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嫁-第10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夫人笑道,“只是碰巧读了本关于大雁的书而已。难当楚大太太的夸赞。”

楚大太太在京都贵夫人中,身份尊贵,她说的话,大家都会放在心上。

清韵没定亲前,她聪慧外露是好事。

定了亲,还惹的两位郡王爷病的病,闹出家的闹出家。往后越低调越好。俗话说的好,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这话要是传扬出去。还不知道有多少人会和清韵暗中较劲。

楚大太太笑了,“老夫人不必谦虚,三姑娘当的起这称赞。”

说着,她端起茶盏。

她掀开茶盏盖。轻轻的拨弄着,看杯中茶叶上下起伏。

她嘴角微弧。望着清韵,问道,“三姑娘可怨恨我?”

一句话,问的一屋子人都有那么一瞬间的懵怔。

不过很快。大家都反应过来这话问的是什么意思了。

要不是楚大太太擅自做主,和三姑娘联姻的不是楚大少爷。

丫鬟们望着清韵,心道:三姑娘肯定是怨恨的。恨的牙根痒痒都不为过。

清韵只装傻充愣,“楚大太太这话。清韵不明白。”

楚大太太知道她再装傻,可是人家要装傻,她也拦不住,索性就把话挑白了说,她笑道,“当日江老太爷登门,求老侯爷当年许诺的联姻之事,老侯爷重信守诺,一口应承了,我们并不知情,老侯爷答应了,然后把挑选联姻之人这事交给我去办,我也派人打听了下三姑娘的情况,传闻和我见到的三姑娘相距甚远,我很好奇,这流言怎么就说三姑娘喜欢闯祸了,我镇南侯府是是非之地,娶个喜欢惹是生非的媳妇回去,谁也承担不起。”

“只是老侯爷有命,我不得不照办,但是府中那些弟妹,我也不好得罪,这事,三姑娘不一定会了解,但老夫人应该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掌管内院,和妯娌之间相处,可不是和府中姐妹相处那么简单,小心翼翼,唯恐有偏颇徇私之处,挑来挑去,只有大少爷最合适,他是大哥,他未娶妻,其他少爷怎么好越过他?”

楚大太太解释了为什么挑选楚北联姻的理由。

她之所以选楚北,错不在她,在那些流言蜚语上。

至于那些流言蜚语怎么就传成那样,那是安定侯府的原因。

纵容下人败坏主子名声,她才会受到误导。

她都这样说了,清韵好意思说怨恨她吗?

她虽然给的是问句,却没有给清韵选择的余地。

清韵只能扯着嘴角,说连她自己都讨厌的话,“清韵相信,冥冥之中有定数。”

楚大太太笑了,“那三姑娘如何看待外室所出庶子这个身份?”

这个问题,岂止是刁难啊,直接能把人问晕过去。

这叫清韵怎么回答?

外室所出庶子,这身份,叫人唾弃。

偏偏这样的人,是她未来的夫婿,她能鄙视楚北吗?

她今日不唾弃,往后就不能再在镇南侯府的人跟前吭半个字。

老夫人眉头紧锁,楚大太太这也太刁难人了,她到底想做什么?

她望着清韵,眸底有焦灼之色。

说实话,这是得罪楚大少爷,要说假话,又有失大家闺秀的身份。

清韵站在那里没有说话。

楚大太太好整以暇的又问了一句,显然不给清韵逃避的机会。

清韵望着楚大太太道,“英雄不问出处。”

只有六个字,言简意赅。

楚大太太先是一怔,她没想到清韵会真的回答。

而且这个回答,极好,她就是想鸡蛋里挑骨头,都挑不出来。

她笑了,笑意浅淡,像是风一吹,就没了,“三姑娘当真是伶牙俐齿,不过大少爷有毒在身,极少练武,多累一会儿,就会晕倒,想做英雄,难。”

清韵无语了,还有完没完了,楚大太太是不是一定要听到她鄙视楚北才高兴啊?

