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万斛春-第5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得得得,我错了还不行。。。。。。”四老爷就喜欢她这股子泼辣劲,每次只要花姨娘一自称老娘,四老爷就不行了。
  花姨娘心里也惦记着正事呢,自然没工夫同他耍花腔,见他求饶,也便坐下来,重又给他斟了杯酒,说起正事来。
  “爷,听说二夫人想过继大房的七少爷,大夫人不愿意,两人现在见面都快成仇了?”
  “你消息倒灵通。”四老爷喝了酒,又吃了口花姨娘夹到嘴边的菜,这才看了她说到。
  “切,寒碜我不是,要是我再连这个都不知道,同个死人还有什么区别。”说着,花姨娘还意有所指的朝正房看了一眼。
  “哎呦,被爷你一捣乱,差点就说岔了。”说着,花姨娘又起身替四老爷倒了一杯酒,府身在他耳边低语到:“大夫人不愿意,那是她不缺钱,可有人缺钱啊,爷不是前些日子还看中了幅前朝的古画,可没钱买吗。。。。。。”
  四老爷夹菜的手顿住了,抬头看向一脸得色的花姨娘,冷冷的朝她说到:“我看你是好日子过久了,忘了自个姓什么。我劝你一句,你但凡还想在这府里吃口安乐饭,最好就给我绝了这念头。”
  说着,四老爷摔了筷子便大步出去了,只把个花姨娘闪在当地,要说花姨娘这些年养尊处优,哪里受过这个,当下脸上便是一阵红一阵白。
  “周老四,你王八蛋——”过了半响,花姨娘才反应过来,对了敞开的门大吼了一句,羞恼的一把掀翻了眼前的桌子,桌上的杯盘碗碟碎了一地。
  萧绍收到信的时候,正从战场上下来,这两天和南诏小小的打了一仗,听说南诏公主正在同吐蕃小王子议亲,这当然是萧绍不希望看到的。
  这战打的还算痛快,萧绍回到大帐里,正要换衣裳,却一眼看见了放在桌面上的那封信,只见信封上用清丽的字迹写了“表哥亲启”。
  “表哥亲启”萧绍笑了笑,这天下也只有珍姐能在信封上写这样的称呼了。
  “表哥见信安,我在家中一切都好,也不知表哥在军中过得如何,最近可有战事?。。。。。。不过想表哥智计百出,战无不胜,想来便是打战,也定是打赢了的。。。。。。表哥,皇后娘娘今年仍叫人给我送了石榴来,看着又大又红,只是味道同去年一样,酸涩的很。。。。。。对了,娘娘这两个月来,已经多次招我和母亲还有双胞胎进宫了,娘娘尤其喜欢络姐儿。。。。。。只是说来也怪,络姐儿好像同宫里犯冲,去了两次,回来就都病了,因此娘娘再召见时,母亲便不敢再让她去了。。。。。。另,我院子里的那株桂花开了,香气飘得满院都是。。。。。。清晨我亲自带了人采那新开的桂花,拿糖腌了。。。。。。糖桂花已随信奉上,军中清苦,给表哥换换口味吧。。。。。。”
  信中絮絮叨叨,说的不过是些平常的小事,萧绍看得却会心一笑,满身的疲惫也不翼而飞了。
  仿佛小丫头就在眼前,正微嘟了嘴冲他抱怨,为什么她养的花,总也开不好,廊下的鸟雀今日也不大精神。。。。。。
  这些在他的珍姐儿看来,已经是天大的烦恼了。
  “表姑娘送来的东西呢?”萧绍回身,冲一旁的七星问到。
  “在这儿呢,表姑娘送来的东西,小的们可不敢乱放。”说着七星将一只白瓷小坛子呈了上来。
  “就你小子话多,还不快滚下去。”萧绍接过东西,对着七星笑骂了一句。
  “是小的这就滚,厨房熬了白粥,配这桂花酱正好,小的这就让人给您送来。”说着七星便退下去了,心里想着军中生活清苦,世子又不肯弄的太特殊,不然这糖挂花就该配了藕粉糕或糯米藕才好。
