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鉴宝大师-第69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嗯,这这件事情大家就都装不知道吧,以后见了沈老也不用提起,找机会再想办法回报吧。”
  这件事情就这么揭过去了,不过正好,省下来的几十亿日元完全可以投入到未来的新馆建设中去,到时候想想办法,在新馆址里搞些东西,不止是要谢谢沈老,还要谢谢他这一路走来,所有给他提供过帮助的人。
  在泽丽商务区转了一圈,李逸发现确实如谭默轩所说,整个区域的南端,基本上都还没开始开发。虽然地段整体感觉不如北边更靠近泽丽路那一片好,但如果真能从这里拿一块地建新馆,也是一件超级爽的事情!
  他拿起电话给王浩青打了过去。
  “地块的事情谈的差不多了,不过你小子要做好准备,可能要出点血。”
  李逸本身这个电话也就是想催他一下,没想到竟这么快就有了结果,不由大喜过望!
  至于王浩青电话里说的出血,他根本就没在意。相比起这种绝版地段,花点钱算什么?不知道有多少人挥舞着支票却不得其门而入呢!
  “大概是哪一个地块?”
  “目前有两家,正在接触。你不要急,我争取帮你协调一下,把馆址给你换到湿地公园旁边……”
  泽丽商务区规划的有一个湿地公园,是在原来的金大都遗址公园的基础上扩建的。博物馆能建在那个旁边,不但地段好,而且未来的客流量也有保证,有这样的好事,李逸他能不急吗?
  现在的四合院因为面积问题,已经开始限流了,看着每天大量的游客挥舞着支票却进不来,从小处说,那损失的都是他李逸的钱。如果往高大上上边靠,那损失就是展示华夏强大、悠久历史的机会!
  “呵呵,你急也没办法,饭总要一口一口的吃吧?行了,我事情多着呢,以后不要拿这种破事来烦我!”
  靠!李逸愤愤的挂断电话,这怎么能叫破事呢?不过仔细想想,这事王浩青又没有一点的好处,还有一大堆的麻烦,对他来说可不是妥妥的破事?
  “对了老谭,杭城那边的那个进行到什么程度了?”
  “已经开始挖地基了,后期的装修和安保还在加紧设计,一出来我就会拿给你看!”
  “嗯,那阿诺特他们那边准备的怎么样了?”李逸可还没有忘记,阿诺特、约翰卡鲁那边,还有宝贝等着要交换呢!
  “目前还没有什么回音,不过应该快了。还好媒体不知道这件事情,否则又该借题发挥了,最近的拍卖市场上,华夏文物可是灼手可热,我估计就是他们捣的鬼!”
  “呵呵,反正我不折腾,其他人一年也回流不了几件,不管他们。另外,你可以给他们说,如果没准备好,我还可以适当的延长交换的期限。”
  “嗯,回头我就联系他们,对了,乔治那边怎么说?对方不肯把那些珍贵文物单拿出来卖。”
  “不愿意就算了,反正现在我们也不缺。接下来你多在国内留意一下,有很多私人博物馆的境况都不太好,与其把钱都给老外赚了,还不如给国内同行们一个机会。”
  将这件事情再布置下去,近期应该就没什么太着急的事情了,李逸觉得,也该他清闲一段时间了。
  “呵呵,果然还是有聪明人啊,虽然猜错了具体的手段,但方向还是很正确的,居然将最近华夏文物价格上扬的帽子都扣到了我的头上……”
  既然闲来无事,他就准备上网看看,看看那些人到底是怎么攻击他的。
  “不过这种趋势确实是不太好,因为这样以后我要是再想收购,也要多花钱,该怎么办才好呢?”
  有需求就有市场,有市场价格就会随着需求的增加而增加,这是必然的经济规律,可不是单单有势力或者是有钱就能搞定的。
  “咦?终于有人肯跳出来了吗?”
  正琢磨着忽然,一个帖子吸引住了他的目光。
  
第八百六十二章 琐事缠身
  
  这张帖子,是发在华夏最大的古文物论坛中讨论专栏里的,被斑竹加精置顶,回复的帖子超过一千。
  李逸看了一下,这张帖子应该是昨天晚上才新上传的,不过半天多的时间,就有了一千多的回复,这证明影响力还是很大的。
  “《春江钓叟图的真假之我见》?作者刘明鑫?这是准备撕破脸皮,赤膊上阵了啊!”
  李逸看了一下帖子的题目,就点了进去。
  帖子并没有什么太新鲜的内容,无非就是将一些老资料翻出来,作了一些科普。最后的结论就是,这幅画早在清代就已经下落不明,现在忽然冒出来,根本就没什么传承可供追溯。
  帖子并没有像题目那样,直言真假,但字里行间,没有一个字不是在说李逸那幅画是仿作!而且还很可能是新仿做旧!
  “跳梁小丑!最烦这种借着学术争论攻击别人的了,偏偏这个界限还不好界定!”