楚北那种从骨子里透出来的自信,可不是一个外室所出庶子能有的。

而且他还戴着面具,还神神秘秘的不给人看。

撇开他毁容,那就是他的脸酷似他亲娘,不能让外人知道。

清韵倒是好奇楚北的亲娘,镇南侯府大老爷的外室是谁了,要是身份一般,镇南侯不可能太宠他。

清韵望着楚大太太,柔声回道,“那日,我和若瑶郡主同坐一辆马车,马车出了事,将我和若瑶郡主甩了出来,楚大少爷明知身上有毒,还不惜舍命救我,清韵不管旁人是怎么看他的,在清韵心中,他就是英雄。”

清韵说着,嘴角不由自主的抽了抽。

真是被逼说些奉茶楚北的话啊,要是叫他听见了,尾巴还不得翘到天上去?

暗处,卫驰已经默默决定,一字不漏的转告给楚北知道,让他高兴高兴。

清韵说完,恨不得补充一句:楚大太太,我这样回答,你满意吗?

楚大太太脸上是满意的,然而嘴上却笑道,“如果有一天,北儿身子复原了,他也抱回来一个外室所出庶子,三姑娘会如何做?”150

第一百五十一章挨打

这个问题,问的清韵身子一怔。

这问题的难度,比她问她怎么看待楚北的身份还要难回答。

清韵根本就琢磨不透楚大太太问这个问题的用意。

她是觉得楚大少爷抱回楚大少爷,这么多年,镇南侯百般疼他,觉得受了委屈,现在又要娶媳妇了,清韵的回答,直接关系到她以为要是刁难楚北,那都是正常的。

毕竟,嫡妻遭遇这样的情况,要是坦然接受,还把外室所出庶子当儿子疼,那才是见鬼了。

可清韵是要嫁给楚北的人啊,楚北在镇南侯府过的不好,她还能有好日子过?

可她要是回答当亲儿子看待,往后楚北也抱个庶子回来,她要是做的不好,楚大太太绝对会拿今日的回答呛她。

她要说不许楚北纳妾,还未出嫁呢,就先担一个妒妇的名声了。

清韵不知道怎么回答,老夫人就笑了,“清韵还未出嫁,就想的这么远,不妥吧?”

楚大太太笑道,“是想的有些远,不过多想一些,不是坏事,一来是可以防范于未然,二来有个心理准备,不像我,当年老爷抱回大少爷,弄的我是措手不及。”

当年楚大太太生下女儿,刚刚夭折,楚大少爷就把外室所出庶子抱了回来,让她当亲生骨肉养,设身处地的替楚大太太想想,楚大老爷根本就是拿刀再捅楚大太太的心,楚大少爷就是那把刀,不怪她心里有气。

这会儿,她说这么,只差没点名了说。上梁不正下梁歪,楚大少爷要是身子好,养外室那都是跟他爹学的,可能性很大,让清韵尽早做好准备。

还未出嫁,就听这样刺耳的话,偏人家还是打着善意的名头。想表露一丝恼火都不行。

清韵抬手抚额。她想回答让楚北不举,只是借她几个胆子,她都不敢啊。只能回道,“能在府外养外室,府内必然有庶子庶女,一般看待就是了。”

总不至于格外准备几斤砒霜喂养吧?

楚大太太端茶轻笑。“三姑娘贤惠。”

不仅容纳的下府内庶子庶女,还容纳的下府外庶子。

老夫人不悦了。楚大少爷一身的毒,听说行房都不行,清韵出嫁,都不一定能有一儿半女的傍身。还提什么庶子庶女?

老夫人拨弄佛珠,问道,“楚大少爷身上的毒。能解了?”

楚大太太也不隐瞒,“还不能。”

清韵两眼一翻。还不能,那叽叽歪歪,说一堆的比喻,存心在人伤口上撒盐呢。

楚大太太说完,就有丫鬟进来道,“老夫人,大夫人回来了。”

老夫人的脸拉的老长。

要不是楚大太太还在,她都恨不得拍桌子了,她还知道回来!

她一走,府里都没个能招待人的正主,惹怒了楚大太太,让她刁难清韵三回,她还不能说什么!

她这么做,是在威胁她是不是?!

