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泡妞低手-第48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瀚海点了点头说:“所以,我已经派人秘密监控了林家。假如他们真的要跑路,会制止他们的;而若是敢抗拒,那么……”
  高龙藏知道,集体叛国的势力一旦抗拒禁卫局的管制,会面临何等恐怖的下场。
  ……
  随后,高龙藏和瀚海一同走向了这个深坑。瀚海刚才已经进去过一次,所以里面现在没有任何危险。而且由于是从顶部开掘的,所以内部的设施构造在没有太多的秘密。就算原本用来迷惑进入者的坑道、墙体、迷阵什么的,此时也都成了无用的摆设。
  “这就是主墓室——假如咱们将之称为一个大墓的话。”瀚海指着那片大大的空旷墓室说,“禹王九州鼎,一开始显然应该就在这个大平台上。几千年的痕迹啊,连这石头平台都被鼎足压出了几个坑洼。”
  “四周,是几间其他的墓室,也已经没有了什么有价值的东西。”
  “不过,龙藏你仔细看,有没有觉得有点奇怪?”
  高龙藏点了点头,他早就觉得有些奇怪了。
  这里,总体来说像是大夏朝的古朴风格。但是,在细节上面,以及一些建筑构造风格上面,却不像是大夏的东西。相反,更像是秦汉时代的风格。
  确切的说,这可能是一座秦汉时期的古墓!
  但是,修造者可能极其精通、了解大夏的文化,所以在两千年前秦汉时期修建这古墓的时候,故意模仿四千年前大夏的风格。
  而且,总体上做得还真保持了大体的风味,只是偶尔有些东西不能全部契合大夏的格调罢了。
  “秦汉时期,就算距离大夏朝覆灭的时候,也已经一千五六百年了吧?”高龙藏有点不解的说,“如此漫长遥远的岁月,是什么人有如此的‘复古’格调儿……”
  夏灭到秦汉这段漫长时期,根据历史记载,那么等于现在到隋唐那么漫长。谁见过现代人修建一座古墓,竟然非要弄出一个隋唐的风格?
  瀚海点头说:“这也是我看不懂的地方。确切的说,这是一座秦汉时期的古遗存,唯一真正来自大夏的,只有那座少康版的禹王九州鼎吧。
  不过,旁边一间墓室里面,有一面大大的石壁,上面刻着密密麻麻的夏篆古字。可能也是这大墓的修造者,故意保留这大夏风格,才用夏篆书写。
  当然你知道,我认识的夏篆古字没几个——天底下能读懂的估计也没多少人。所以,你去看看吧,帮我解除一点疑惑。”
  高龙藏也点头说:“我就知道,这里肯定有这些东西的。鬼子六当初神秘兮兮的取出一批古字,让我帮着他辨认,就说明他在这里遇到了一些夏篆古字。
  不过那些古字据我分析,应该是一些散乱的功法。所以,或许不是你提到的这密密麻麻的石壁。或许在别的墓室里面,还有些功法记载什么的。
  至于存放这面的石壁墓室,或许鬼子六都没来及进入,就被林循道和那些倭国高手给打跑了。
  先不管这个,咱们去你说的那间墓室去瞅瞅。”
  瀚海点了点头:“没错,另一边的墓室里,还有一座石壁,上面刻着一些类似功法一样的东西。但是都已经残破不堪了,看不出什么高明之处。”
  说着,两人来到左边的墓室,顿时,一面大大的石壁出现在高龙藏的面前。
  高龙藏取出手电照着,仔细把石壁上的夏篆古字通读了一遍。虽然字基本上都认识,但由于断句什么的原因,读起来还是比较拗口晦涩。足足二十分钟之后,才彻底理清了思路头绪。
  叹息着摇了摇头,道:“竟然是这样。”
  “怎么回事?”瀚海问。
  高龙藏说:“这座古墓,确实是秦汉时代的人修建的。但是,修建这座古墓的人,身份却很不一般。”
  据石壁上的介绍说,修建这座古墓的人,是大夏王族一脉的后裔!
