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民国三十年灵异档案 作者:道门老九-第2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风雪嗖嗖的刮着帐篷表面,杨开打开美式电筒,挂在了帐篷顶端的铁钩上,在这个黑暗的空间里撬开了一丝光明。

  “你们看!”陈天顶开门见山的将地图铺了开来,然后用手指着地图左下角的一个点说道。

  “我们现在的位置,大概就在这里。”

  话一说完,他的手指再次缓慢上移,停在了一个蓝色的小叉上:“不出意外,明天中午的时候,我们就会赶到这里,也就是内河的尽头。之所以说这地方是内河的尽头,是因为黑龙江的水源到了此处就断了。当然,在它的附近,还有两处支流,一个是途经蒙古的额尔古纳河,一个就是划分中苏边界的乌苏里江。”

  陈天顶的话很有条理,而且能从字里行间看得出,这个貌不惊人的盗墓贼,拥有着丰富的地理阅历。

  “到达内河尽头之后,我们前面的路,会比较难走。”陈天顶用一种严肃的语气说道:“你们可以从地图上发现,中间很大的一块区域,都布满了深红色的图标。深红色在地图中代表的是高度危险的意思,这之中有流动冰川,雪坑,峡谷等等,其他的就不多说了,说多了,你们会嫌老头子啰嗦,如果遇到了我再跟你们详细解释。”

  “那陈老板,我们应该怎么过去呢?”杨开皱眉道。

  他能看出,未来的路,布满了艰难曲折。

  “我们无法抗拒自然之力,唯一能做的,只有一一避开。”说到这,陈天顶问也不问的就伸出手,拔出了杨开的钢笔,呼啦一下以内河尽头为起点,北纬三十七度区为终点,画了一条直线。

  这条直线横亘于诸多危险符号之间,特立独行,就仿佛是一条安全的桥梁。

  “沿着这条线,慢慢走。”陈天顶说道:“我会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调整新的方向和路线。”

  “因为在史前地带,有的冰川并不是固定的,而是随时流动的。谁他妈知道这些红色的图标今天在这,明天会不会漂到那。”

  “好了,到此为止,这就是假设内河尽头没有大坝,我们所采用的方案。”陈天顶喘了口气,将钢笔还给了杨开。

  “很详细,也很直白。”杨开佩服的说道。

  换做他的话,是决计想不出的。

  “可万一内河尽头真有一座大坝的话,刚才的方案就废了。”陈天顶苦笑着说道:“第一,因为大坝的存在,周围的地貌肯定有所改变,究竟改变成什么样,只有亲眼看见了才知道。第二,既然有大坝,肯定有工作人员,还有驻防的士兵,如此一来,我们需要制定的就不仅仅是路线图了,还得再添加一套作战计划才行。”

  “而且水坝既然建在这里,肯定有通讯设施,人员往来。我们必须切好一个时间点,突然袭击,用最短的时间同时肃清掉各个机房的敌人,才能保证计划的顺利施行。”杨开顿了顿,补充着说道。

  “另外就是,决计不能打草惊蛇。”

  商议完毕之后,手表的指针已经拨到了半夜十二点,杨开简单的嘱咐了几句之后,便让众人钻进了睡袋里。自己则端着M1卡宾枪,和独眼龙按照两小时的间隔换防。

  白天经历了太多的事情,大家都有些身心疲惫了。

  片刻,两个帐篷里就传来了均匀的鼾声。

  杨开微微一笑,掀开帐篷门帘,抬起头望着天空中的月亮,陷入了沉沉的思考。

  翌日,众人早早的起了床,一个个拿着陈天顶送的小碗,用烧开的温水洗漱了一番。

  杨开瞧了瞧,天气还不错,太阳高挂。

  昨晚那阵惹人讨厌的小雪已经停了,万里冰川,一排银装素裹。

  等大家都洗漱完毕后,便一人发了块撇开的压缩饼干,抓在手里,一边啃,一边赶路。

  大约走了二十分钟,前面的杨开停下了脚步,皱了皱眉,然后拿起望远镜,朝着翻滚的江水看去。

  “华教授,陈老板,你们来看看,那江水里好像有东西。”