  这里,萧绍等人退出去了,才细细看了手中的坛子,小小的一点,还没他的手掌大,胎质细腻,只是形状却不大规整,上头用稚嫩的笔触画了一匹骏马,是飞奴的样子。
  萧绍微微一笑,这是他离开前带着珍姐儿去庄子上玩,珍姐儿一时兴起要做陶艺,记得当时两人一起做了许多个,这是其中品相最好的一个,所以珍姐儿在上头画了飞奴的画像。
  萧绍低头在坛子上嗅了嗅,有浓郁的桂花香弥散开来,揭开盖子看了看,一朵朵桂花色泽金黄艳丽,显然是细细拣选了的,一颗坏的也没有。
  想着珍姐儿认真挑拣桂花的摸样,萧绍就觉得自己有些想念小丫头了,半年不见,也不知她又长高了没有。
  作者有话要说:珍姐儿感到了成长的困惑,觉得惆怅
  作者是因为收藏不理想,也觉得好惆怅
  这次上了热点图推
  可收藏居然也一直不涨
  啊,打击好大
  可能是真的写的不好看吧
  感谢一直以来支持我的各位同学们
  谢谢你们

  ☆、第68章 肘腋

  日子寒来暑往又是两个春秋;两年里上京城里发生了许多事。
  去年六月;钱太后回宫;两位皇子先后大婚,过后钱太后便一直在宫里住了下来。
  皇后生产时伤了身子;一直在宫中调养,连带着她所出的七皇子;也甚少在宫中露面。宫中隐有传言;七皇子资质平庸;难堪大任。
  如今,宫里最得宠的是原先的吕贵人;后来的玉妃,现在的吕贵妃。一个小官之女;短短几年时间;便爬到了诸如秦淑妃、李德妃等老牌宠妃之上,并且肚子里还怀着一个,能力心计可见一斑。
  外头都传,六皇子天资聪颖,就连乾宁帝也曾当众夸过“此子最肖朕”。
  且不说宫里如何波涛暗涌,有皇后和七皇子这两座大山压着,谁也不敢轻易再提立储之事。毕竟除非真能证明七皇子不堪大任,不然元后嫡子,定南王府做外家,谁又敢轻易越过他去?七皇子如今不到三岁,皇帝又正当盛年,所以逼得一干人等只能蛰伏下来。
  宫外,去年八月二皇子娶钱氏女为正妃,听说谢侧妃的孩子到底没能生下来,怀到五个月上时,不知怎的便流产了,是个已经成形的男胎。
  二皇子为此,对她甚为怜惜,一连许多日子都宿在她房里,平日里对她也颇有偏袒,弄的二皇子妃醋意大发,如今二皇子府里,妻妾相争每日里甚是热闹。
  倒是四皇子府里,一直颇为太平,明月郡主身份超然,为人豁达,齐侧妃将门之女天真直率,听说两人一直相处的很是和睦,如今已经双双有了身孕。
  乾宁帝为此事,还特意夸奖过四皇子这个儿子,说他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至少,前两条做的还不错。
  秦淑妃为此,将儿子叫到宫里训斥了一顿,要知道皇帝当众给儿子没脸,这里头未必没有钱太后的意思。二皇子这个人虽说不聪明,但胜在听话,回府后果然在二皇子妃房里的日子多了起来。
  李宝珠的大哥最后还是成亲了,娶的居然是江阴候程家的二姑娘,如今好歹算是保住了世子的位置。只是襄阳侯到底是不大看得上这个儿子,如今只日日将次子带在身边。
  听李宝珠话里的意思,她大嫂为人贤良温婉,只可惜她大哥一直对人家淡淡的,夫妻间像是不大投契的样子。
  至于靖国公府上,去年七月里,东南海盗猖獗,倭寇横行,沿海渔民和城镇惨遭劫掠,东南水军作战不利,损失惨重。战情报到京里,国公爷重又被皇帝任命为东南水军主帅,出京缉盗平倭去了,这次国公爷将幼子周景和带在了身边。
  正应了那句老话,“蔫人出豹子”,这里二夫人见风波日渐平息,同朱夫人两人便想重提过继之事。
  那成想一贯老实不多话的二老爷,居然一反常态朝朱夫人问到:“母亲是不是认定了儿子不配有个自己的亲生儿子?”
