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兵-第3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是说他们的目标会是我的部队?”听到张贤如此一说,王辉也不由得惊出了一身的冷汗。
  “肯定是!”张贤继续道:“如果北线兵团真得在莱芜、新泰地区,那就有如是一只突出的石头,孤军深入,定然会被他们先行敲掉。这也是共军惯用的伎俩,钧座还是谨慎一些得好!”
  “这个……”王辉不由得为难了起来,怎么说来,张贤的这些还都是猜测,没有足够的把握来说明共军就是要吃掉北线兵团。而此时的作战,实质上是由徐州行辕统一指挥的,陈诚参谋总长更是坐镇在徐州,如果这个时候擅自撤兵,定然会遭到上面的痛骂。
  “钧座,决断宜早不宜迟,晚了只怕来不及了!”张贤再一次提醒着他。
  “嗯!”王辉点了点头,下定了决心:“好!我马上命令李副司令撤回部队!”
  听到王辉如此一说,张贤一颗高悬的心才放了下来。
  ※※※
  但是,事情的发展却是出乎张贤的意料之外,尽管他已经预料到了,也及时地向王辉将军提出了警告,其结果却还是如此得痛苦。
  王辉在接到张贤的警告之后,立即向统领三个军的李仙洲副司令下达了撤退的命令,李仙洲连忙布署着莱芜、新泰方向的国军准备北返回撤。与此同时,王辉也向徐州的陈总长与薛主任进行了报告,说明已经发现了共军主力出现在了莱芜、新泰附近,有很大的可能是企图围歼北线的国军兵团。
  陈诚参谋总长与薛岳主任商量后,认为后撤北线兵团也是最稳妥的办法,于是也认可了王辉的调度。
  而身在南京的蒋中正主席也一直在关注着这次作战,在整编七十四师攻下临沂之后,他十分兴奋,当即决定授予整编七十四师师长张林福一枚青天白日勋章。张林福从八年抗战里打下来,身先士卒,杀敌无数,梦寐以求地想要得到这枚国家最高的荣誉勋章而不得,却没有料到在内战进行之中却能够得到,当然也是喜出望外。
  在蒋主席看来,山东的战事很快就要结束了,当着国际友人他也是这么乐观地认为,尤其是对于美国人,他必须要作出点成绩来,毕竟,许多的物资和武器装备还需要美国人帮助提供,美国此时已经成了国民政府最大的债主。
  当知道北线的兵团准备撤退的时候,蒋主席大怒了起来,对于国军的缩头缩尾十分得不满,他认为这个时候的共军只剩下了逃遁,哪还有力量施行对十万人的围攻,便是国军部队都是豆腐渣,涨也会把他们涨死。这个时候,北线兵团在立足于站稳莱芜、新泰阵地的同时,应该积极地南下,配合南线兵团,尽早完成对山东共军部队的清剿。
  蒋主席的愿望虽说是好的,但是却完全脱离了战场上的实际。作为一国的领袖,手下的众多谋士和将军们,大多也都是报喜不报忧,可能这些人中还有许多是包藏祸心的,所以对于形势分析上,他看到得是一片的光明,而看不到实际的情况。
  面对蒋主席的命令,陈总长与薛主任只能互相对视着,无奈地摇了摇头,同时给济南的王辉将军再一次下达了指令,严令北线军团不许后退,勇往直前,尽早实现对共军的南北夹击。为了给王辉将军吃个定心丸,陈总长还告诉他,说国军在临沂外围歼灭敌人十六个旅是真的,而此时共军的确是在运河上架桥,此时的共军根本就是伤亡惨重,不堪再战。
