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纨绔-第16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大,这个紫定是什么意思呢?”阑尾插口问了一句,他虽然也是干这一行的,但是道行比起钱龙来说只能算是学徒。

“定窑素以精美的白瓷著称于世,自晚唐至金代,白釉一直是其最主要的品种。除此之外,定窑也兼烧少量的黑釉、酱釉以及绿釉瓷器,还有个别描金彩的作品。这些罕见的品种在古籍中被称作紫定、黑定、红定以及金花定碗。紫定有三绝,一,声如金钟,二,釉色莹澈、光可鉴人,色之灿烂如熟透紫葡萄,以手扶之如婴儿皮肤般的细腻,三,釉面细润如脂,无论如何擦拭,总有一层油脂附着……”

钱龙轻轻抚摸着这紫定执壶,就像是抚摸着美女细腻柔滑的肌肤,恋恋不舍的道:“苏轼在《试院煎茶》诗中有‘潞公煎茶学西蜀,定州花瓷琢红玉’的佳句,刘祁的《归潜志》中也有云‘定窑花瓷瓯,颜色天下白’。明朝《新增格古要论》之七《古窑器论》之古定窑一条中有说‘古定器,俱出北直隶定州。土脉细,色白而滋润者贵,质粗而色黄者价低,外有泪痕者是真,划花者最佳,素者亦好,绣花者次之。宋宣和、政和间窑最好,但难得成队者鉴别。有紫定,色紫,有墨定,色黑如漆,土俱白,其价高于白定。’这紫定执壶乃是定窑之中难得的珍品呀……”

“那……”阑尾抓了抓头,犹豫着问道:“那老大,要不要换一个次点儿的。这个我看您也挺喜欢的……”

钱龙摇了摇头,叹息道:“就用这个,舍不着孩子套不着狼。要让村民们相信,这山里有宝!必须要用足够好的货色,来吊足他们的胃口,这才能发动所有的人来寻宝。这么多人一起挖,不信那宝藏不露,你们都给我跟紧点,一旦发现了宝藏的踪迹,你们知道该怎么做的……”

“高!实在是高!”阑尾竖起两个大拇指,一看黑大个不合时宜的还在立正着,悄悄踢他一脚,黑大个连忙也跟着竖起两个大拇指。

钱龙心疼的又摩挲半天,终于狠下心来递给阑尾:“去,埋到庙里最容易被挖到的地方。”

“是,大哥。”阑尾接过紫定执壶,看看钱龙满脸写着悲哀,忍不住又问一句:“老大,要不您再多想想?”

钱龙本来是犹豫了,可是被阑尾这么一说,他要是真换了,倒怕会被小弟们看低了。只好咬着牙挥挥手,转过身去,眼不见为净。

半天之后,钱龙揪着阑尾问:“怎么他们还没挖出来呢?”

“那个……”阑尾干咳几声:“可能是,埋的有点深……”

“埋那么深干什么?”

“为了追求逼真嘛……”

“……”

一天之后,钱龙不耐烦的问阑尾:“怎么还没挖出来?你到底埋得有多深啊?”

“可能……”阑尾尴尬的挖了挖鼻孔:“可能是有点深了……”

“……”

两天之后,村里卖肉的长啸的大嗓门长啸得整个村子都听得一清二楚:“我挖着宝贝啦——我——挖——着——宝——贝——啦——”

全村都沸腾了,都聚集到了那往日里了无人踪的破庙里。把那破庙围得水泄不通,一个个抻着脖子望人群中心里高举着一个瓦罐的长啸。

“我挖到的——我挖到的——”长啸一手提着瓦罐,一手指着自己的鼻子,兴奋的大脸跟喝了二斤二锅头似的。

“钱老板来了——”有人喊了一嗓子,然后让出路来,钱龙在阑尾和黑大个的伴同下挤了进来。

金易兴奋的说:“快,快请钱老板给看看,钱老板是见过世面的,没准能看出来是啥宝贝!”

