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官路法则-第28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国林说道:“工作是工作家庭是家庭,两家事情不能混为一谈,有没有一个稳定的家庭是组织上考核干部的重要标准,不能因为工作的原因就忽视了家庭的重要性。按理说你已经是副厅级的领导干部了,也该有一个家庭了,如果你还保持着单身的话,对你以后的发展是不利的。按照惯例,市长助理都是副市长的候选人,到时候你的履历必须要符合组织上的要求。至于你刚才说的原因我倒是理解,也是认可这个说法,等到东部新区的工作通畅之后,就安排一下这个事情,按照政策来说你们两个也属于晚婚了,就不要让人家姑娘等着急了。”几位领导一听都看着高建彬笑了,李丽也是听的有些脸红,不过领导们对于周国林的偏爱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一个党和国家领导人,居然对于一个副厅级的领导干部这样的关心,傻子都看得出来高建彬在他心目中的分量是怎么样的。这做的目的就很明显了,是为高建彬的下一步升迁做妥善的准备,暗示着这个家伙结完婚他还会再高升一步的,为了打造组织部门的履历完美,高建彬势必要组建家庭。
    陈锡坤严肃的说道:“建彬同志自从参加工作以来对于南江省的经济建设和民生工作做了卓越的贡献,特别是为了新农业产业化改革模式的理论和实践工作,这个模式对于全国的农业改革都有着深远的影响,虽然推行的时间尚短,但是展示出来的成效已经非常的明显了,而石桥镇的各项工作,都给予全省的乡镇发展前景和方向做出了示范,可以说在三年多的时间内,对于整个全省的工作推进具有导向性的指引作用,南江省委省政fǔ多次得到了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高度评价,你为此付出了巨大的心血,这里面你是功不可没的。省委省政fǔ从来都不害怕别的干部说我们偏心,谁要是能达到你的贡献程度,自然也能得到这样的待遇。我和周书记经常性的对于你的代表性现象进行剖析,认为你的成就是每一项工作都是可以复制可以推广的,由你的改革模式和战略思维所带来的延伸才是最主要的,而不是你工作的本身所展示的实践效果。”
    陈锡坤的话让在场的人都非常的惊讶,除了周国林以外,谁也想不到他对于高建彬的评价这么高,几乎就是一个干部在省委省政fǔ领导眼里能得到的最高的荣誉了。几个省里面的领导都清楚周国林今年年底将要到国务院任职的事情,这个在高层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这个时候陈锡坤当面说出这样的评价,似乎在暗示着大家什么意思。很明显陈锡坤最有这个可能接替周国林出任南江省委书记,南江省的省委书记都是中央政治局委员的身份,副国级的干部,那么陈锡坤的话仔细一想就有些味道了,这是对于高建彬在海州的工作进行表态。
    杨恩东感觉心里酸溜溜的,他不可能不嫉妒高建彬的好运,要不是陈锡坤的支持,他也当不上海州市的市委书记,这两年他想方设法的力求表现的机会,但是也没有听到过陈省长有类似的表扬和撑腰的话,人和人之间差的绝对不是一点半点。在丁永真和石宣的眼里,高建彬的位置又上了一层,丁永真是排名第三的省委常委,他也知道自己还没有资格和陈锡坤争省委书记的职务,看起来周国林走了之后高建彬的地位一点也没有受到影响。南江省和别的省份不一样,出于经济大省的重要地位,省委书记都要比别的地方高半格,想和省委书记斗得话基本上那是自己找麻烦。中央政治局委员的身份可不是吹出来的,决定部级干部任免的时候是有发言权的。张文华则是心里替高建彬高兴,能和两任省委书记都打好关系得到重用,这份子心智决定着高建彬以后的道路不会停留在厅级干部的行列了,依照张文华的判断,就算是张家不出手的话,高建彬当上省委常委是没有什么可以质疑的。
    周国林说道:“这次你提出的大学生村官的实施办法我和陈省长昨天晚上讨论到了凌晨,都认为这是个解决农村农业改革工作最根本的方案,有人说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上级部门制定出规划制定出目标来,但是真到了执行的时候到了基层老是出现偏差,最后的结果也是不尽人意,难道是基层的干部们真的与省里或者是中央的政策对着干吗,我看这样的说法当然是不对的。南江省今年的主要方向就是继续推行新农业产业化改革模式,在广大的乡镇区域以石桥镇为范本进行全面的工作改革,这是我国的国策,是党中央和国务院制定的长远规划,为了尽快的改变目前的状况,大学生村官的战略实施东部新区要以最快的速度开展起来,只要是东部新区实践的有所成绩,那么省委省政fǔ马上大面积进行推广。”
    陈锡坤接着说道:“这次你的方案对于南江省的农业改革工作意义非常重大,东部新区作为试点必须要尽快地开展实施,有什么困难直接向省委省政fǔ提,我和周书记都会想方设法的给你解决。把那些天之骄子们招聘到农村当村干部,对于南江省来说可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并不是说以前没有人提出过,但是只是作为理论方面的一个思路,从来也没有那个区域认认真真的去实践,这就是说东部新区走出了一条别人没有走过的,走在别人的前面总是要占便宜的。”所有的领导干部都看着高建彬,这个家伙还不是一般的走运,这次看起来又要成为网络上的红人了,以他们这些人的眼光自然知道,这次大学生村官的分量究竟有多重,将一举改变农村的精神风貌,特别是颠覆了传统的村干部形象,高建彬就是有这样的眼光思维,什么都能比别人快一步,抢占先机就意味着资源的倾斜,也难怪两位老板对他青目有加。
    高建彬倒是没有想那么多,他高兴的是老板通过了他的方案,这样东部新区的工作就得到了根本性的援助,有了这些大学生村官的存在,至少对于农业改革工作来说他可以放手加快进程了。说完了工作上的事情,两位老板和在座的几位干部随意的聊了起来,气氛逐渐的开始活跃,周雪娇说道:“今天的晚餐我可不和你们一起吃,诸位领导在这里享用,没有什么事情的话我去吃点有特色的东西,听说这里的小吃也很不错的。”女孩子对于吃狗肉这类的事情一般都不大喜欢,要是别的领导干部肯定是不敢这样说的,但是周雪娇是周国林的亲侄女,和陈锡坤等省委领导们都很熟悉,当然是要特殊一点。周国林笑道:“我知道你还养了一条小京巴,算了,就不难为你了,喜欢吃点什么就自便吧。”陈锡坤也笑道:“这当然是自愿的,谁不喜欢吃狗肉的话可以自行解决晚餐问题,这样的家狗可不是随随便便可以找到的,我还担心不够吃呢!”