  既然上司已经说出了这个话来,作为第二绥靖区司令官的王辉将军只能信以为真。而张贤所说的,到底也只是他的推测,不见得就是对的。所以,再刚刚命令北线兵团后撤之后,王司令又重新下了一道命令,完全按照徐州行辕的命令布置下去。
  不幸得很,这一次却是真得被张贤说中了。
  ※※※
  华东野战军面对南北两线的国军三十多万人,最终还是采用了诱敌深入的策略,同时采用声东击西之计,在南线用两个纵队摆出一付准备与国军南线兵团鱼死网破的架势,而背地里,却悄悄地用五个纵队分三路夜行晓住,向北急奔,准备围歼孤军深入的国军北线兵团。与此同时,又用渤海和胶东地区的两个纵队南下,进攻博山、明水地区,趁机占领胶济线;另外,又用地方部队进逼兖州,并且在运河上大张旗鼓地架桥,造成主力将西进,与刘伯承、邓小平所部汇合的假象。
  二月十五日,临沂最终被国军整编七十四师攻占,而华东野战军的主力已经成功转移。为了说明攻取临沂的不易,所以就有了国军下面的人编造的歼灭共军十六个旅的谎言,不幸得是,作为徐州方面的那些指挥官们,竟然还真得相信了这个谎言。
  其实,在战前,华东野战军已经得知了国军的整个作战计划,北线兵团里三个军中,有一个姓韩的军长早已经被他们策反了过来,所以当徐州的战令传到各师师长的指挥部里之前,就已经摆在了陈毅、粟裕的桌子上了。这看似无隙可击的作战计划,其实等同于了废纸一张,便是面对国军三十万的大军,也难怪陈毅、粟裕可以从容应对了!
  二月十九日,华东野战军各部队已经按照预定的计划,到达了相应的位置,对莱芜城形成了合围之势,在这个时候,王辉将军才发现了问题,可是已经来不及了。
  二月二十日,华东野战军对被围的国军发起了猛烈的攻击,局面一边倒地向华东野战军方面斜。二十二日,王辉将军命令三个军向胶济铁路方向突围,而这却正中了华东野战军围三阙一的计谋。二十三日一早,国军在突围的过程中,秩序十分混乱,再加上那个被共产党策反的国军军长放弃指挥,躲了起来,混乱的场面一直在持续着,一直到傍晚前,该部已然被大部歼灭,只有少部分人突围了出去。
  莱芜战役,华东野战军只用了三天的时间,便结束了战斗,歼灭了国军第二绥靖区的前进指挥部,两个军部和七个师,共约五万八千多人,其中俘虏便抓了四万多,而自己也只伤亡了不到一万人。
  当听到前线部队几乎全军覆没的消息的时候,王辉将军呆若木鸡,整整半天,竟然没有说出一句话来,欲哭无泪,欲悲无声,只剩下了一腔得愤懑。
  
  第三九章 夜袭(一)
  
  国军在莱芜的惨败,令刚刚还气焰嚣张的徐州行辕与国防部里的高级长官们,一下子如同堕进了地狱里一样,一时间的朝野上下的责骂声、质疑声连成了一片,同时要求国共再次和谈的声音也再一次响了起来,但是这个时候的蒋主席却有些恼羞成怒起来,隆重地发布了戡乱剿匪令,下令把共产党驻南京、武汉与重庆等地的办事处全部查封。可是,这个时候,连美国债主也愤怒了,质问着为什么十天前还大言不惭着说消灭共军十六个旅,攻下临沂城;十天之后为什么又如此得不堪一击,损失如此惨重?他们送给国军的装备在这个时候全部便宜给了共产党的军队!
