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都市藏真-第117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平静。十分适合鲍鱼生长,所以要想寻找更大的鲍鱼,就只能在这一片寻找了。

果然,在深入水下七十多米之后,韩孔雀立即就发现了大个头的鲍鱼,拿着一个比他的巴掌都要大一半的鲍鱼。韩孔雀笑了。

这只鲍鱼就算晒干了的干品,都要有几两重,这样的最多五六个就要一斤沉,这可是妥妥的五头鲍。

这样的五头鲍价格,一斤五百克绝对能够卖到一万美元,也就是六万人民币以上。

不过想到在东帝汶投资,最少也要一百五十万美元,好像单单采集这么大的鲍鱼也不容易凑够。

收起收获的喜悦,韩孔雀再次努力奋斗,果然,这片海域是人类不能涉及到的,所以这里的海鲜资源很丰富。

这里地形复杂,小型渔船不过来,大型拖网渔船不能过来,所以很少有人能够威胁到海底的各种生物,而这里水深又超过七十米,所以一般的潜水员也没法潜下了,这样就便宜了韩孔雀。

只是一会儿,韩孔雀就在一片海底礁石上采集了满满一网兜的鲍鱼,而且全都是大个头的。

“先送上去,不过,这里是深水区,要小心点了,不要因为水压的关系,让这些大家伙死了。”韩孔雀笑呵呵的看着自己的收获。

上浮之时一定要注意,如果太快了,因为水压的剧烈变化,很可能造成这些鲍鱼的死亡,所以要慢一点,让这些鲍鱼逐渐的适应水压的变化。

“咦?这个不会也是鲍鱼吧?”在这小片平坦的礁石上,韩孔雀居然发现了一个大个头的家伙,它就那么突兀的隆起在那片礁石之上,这个东西足有人类的脑袋大小,所以十分显眼。

韩孔雀慢慢的靠近,尽量维持着周围的海水,不让海水有一丝波动,要不然惊扰了这只鲍鱼,让它吸附在了礁石上,那就难以采集了。

快速伸手一抱,立即把它抱了起来,看着这东西,韩孔雀顿时哈哈大笑起来。

“还真是鲍鱼?这东西足有两斤沉吧?就算晒干了也足够一斤了啊!”

韩孔雀抱着这个大鲍鱼哈哈大笑,这头鲍鱼肯定就是单头鲍了。

这就是传说中的单头鲍,看到它,就算韩孔雀也不能不高兴,这两天他心里一直不踏实,柳絮他们没有第一时间前来接应,而他身边的混沌空间也不能开启。

他孤身一人在国外,在这人生地不熟的地方,身上没有一分钱傍身,还是没有身份证的黑户,如果不是遇到了一些热心的华侨,韩孔雀还真不知道该怎么办。

现在好了,有人帮忙,而且他还运气逆天到真的发现了这么大个头的单头鲍,这怎么能够让韩孔雀不欣喜?

这么大个头的单头鲍,绝对要生长十年以上,而能够在自然界当中,顺顺利利生长这么大的鲍鱼,绝对不容易,所以找到这样的单头鲍,绝对是运气逆天。

要知道这里可不是韩孔雀的玄元控水旗当中,在玄元控水旗当中,有着没有一点污染的活性水海域,还有着安全的生长环境,但在自然界当中,这些条件都是没有的。

所以这样的大家伙,能够存活下来,绝对属于一个小奇迹,所以这样的单头鲍的价格才会那么贵。

在国内市场上,这样的野生单头鲍,价格绝对超过百万,就算论美元,也要十万美元以上。

“这个应该不是印尼鲍,看着也像是澳洲青鲍,不过就算是澳洲青鲍,也是价格不菲。”这个时候,韩孔雀认出来了这种鲍鱼。

相比起来,普通的澳洲青鲍的价格要便宜一点,鲍鱼出水是需要保鲜的,不管是带壳冰鲜,还是不带壳冰鲜以及活鲜三种,售价每斤一两百元。

但那些都是普通品,像五头鲍以上的野生鲍鱼,不管是哪个种类,价格都不会便宜了。

所以,就算这只单头鲍不如日本网鲍那么贵,但也足够让人疯狂,这样的一只鲍鱼,就能够卖十万美元,这是一种什么概念?