    当陈海平三人听到高建彬的电话后吓了一跳,真是天大的奇闻,省委书记和省长居然在病房里和高建彬一起吃狗肉,这未免也太离谱了吧?不过惊讶过后一想这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省委领导也是人,吃顿狗肉算得上什么大事,有些少见多怪了。按照三个人的想法,这样层次的谈话里他们是不适合出现的,这个时候见到了省委书记和省长又有什么用处?领导们的注意力都在高建彬的身上,谁去理会他们到底是干什么的。但是高建彬的话说的很明白,到时候一起过来,这样的机会可是非常难得的,而且叫上谭灵和韩晓君一起来,和周雪娇李丽做个伴。

第三百零二章 机遇无处不在
    正文'第三百零二章机遇无处不在——
    其实越是高级别的领导,就越是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因为他们自身不需要展示什么威严,周国林和陈锡坤两个人就从来没有什么官架子,到了部级干部以后已经是到了一定的意境,那些整天板着脸的都是乡镇干部们。相反两个人还很喜欢与年轻的干部们交流,特别是基层的干部们,通过交谈可以获得一些平时不知道的信息。对于高建彬说起三个同学都是官场上的领导干部,两人忽然来了兴致,正好想知道乡镇实施新农业产业化改革模式的效果是怎么样的,这样面对面的交流比看文件报告上的数据要真实许多。谁规定省委书记和省长就高人一等,就不能和基层的干部吃饭聊天了?
    周国林和陈锡坤特别看不惯一些领导,仗着职务和权力对下属颐指气使的,特别是那些市里面的领导,和乡镇干部吃饭就感觉很没有面子有**份,乡镇干部那也是党的干部,只不过就是职务不一样级别比他们低而已,对于干部都如此,就更别指望他们和老百姓打成一片了。这样的人存在于队伍里那简直是党和人民的不幸,光有能力但是修养和素质达不到那也不行,不要以为组织部门都是做表面文章的,更不要以为领导的眼睛都是容易蒙蔽的,谁要是有这样的想法,那才是愚蠢的。
    送走省委领导和市委领导后,高建彬看着还在用纸擦汗的三位兄弟,笑着说道:“你们不是天天都想着见到省委书记和省长吗,这一次可是遂了你们的心愿了,感觉怎么样啊?”陈海平说道:“真像是做梦一样啊,我也能和省委书记还有省长一起喝酒吃饭了,说出去都不会有人相信的,他们说话都很随和,可是我就是感觉到浑身直发抖,刚才肯定样子傻乎乎的。”秦元峰说道:“我倒是没有老大那么厉害,就像是和村里的老头子们聊天一样,特别是周书记给我的感觉一定也不像是国家领导人,一点架子也没有,让我和他说话的时候非常的放松,还鼓励了我几句呢!”
    赵卓民点起烟来说道:“我也感觉到心里热乎乎的,不过背后的汗也湿透了衣服,国家领导人的气势无处不在,那是多少年的沉淀才形成的,周书记和我谈论到了海州市的纪委工作和反腐倡廉的重要性,陈省长问我的是个人的一些工作情况和履历,还对杨书记说要多给年轻人机会,要我敢于承接重担不要惧怕危险和压力,好好的向你学习,可能是因为老大和老二的工作更对路吧,和我说的并不多。”
    当时的确是对于乡镇开展农业改革工作的情况聊得比较多,陈锡坤就说道:“你们作为一个镇的党政主要领导,必须要看清形势的变化,从而引导区域内的老百姓进行改革。为什么省委省政fǔ甚至于国务院都对高建彬的新农业产业化改革模式这么推崇备至,在全国的范围内进行复制,因为这个模式的主要依据就是因地制宜因势利导这八个字,我国几千年来农村的生产方式还处于比较原始的状态,只不过就是用上了机械而已,根本上还是没有改变。这八个字真是提炼出了农业发展的精髓,不是一概而论的,而是针对于不同的区域拿出不同的方案,所以执行的时候要理解里面的含义,不要死板生硬的照着葫芦画瓢,那样的效果是微乎其微的。我看到省里面很多地方就是生搬硬套,不理解建彬同志的真正意思,还不善于学习思考,有着石桥镇现成的例子他们也不过去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结果当然是很不尽人意的。”
    可能是感觉说这些话陈海平和秦元峰不一定能够理解,陈锡坤就讲出了实际的操作方式,他说:“你们的永兴镇与石桥镇可是邻居,石桥镇的经验完全就可以照搬,石桥镇是因为有机蔬菜种植而让农民发家致富的,你们也可以用同样的办法,没有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