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栖特种兵-第9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孝明不劝还好,一劝,连他也给骂了进去!

    最后还是没有一个人投降!

    麦轲大怒!

    立刻掏出二十七个微型禁锢器,一把撒了出去!

    知道这些人都是军国主义祸根,麦轲丝毫没有客气,毫不留情地剥夺了他们的自由。

    紧接着,一声声惨叫传出!

    这些大名全部进入了第二层、第三层禁锢系统!

    虽然没有人进入第四层,但是也没有人能留在第一层!

    看见他们的罪恶该是多么严重!

    麦轲稍微看了一样他们的罪行,这样的罪行禁锢系统都有记录,是他们进入某一个具体层次的依据。

    麦轲止看了一样,就觉得一阵头皮发麻,赶紧退了出来。

    原来这些人虽然还没有机会出兵海外,他们实际上干了不少杀戮勾当。

    他们不但攻入那些所谓的野人、蛮人、夷人地区,杀人放火,为所欲为;而且周围的邻国也是横抢硬夺,据为己有!

    这些人,绝对不能放出来,绝对不能让他们毫无限制地危害人类!

    他们既然失去了有益于人类的应有功能,就一辈子在监狱里呆着吧。

    这时候,张之洞等人匆匆赶来,麦轲招手招呼他过来,一起来看议论一下如何把这些大名一网打尽,彻底铲除东瀛岛国的武士制度和武士习气。

    德川家庆、三条正雄、孝明、还有后来的张之洞,再加上麦轲,五个人围在地球仪旁边,先浏览了整个东瀛岛国,主要是本岛。

    在五畿七道一级行政区划之下,一共有二百七十多个国,不包括天军刚刚占领的虾夷地面!

    这些都在东瀛岛国奈良时代制定下来的。

    这个制度的名称就是令制国,又称律令国,是当时东瀛岛国在律令制下所设置的地方行政区划,自奈良时代开始实施,一直要延续到现在。

    令制国依国力分大国、上国、中国、小国,底下有郡。

    郡分三个级别:大郡四十里,中郡二十里,小郡五里。

    这里的“里”不是距离中里程的里,而是官府组织老百姓的一个管理制度。

    开始的时候,一里五十户,故一郡最多二千户、最少二百五十户。

    一个令制国有数个郡,相当古代中国一个县长到县令管辖的户口数。

    令制国的行政机关称为“国衙”或“国厅”,国衙所在地的都市称为“国府”或“府中”。

    藩,是日本江户时代对于将军家直属领地以外大名领国的非正式称呼。

    这些领国源于日本古代封建体系,经过战国时代的兼并,于江户时代形成了总共二百七十六个地方分权单位。

    在室町幕府的时期,幕府将军开始让守护大名管治一国,直到中后期,武士势力抬头,爆发了应仁之乱,很多守护大名的势力被战国时代的大名取代。

    但是也有例外,例如岛津氏是一个成功的例子。

    之后,丰臣秀吉统一东瀛岛国,基本确立领主的体制,其后经历了关原之战,削弱亲丰臣的大名的领域,经过改易后,德川幕府创立不久后,大名的分封大致上已经完成。

    这些分封在各国的大名,各自发展自己的实力,不断扩大自己管辖的地盘,很快就成为名副其实的自主王国。

    麦轲的目的就是要解散这些大名的管理机构,这接近三百个藩地全部接受一个统一的机构管理。

    除了今天当场活捉的二十七藩主,天军也解决了津轻海峡那一代的藩地,然后一直到达江户,有二十多位藩主被活捉!

    然后,麦轲兵分三路,到那些藩主依然存在的地方,各负其责――抓人!

    。


第1188章 铲除武士制度

麦轲把解决各地的藩主,也就是各个藩国的大名的任务,都分配下去,交给三路大军,一定要把他们捉拿归案,一个不准落网!

