个基地。

    ps:麦轲夺到了一百四十八挺马克沁重机枪,没有运回圣山基地,却去了北方的一个新基地——群山环绕的娘子水,且看他如何在这个新的基地发展。RT


第249章 娘子水萃群英

山尖出现一抹红晕的时候,麦轲走出户外。看这个四面群山环绕的山村景观。

    只见西、南、北三面最高的山顶,已经被朝阳染红,而山顶以下的地方依然留有夜色的残余,呈现出淡淡的墨绿色。

    而东面的山顶,因为看的只是背面,所以没有那抹明亮的红色,却另有一番景色,从山顶由前往后泼洒出扇形的霞光,让人看到的是一团自然柔和的奇光异彩。

    在看村里的居民和丐帮的弟兄,还在夜色中甜睡,因为山顶已见的日出,还需要至少半个小时才能从东山后面爬上来,把白昼的光芒撒到这个小山村。而晚上呢,太阳又早早地躲到西山的后面。

    因此,两面的高山为这里的村民争取了多一个小时的睡眠时间。同时,这短少的一个小时也是农作物每天少得光照的时间。

    在这个时间段,不管是当街,还是田地里,都静静地没有人影,连一般乡村的那种鸡鸣狗叫都没有。丐帮和狗天生不对付,因此一般驻扎丐帮的地方,都没有狗的存身之地。

    呼吸着山村特有的清新空气,麦轲豪兴大发,“嗖”的一声就纵了出去,向西上顶上跑去。好久没有尽力奔跑了。

    这次跑步爬上,他既没有用凌波微步,也没有用梯云纵,而是用自己的自然力,以求尽兴。

    到了山顶,沐浴在初晨的光曦中,麦轲觉得分外的神清气爽,几天奔波劳累没有很好休息再来的一丝疲倦,都在这时一扫而光。

    再观看山脚的存在,只见一层薄雾如同轻纱,覆盖在房屋、街道、树木、田园。此时,微风吹拂,再看这些景物,如同在渺渺的清水中随波荡漾。

    时间不长,吴仁晓也跑了上来,他在山底就看到麦轲,知道他肯定跑那里去欣赏日出了。这美好的晨光,他当然也要欣赏和享受。

    功夫不大,乜世人、康健、七十六丄人全都跟了过来,他们也没有乘骑猛禽,都利用这难得的机会亲近大自然。

    这七十六丄人有不少上辈本是北方人,自从他们的爷爷辈南下以后,就再也没有机会回来,对北方的山水人情都只是一种人口相传的层次。

    今天他们能够亲眼目睹,感受这种雄浑、硬朗、挺拔的风格,心里都升起一种异样的情怀。重归故土,亲睹旧日乡情,也算代先人完成了一部分遗愿。

    大家看这样轮红日缓缓从东方升起,毫无吝啬地把万道霞光,散到每一个角落,所到之处,黑天暗色尽被驱逐,万物都发出了熠熠光色。

    时间不长,那原本裹在雾霭中的红日,一跃跳出红霞的陪伴,成为一个黄亮的光体,浑身射出耀眼的明黄色光芒,令人不敢鄙视。

    除了麦轲和吴仁晓以外,因为他们佩戴的视力仪,并非只调整夜视能力,也可以在任何强光下保持正常。

    有文学素养的人,在这群人中大约有一半左右,这才纠正了一个常识性的错误。总是人云亦云的什么“一轮红日当头照”中的红日,根本就错了,应该是“一轮黄日”才对。

    这时,整个山村已经活跃了起来,常人的早晨这才来到。麦轲等人也就意犹未尽地下了上,他今天要会见这里的丐帮负责人和当地的乡老。

    谭国已经在村口等待,引领大家去吃早饭。他自己则和麦轲、乜世人、吴仁晓一起共进早餐,坐上还有另外一个人,就是总领北经丐帮事务的丐帮头领,也是这里基地的最高领导人——弘力。

    大家一边吃饭,一边把这里相关人等的有关情况向麦轲作了介绍。弘力先作了简单的引介,然后主要是谭国为主,介绍他自己,以及他的家族。

    进一步介绍才知道这个基地的实际主持人是谭国,但是他不是丐帮弟子,而是这里的村民代表。这里的村民都姓谭,一共是三辈,谭国是中间一辈的佼佼者,也是这个家族的领导中间。丐帮之所以把基地建立在这里,是和他的全面同一和大力支持分不开的。因此,在本质上,这个基地应该是丐帮和谭家的合作项目。

    而从财产构成来说,这里所有的山林土地,方圆大约有十平方公里,都是属于谭家的祖业,虽然离通衢大城比较远,也是一笔不菲的财富。

    而浮财就是丐帮占优了。如果必要,丐帮可以动用全国的财力支援,现在又加上天国的更大后援,几近无穷无尽。

    这样一个结合,应该是充分发挥各自所长的双赢结果,所以从一开始就非常亲密无间。弘力不在的时候,所有的事务都是谭国打理。即使弘力在,管理这些事情也不如谭国擅长。

    再看谭国,相貌高大英俊,双目灼灼生辉,性格沉稳,作事干练,话不多,却句句说到点上,一看就是在决策层面负责管理的长才。

    他是长子,有七个亲弟弟,以相差一岁的间隔依次排开,他今年三十岁,最小的弟弟二十三。随后又是并肩八个妹妹,也是每个递减一岁,最大的二十二,最小的十五。

    谭母也是绝妙,连生十六胎以后,就嘎然而止,然后就好像没事一样,该干啥干啥。就是这八英八雄,已经给她赢得了“英雄母亲”的称号。要知道,当时的女子最大的本事就是让家族人丁兴旺。

    谭国以降兄弟八人个个识文断字,武功不俗。也是谭国的祖父谭露的教导有方,这八兄弟谭国以降,都已经可以独挡一面,并且个个胸怀大志,这个小小的山村已经不能提供他们施展本事的舞台。

    其中尤以二弟谭保为最,虽然武功也是不错,但是他在兵书战策方面最为出色,是一个军师类型的人才。对这个乡村如何发展,与丐帮合作为基础,他已经有了长久的谋划,有了比较成熟的整体计划。

    三弟谭平,则是勇武绝伦,在兄弟八人中武功最强。横刀跃马,万军中取上将首级是他的长项,也是他梦寐以求的志向。

    “现在他正闲得手痒,每天取的是练兵场上稻草人的首级。”谭国为三弟得怀才不遇,不仅嘲讽了一句。

    “好!众英雄如此豪杰,我们就去见上一面!”麦轲听得这样出色的八兄弟就藏在这穷乡僻壤,不禁也是豪气大兴。RS


第250章 考察八雄父子

看到谭家八英八雄,再看和他们一起出来的他们的父母,麦轲才真正感受了古人传宗接代能力的强大无比!

    后辈已经雄起的这对父母,如果不是事先介绍,根本就不知道他们是长辈,盖因父亲和八兄弟相差无几;母亲则与八姊妹难分年龄!

    经过询问才知道,这对生育能手,生第一胎时才十五岁,完成了八男八女十六胎以后才三十岁,现今的年龄也才四十五岁。可算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

    父亲是“世”字排行的那一辈,大名是谭世尊,生得虎背熊腰,身高六尺,走路虎虎生风,顾盼之间,一股豪雄气势。

    再看母亲,好似悠久空兰,端庄幽静,正好和丈夫珠联璧合,天衣无缝般匹配。她和长女并肩而立,如同并蒂莲花。

    谭世尊这个年龄阶段,麦轲一般就称为大哥就行了;但是现在有个问题,谭国的年龄都比麦柯大,总不能管他叫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