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两仪宝鉴-第1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情吧?”(未完待续。)


第三十一章 教授和大师之争(五)
    “我在台下一直有一个问题想问,为什么不邀请一些在这行业有威望的老前辈,而是请我们这些不太出名的人做评委,你们不觉得这有点怪异么?”
    刘易的问话实际上大厅里许多人都想问,这很怪异,非常的怪异,上面的评委都不是很出名。
    刘易的话让台上的人大多数都有些尴尬,他们也有这些疑问,如果弄不明白他们的心里总有些疙瘩。
    “我来说吧!”
    台上一个陶瓷大师开口了:“不是我们不想请那些前辈,而是那些前辈也非常头疼,他们没有愿意来做评委的,实际上我也觉得没必要争执,排名、艺术含量、理论基础,这些没必要争执,这些大师不如教授,我们现在需要大部分人确定一点,那就是陶瓷的实际价值,我们这次的争执就是这个,如果我们制作的陶瓷实际价值要比教授们制作的低,那么以后的排名,我们靠后,甚至会在报纸上发表声明,我们的赌注很大,所以诸位,我请求诸位公平!”
    这位陶瓷大师眼中精光闪闪,一看就是一个争强好胜的角色,能够参与争论的,就没有一个不是争强好胜的叫角色。
    “我补充一下!”彭林挪过了话筒开口道:“除了这些,还有一个赌注,那就是上面答应我们,以后我们的作品可以得到和大师作品同等的宣传,希望诸位公正!”
    彭林的这句话才是重点,其他的都不重要,这才是最重要的,利益永远是放在第一位。
    刘易有些叹息,他也明白那些真正大师级的人物不出现,他们是不习惯啊,他们一辈子都没有为了利益这样争执过,而他们的后辈却是如此,他们一定感觉到非常的丢脸,所以才不会来的吧?
    刘易扫了一眼,的确没有看到那些六七十岁真正的大师,这里面岁数最高的,也不过是一个六十来岁的鉴定师,这个鉴定师也不是景德镇的人。
    因为刘易是第一个评委席上开口的人,下面的话也是刘易接下来说的,本来就是他说的,别人打断很不礼貌。
    “我这个人姓格如此,有时候说话很得罪人,我在这里说了,不管是谁的作品,我会一视同仁,当然由于眼力的问题,有些可能说的不够好,希望你们能够理解,如果不理解,这评委谁爱做谁做,反正我是不做!”
    其他的评委也是一致的点头,这事情不先说好了,事后得罪人,给他们小鞋穿,他们也受不了,如果教授和大师不同意,他们绝对立刻就走,连热闹都不看。
    “你们不用担心,你们的意见只占百分之四十,无关大局,你们只要把你们的鉴定和评论写下来,那么下面的陶瓷爱好者和工艺师们会给出最中肯的评价,毕竟下面还有几百人,他们的意见比你们的重要!”
    “那就好!”刘易也出了一口气:“我说错了也没关系,呵呵,我决定了,你们作品拿上来之前,我就背对着桌子喝茶!”
    刘易很干脆的挪动椅子,也不看鉴定席位,无论是谁的作品,他都会给出中肯的评价,再说了,他转过身子后,也不知道是谁的作品,这样hi最没有偏颇的。
    历史上所有直播节目最诡异的评委诞生了,一群评委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人拿一个保温杯子直接转身,全部背对着桌子,压根就没有人回头看一眼。
    电视前的许多人都狠狠的拍桌子了。
    “这个小刘老师,偶像啊,真够牛气,这才能够保证最真实的判断,我看以后评委也应该就这么办,尤其是歌唱比赛,不给他们见人,只给他们听歌,那样的话,去他妹的潜规则,我潜他妹的!”
    “我就是说嘛,我一听到居然有小刘老师参加,我就觉得这次的争执应该会公平,果然很公平,我看现场应该不会说出是谁的作品,估计到最后才能揭晓。”
    “这个小刘老师不光家世好,而且人牛气,我就没见过哪个人敢在节目上那么做的,真心牛逼了!佩服啊!”
