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嫁-第10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孙妈妈站在一旁,也是听得摇头,大夫人这是存心不让三姑娘将来好过啊,她这会儿落了镇南侯府大太太的面子,她心里能不生气?

她没法把安定侯府怎么样,往后这口气,还不是要撒在三姑娘身上。

见老夫人生气,孙妈妈想劝她两句,随即想到什么,道,“今儿,好像是忠义侯府大太太三十五岁寿辰。”

孙妈妈这么说,老夫人眉头紧锁了,“忠义侯府送请帖来了?”

就算忠义侯府大太太过寿,可事有轻重缓急,大可以备下礼品,让心腹丫鬟送去,再不行,也可以等镇南侯府送了纳采礼来,再去忠义侯府,忠义侯府还不至于这么不通情达理,侯府有事晚到一时三刻都不行,偏偏赶在这个时辰,说她不是故意的,谁信?

尤其她出府,还不禀告一声,是怕她阻拦她吧。

老夫人问着,孙妈妈没有说话,她也不知道忠义侯府大太太送没送请帖来,她一个小辈过寿,大夫人去就成了,老夫人不必知道。

孙妈妈望着老夫人道,“现在该怎么办?”

大夫人不在,楚大太太来,总要有人去迎接吧?

她虽然是老夫人身边伺候的心腹妈妈,可去迎接楚大太太,她还没那个资格。

可老夫人去迎接,那铁定是不行的,这不像是嫁女儿,倒像是去巴结楚大太太似地了。

老夫人手握着佛珠,握的紧紧的,道,“她人不在,只能你去迎接了。”

孙妈妈在心底一叹,嘴上应了一声,便出去了。

泠雪苑,内屋。

清韵坐在小榻上,还在把玩彩线。

好吧,一根彩线没能变成一个络子,倒成了一坨,她在努力的解开呢。

外面,青莺打了帘子进来,还未说话,先跺了下脚。

清韵瞥了她一眼,笑道,“谁惹你生气了?”

青莺上前,道,“镇南侯府今儿送纳采礼来,还是楚大太太亲自送来的,大夫人却去忠义侯府给王大太太送寿礼去了,咱们府里没其他太太,老夫人不便去迎接,只好让孙妈妈去,结果楚大太太不高兴了,尤其她听说大夫人给忠义侯府大太太送寿礼,她当时就拍了脑门道‘我怎么把这事给忘记了,王大太太确实是今儿过寿,我也得给她送份寿礼去’说完,就转身要走。”

听青莺禀告,清韵脸冷了,她把手里的彩线往小几上一丢,问道,“楚大太太走了?”

青莺摇头,“倒是没走,孙妈妈说了一通好话,镇南侯府楚总管也说了一堆好话,楚大太太这才进的府。”

要是把楚大太太气走了,安定侯府没礼的事,怕是要传遍京都了。

清韵怒极反笑,“侯府能恢复侯爵,镇南侯府帮了多大的忙,她就这样给镇南侯府难堪?”

虽然楚大太太,清韵对她没多少感情,敢把镇南侯的话当成耳旁风的,就注定不是一般人。

这样的人,清韵早早的就决定了,敬而远之。

可楚大太太来送的是纳采礼,是代表整个镇南侯府来的,给她难堪,就是给整个镇南侯府难堪!

简直就是忘恩负义了!

安定侯府恢复爵位,受益最大的就是她大夫人母子三个,她倒好,得了好处,转脸就把人情给抛诸脑后了。

想着,清韵自嘲一笑。

人情?

人家指不定压根就没记过人情,侯府被贬是因为江家,镇南侯帮侯府,是看在江家的面子上,她用记什么情,都是应当应分的!