也就是说,如果是在国内,这么一只鲍鱼,就能够在二三线城市换到一座小户型的房子了。

其实达到单头鲍这种程度,已经无所谓品种了,除了一些很特殊的,那种生长比较快速的单头鲍,不管是印尼鲍,还是澳洲鲍,甚至是日本鲍,只要是单头鲍,其实价格都差不多,就算味道有点差别,差别也不大,所以到了这种程度的单头鲍,价格绝对逆天。

鲍鱼的价格,完取决于质量,而质量则取决于它们的生长环境。

比如说,国内普通的小鲍鱼每斤售价仅几十元,澳洲鲍鱼每斤则要几百,这完全是因为澳洲鲍鱼是野生的,生长在无污染海域。

澳洲的黑边鲍鱼为上品,青边鲍鱼次之,黑边鲍鱼一般生活在澳大利亚南纬40°左右东部的太平洋沿岸,而青边鲍鱼则生活在澳大利亚南纬40°左右西部的印度洋沿岸。

所以看到这里的青鲍,韩孔雀才认为属于澳洲青鲍的范围,普通的澳洲青鲍一斤的价格超过百元,在这里的收购价格怎么也要五六十元,也就是说一斤要十美元。

这里的生长环境生态很好,海水纯净,水流也快,就是捕捉起来有点麻烦。

由于鲍鱼是牢牢地粘在海里岩石上,潜水员要潜到20米以下的海里去逐个撬起来,所以这样的东西,价格怎么都便宜不了多少。

野生鲍鱼喜欢生活在海水清澈、潮流畅涌、藻类繁茂的潮间带约10米以下的险峻岩礁间,以啃食海底藻类为生。

这种青鲍生长十分缓慢,大约需要经过八年左右的时间,才能长到一公斤大小,而韩孔雀手里这只鲍鱼,绝对超过了一公斤。

野生鲍鱼,对于生存环境的要求非常高,所居岩礁区域的海水要冷,盐分要高,水质要清,水流要快,又要背风背流,具有足够的海藻,所以能够长到一公斤的八年生鲍鱼,更是难得,要不然价格也不会那么贵。

第一千三百七十章偷袭

这样的鲍鱼,自然是要小心静养,鲍鱼捞上来可不是万事大吉了,而是在捞上来之后,就需要在人工海水中静养,让鲍鱼适应低水压,并把体内杂质排干净。

“怪不得小日本要在这里建立收购点,这种鲍鱼的品质肯定不低于澳洲青鲍,而且还没有捕捞限额,这样利润就有了保障。”韩孔雀自言自语的道。

澳大利亚政府,对海洋捕捞业实施了严格的配额法律限制和监督机制,严禁竭泽而渔。

以塔州为例,当地政府允许的年捕捞量是1800吨,澳大利亚各地允许捕捞的鲍鱼尺寸不同,北部允许捕捞的鲍鱼尺寸比南部大。

当地政府对于超过规定数量捕捞、不按尺寸大小捕捞以及没有执照捕捞的违法者,一律根据情节轻重,没收所得、扣押渔船、吊销执照,甚至罚款,追究法律责任。

澳洲鲍鱼捕上来之后,先要放入按照比例配置好的人工海水中静养,这样是为了令鲍鱼适应较低的水压,才能避免伤害,顺利多活几天。

三天之后,鲍鱼适合了新环境,同时也将体内的杂质排泄干净,渔民再开始分配这些鲍鱼将来的去向。

身强体壮的可做鲜鲍空运出国,体质稍逊的马上处理做成冰鲜鲍鱼,最普通的就加工成罐头鲍鱼。

而要把新鲜的鲍鱼运出去,首先要将活鲍鱼放入泡沫箱,撒上冰末以及木屑,鲍鱼呆在这样的“冰箱”里,所需的氧气很少,加之木屑有很好的透气性,这样十几个小时的飞机行程,鲍鱼活度仍很好。