  这话说的朱夫人一愣,问儿子这话是什么意思。
  就见二老爷失望的看向朱夫人,情绪有些激动:“儿子知道自己不如大哥能干,不如五弟能哄母亲开心,可儿子自问这些年来,已经竭尽所能想让母亲满意了。。。。。。只是,在母亲眼里,我这个儿子又算什么呢?儿子今年还不满四十岁,母亲就急着要将大哥的儿子过继给我,我就想问问母亲到底是什么意思?”
  朱夫人有些震惊的看着二老爷这个儿子,仿佛不认识他一般,继而她像是想起了什么,看向二夫人厉声问到:“老二家的,这是怎么一回事,不是你说你同老二商量好了,他是同意过继之事的?”
  二夫人从二老爷突然发作的时候,就知道今天这事怕是要坏,如今见婆婆变了脸色,就更是吓得脸都白了,只在一旁支支吾吾的说不出话来。
  二老爷见她这样,当下冷笑一声,也不再看她,而是对了朱夫人说到:“母亲不必问她,既然母亲和她都多嫌了儿子,那么从今天开始儿子便离开这个家,公府的产业儿子分文不取,从今而后,母亲和她愿意过继谁便过继谁,母亲只当没有生过儿子吧。。。。。。” 说着,二老爷一甩袖子走了。
  “二弟——”
  一屋子人都惊住了,以至于一时都没反应过来,直到二老爷甩袖子要走,周景颐才起身一把拉住了他。
  “大哥何苦拉弟弟,这一切不是正如大哥所愿?”二老爷情绪激动,不免连自家大哥也怪上了。
  “二弟——你。。。。。。”周景颐皱眉,他最不希望的情况还是出现了,恐怕二弟还以为自家也在算计他呢。
  “你这个,你这个。。。。。。你这个孽子。。。。。。”朱夫人这一辈子过的顺遂,没想到临老却被自认为最老实的二儿子堵的说不出话来,要命的是,这事她还不占理,于是只是指了他说不出话来。
  她从未想到,小朱氏胆子这样大,丈夫不同意,她就敢做主要过继儿子,并且还两头瞒骗着哄的自己帮她说话,如今一个弄不好,两个儿子在心里都怨上她了。
  “儿子自然是孽子,如今也就不在这里碍母亲的眼了。。。。。。”说着,二老爷往地上一跪,赌气的朝朱夫人磕了三个头,起身头也不回的走了。
  这里朱夫人被气的一口气上不来,几乎不曾晕厥过去,众人一阵忙乱,柳氏一叠声叫人请太医去。
  二夫人见事情闹成这样,心里也是直打鼓,想着等众人回过神来,少不得要同自己算账,于是便披头散发的说要一头碰死在这里。
  众人虽恨她惹事,可也不能真看她死在这里,于是少不得又要来拉她。
  以至于等想起二老爷要去追时,他早就走的不见踪影了。
  周宝珍在给萧绍的信里写道“。。。。。。当时家中乱作一团,祖母为此病了好些日子,二叔到如今也没有回家。。。。。。祖母不知听了什么人的话,以至于把母亲都怪上了,说是母亲不想将儿子过继给二房,才挑唆的他们母子兄弟不和。。。。。。”
  写到这里,周宝珍住笔,以手托腮,对了窗外有些萧条的庭院便是一叹,事情过去已经很久了,可是现在母亲同祖母之间却再难像以往一般了。
  那些日子,柳氏受了不少委屈,朱夫人姑侄俩谁也不想承担这气走儿子气走丈夫的责任,于是便都将错处推到了柳氏头上,觉得要不是她从中挑唆,事情定不会像现在这样。
  周景颐虽心疼妻子,只是到底也不能明着说这事是母亲不对。只是时日长了,看妻子时常暗自垂泪,白日里还要操劳府中大小事务,自来人心就是偏的,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