  虽然经历了王朝更迭,但是大禹王一脉的夏王室血脉,并未断绝。当初殷商开国君主继承天下,也没有将夏族人斩尽杀绝,而是驱逐流放。
  这批后人,后来也慢慢融合到了各个族群之中,这是历史演化的大趋势。但是,真正大禹王的血脉后裔,却始终抱着那个大夏复国的梦想。无论是在殷商,还是在大周,这个梦想从未断绝。
  可是,他们始终没有机会,而且希望也越来越渺茫。
  甚至,连代表他们大夏的“禹王九州鼎”(少康铸造的这座),也相继被殷商、大周两个王朝的统治者所掌控。这些大夏的后人,根本不能夺到手中。
  
  第842章 鼎和铜人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直到了秦汉那个大大的乱世。
  天下豪杰四起,群雄逐鹿,整个华夏大地弥漫着战争的烟尘。而这时候,大夏后裔的族人也趁势而起。他们始终抱着一个理念——要想恢复大夏,则必须首先弄回属于他们的禹王九州鼎。
  因为在他们的心目之中,这尊巨鼎象征着国运,象征着他们的气数。
  结果,在天下大乱的时期之中,他们还真的得手了!
  大周王室当时衰微至极,实力甚至不如一个弱小的诸侯。所以,本来被大周王室所掌管的禹王九州鼎,竟然被大夏的后裔族人给弄走了。甚至连强大秦国从周朝弄走的,都是假玩意儿。
  历史记载,禹王九州鼎被当时的秦国从周朝抢走之后,就再也没了踪影。现在看来,估计当时的秦王觉得自己弄到了假货,自感成了天下笑柄,于是干脆偷偷给销毁炼化了?这,已经不可得知。
  至于大夏后裔抢夺的方式和过程,石壁上并没有记载,所以高龙藏和瀚海也不可得知。或许,这也是永远的历史之谜,再也无人能够还原当时的情景。
  而弄走这禹王九州鼎之后,大夏后裔族人就赶紧将之藏了起来。甚至修建了这座巨大的古墓,先将之暂时储藏。因为当时天下兵马大乱,随时有可能被人把这座国之重器给夺走。
  至于储藏的地方,就是这座古墓。之所以选择在这里,因为大夏后裔族人认为,这是他们的先祖少康的王城。将这座巨鼎存放在这里,是最合适不过的。
  当然,这地方隶属于现在的平原省,而大周后期的王城洛邑也在平原省。相距不远,使得迁徙这尊古鼎的难度更小,或许这也是重要的原因。
  可是,当他们把这东西给藏好之后,天下却变了!
  秦王朝的那位千古一帝,以自己的雄才霸略横扫六合、一统天下。这个崭新的、强大的王朝,强大的令当时的人感到窒息。当然,也让大夏的后裔感到了绝望!
  复国希望的绝望!