她收回了大厨房的管家权,她就给她来个下马威,侯府没了她,连最基本的往来都做不到!

老夫人可恨没多养一个儿子,不然有大夫人耍横的时候?!

老夫人心底气愤,脸上又恢复如初了。

她总不能让楚大太太瞧出来,她这个做婆母还管不住媳妇。

外面,大夫人急切了脚步回来,进门就道,“对不住啊,我回来晚了,慢待了楚大太太了。”

楚大太太没有说话,老夫人就冷了脸问,“忠义侯府大太太办寿宴,这么早就散宴了?”

大夫人知道老夫人生气了,她既然敢出去,就预料到了,看老夫人的脸色,也知道楚大太太发飙了。

她上前,笑道,“怎么会,娘家大嫂虽然今儿过寿,不过并未办宴席,我回娘家,也不是给她贺寿,她寿辰再重要,也比不上镇南侯府大太太送纳采礼登门啊,这不是,我母亲病重,丫鬟来说,她高烧不退,我心急如焚,赶回去探望她,原想早早的回来,谁想孙公公来宣旨,耽搁了半个时辰……”

楚大太太来,还不到半个时辰。

要不是孙公公来宣旨这个意外,她根本不会慢待楚大太太。

而且,她是因为孝心,可不是故意耽误事的。

有孝心,是好事,谁能怪罪大夫人?

清韵站在一旁,她算是服了,大夫人说话做事,太滴水不漏了,明明是她不对,偏偏你还得夸她。

这不,楚大太太夸大夫人孝顺了。

不过夸完,就是损了,“忠义侯府老夫人病重,大夫人孝顺,急着回门侍疾,是情理之中的事,不过这么大的事,怎么也该告知老夫人一声,还只当你是回娘家给兄嫂贺寿,也叫我误以为你是因为我擅自拿大少爷联姻,心里生了气,叫我好一通为难三姑娘,这会儿我都心底愧疚的想回府跟老侯爷告罪了。”

大夫人极好的搪塞理由,就这样被楚大太太戳破了。

她脸色尴尬,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要说情况紧急吧,可孙公公来宣旨时,她就打算走了,不是没时间告诉老夫人一声啊。

最后,只能说老夫人这些日子疲乏,和忠义侯府老夫人关系又好,怕她担心,所以才瞒着不告诉。

她这么说,老夫人还得帮她圆谎。

不过老夫人说时,眼神凌厉,清韵瞧见大夫人脸色有些白,眼神还很慌乱。

清韵冷笑,把老夫人当傻子,不被嫌弃才怪。

大夫人坐下,楚大太太回头看了一眼。

她身边跟着的楚总管便把礼单送上,楚大太太接过,笑道,“这是今儿纳采礼的单子,老夫人请过目。”

孙妈妈赶紧过来接,正要递到老夫人手里。

外面,丫鬟跑进来,高兴道,“老夫人,安郡王和逸郡王被罚了,皇上打了他们一人三十大板。”

老夫人听得眉头一皱,孙妈妈就呵斥道,“没规没矩的!”

两位郡王爷挨打,这八卦听听也就算了,当着外人的面,表现的这么高兴,没得叫人以为侯府巴不得两位郡王爷挨打呢。

老夫人眉头轻挑,两位郡王爷才给侯府添麻烦,还给人呛驳清韵的话柄,被罚了也好。

楚大太太不解道,“安郡王不是说病在床上,疼痛难忍,太后要老侯爷赶紧帮安郡王治病,怎么皇上打安郡王板子了?

据她所知,安郡王长这么大,还没人弹过他一指甲盖呢,太后居然容忍皇上打他,当真不容易啊。

第一百五十二章倒霉

丫鬟站在屋子里,起先她禀告时,老夫人眉头皱紧,孙妈妈给她使眼色,让她赶紧下去,丫鬟就知道自己犯错了。

这会儿,听楚大太太问起来,丫鬟不知道是回答好,还是不回答好。

老夫人见了眉头又皱紧了,没眼色的丫鬟,不该说的时候说,该说的时候又不说。

孙妈妈就催道,“到底怎么回事,详细说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