可以说鲍鱼的产地,都会有这么一整套完整的产业链,来消化捕捞上来的鲍鱼。

所以,鲍鱼的价格虽然不低。但要想把活鲍鱼运出去,换成钱,还是比较麻烦的,韩孔雀现在是做不到的。所以就算他捕捞了鲍鱼,也要卖给日本商人。

当然,现在日本人也做不到像在澳洲和新西兰那样的一条龙产业链,但人家有好的运输系统,完全可以把这里的小量出产。运输到印尼或者是新加坡那边的加工厂里。

这一点也是韩孔雀要学习的,但却不是韩孔雀现在就能够办到的,所以韩孔雀也只能是把利润转交给别人。

找到了这么一只大鲍鱼,就说明这片海域能够支撑这么大的鲍鱼生长,也说明这里有条件让鲍鱼长的那么大,这样就说明韩孔雀的选择不错。

这只鲍鱼的个头不小,韩孔雀的网兜已经装不下,所以他小心的慢慢上浮,害怕水压的急剧变化,让鲍鱼的内脏破裂死亡。

等韩孔雀把这只大鲍鱼放进了单独的一个水槽之中时。已经是半个小时之后了。

韩孔雀在渔船上休息了一下,主要是看了看周围有没有其他渔船,等没有任何发现之后,韩孔雀才拿出保温桶,吃起了午餐。

午餐虽然很简单,但韩孔雀干了一上午的活,还真是饿了,所以吃的很香甜。

吃过了午餐,喝了一杯水,稍微休息了一下。发现这片海域一条船都没有,韩孔雀才再次放心的跳入海中,如果能够多找到几只单头鲍,他的计划就可以实施。

而这可不是韩孔雀妄想。既然刚才的那片海底能够孕育出一只单头鲍,就说明这边的环境足够好,也足够安全,这样也就给了其他鲍鱼机会成长。

所以找到了一只,就有可能找到第二只,第三只。如果找到的多,这次韩孔雀出海的目的就达成了,想到这个,韩孔雀就干劲十足。

再次跳入海中,韩孔雀专门寻找礁石多的地方,鲍鱼不喜欢沙滩,一般有大石头;很多海带的地方都有鲍鱼。

大鲍鱼一般在1米以下的岩石下面,当然越深的地方鲍鱼越大越多,在澳洲和新西兰那边,法律规定不可以戴氧气瓶深潜装备抓鲍鱼,所以在那里潜水抓鲍鱼更难。

而在这里就不同了,因为没人管,所以小日本才会在这里建立渔业公司,他们不止是收购鲍鱼,还自己亲自派人下水捕捉。

韩孔雀不需要潜水设备,他直接潜入深水区,游到一块岩石下面,立即发现一窝鲍鱼,这窝鲍鱼的个头都不算大,但也不小,看样子也有十头鲍的样子。

这一窝鲍鱼,达到十头鲍程度的更少,所以韩孔雀只能选择大点的开始捕捉。

韩孔雀选择了一个个头最大的,直接把手中的钢钎,从鲍鱼和岩石的结合处插进去,一撬就把鲍鱼和岩石分离。

这个时候,韩孔雀的动作不停,他快速的一下一下的撬动其他看准了的鲍鱼,接连几下,韩孔雀就撬下来了四五只鲍鱼,这些鲍鱼是这窝鲍鱼当中个头最大的。

这个时候,虽然这窝鲍鱼当中还有两三只大点的,但韩孔雀也不准备出手了,因为他已经惊动了这窝鲍鱼,现在这些鲍鱼都有了警惕性。

既然这些鲍鱼警觉了,韩孔雀自然不会再次出手,不要说这种没有遭受攻击的了,就算刚才他第一次没有撬下来的,韩孔雀也没有再撬第二次了,因为它已经紧紧的贴到了岩石上面,有功夫跟它较劲,还不如敢快放弃它,去抓它那些没有警觉的小伙伴。

韩孔雀猜的的不错,这片海域的环境保持的很好,所以水下海藻等海洋植物就十分密闭,海藻等职务多了,生活在这片海域的鲍鱼就多。

刚刚收获了四五只十头鲍,韩孔雀在不远处就再次发现了一窝,七十米海深以下鲍鱼一般个头都不小了,而这一窝个头大的不少,但单头鲍却没有。

韩孔雀再次悄悄的进村,在不惊动这窝鲍鱼的前提下,再次发动了偷袭,等其他鲍鱼警觉了,韩孔雀才慢条斯理的捡起落在海底的鲍鱼,它们就是韩孔雀的战利品。

韩孔雀不会竭泽而渔,所以他只是捡了几个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