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栖特种兵-第96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需要以后,再进行调动。

    一路上,六划向麦柯简单地介绍了敌我双方的情况。

    由于天军在追击国际纵队的时候,动用了两河战役的军队,致使清军抓住时机逃出来天军的包围圈。转移到了长江北岸。

    敌军方面,除了原来护卫皇上的御林军、京畿组成的北路军、六爷率领的二路援军、各个行省勤王军队剩下的参与以外,还有两支援军,一个是从瑚南来的湘军,一个从姜西的徽军,都是战斗力非常强横的部队。

    现在六划的司令部已经转移到了临近长江的河肥一带,满清的军队也在这一代寻找出路,意图逃窜到瑚南,现在看来,那里基本上是最后一个地方可去了。

    现在天军在这个地区的兵力,由原来是清军云贵总督吴文镕的西南大军,总数四十万,全都投诚,到了天军一边,他们的实力最完整!

    还有他们要对付的天军西南兵团,就是兵团总司令是石达开率领的部队,总人数也起码有二十万!

    再有就是天军的中枢兵团,兵团总司令是陈玉成,军队总数也是四十万。

    再有就是天军南方兵团,司令是冯云山,总兵力也是二十万人左右。

    最后就是东南兵团,兵团总司令是李秀成,人数大约二十万。

    这样,天军一方的总兵力,也就是野战军,共有大约一百五十万人。

    而敌人的残余兵力,最完整的就是他们的中路大军,有直隶总督讷尔经额掌管,总数四十万,虽然在守城突围中屡遭折损,但是都有其他部队远远不断地补充,所以还是保持了原来的数额。

    还有就是两江总督陆建瀛东路大军的残余,泗川总督徐泽醇掌管的西方大军的残余,再有 闽浙总督季芝昌掌管的东南大军残余,湖广总督程矞采正南大军的残余,统统加起来大约有二十万左右人马。

    另外就是两次援军的残余,都由六爷率领,也有三十万人左右。

    最后,就是拼命来救援的湘军和徽军,各有二十万!

    他们本来是不敢乱动的,恰恰赶上天军为了斩草除根不留后患,去追击那些外国雇佣军,然后又大规模收复西伯利亚,扫平东瀛诸岛,让他们决的有了可乘之机,所有他们就拍了主力部队,过江来接应皇上。

    这样,满清的大军也有一百三十万。

    两军几乎势均力敌!

    这还不算满清一方的的各地防守和接应的部队。

    满清一方最坚固的防守应该是鄂省一带,那里的主事人是胡林清,和曾国藩、李鸿章并驾齐驱的中坚人物。

    他本来是也要派出二十万人马接应皇上的,但是曾国藩劝告他,把全部精力都放在防守上,因为他们那里是阻挡天军的第一道关。

    如果出现了闪失,则湘军的后方,将立即受到天军的攻击。

    六划急招麦柯,就是要谋定方略,把这些敌人留住呢,还是把他们赶跑!

第1224章 水路两头截击

一路飞了过来,麦柯通过和六划通话,了解了大体情况。

    也清楚了敌我的布局,还有双方的兵力对比。

    后来张远也插了进来,说现在大军已经做好了战斗准备。

    也就是说,不管怎么打,都可以立即出动。

    不动则已,动则必胜!

    麦柯认真思考了两种战略的优点和缺点。

    关门打狗,难免狗急跳墙,那样伤亡会大量增加。

    麦柯考虑伤亡,任何时候,都是把双方都考虑进去。

    天军的伤亡,固然会大量增加;满清的伤亡,则会惨重无比。

    但是,如果不关门打狗,那就是给狗以后更多的咬人机会!

    到那个时候,也还是要打,说不定,死人更多。

    而这些狗,只要有咬人的可能,就难免被打,逃不掉伤亡的命运。

    相反,现在就放他们跑,可能现在不会发生很大的伤亡,比如说,让他们都过了长江。

    估计这些并没有失去咬人能力的狗,就会被放在最适宜咬人的地方,等待时机,大咬特咬。

    而最好的地点,就是江对岸的防线。

    在长江对岸,满清军队阻挡天军登陆的话,他们的战斗力,要比和天军在战场上相遇,要提高二三倍!

    显然,天军有一分之路,也要把这些人留在江北!

    当然,他们亦有可能逃回他们的徽军、湘军老窝,那样,对攻破他们的最终根据地,无疑又增加了困难。

    两相比较,还是关门打狗的方略好一些!

    这样的考虑关键是麦柯下的是一盘大棋,全国都是一个棋盘,至少这一战,整个长江流域都是在这个局部棋局之内。

    既然是一个整盘棋局,那就动一子,关全局。要很好地布局。

    这样一来,近期内,要综合江北和长江防线;然后,就要把这个湘地以北、淮河以南的地方。全都考虑进去。

    从东西两测来看,东到东海,西到珠穆朗玛峰麓和相连的其它高大山脉,都要考虑在布局当中。

    麦柯相信,从高度和广度战略决策方面。天军要高于满清军队甚多!