  面对如此的结果,肯定要有人来承担责任,蒋主席自然不会认为是自己的错,便是自己的错在这个时候也不好再说出口来,于是徐州绥靖公署的主任薛岳成了替死鬼,这位在抗战中立下赫赫战功的名将,便如此不光彩地退出了历史的舞台,被蒋主席调回南京,高挂了起来,再也没有得到过重用,直到后来兵败如山倒的时候,蒋主席不得已派薛岳去海南岛搞了一个伯陵防线,但是那个时候已经有心无力了。
  在军事上,蒋主席眼见着自己的部队被共军一点点地蚕食掉,只能有所侧重地对共产党所占领的陕北解放区和山东解放区进行重点攻击。
  随着薛岳的被撤职查办,郑州绥靖公署的主任刘峙也被撤职,陆军总司令顾祝同亲自坐镇到了徐州,整体指挥徐州与郑州两个绥靖公署的作战。当下,顾祝同便集中起了二十四个整编师,六十个旅,约合四十五万人,组成了三个兵团,准备着再一次对山东的共军发动新一轮的攻击。
  此时,就实际而论,虽然薛岳在半年的时间里,连败了宿迁、枣峄与莱芜三仗,但是也基本摸清楚了山东共军陈毅与粟裕的作战风格,他毕竟还是一个十分有能力的指挥官。蒋主席的临阵换将,却并没有取得真正意义上的惩戒作用,反而让国军陷于了更加危险的境地,为以后更大的失败埋下了一个伏笔。
  对于华东野战军来说,薛岳换成了顾祝同,显然是一件好事,副司令粟裕在后来的回忆录中写道“薛岳用兵尚称机敏果断,而顾祝同则历来是我军手下败将,以庸才代替干才,在高级军事指挥人员上的更迭,正象征着国民党的日暮途穷,最后必然会走向崩溃。”
  ※※※
  莱芜之败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曲阜,对于整编十一师来说,这个消息无疑是一个晴天霹雳,令胡从俊不可思议,更令张贤摸不着头脑,不明白王辉将军这是怎么了?明明自己已经和他说明了情况,他也已然领会,怎么还会犯下如此得大错?
  直到后来,见到王辉将军的时候,张贤才明白了其中的缘故。只是在这个纷乱的战场之上,便是他有孔明之才,太公之策,又有何用?他不过是一个处于基层的小团长,在排兵布阵上根本没有一点得发言权,唯一可以做的,只是充当别上手中的棋子,最有可能提却是充当别人的炮灰。
  那于搜索队上一次的成功与失败,胡从俊非常看重,在这个时候他很是明白,自己眼睛看到的才是真实的,无论是上峰的情报,还是道听途说来的情报,都带着很大的风险,就如同这一次国军夺下临沂城,很显然就是共军故意让出了城池,又哪来得全歼其十六个旅的消息?那只是那些好大喜功之人的一种粉饰。如果不是这纷情报,相信王辉将军也不会如此就轻信了上峰的言词。所以,胡从俊决定加大搜索队的力量,因为这是整十一师的眼睛。
  胡从俊把搜索队扩编,把兵力增加了两倍,实则相当于成立了一个营。与此同时,胡师长又从十一旅中抽调出来两百余匹日本大洋马,组成了一个骑兵队,从各部队中抽选骠悍的官兵组成,配以轻武器与无线电通讯器材,使之灵活机动,专门担任远距离的侦察搜索任务。如此一来,整十一师的侦察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这就等于是给自己加了一道保险。
  搜索队依然是归属于三十二团领导,队长由副团长熊开平担任;而骑兵队则由师部直接领导,由此时已经被调到师部当参谋主任的龙天涯来负责。
  对于国军来说,莱芜之战令所有的人都为之震动,便是军事行动也十分慎重,而共军也急需休整,在这其后的一个月里,双方倒是互相对峙着,没有再发生更大的战斗。张贤也便利用这一个月的休整之机,对自己的三十二团加紧训练,以求达到张凤集之战前的战力。
  工夫不负有心人,在张贤与各位营连长的努力之下,这支组建不久的新军已然初有成效,在各项比试与测试中,并不输于整十一师的任何一个团。
  四月的时候,徐州那边的战令终于又下到了整十一师里,这一回,根据最新的作战计划,国军的三个兵团将再一次对共军所占领的沂蒙山解放区发起重点的进攻,而整十一师的任务就是从曲阜出发,一路向东,攻占临沂与新泰、莱芜间的枢纽——蒙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