青莺见清韵生气,她想劝她两句,又不知道从何劝起。

她气性大,憋不住,她劝姑娘,绝对是火上浇油。

索性就不劝了,而且她还有另外一件更重要的事,要叮嘱清韵呢,她忙道,“姑娘,院子里春妈妈说,楚大太太受到了怠慢,一会儿,她肯定会叫姑娘你去她那儿,当面问姑娘几个问题,要是姑娘没回答上来,她就会借机说侯府没把姑娘你教好,往后出嫁了,她会来教你,然后立规矩什么的,侯府还不能说什么。”

第一百四十九章赐教

闻言,清韵的眼神又冷了三分。

用膝盖想,也知道大夫人打的就是借刀杀人的如意算盘。

她深呼两口气,拿了小几上裹成一团的彩线,继续扯开。

这卷成一团的线,简直就是她现在的处境。

她只想过安稳平淡的生活,可总有那么些人不遗余力的想要阻拦她,给她挖一个又一个的坑。

她这辈子,难不成就一直添坑了?

清韵想着,心头烦躁,手中线团更是半天解不开。

青莺默默的拿了把剪刀来,递给她。

清韵没有接剪刀。

线团可以剪,大夫人她能剪吗?

青莺把剪刀放下,眼睛在屋子里扫了一圈,望着清韵道,“姑娘,要不要奴婢叫卫驰大哥出手,给大夫人一个教训?”

她不是去忠义侯府了吗,让她的马车出个事,撞的七荤八素的,或者走路摔倒,顺带毁个容,顺便挣个几万两银子,再烦闷的心情也美了。

清韵望着青莺,她嘴角微扬。

这丫鬟报复心很强啊,不过,她喜欢。

只是,这样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得想个法子彻底灭了大夫人的气焰才行。

正想着呢,紫笺走到珠帘外道,“姑娘,老夫人找你。”

青莺嘟嘴,“麻烦来了。”

清韵从小榻上起来,笑道,“走吧,去春晖院。”

清韵走在前面,青莺亦步亦趋的跟在后头。

她心里担心,“姑娘,要是楚大太太的难题,你回答不上来怎么办?”

在青莺心底。楚大太太不是好人,要不是她,清韵不至于嫁给楚北,虽然楚北也很好了,他虽然身上有毒,但是清韵医术高超,能救他。

可要是姑娘跟以前一样。没有医术怎么办。楚大少爷必死无疑,姑娘注定是要守一辈子寡的。

楚大太太把长辈的话当做耳旁风,能是好人才怪了。

要是以后楚大太太刁难她家姑娘。她家姑娘还不能让卫驰给她两个颜色瞧瞧,只能憋着,想想就憋屈的很。

清韵笑容明媚,道。“不过是回答不了几个问题而已,先生还有不耻下问的时候。有什么好紧张的?”

说完,在心底补充一句:她要是没了脸,她会让大夫人更没脸。

清韵这样说,青莺没再说了。

姑娘这是自欺欺人啊。不过这样想,总比急的跳脚,失了理智好。

清韵神情镇定。步伐也很从容,朝春晖院走去。

进了春晖院。就收到好些丫鬟同情的眼神。

毕竟,在送纳采礼这样高兴的日子里,却被人刁难,还是未来婆母,这可不是个好兆头啊,就是不知道三姑娘能不能化解?

清韵迈步上台阶,饶了屏风进屋。

屋内,老夫人坐在罗汉榻上,还在拨弄着那不离手的佛珠。

孙妈妈站在老夫人身边,见清韵过来,笑道,“老夫人,三姑娘来了。”

然后,清韵便见到老夫人抬眸望过来,她神情慈蔼,眼神带着疼爱和怜惜。

楚大太太坐在花梨木椅子上,她也望了过来,她扫了清韵两眼,笑道,“一段时间未见,沐三姑娘出落得越发标致了,不怪两位郡王爷一见倾心,相思入骨。”

这话听着是夸赞,其实是讥讽。

清韵长的是美,可京都比她美的不是没有,历史上更是有不少出了名的美女,可还没谁跟她似地,定了亲,还惹出来这么多事。

当然了,有美若天仙,国色天香,妖媚动人,倾城倾国的女子,惹的君王神魂颠倒,不思朝政,导致亡国的。

可清韵又不是她们之流,虽然在外面看来,她也是了。

楚大太太这样说,清韵心里憋屈,偏除了脸上能挂着羞红外,还真的就无话可说,只能认倒霉了。

老夫人听着也是心里不爽,狠狠的咒骂了安郡王和逸郡王两句,而后笑道,“说来也真是奇怪,镇南侯府派了暗卫跟着清韵,清韵也没和两位郡王爷单独说过话,怎么就入了两位郡王爷的眼?”