    这个优势是一定要充分发挥的。

    麦柯说干就干,还没有到天军的指挥所,就发出了两道军令。

    第一道,就是给大漠约盟,让他们派人去星宿海,配合早已经在那里进行前期的工作的天军特遣队。

    特遣队长是顾继之。

    他们在那里已经一个多月,再进行一项前无古人的工作。

    星宿海是黄河三个源头汇集地地方,虽然不是黄河的最开端的源头,但是只有在这里,三个源头才是正式成为黄河的共同源头。

    早在麦柯治理黄河的时候。顾继之作为水利专家,就对这里非常熟悉。

    因此,过了不久,他就被麦柯派到这里来,执行一项特殊任务。

    顾继之对这样的任务简直就是如同得了大奖一样高兴。

    因为这正符合他的梦想,他的愿望。

    这个任务就是把黄河和长江两大水系,在上游连接起来,因为它们都是发源自中国西部的高山。

    这要是在过去,顾继之连想都不敢想。

    现在呢,不但要想。而且不满足于想想而已,而是要实现,长黄联姻,太伟大了。

    于是。他率领他的水利建设大军,溯黄河而上,到达星宿海,立刻就热火朝天地干了起来。

    不过,让江河联姻,困难也不是一般的大!

    百里距离不说。路途都是高山。

    如果靠人力,哪怕顾继之的水利大军有十万之众,也只能隔山兴叹,泪眼相望,无法聚首。

    好在麦柯早就预计到了其中的艰难,他派来了特别厉害的动物同盟军。

    作为中坚力量的两大动物种类,一个是著名的约拿大鱼,他们一共来了一百条,几乎占所有出征的约拿大鱼的一半。

    另一类是不见名声的穿山甲,这种穿山甲不是只有名字,而是名实相符的打洞英雄!

    这哥儿俩,各有奇能!

    如果是水下作业,就有约拿大鱼承担。

    如果是没有水的的土石方开凿,就请穿山甲受累。

    想当年,约拿大鱼从中东的犹大地区以直逢山开路,去到圣山,不知道度过了多少崇山峻岭,它们都能破险前进,今天的这百八十里路程,就不算什么大事了。

    这穿山甲呢,虽然它们的厉害无人知晓,但是它们却整天生活在大山里面,从这山大那山,它们是从来不用爬,而是用钻,度过去的。

    实际上,它们的钻石,从来就不走旧路。

    原因有二。

    第一个原因是有危险。

    既然哪里有洞了,它们的天敌就会在那里等着它们。

    第二原因,它们的食物,都是从钻石活动中顺便取得的,所以为了得到食物,它们需要钻山。

    由于这两种原因,练就了它们一身过硬的钻山本领。

    穿山甲,名不虚传。

    因此,顾继之的十万大军,只用了不到十天时间,就打通了两大水系的联系。

    不但实现了预想的计划,而且由于约拿大鱼和穿山甲这两只地下作业能手的帮助,二河之间的通道,全程都在地下!

    也就是说,不管是施工,还是出兵,都没有人知晓。

    因此,麦柯心里已决定关门打狗,立刻就启动了这只奇兵!

    至于东海的大军,麦柯当然要找彼得!

    他掌管所有水师力量,他手头上有那只美国海军,现在变成了天军的一支舰队,立刻就出发,进入了长江!

    这个时间也巧,再晚一点,就没有这么顺利了。

    原来,彼得自己进了长江,凑这个热闹,却抓了一个壮丁,就是还没有走的俄军舰队。

    本来这个俄军舰队是派往西伯利亚的,但是他们不能一下子就全部开拔呀。

    结果舰队司令当时就走了,乌里扬诺夫斯基和占俄军舰队一边的舰只还在这里,就把彼得抓住。

    彼得当成命令他们就地不动,防守东海约盟的西线海域!

    注意,这里是命令!

    彼得是天军所有水师的总司令,所有水师都必须听从他的命令,俄军舰队当然不能例外!

    “我还想去呢!长江谁不向往?”

    乌里扬诺夫大叫。

    可是彼得哈哈大笑,开起舰队就走了。

    PS:  关于东海约盟建设所缺乏的材料,由麦柯的表弟乔直解决;如何解决,请参看。


第1225章 扬万帆出江源

麦柯空中飞行的过程中,磨刀不误砍柴工,一边赶路,一边发出了两个重大指令。

    第一个就是给顾继之的。

    为什么给他呢?

    因为他那里离主战场很远,相当地远。

    即使让他们提前发动,然后再加上很多辅助手段,能赶上趟就很不错了。

    路远是一个问题,路上还有其它许多任务,则是第二个需要考虑的问题。

    这第一个任务,就是要对沿岸的城市进行扫荡。

    麦柯对他下令,如果所经过之地,依然没有归属天军,那么,就要以雷霆万钧之势,顺手拿下!

    因此,顾继之的主力作战部队,就实际上分成了两个部分,一部分是负责沿途扫荡的;另一部分是突击前进的。

    突击前进的之一部分,他们不管沿途发生了什么情况,都心无旁骛,在主航道上以最快的速度,顺流而下!

    他们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长江中游的主战场!

    他们的距离比下游的彼得要远得多,所以先到主战场的可能性也小的多!

    但是彼得有彼得的困难,就是他们经过的大城市更多,沿途需要扫荡的目标也更多!

    所以,最终谁先到达主战场,还说不一定!

    至于说到顾继之的扫荡部队那一块,他们对尚未归降的城镇进行清剿,占领以后,还要安排防守力量,以免得而复失。

    这样的话,除了战争中的必然伤损,还有大量的人马要由机动部队转为驻守部队。

    如果纯粹是这种情况下,那么,即使出动的人马再多,也会不敷使用。

    这是因为这一段长江沿线太长了,足有五千公里!

    就是再多几十万人,也都会被沿途的城市所占用。

    好在还有补偿,不是只出不进!

    麦柯早已对此有了安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