    台下的爱好者和工艺师们在看到刘易他们的做法后,愣神了一下,然后一些人嘀咕了一下,把身体也转了过去,他们也是评委的一员,他们也应该抛却印象加分,应该认真的审视那些大师或者教授的作品!
    有人带头了,盲从定律就有了巨大了威力,全场有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转身了,要公平,那就公平到底!没有转身的就是萧武几个没有投票资格的人。
    彭林笑了,笑的非常畅快:“各位请了,我们都是使用同一窑制作的瓷器,都是在同一次出窑的,大家都认知这些瓷器,所以作假不得,所以,我们把瓷器的顺序打乱,然后直接让他们点评,我们只讲究市场价值!艺术价值不是这次争论的焦点,我想这次的评委们都很公正,那么这次的结果就作为最后的结果?”
    彭林这么说是把他们放在了弱势的地位,因为目前国内大师作品都是仿古的,或者说俗气的作品,仿古的作品价值高,创新的价值没有多高,而彭林他们习惯姓的创新,不知道他们这次是仿古还是创新。
    彭林这边只要有四个人胜出,那就是胜出,因为四个人已经是他们这边的三分之二了,如果这都胜出不了,那么真的没话说,平局也是他们输了,因为这次的事情就是彭林他们教授发起的,如果不能胜就是输。
    景德镇直播的电视节目前的人敢发誓,他们绝对没有见过如此诡异的电视节目,所有人都背对着比赛的双方,试问哪个节目会如此?没有,一个都没有。
    彭林他们一个个的从桌子下面拖出一只箱子,然后把箱子打开取出瓷器,认真的放在了中央的桌子上,不多不少,十六件,这十六件除了他们能够认出来外,外人根本认不出,这样也就压根不用担心刘易他们十几个评判不公平,也不用担心现场的工艺美术师的评判不公平,没有比这再公平的评论了。
    因为他们事先也不知道会有这样的事情,就算是想私下安排也没有可能。
    等所有的东西放好了后,有人开口了:“都已经拿出来了,那么请大家鉴定!我们只鉴定价值!所以最先鉴定的应该是材质,这应该是鉴定专家的强项!”
    首先要进行的就是刘易他们几个鉴定,目前还没有轮到鉴定价值的时候,他们只需要一件一件的鉴定这些瓷器的材质就成了,然后由工艺美术师鉴定这些瓷器的艺术价值,然后由下面几百人鉴定其中的艺术价值和陶瓷价值,最后才是刘易他们的估价,鉴定师的估价和裁判席位上工艺美术师的估价占据了百分之四十,这是一个相当大的比重。(未完待续。)


第三十二章 玲珑瓷
    十六件瓷器中囊括了华夏四大名瓷还有水点桃花,他们这次追求的是社会价值,而不是艺术价值,刘易观察了瓷器的瓷胎后,然后一个个的认真观察,这里的瓷器价值都很高,大约在十万左右的价位,刘易其他人都下去了,就刘易没有下去。
    刘易一个一个的认真看,把他认为所有的东西都写完后,大约耗费了十分钟,十分钟过后,刘易把话筒压在了纸片上。
    刘易对准话筒开口了:“不好意思,诸位见谅,我已经把所有的东西都写下来了,包括我认为的艺术价值和真正的价值,呵呵,我一打酱油的,本来是看热闹的,现在成了热闹的一部分,那就没意思了,我先走一步!”
    刘易抱着小白就走,如果没有成为热闹的一部分,刘易会很乐意看完教授和大师之争,可是他现在的确没心情。
    既然刘易已经全都写下来了,那已经很给面子了,彭林对着刘易点了点头。
    萧武他们已经起身了,刘易都要走了,他们没理由还在这里,如果还在这里的话,就等于直接在打刘易的脸。
    何雪有些好奇的问道:“刘易,你怎么这么早出去?不等完了么?”
