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血蛊-第5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子弹循着空气的轨迹精准的轰击在了木棺的棺身上面,只见那棺材瞬间被轰得支离破碎,同时一大片殷红的液体也从棺身里面涌了出来,接着只听“哐当”一声,一句古铜色地棺材暴露在了我们地眼前,如果我所料不错的话,这应该就是整个棺椁最里面地那一层了。

我和宝哥哥两人面面相觑,想不到这最后面的东西居然是一具铜棺,我看着这铜棺心里不知道怎么的就松了一口气,伸手不停的拍着自己的胸口,感叹道:“想不到,想不到,我原本以为今天可以见识一下这棺材里面的东西了,想不到我肖强这个人人品还是不错的,到了这最后关头老天爷居然给我一把最好的保护伞,这就叫天无绝人之路,又叫做好人不长命,帅哥活千年。”

宝哥哥听我这么说,奇怪道:“你这么高兴干什么?这棺材就剩下最后一层了,你不怕里面那位爷台随时跳出来?”

我说:“屁,里面别说有大粽子,就***有一只金刚它都出不来,我们现在可以说是百分之百的安全,快点收拾停当走人吧,在这里看着这铜棺也不是什么好玩的事情。”

宝哥哥听我这么说,心里更加的奇怪了,忙不迭的缠着我问了起来。

我眼见这最大的祸事居然这么好运的给我们避开了,我心里也是高兴,就咳嗽了几声慢慢的解释了起来。

其实说起这棺椁嘛,它还是有一段来历的,古时候棺椁亦称寿棺,是盛载死尸的匣子,通常只有生前大有身份的人才有资格使用,可以说这棺椁,就是显示死者的地位的一种工具。到了后来,随着社会制度的发展,棺椁的使用渐渐变成了一种制度,也就是所谓的棺椁制,棺即盛放死者的木制葬具;椁,套在棺外的外棺。木棺出现于我国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时期,至龙山文化已出现木椁,用于氏族中之头领。殷墟商王陵墓室中,多用大木条叠压成方形或亚字形的椁室,其正中安放商王棺木。至周代,棺椁制度化,规定:天子棺椁四重,亲身的棺称,其外蒙以兕及水牛皮;第二重称地也,以椴木制成;第三重称属,第四重称大棺。帝后之外椁两重,多用梓木,因而其棺椁又称“梓宫”。上公、侯伯子男、大夫,以等差分别为三重(有兕牛皮)、二重、一重。士不重,但用大棺。又,天子大棺厚八寸,大夫士大棺厚六寸,庶人之棺只准厚四寸,无椁。后世帝王、贵族、士大夫,基本沿用此制,然时也有逾制者。《礼记。檀弓上》:“天子之棺四重:水兕革棺被之,其厚三寸;也棺一;梓棺二。”详孔颖达疏。《通典。礼四五》:周制。。。。。。君里棺用朱绿,用杂金错;大夫里棺用玄绿,用牛骨;大夫里棺用玄绿,用牛骨;士不绿。”又“大唐制:诸彝不得以石为棺椁及石室,其棺椁皆不得镂彩画,施户牖栏槛,棺内又不得有金宝珠玉。”

由此可见,这小小的一个棺材里面究竟包含了怎样的意义,这也是后世的人能从一个棺椁看出死者身前身份的一种根本原因。就比如说我们眼前这副铜棺吧,它显然就不是普通人用得起的,如果开始的时候我们还不知道这棺材里面那位主的身份的话,那么看到这铜棺以后也就不难猜出他原来的身份了。

除此之外,这铜棺还有一个巨大的好处,古人为了防止盗墓贼盗走棺材里面的明器,一般都会在墓室里和棺材上面布置无数的机关,但是这所有的机关当中,又以这铜棺的布置最为安全。

首先,这铜管本身就已经有几吨重了,任何人想要把它挪走都是不可能的,其二,这铜棺的缝隙一般都会注上铁水,使得这棺身和棺板之间毫无缝隙,再其三,刚才那些在木棺和铜棺之间的殷红色液体也绝对不简单,那应该是古人配置出来的某种毒药,估计人碰到那是不死也得死,毕竟古时候那些奇奇怪怪的东西,并不是现代人能够全部理解的。