  铁血的大秦,实在太过于强大了。依照大夏后裔族人那残留的实力,要是在乱世之中缓缓发展,或许还有成为一方诸侯的可能,然后徐徐发展。
  可是,天下变了。大秦的铁骑踩过了华夏的每一寸土地,建立起了一个远比夏商周更加庞大、更加辽阔的帝国版图。面对这样一个强大的王朝,大夏后裔们觉得自己的希望已经没了。
  大秦的国祚不长,只有区区几十年,但是却彻底断绝了大夏后裔的希望。
  虽然后来再度爆发王朝战争,但那已经是别人为主角的争夺,是强楚和大汉之间的逐鹿。至于大夏后人这一脉,则再也没有了历史的机遇。空留下一座隐藏起来的禹王九州鼎,却再也没有搅动历史风云的能力。
  ……
  听了这些记述,瀚海禁不住摇头说:“这种关乎天下的国祚气运,没了就是没了。始终抱着那种残破的希望去纷争,一千五六百年而不绝。虽然勇气可嘉、意志可赞,但终究不免会以悲剧落幕。”
  高龙藏无奈的摊了摊双手:“人就是这么奇怪,那种意志是很坚强的。特别是在上古时期,人力可以改变的东西更多,所以这样希望也就更加炽热。就好像陈涉出身低贱的瓮牖绳枢之家,率领八百奴隶,竟然也能燃起战火掀翻了强大的大秦。所以,那时候的‘人’会觉得,自己的能量很大,足以改天换日。”
  瀚海也点头说:“或许,短暂的大秦还能让他们保留一点点希望。可是,随后当面对国祚四百年的大汉朝的时候,他们的意志则会随着历史的演变而彻底断绝。”
  高龙藏点了点头,笑道:“而且,他们把复国希望寄托在一座禹王鼎上,也有点太过于理想化了。这东西只是象征,只一股精神。但是,殷商得了这座古鼎,也不免被大周所灭;大周得了这座古鼎,最终也挡不住强秦的崛起。所以,这天下终究不是一件死物就能简单定了气运的。”
  瀚海道:“是啊,可是古人往往更加迷信一些,所以才更相信这些。”
  高龙藏点头,指着其中一段文字说:“瞧,其实不仅仅是他们,就连那位千古一帝秦始皇,其实也很在意这些。
  石壁上这段记载说,当时秦皇统一天下之后,也曾发动天下之力搜寻战争时期遗失的禹王九州鼎,试图将之收归己有。但是,却始终没有找到。
  后来这位大帝一怒之下,干脆强令收集‘天下之兵’,也就是收集天下所有的金属武器,送到大秦的王城咸阳,可能就是为了找到这尊巨鼎。
  结果,禹王鼎没有找到,倒是收罗了数不尽的金属器具。结果秦皇心灰意冷,但他那性子又不认输,于是做出了一个别的大动作。”
  瀚海听得很痴迷,说:“别的大动作,难道……难道是……”
  高龙藏笑道:“嗯,你猜对了,就是‘那件事’。汉朝大学者贾谊的《过秦论》曾说,当时的秦始皇‘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说的就是这件事。”
  秦始皇将天下的铜器兵刃收归咸阳,却依旧没有找到禹王九州鼎。但是,这位千古一帝不服输!
  他觉得,自己不弱于大禹王,功超三皇、德过五帝,所以大禹王能做到的,那么他……也能做到!
  所以,他把这些铜器聚集起来,下令铸造了令后世惊叹的——都天十二铜人!
  十二座庞大的金人(铜人),威武屹立在大秦王城。或许有特殊的阵法,也或许有特殊的用处,强势镇压着天下的气运。而且天下铜器被他搜罗大半,全都铸造在铜人之中,那么冷兵器时代的世人连武器都找不到,至少很难大规模的武装民间军队,所以想要造反的可能就更小。
  瀚海有点惊叹的说:“原来是秦始皇找不到禹王九州鼎,这才自己锻造都天十二铜人这样的庞大重器,用以镇压国运。嗯,要是这件事传出去,或许又是一段新的历史记载了。说不定,连历史教科书都要修改一下。”
  高龙藏点头说:“不过,这也只是一段历史小插曲罢了。禹王九州鼎历经夏商周三代,没能保住这三个王朝的覆灭;都天十二铜人,也不能让秦始皇完成那个‘子孙帝王万世之业’的梦想。历史滚滚如潮,决定走向的,并不是几件死物,而是‘人’。
  当然,我也比较好奇,假如秦始皇铸造都天十二铜人也是为了镇压国运,那是不是也有禹王九州鼎的功效呢?
  是不是,也会有什么功法传承呢?嘿,这个可比较有意思。”
  瀚海乜斜着眼睛盯着他,缓缓道:“怎么,你还在盗墓这个行当上,产生浓厚兴趣了?哼,就算有都天十二铜人,就算能找到,那也是国家的!”
  
  第843章 又见霸体!
  
  根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