    刘易苦笑着摇了摇头:“结果已经注定了,还看什么看?我等着看彭林的笑话?”
    萧武接上了话:“这么说,你不看好教授?”
    “不是不看好,他们也在做仿古瓷器,他们的功底很扎实,可是做出来的瓷器总有那么一点的怪异,对,就是怪异,他们不自觉的把艺术的想法融入了其中,他们的艺术价值恐怕很多人不懂,不懂就代表着不看好,我在台上就轻易的分出了哪些是大师的作品,哪些是教授的作品,我估计这次输了,教授们可能依然不服气,可惜了,就算他们不服气,他们依然也要服从这些的判决!”
    刘易有些叹息:“教授们的名声这次估计要被狠狠的打击了,以后他们或许还会有争执,不过不会这么明显,只有打碎牙齿往肚子里咽,以后我估计参评大师的教授还会有,依然还会被刷下去,社会上依然没有多少教授的作品宣传,这就是一个死循环,无解的。”
    买完中低档瓷器后,刘易他们来到了樊家井仿古瓷一条街,这条街在整个景德镇都非常的出名,因为这条街上经常会有人拣漏,当然,那完全要看运气。
    “集天下名瓷仿品之大成”是樊家井仿古瓷一条街最大的特色。
    在这里,无论什么有名的瓷器你都可以找到,汝瓷、钧瓷、柴窑等等,只要是历史上有的瓷器,这里都有,当然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的都是仿古瓷,那很小一点几率的真品,就要看你的眼力够不够了。
    每走过一家店铺,刘易都会对那些瓷器做一些最简单的点评,就是这些最简单的点评,让何雪双眼冒光,让鲁纳兰眼中怪异,让嫣然不自觉的靠的刘易很近。
    何雪双眼冒光的原因是这些瓷器如果是真的有年代的话,价值无法估量,鲁纳兰懂一些古董的鉴定,却压根想不到刘易这么年轻,成就会这么高,她一直在诧异,包括在教授和大师之争的现场,至于嫣然则为她的男人感到骄傲。
    元青花,珐琅彩,粉彩,水点桃花,玲珑瓷,这些有名的瓷器刘易没有别的念想,在仿古一条街上找出珍品的名瓷,比大海捞针还困难。
    有一个地方围着不少的人,在街道的旁边,不是店铺,就是在一个空旷的地方围着不少人,人群中央只有一个摊位,摊位上只有一个瓷器,玲珑瓷,青花玲珑瓷。
    几个女人没有进来,因为这里的人太多了,如果进来的话,肯定会被大吃豆腐,公车不论男女都愿意挤,那是因为可以吃豆腐,这里的人拥挤程度不比公车上差,被吃豆腐几位美女自然不愿意挤。
    玲珑瓷属于镂花的一种。许之衡:《饮流斋说瓷》记载:玲珑瓷“素瓷甚薄,雕花纹而映出青色者谓之影青镂花,而两面洞透者谓之玲珑瓷。”其制作方法是,先在生坯上按图案设计的花形,镂刻一个个小米孔,使之两壁洞透,有如扇扇小窗;然后糊上特制的透明釉,就像窗户糊纸一样;再通体施釉。
    经过焙烧,镂花处明彻透亮,但不洞不漏,这种透光的米粒状孔眼,叫做“米花”,在岛国则叫“米通”“萤手”,有些陈设品如龙舟、花瓶之类,镂空处不糊釉浆,也叫玲珑,唐代洪州窑巳生产玲珑瓷,明永乐时,景德镇窑巳有玲珑产品,隆庆、万历其间,玲珑瓷风行一时,清乾隆时期,御窑厂也曾仿烧,主要器物有玲珑炉、玲珑盖碗、玲珑笔架和玲珑香奁等。
    玲珑瓷是在瓷器坯体上通过镂雕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