  放下望远镜的杨开,眼中满是迟疑之色。

  现在的江水,已经不像昨天那样朝着反方向逆流了。澄澈的水面很平整,藏在一层层透明的坚冰下,发出哗哗哗的声响。

  但在这蜿蜒流动的内河河岸,却多了一个类似于扶梯般的东西,相隔很远,杨开肉眼看得不太清楚。借助了望远镜才发现,这的确是一个人工建造的阶梯,阶梯呈斜三角形,一头连接在岸上,一头埋进了水里。看颜色,应该是混凝土结构,和阶梯呈一条线的水面上,还漂浮着许多黄色的小球,小球的一头拴着绳子,随着水面的高低变化,此起彼伏。

  第二五九章 血腥大坝(7)

  顺着杨开手指的方向,华伯涛用手遮住额头,定睛去看,随即便咦了一声。

  “好像是有东西。”他说道。

  “这样,杨开,望远镜借我用下。”

  杨开点点头,将望远镜递了过去,说道:“我刚才看了,是个人工建筑,体积不大,是沿着河岸修的,像是一条水泥阶梯。”

  “还有浮在水面上的黄色小球。”

  “那不是普通的黄色小球,而是测试水位的浮标。既然有浮标,那么旁边的水泥阶梯就是用于测试水中微生物含量的取水点了。”华伯涛端详了片刻,解释道。

  “华教授,浮标不就是钓鱼的那个浮子吗?”

  听华伯涛这么一说,杨开还真明白过来了。这黄色小球的确有点像自己以前钓鱼用的浮子,只是体积比它大上几倍罢了。

  “嗯。”华伯涛点点头:“两者都是一个道理。”

  “那么取水点又是做什么的呢?”杨开问道。

  “取水点是学术名词。其实说白了,就是一个用来采集水源用来测试的固定点。因为河流的水位会随着一年四季发生变化,所以取水点一般都设计成阶梯的形状,水位高的时候,站在上面。相反,水位低的时候,站在底层,方便人员进行水源定点采集。”华伯涛说道。

  “而水源采集,则是为了定期检察水中的微生物,浮游生物含量。并进行该河段的水质判定。”

  华伯涛说的很快,虽然其中有几点杨开暂时想不通。但现在他总算是明白了那个水泥阶梯的用处了。

  明眼人就是明眼人,瞧上一瞧,就知道底细。

  杨开心中暗暗地想道。

  但日本人为什么要在这里建造一个取水点呢?

  看着漂浮在江水中的那个浮标,崭新崭新的,显然这个取水点并未被它的主人所遗弃。

  “杨开,恐怕我们真要执行第二套方案了。”华伯涛一边走,一边说道。

  他准备去取水点看看,尝试下能不能找到一些日本人留下来的蛛丝马迹。

  “第二套方案?”杨开闻言一愣:“华教授你的意思是……”

  “既然这条河段出现了取水点,我敢肯定日本人的水坝就在不远处。”华伯涛黑着脸说道:“八九不离十。”

  听到日本人的水坝真的存在,杨开的心没来由的咯噔了一下。他疑惑的将脸转向了陈天顶,发现这位摸金校尉在停滞片刻后,也朝着自己点了点头。

  “杨开,这次我想,是真的了……”陈天顶苦笑着说道。

  “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杨开皱了皱眉:“我先带着华教授,陈老板去取水点看看。其他人原地驻留,独眼龙你盯着点。”