不过话又说回来我们这一次也算是运气好,如果不是宝哥哥碰巧搞坏了棺椁的外层,使得夹层的木棺裂了一道口子的话,那么如果我们想要打开这个棺椁不知道得费多少力气,甚至呢,还有可能我们在这里全军覆没了,人家连棺材板都还没给我们翘起来。

我解释完之后拍拍手,转身示意其他人跟着我快点离开这个冥殿,想不到高实梁却摆了摆手说道:“不急,按你这么说,这铜棺里面不管有什么东西都出不来的话,那么我们何不好好的研究一下这铜棺,那样的话就算是去到了外面我们至少也不会空手而归,我甚至还可以肯定,这个铜棺和我们这一次的考察目标有着莫大的关系,甚至能够证明这巫楚文化到底存在多久。”

我伸了伸舌头,心想有这么夸张吗?不过刚才因为宝哥哥的关系我在高实梁面前总有点愧疚的感觉,这次他既然这样说了,我也想不出什么理由来拒绝他,当下招呼了一声宝哥哥,就想两人先走上去探探情况。

宝哥哥摇摇头,走了过来问道:“肖强哥哥,你说这铜棺里面真的是一只大粽子?”

066。 不化骨

我轻轻的点点头说道:“有大粽子有什么奇怪?这道理就好像人有好人坏人一样,尸也有好尸坏尸,这好的尸体嘛,一入土就乖乖的分解成为分子原子养分什么的滋养大地,这坏的尸体嘛,它就来个千年不腐,一有时间会出来转转圈找点甜点什么的。”

宝哥哥撇撇嘴,不屑的说道:“还好人坏人?好尸坏尸?你说得这么头头是道怎么不给我解释一下这好人坏人,好尸坏尸的来历?”

我说:“宝哥哥你还真别不信,我这话也不是忽悠你,照我说嘛,这人不学好嘛,是因为他不争气,这尸体不学好嘛,是因为他多了一口气。不管是赌气、怨气、憋气、闷气还是不争气,反正只要这人死了以后这口气咽不下去的话,它死了以后就会变僵尸,估计这铜棺里面的那位爷台就是死了太憋屈一点了,你看看都这么多年了还在棺材里面磨指甲,咱想想都替它道不值啊。”

宝哥哥瞄了我一眼,推了我一把两人走向了铜棺的另一边,他说道:“忽悠,你接着忽悠,要是你能把里面的那位爷给忽悠出来了,我也就服了你了。”

我说这有何难,咱什么不会就是会忽悠人,要说这僵尸粽子嘛,就得先说养尸地。咱们民间嘛,从很久以前就有了养尸地的传说,前段时间贡川古镇出土了一具百年不朽的清代男性僵尸,经地方电视媒体报道后使这一传闻又众说纷纭地沸沸扬扬起来。

其实,所谓“养尸地”;就是指埋葬在该地的尸体不会自然腐坏,天长日久后即变成僵尸的那种地方。据《子不语》及《阅微草堂笔记》所记载,僵尸有三个别名:移尸、走影、走尸。而且《子不语》还把僵尸分成八个品种:紫僵、白僵、绿僵、毛僵、飞僵、游尸、伏尸、不化骨。这在我国历代的笔记体小说中,均有许多这类“养尸地”和僵尸等相关的传奇记载。

甚至。在《葬经》里面也说道:“养尸地”在丧葬风水中是最为恐怖、危险和忌讳地。墓地遗体误葬在“养尸地”后,人体肌肉及内脏器官等不仅不会腐烂,而且毛发、牙齿、指甲等还会继续生长。尸体因夺日月之光汲取天地山川精华。部分身体机能恢复生机。有如死魄转活便会幻变成僵尸,四处游荡吸人的精血为生。

宝哥哥靠了一声,拍了自己的脸颊说道:“别说了别说了,你再说下去我这汗毛都要竖起来了,就你这么讲下去别说是我,就算是变形金刚来了它也得给你吓死啊,哪有再古墓里面把粽子来历讲得头头是道地?你自己就不怕撞邪吗?”