    其中从本州的右边沿海一线,那里有向本岛进攻的维尔斯科伊。

    他领导原来的俄军舰队,负责九六岛、南鹿半岛、秋田、飞岛、栗岛、新泻等地。

    还有左渡岛、蚰仓岛、七岛、能登半岛、富山、金泽、福井、鸟取、隐岐诸岛、岛后岛、岛前群岛等海岛或者半岛。

    以及沿海的富山、金泽、福井、鸟取、松江等海岸城市。

    所到之处,不但必须捉拿住在那里的大名,而且他们所统领的武士也都必须登记入册。

    至于他们的命运,除非他们转化为天军,否则全部就地解散。

    转化为天军,是需要麦轲的特殊批准。

    首先,必须是天军的战略发展确实需要。

    其次,天军确实能够把他们牢牢控制得住,确定不能让他们成为动乱的根源。

    这两条要求,缺一不可。

    而对那些解散的武士,天军则需要妥善安置。

    他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转化身份,进入任何民用行业,工农商都可以。

    这些转业的武士,如果有需要,天军要给于及时帮助。

    在本州南部进攻的海军,是天军水师总司令彼得。

    他领导原来的美军舰队,本来就是从左路进攻东瀛岛国的本州岛。

    彼得现在接到的分工,首先就是牡鹿半岛、金华山、仙台、水户、房总半岛、千叶、一直到横滨。

    然后进展到伊豆七岛、大岛、新岛、神津岛、三宅岛、御藏岛、兰滩波岛、小笠原诸岛、伊豆半岛等与陆地相连的岛屿,还有独立于大洋深水区域的岛屿。

    接着,继续西进, 从静冈、津、志摩半岛、大岛、德岛,再到四国岛、高知等地。

    所到之处,所干的事情,和维尔斯科伊一样。

    中路大军,还是麦轲具体负责,除了左右两路海军负责捉拿的大名以外,都归麦轲解决。

    麦轲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处于江户和京都之间的各路大名。

    这两大繁华区域,以及衔接两大地区的中间地带,就是东瀛岛国的政治和经济中心。

    这些大名,都上了麦轲的黑名单,必须一一抓捕归案。

    麦轲的这些安排,都是针对东瀛岛国这个特殊国体的特殊情况所作的特殊安排。

    经过一段时间的战争,有了亲身的经历和体验,还有灵犀一动的帮助,麦轲已经对东瀛岛国有了透彻的了解。

    东瀛岛国,天皇是名义元首,幕府掌握管理全国的实权。

    但是现在,幕府日趋衰落,他们的实权被那里大名大部分夺了过去。

    这些大名就是个藩国的主管。

    他们本来是幕府的助手,派往主要的城市去为幕府管理该城市。

    但是现在,幕府对他们的管辖,有名无实了。

    各个藩国,变成了各个大名的独立王国。

    最早的时候,他们分成三个级别,只有一些有限的,或者只是象征性的权利。

    这些顺从江户幕府的大名,在他们的领地内拥有一定的程度经济、政治和社会的自决权,让他们发展城内或城下町。

    因此,他们拥有一个细小的国家的功能——大名常被称为“藩主”,而其家臣则称为“藩士”。

    而一些有势力的大名们,也会在主藩内也设立“支藩”,支藩的藩主通常是由主藩藩主的重臣,例如“家老”,或血亲担任。

    相对于诸“藩”,德川幕府的直辖领称为“天领”。

    这些藩虽然拥有自主权,但是藩主都必需将儿子送往江户城作为人质,此为“参觐交替”的制度。

    而藩主也不可以随意筑城,因为江户时代已经确立了一国一城令,但事实上一国里已经有多座城堡,大名也可以透过幕府批准设主城堡。

    有些藩本来没有“石高”,例如虾夷地的松前藩,但因为获得了德川幕府的准许,拥有一万石资格,因而成为了藩。

    这石高,就是衡量当地总粮食产量的单位,必须达到某种水平,才能作某些事情。

    藩通常会以藩主的居城,也就是藩厅命名,例如上杉氏以米泽城作居城,一般被称作为米泽藩,而附近的伊达氏,在仙台城作居城,称作仙台藩。

    但是如果藩的领城占有一国大多数领地甚至是多于一国的领地,通常会以国名作称呼,例如前田氏的加贺藩、岛津氏的萨摩藩、以国名作称呼。

    在当时,最大的藩领是前田氏的加贺藩,拥有超过一百万石的石高,拥有了加贺和能登两国。

    以“藩”称呼当时拥有一万石以上大名的领国,是由当时的儒学者开始的——中国古时周天子分封领地给国让诸侯们自治,概念是要服从天子。

    同样地,东瀛岛国的大名们也要服从于幕府将军,因此便称这些领国为“藩”。但江户幕府的正式体制中没有“藩”这一设计,大名“藩主”间交流也不用“藩”的名义,而是以“某某家中”称呼。

    虽然在江户时代初期,并非是正式的制度名称,所以只限某一部分人在使用,在元禄年间之后也只是到处可以看见的这样的称呼的程度。

    直到明治时代正式成为公有的制度,这个名称才开始被广为使用。

    各类藩国的总数共有二百七十六家。

    到德川幕府灭亡,原本幕府直辖的领地改为由天皇管辖。

    在整个江户时代,初期的武家诸法度规范“五万石以上石高的城主为大名”;“五万石未满阵屋领主为小名”。

    当时全东瀛岛国有超过二百七十家大名,在江户幕府的统治体制下分为亲藩、谱代、外样三类。

    吉井藩的鹰司松平左兵卫督领有表高一万石,辖六个村,实高仅一千八百七十八石,是已知大名中实高最低的大名。

    实高最高的为金沢藩的松平加贺宰相的一百三十万石,辖二千三百多个村。

    所谓“实高”,就是实际的石高,也就是真实的粮食产量。

    表高最低的大名是成羽藩山崎志摩守 和田原本藩平野远江守,表高都只有五千石。

    所谓表高,就是名义身上的石高,就是他们为了符合某些要求,自己会报上来的粮食产量。

    在当时的环境下,“实高”和“表高”不是一码事,往往差距很大。

    德川时代的江户幕府,有三种大名,分别是亲藩大名、谱代大名、外样大名。

    亲藩大名是与德川家有血缘关系的藩领,在这之中有着御三家之称的尾张、纪伊、水户藩最为重要。

    御三家制度由德川家康所创,其义在于当将军家没有后继者之时,以水户家作为大名继承人产生的监督,而继承人则在纪伊、尾张两家产生。

    在初代将军德川家康生前创设御三家之后,第八代将军德川吉宗时又让自己的次子德川宗武创设了田安家、四子德川宗尹则创设了一桥家。

    之后的第九代将军德川家重又让次子德川重好成立清水家,此后即确立了御三卿的体制,其家格仅次于御三家。

    谱代大名,即世袭的大名世家,是指在行一六零零年的关原之战以前一直追随德川家康的大将。

    谱代大名地位仅次于亲藩大名,大多位居幕府要职,在社会上有一定的地位、有权力,俸禄却很少,如本多正信、大久保忠邻等。

    德川家康设计幕府统治必须完全由亲藩和谱代大名操控,外样大名不得参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