钱龙自己派人埋的宝贝,当然不可能看不出来。可是他总要自己避嫌下,所以故意接过来皱着眉头看了几遍之后,摇了摇头:“这个,我也看不太出来呀……不过我有认识个专家,可以请他来给看看。听说咱们这昌龙县曾经有九个皇帝来过,留下些古董也是很有可能的呀……”

他是留了后手呢,回头也就半天,就会赶来个鉴宝专家,那是他埋好的线。

第274章 鉴珍

“专家?”村里人基本上就没见到专家,却是经常从电视里看到。对于专家啊领导啊这类总在新闻联播或者其他中央台节目出现的大人物,村里人总是会有着一点与生俱来的敬畏。

“用不着请专家吧,兴师动众的……”长啸自己先有点馁了:“万一要不是宝贝,那不给咱村丢人吗……”

“也是——”金易听长啸这么一说,也有点担心起来,决定先说几句把自己给摘出去的话:“其实咱们村以前不也经常挖出点啥来么,到县里一打听,根本就不值钱——跑了几回县里屁都没换回来,还搭进去路费……”

“要不——还是先找自己人问问?看咱村里还有谁懂点不,别毛毛躁躁的就请专家呀……”有人跟风的说,都心虚着呢。

恰在这时,人群中有来了点小骚动,有人喊着:“舒老太太家的小子过来了!他是城里人,他懂——”

“快,让小墨进来看看——”长啸对纪墨也有着本能的信任,毕竟小时候一起玩过的,纪墨又算是村里人,信得过。比较起来,纪墨和钱龙之间,肯定村里人都信任纪墨的。

钱龙看到纪墨来,这心里不知怎么,就有点没底了。糊弄这些老百姓他觉得没啥大问题,可是纪墨是有点见识的,钱龙做贼心虚,却故意做出附和:“对对,这个小兄弟是有见识的,让他来看看,也许认识呢。”

他觉得结果无非就两种,一,纪墨能认出来,刚好借机煽动全村村民一起挖宝。二,纪墨认不出来,就依旧按照原计划等他安排的专家过来。

纪墨挤进了圈子里,笑呵呵的跟大家打着招呼。没人问他为啥会这时候赶来,本来么,人家姥姥家是在这儿的,小时候也是在这儿生长的,回来不是很正常也很合理的事情么?

“小墨,快,你来看看这是宝贝不?”长啸递过去那紫定执壶给纪墨,纪墨拿过来在手里一看,顿时大摇其头,非常强势的往长啸眼前一凑:“你看看!你知道这是啥东西不?”

“啥东西?”长啸凑过去一看,没看出来啥东西,也不知道纪墨是啥意思。

“你们没人看《鉴珍》啊?中央台专讲鉴别古董的一个节目!”纪墨这么一说,果然有人想起来了,至少金易就看过的,马上金易就附和着:“看过看过——”并为其是第一个响应的而感到自豪和骄傲。

“这个月,对,我记得就是这个月的第一期是讲的紫定执壶!记得不?”纪墨问金易,金易模模糊糊的是有印象,但这时候是证明自己有学问的机会,金易当然是肯定的点头:“对,记得记得!那紫定执壶可是个宝贝啊!得值几千万呢!”

被纪墨和金易这么一说,大家顿时精神头都被调集起来了。

阑尾悄悄的问钱龙:“老大,是不是你知道这件事所以才故意埋的这个啊,怕他们认不出来宝贝?”

钱龙含笑不语,算是默认了。

他还真就是这么想的,钱龙知道这村里人大多没什么文化,电视算是唯一他们了解大山以外的渠道了。所以钱龙才宁可舍出这价值八百万的紫定执壶来,就为了能让才看过《鉴珍》栏目的村民能够及时想起来,不至于明珠暗投,真把古董让人当瓦罐了。

“几千万呐——长啸你小子可发了!”

“以后猪肉别跟咱们要钱啦!”