我说:“这可就怪不得我了,我说地是单纯的学术探讨。但是你却偏偏要往那东西上面想这怪得了谁?要怪也只能怪你自己!”

说话间,我们两人已经来到了铜管我面前,我把战术手电在上面晃了晃,只见这铜棺上面的雕刻装饰极其精美,甚至可以算是巧夺天工。原本平凡无奇的棺板上面不知道用什么手法贴满了大大小小的玉片,再配上那时凸时凹的雕刻,一幅极其庄重的天圆地方图就完美的呈现出来了。

我看得啧啧称奇,这幅图甚至可以认为是证明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地一种证据。因为天圆地方是阴阳学说的一种体现,具有朴素的辩证法色彩,是我国先哲们认识世界的思维方式,几千年的社会实践也证明了它的正确性。

古人把天地未分、浑沌初起之状称为太极,太极生两仪。就划出了阴阳,分出了天地。古人把由众多星体组成的茫茫宇宙称为“天”,把立足其间赖以生存的田土称为“地”,由于日月等天体都是在周而复始、永无休止地运动,好似一个闭合地圆周无始无终;而大地却静悄悄地在那里承载着我们。恰如一个方形的物体静止稳定。于是“天圆地方”的概念便由此产生。

在铜棺上的这幅天圆地方图,那大大小小的玉片正是代表了日月星辰。而那些凸凹不平地雕刻,而代表了神州大地的无限景致。

我被这副图画深深的吸引了,甚至一时间忘记了自己来到这铜棺边上的目的,倒是宝哥哥还有几分清醒,他地眼睛几乎掉在了铜棺上面,咧着嘴抹着口水说道:“他妈地,这么多古玉,只要把它们全部带出去,这辈子老子就不用愁了,想要几奶就几奶,想要换几个肾就换几个肾,***这花花世界老子还有什么享受不了?”

说着说着,宝哥哥就掏出了军用匕首,想要把那些玉片给全部翘下来。

我被他这个举动下了一跳,忙一把拦住他,说道:“你先别动手,这幅天圆地方图要是你能带出去地话那才叫国宝,只是这些破玉能值几个钱?就算你带出去了也只换来个千古骂名,***为了几个臭钱把国宝给毁了!”

宝哥哥已经闯了一次祸,所以我这么一说他倒也不敢怎么样,只能悻悻的吐了一口口水,然后打了个手势招呼其他人上前来。

我一把拦住他,对着后面说道:“你们还是只派一个人来拍照好了,这里我怎么样都觉得不对劲,把照片带回去慢慢的研究总好过在这里心里都不踏实。”

考察队的人商量了一会儿,都觉得是这个道理,于是就让那个特派的记者金正日带着他的相机跑过来。

宝哥哥拉了拉我的衣袖,比了个大拇指轻声说道:“肖强哥哥还是你考虑得好,这多一个人知道,分钱的时候可就得多分一份,那样的话多不划算。”

我点点头不说话,心里暗暗苦笑,他宝哥哥还真的以为我们是来盗墓的了,估计现在就算把他脑袋给拧下来他也记不起这次来这里的真正目的。更何况我阻止其他人来这铜棺边上也不是为了其他,就是怕那些人破坏了这幅天圆地方图。要知道人人都有贪念,我就怕等下这支有点支离破碎的考察队又为了这些莫名其妙的东西打了起来,那就真的死得很冤枉了。

金正日很快的就跑了过来,他手上只拿着他的数码相机摆弄个不停,待到了铜棺边上,他一眼看了过去,忍不住嘀咕道:“这。。。。。。这不是我们国家的天圆地方图吗?”

我心里小小的晕了一下,本来我还不知道这个家伙是哪个国家的人,他现在这么一句话就把他的身份给暴露了,如果我记得没错的话他们国家的某教授曾经画了一副什么文明起源地图,我看了那图感叹道:***,这个国家不但是地球文明的起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