  李逸也懒得去看下边的回复,既然亮出了真名,不需要水军操作,抢着捧臭脚的就不在少数,看了也是给自己找气受。
  “不过这种都是在随形势而走,如果上边有动态,定了性,下边自然不敢这么猖狂,那么……”
  他在网上使劲搜索了一番,将一些争论最大的文物挑选了出来。这些,有很多确实是本着研究的态度,但是放到当下这个时间段,看起来就有点不那么和谐了。
  “老谭,等莫姐回来,你们试着跟国博、首博还有故宫博物院联系一下,看看能不能邀请一部分专家,专门针对这些文物做一个交流……”
  李逸觉得也不能完全指望王浩青那边,毕竟,行政方面的压力只能吓退那些别有用心的家伙,一些真正在研讨的,还是要靠学术本身的力量。
  “嗯,应该是没什么问题,只是这几个类型都凑一起还是分开?我觉的分开比较好,而且我们还可以扩大邀请的范围,只要在某个方面有一定建树的,都可以来参加。讨论吗,道理一定是越辩越明的。”
  “嗯,到时候可以邀请一两个媒体全程参与,如果这样就能解决,我也就不用再欠人情了。”
  回到燕园,李逸将有一段时间都没有碰的笔墨纸砚拿了出来。现在各项事情基本上都走上了正轨,就算是以后,也只需要再时不时的出去走走,能捡漏就捡几件,捡不到就正价收,也是时候该试试他之前的计划能不能行得通了。
  他之前在将雪舟等杨那幅仿画拿去给胡瑾泉加工的时候就曾经产生过一个想法,那就是利用强大的制假能力,用一些新仿做旧的东西从日本人手上换点东西回来。
  依靠他一件一件的去捡漏实在是太慢了,而且珍贵的东西一共就那么多,他就算是全拿了又能换回来几件?
  所以,他想起了这个歪主意,而且从效果来看好像还不错,在东京坑了比江岛慎一把,现在那幅雪舟等杨做旧的仿画也被人给盯上了。
  至于这么做是否违背道德扰乱市场违法乱纪,他根本就懒得考虑!
  全世界一年中,制造出来的假货能有多少?为什么别人干得他干不得?更何况,他这也不是在为个人谋福利,以后这条如果真的走的通,换回来的那些文物他也没准备独吞,而是会以各种名义捐献给其他一些知名博物馆。
  “为达目的,不择手段而已。对待自己的朋友当然不能这么做,但如果是陌生人负疚感就会减轻很多,至于敌人吗?呵呵,无所不用其极不是应该的吗?”
  就是因为有了这个想法,他才不愿意更多的出头露面,否则万一事情败露了影响太大。
  “这件事情理论上是可行的,但实际操作起来难度还是很大,保密是一个方面,最关键的是,怎么样才能把假货做到以假乱真,真假难辨……”
  这种方法,他可不仅仅打算用在字画上,在瓷器方面,他也准备尝试一下,所以上次才会派人去调查景德镇那几个比较大的制瓷工作室。
  “反正时间有的是,慢慢来,一切都以保险为第一前提,能弄出来就弄,弄不出来也无所谓,又不是真的没法吃了要靠这个救命!”
  这纯粹就是他看了诸多的流失在外的文物之后想出来泄愤的主意,倒是没必要太执着。
  “反正本来就要练书法,试试看啦!”
  准备好东西还没写两笔,放在一边的电话就响了,拿起来一看,是胖象的。
  “终于搞定了吗?还是说,又出什么问题了?”他还没回来的时候,郑树森就已经从国内出发了,到今天,有关收购那几个废矿坑的谈判都已经进行一个星期了,也应该有结果了。
  接起电话,反馈回来的果然是好消息,虽然多花了点冤枉钱,但事情总算是办妥当了!
  “嗯,既然这样,你们就不要急着回来,马上买家伙开始开工。对了,先不要在当地招募工人,我从国内调一些人过去,先把宝藏弄出来再说。”
  李逸还没想好到底公布不公布挖出来那块祖母绿的消息,自然是越保密越好。
  “那好,我这就跟郑哥说。”郑树森正在签署合同,没时间给李逸电话,这好消息就有胖象第一时间转达。
  放下电话,李逸继续开始练字,这一段时间他练习的很少,刚开始还感觉有些生疏,不过很快就进入了情况。
  “嗯,虽然很久没练了,不过感觉居然还有进步,这就是所谓的沉淀吗?”
  书法的进步,绝对不是仅靠勤加练习就能够做到的,否则的话,那书法家也太容易当了点。
  书画一道,天赋是最根本的,然后才是勤学苦练,而且要想出成果,思考和沉淀必须要有,还要有很深的阅历和对人生的感悟。
  李逸这两次出任务,不但见到了寻常人绝对不可能见到的场景,而且还在生死之间打了个转,这种体验,现在给他带来的好处已经很明显,以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应该还能够给他带来更多的益处。
  “书到深处是文化,书到极致靠修养。书法技巧通过磨炼是可以无限接近的,而心灵的丰富程度却是无穷无尽的。精神品性和文化素养的提升,文化素养与书法造诣的加深,一般说来,这二者是正比例关系。作为书法家,从古至今一向被视为‘文人’中的一部分,这主要是由于书法家都具备文、史、哲方面的学问……”
  脑海中,一段胡瑾泉讲过的话缓缓流过,李逸神情一动,知道目前这个水平应该就是他现在的极限了。要想打破瓶颈,恢复到之前那种快速进步的情况,接下来,他还需要大量的积累。
  “正好接下来也没什么事情,是该好好的看书学习一段时间了,而且还要加强和其他书画家的交流。有两位师父在,很多大家都应该会给面子,以前还真是忽略了这一方面,不过就算是想,以前也没有时间……”
  时间就这样在悠闲中慢慢度过了一个星期,莫瑾萱告诉李逸,他让安排的那个交流已经差不多定下来了。故宫那边非常肯定的告诉她,会派出一个最少5人组成的专家组参加,国博那边则更多一些,差不多接近10个,首博是她老家,更多,初步已经决定由至少10人,到最后很可能接近20个!
  “这么大规模?”
  “是啊,他们对我们那些宝贝都很感兴趣,有不少偷偷都过来看过了,可是放在展台里也看不太清楚,而且还怀疑我们展出的只是仿品。”
  “嗯,说到展出这个问题,下一步我们确实是要制作一些仿品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