  说完,他拍了拍独眼龙的肩膀。

  独眼龙跟自己并肩作战不是一次两次了,颇有将才。有他在,杨开就放心。

  “遵命!”独眼龙眯了眯眼,做了个警戒的手势,九筒,石头等人立马从小组中散开,一个个端着各自的武器,左右张望。

  看到这一幕,杨开笑着点点头,便带着华伯涛和陈天顶去了。

  取水点说近不近,说远不远。整条阶梯都是由混凝土浇灌而成的,但因为温度的缘故,阶梯的侧面布满了许多裂缝,裂缝纵横交错,更有不少小水泥块从上面脱落下来,留下了一个个坑坑洼洼的孔洞,远远看去,就像是一个被砸烂了的蜘蛛网。

  说实话,这种阶梯杨开还真不敢上去,生怕一个不小心,整个儿都会土崩瓦解。

  但他看见华伯涛,陈天顶都相继走上去了,只得硬着头皮跟了上去。

  “取水点有些年代了,但浮标却是新的。”华伯涛推了推眼镜,用手抚摸着豆腐般脆弱的水泥表面,说道。

  “华教授,你看这个量度表。”蓦然间,台阶的最底层,半只靴子淹没在水里的陈天顶喊道。

  “量度表,哪有量度表?”华伯涛左右环顾。

  “别站在上面,下来,看我手指的方向。”陈天顶挥了挥手。

  依照着陈天顶的吩咐,华伯涛终于看见了紧贴在河岸上的那块量度表。说是量度表,其实就是一块巨大的钢牌,这块钢牌和水泥阶梯呈九十度夹角垂直,右边画着一条红色的竖线,竖线每隔一段距离,都标示了数值,华伯涛知道那是水位线的度量,比如江水升到了其中一个刻度,只要一看那个刻度旁的数值,就知道水位线有多高了。

  钢牌左边的那一大块空白空间也没闲着,而是写满了一行行扭曲的日本文字,每个字都有拳头那么大,历历在目。

  “这个是?”华伯涛刚看读出几个日文字节,就产生了超乎寻常的兴趣。

  为了顺利读完全部的文字,他甚至冒着掉进滚滚江水里的危险,将半个身子都仰了过去。

  “华教授,你当心点!”陈天顶叉着腰,在一旁说道。

  他可看不懂那些蚯蚓模样的东西,唯一能做的,就是提醒华伯涛别字没看完,把自己撂江里去了。

  这大冷天,救人可不简单。

  “我没事。”华伯涛头也不回的说道,此刻,他已被钢牌上的文字所深深吸引。因为上面所记录的东西,实在是太匪夷所思了。

  “怎么可能?”当读完钢牌上的所有文字后,华伯涛整张脸都变了色,结结巴巴的说道。

  “怎么可能?”他不断的喃喃,瞳孔无光,就像中了中世纪的魔法。

  “华教授,上面到底写的是什么?”

  华伯涛的反常举动告诉杨开,钢牌上的字不简单。

  “等等,先让我上来,喘口气。”华伯涛被陈天顶扶上了阶梯,一屁股坐在地上,双手用力的揉搓着两边的太阳穴。

  “钢牌上的内容,对于此处的日本人来说,只是一段纪念致辞。但对我们来说,却是一个……惊人的秘密!”华伯涛咬牙切齿的说道。

  “惊人的秘密?”听到这句话,杨开和陈天顶对视一眼,相继蹲坐在了华伯涛的身边。

  第二六零章 血腥大坝(8)

  “先讲开头。”华伯涛酝酿了一下情绪:“准确来说,这个取水点的建造日期是:昭和十年,也就是公历一九三六年初。所服务的对象是小鬼子位于前面的大坝。”

  “还真有大坝?”杨开惊讶的说道。

  “哼!”华伯涛冷笑一声:“岂止是大坝,整个黑龙江都被七三一部队改道了。”

  “什么?”杨开和陈天顶同时瞪圆了眼。

  改道一条排列在中国前四的河流,这不是天方夜谭吗?即便是当年隋炀帝建造京杭大运河,所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也是掏空了大半个国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