“长啸你是不是还欠着我五百块钱没还呢……”

村民们热火朝天的议论起来,各个喜气洋洋的,长啸更是美滋滋的。钱龙也是自以为得计,正准备适时的煽动两句,但是纪墨这时候兜头泼了盆冷水过去。

“村长你看这跟那紫定执壶像不像?”纪墨问。

“像!”金易想起来了,大家伙儿里有看过那期节目的也都想起来了,都跟着说像。

“紫定执壶是定窑出的,定窑就在古定州,也就是咱们平原省曲阳县,所以要说这就是紫定执壶那还真没准对不对?”纪墨又紧接着问大家。

“对!”大家伙都响应着,金易也竖起大拇指:“小墨你记性真好,没错,就是定窑的!看来长啸得到这个还真是个宝贝呀!”

金易这么一说,长啸把那紫定执壶搂得更紧了,小脸激动得一个坑一个坑的。

钱龙笑得更开心了,阑尾小声的赞服着:“老大您真是太高了!您也是考虑到了产地的问题吧?”

钱龙笑而不语,做高深莫测状。

正如阑尾所说,这也是在钱龙计算之中。要布下一个陷阱,自然要考虑到方方面面,务求逼真。钱龙花费了一晚上想出来的计策,虽然可能还不能做到天衣无缝,但是对付一帮子没文化的村民,想来还是绰绰有余了。

但就在这时,纪墨忽然丢出来一记重磅炸弹:“不!这个是假的!”

“啥?”大家伙都被纪墨这一句给震住了,之前纪墨一直在肯定,忽然来个否定,一下子让所有人都没反应过来。

金易莫名其妙的道:“不能吧?一模一样啊!”

“就是因为一模一样才是假的!”纪墨抱着胳膊显出行家的派头来:“刚刚咱们都说过,这紫定执壶是定窑出的,那谁还记得这定窑是什么时候的不?”

“记得记得!”金易想起来了就马上回答道:“定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的定窑,对,就是宋朝的定窑!”

他算是村里墨水比较多的了,金易这么一说,那些看过这节目的也都跟着响应起来。

“这就证明了这是假的!”纪墨说道,这下连钱龙一时都没反应过来,忍不住问道:“为什么是假的呢?刚刚你不是说——说这就是紫定执壶吗?”

“对呀,为什么说是假的呢?”金易等人一起等着纪墨的答案。

“钱总,您也知道这是紫定执壶?”纪墨笑着问钱龙。

钱龙心里一凛,毕竟是大风大浪里过来的,依旧保持了淡定:“是啊,被小兄弟你一说,我就想起来了。我也是看过那个《鉴珍》节目的,本来就觉得有点眼熟,好像哪里见过,你一说,我想起来了,就是那个紫定执壶,不会错的。”

第275章 碎碎平安

“既然钱总也说是紫定执壶,那就更证明了这个是假的!”纪墨说着从长啸手里拽过来那紫定执壶,吓得长啸赶紧拿俩手在下边儿接着,生怕被纪墨滑了手落地上摔个粉碎。连钱龙阑尾他们都是脸色变了一变,这要是真摔了,肉疼啊……八百万啊……

“小兄弟,你别光说是假的,这为什么啊?”钱龙肉疼的问纪墨,这也是大家都想问的。

“嗯,钱总,刚刚我记得你说过,咱们这昌龙县曾经有九个皇帝来过,留下些古董也是很有可能的对不对?”纪墨不紧不慢的说着,大家的胃口都被他吊得老高。这紫定执壶在他手里拿着,长啸虽然心痛,却并没觉得什么,大家也都觉得很自然。都是一个村子里的,又没真正鉴定价值,拿着就拿着呗。这都是因为大家把纪墨当村里人的原因,若是钱龙抢过去在手里,那估计已经被无数只锄头、铁锹拍死在那儿了。山里人的排外思想,那是很严重的。

“对呀,这个大家应该都知道吧?”钱龙心想会不会是纪墨疑心自己对昌龙的历史太了解了?连忙不显山不露水的把大家都拉进来。

金易等人都是附和着,就算是没文化,自己老家这一亩三分地过去那点事儿,历史书上没看过,老辈子人也都从小就讲的,基本上都知道,可称得上如数家珍了。

“那好,虽然大家都知道,我也来给大家再讲一遍,咱们昌龙县来过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