这话说的妙极。

清韵是被两位郡王爷看中了,可她安分守己,可不是那等勾勾搭搭,四处招蜂引蝶的的狐媚之人。

这话,有暗卫作证。

老夫人如此反问,楚大太太一时无话可说,只笑道,“暗卫办事也真是不利,知道府上大夫人有事出门了,也不事先通知我一声,我明儿再送纳采礼来也好啊。”

这话,又换老夫人哑巴了。

楚大太太登门送纳采礼,府里没个正经主子迎接,说到哪里去都是侯府没理。

清韵适时上前,给老夫人行礼,道,“祖母,你唤清韵来,可是有什么事?”

清韵这么一打岔,老夫人就笑道,“我倒没什么事找你,是楚大太太有几个问题想问问你。”

清韵眼皮跳了下,朝楚大太太福身,道,“清韵愚钝,还请楚大太太赐教。”

楚大太太笑了,“三姑娘太谦虚了,你的口舌和胆识,老侯爷赞赏有加,没少拿来教育小辈,几位少爷都不例外,原是想等你进府了再瞧瞧,今儿我是等不及了。”

清韵嘴角抽了,脑壳也一阵阵做疼。

楚大太太打头阵,镇南侯府还有一堆人会为难她,还美其名曰讨教,她还不能拒绝。

镇南侯欣赏她,可别拿她做榜样啊,这不是给她拉仇恨值吗?

别人家的,尤其是优秀的孩子,最讨厌了啊。

老夫人听着,心底对大夫人的怒气又深了三分,只是脸上不能表露出来,笑道,“我倒是好奇楚大太太要问的问题了,清韵年轻,又一直养在深闺,没多少的见识,她敢在宣王府桃花宴和议政殿大胆,那全是因为镇南侯给她的胆量,要没有镇南侯,就是借她几个虎胆,她也是万万不敢的。”

楚大太太嘴角划过一抹笑来。

她要为难清韵,安定侯府老夫人就借老侯爷来压她,她是老侯爷看中的孙媳妇又如何,她会怕吗?

楚大太太嘴角的笑越发深刻,“今儿我送纳采礼来,送了一对活雁,是大少爷亲手射下来的,三姑娘可知纳采礼为何送雁是必须的?”

第一百五十章奉承

听楚大太太这么问,老夫人大松了一口气。

这个问题难度不算大,鱼雁传书,这个典故,人尽皆知,清韵不可能不知道。

只要答上一点,哪怕答的不全,好歹面子上过的去。

清韵站在那里,她肤如凝脂,眼如秋水,碧波盈盈,脸上有一种难以言喻的自信,她望着楚大太太,朱唇轻启,回道,“大雁是一种叫人钦佩的禽类,他的配合一旦死去,就不再相配,是忠贞不渝爱情的象征。”

“鱼雁和书信有着密切的渊源,书中有许多记载,如‘关山梦魂长,鱼雁音尘少’、‘鱼书欲寄何由达?水远山长处处同’等,它还代指志向高远,才能不一般的人,有诗词曰‘鸿鹄相随飞,飞飞适荒裔‘‘燕雀焉知鸿鹄之志哉?’”

清韵说到这里,老夫人眸底有震撼。

饶是她,都难一口气说这么多关于雁的诗词。

她看了眼楚大太太,也从楚大太太脸上看到了惊讶,她知道,清韵这一关是过了。

然儿,清韵还没有停,她继续道,“大雁是候鸟,冬去春归,很讲信用,此乃信也;南飞的时候队列齐整,是很有礼貌的,此乃礼也;晚上休息的时候是会放哨,很聪明,此乃智也;同伴受伤了,也不离弃,此乃义也,所以雁可喻君子。”

清韵说完,望着楚大太太。

楚大太太拍手赞道,“三姑娘对大雁的理解叫人刮目相看,京都大家闺秀当真无人可出其右。”

听着楚大太太的夸赞,清韵脸颊上添了两抹嫣红。

老夫人笑道,“只是碰巧读了本关于大雁的书而已。难当楚大太太的夸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