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打造和谐大宋-第9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她和玉琴哄孩子睡 觉,这几天因为你要来,师父、师伯们担心你不放心她,便让我带她去后山住着,不和你碰面,但她因为想来看看,所以就让我陪她来了,没想到……”

秦真听完解释,满脸讶异地看着弄霜,弄霜被她盯地不自在,只说了句:“一代恩怨一代仇,我不会伤害孩子的。”说完便飞奔离开了。

卓依依在后面补了句:“师叔别听她地,她不报什么仇了,就是嘴硬。”而后,也尾随而去。

秦真看着他们离开的方向,逐渐微笑起来。

二卷:鹰击长空 163 高人诚不欺我

日渐渐到来,秦真在浮云山庄住了已经两个月了,赵 派人催她回去,只因为赵久中途突然发过一次高烧,所以把事情耽搁了下来。

五月中旬,赵久状态比较好,秦真和姬无欢趁机带他下山,到六月初,一行人好歹是平安到达汴京了。

赵构见到儿子尚算健康,心中欢喜,再听赵久喊了一声“父皇”,雷鸣般的大笑声响彻殿宇,秦真捂着耳朵说:“你啊你,孩子出生的时候都没见你这么高兴。”

“那自然是不同的,当时担心着久儿的身体,没心情高兴,现在听他叫我一声,心里才觉得真是做了爹了!”

赵构感谢姬无欢多年照顾秦真母子有功,执意要封他为“杏林 侯”,秦真嫌这称号不好听,要改为“信陵侯”,赵构也随了她。姬无欢本不愿接受封赏,但是念及妹妹马上要出嫁,而刘琦家中也是官宦世家,没有点身份怕无双过去受欺负,所以便接受了。

在他们回京不到半月的时间,刘琦便带着聘礼向姬无欢提亲了,看着妹妹巧笑颜兮的幸福模样,姬无欢还能说什么呢?只指望着妹妹所有的厄运都随着她那段不好的记忆消逝掉,望她以后幸福吧。

夜晚,毓秀宫。

赵构陪着孩子玩了一天,赵久刚刚被宫女抱下去,秦真便从一个木盒中取出一叠纸说:“来,看二师兄让我送什么好东西来了。”

他们二人将纸摊开在大桌案上,其中尽是些江河渠道的水利图。

“二师兄说这些是结合古书中的例子加上他自己的想法设计出来 的,不过毕竟没有试用过,到底对治理黄河有没有用,还需要工部官员仔细斟酌。”

赵构拍案叫绝。说:“唐二哥每回拿出的东西都这样精彩绝伦,让人叹服啊!”

秦真又说:“航海贸易地事情我也有了头绪呢,要不要听?”

“自然是要听的,快讲。”

“如今海上势力并不像我们想的那样简单,哪怕是民间商人出海也是有帮派归属的,这些是我从三师兄那里打听来的。海上势力最大的是镇海帮,在东南海一带可以称霸,听说那一带的水师还要向他们拜码头呢。”

赵构听了跟秦真感觉不同。只觉得朝廷的水师烂成这个样子,实在有失颜面。

秦真又说:“我想了地,如果能通过三师兄和几个大的海上帮派谈好协议,要开通朝廷的海上贸易也是很容易的。”

“这怕不是很容易的吧,朝廷也时常会向武林人士发出招安的公 告,但是无人响应,还是处处与官府作对。”赵构担忧的说。

秦真回答:“虽然不是很容易。但是总有个眉目,等我再找三师兄细细地商讨下也许就有办法了。至于你说的招募水师将领一事,我还没想到解决的法子,你想到了吗?”

赵构顿时来了精神,说:“法子我有一个,不过要花很多时间才能得到功效。我想的是在沿海开设水师学堂,专门为培养水军而建。你觉得可行吗?”

这一点拨让秦真大呼失策,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她之前怎么就没想到呢!这一说,秦真突然觉得不仅要开始水师学堂,还有好多特别的学堂要开设。但是这又设计到教育经费的问题,真是处处都需要钱用 呀!

“在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咱们一定要抵住压力上!”

赵构见秦真摆出如冲锋般的奇怪造型,哈哈大笑,秦真也自觉不 妥,赶紧站好了,继续和赵构商谈其他问题。

谈着谈着,秦真突然大发感慨地说:“诚不欺我呀!”

“谁没有欺骗你什么?”

秦真说:“以前有高人说,要建设好国家。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 心。拿到现在来也很适用啊!”

“呃?经济建设?”赵构被秦真说的一愣一愣的。秦真解释了一番后,赵构两眼放光的问:“这位高人在哪?”

哈?这回换秦真楞住了。难道赵构想找小平同志商讨国家大计吗?

“那个……高人找不着了,你不用找他,找我就行了,他的想法我基本上都知道。”秦真胡乱敷衍过去,又跟赵构商量了好久才休息下 来。

姬无欢在快要入秋时带着赵久回昆仑山,赵构又多派了一千人过 去,只希望可以在昆仑山中找到八叶莲目草,治好儿子的病。

而朝廷中,大家纷纷议论着赵构提出的计划,其中治理黄河工程太过浩大,户部、兵部和工部将整个工程的调度花费算下来,简直是个天文数字。之前十几年军饷开支过多,加之赵构登基后百业待兴,处处都要用钱,国库现在根本无法承担这样浩大地工程,秦真也只好作罢,只想着,等国家有了钱,一切就好了。

这一年快到入冬时,韩世忠带着孙远山从西域回来了,一路上各个关卡全都打通,第二年便可进行进出口贸易,实在是大大的喜讯。这个消息一放出去,不少商人闻风而动,赵构暗自控制的琳琅阁更是准备了一支大商队要往西域去。而海上贸易的事情虽然不顺利,但也在进一步的洽谈中。

赵构抱着怀中的人儿,疼惜的说:“让你天天操这些心,实在是不该,哎……”

秦真摇摇头说:“我们之前奋战沙场是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今天吗?这天下是咱们地家,为了建设家园而操劳,我一点都不觉得辛 苦。”

“呃,既然不辛苦,为了咱们地家,你再操劳一些,帮久儿生个妹妹吧……”

秦真脸上一红,没想到赵构会突然提出这个事情,刚想说什么,下一刻便被赵构封住了唇。

二卷:鹰击长空 164 孩子间的约定

去秋来五六载,很多东西都变了,可是唯有赵构对秦 未改变。

靖康八年的一个早春,一道孩童朗朗的背书声从皇宫的书房中传 出,宫中的人都知道,正宗的皇子身体不好,被信陵侯带去昆仑山休 养,而这时常出现在宫中的男孩,是户部尚书樊大人的爱子樊念镜,此子聪明非常,十分得帝后的喜爱。

赵构放下手中的书,嘉赏的看着樊念镜说:“镜儿如今把该学的书都学了,你的教书先生该头疼了吧?”

樊念镜笔直的站在赵构面前说:“姑父这就说错了,书上说学无止境,镜儿才学了这数十本书,怎么就能说是学完了呢。”

“好,你既然这么喜欢掉书袋子,那去翰林院再取个十来本回去 吧,不读完不准进宫玩了。”

“呀……那个……姑父,镜儿刚刚不是这个意思……”

赵构见他立马换了表情,就笑着说:“就知道你这小子想着玩,还偏偏要在我面前装副勤奋好学的样子,若不是你真的学好了,看我不罚你!”

樊念镜卖乖的说:“镜儿这么聪明,又听义父和姑父的话,想学不好都难了。我进宫也不是想玩,我这不是为了看姑姑和妹妹来了吗?”

提到这一点,赵构脸上的笑容就更柔和了,说:“你姑姑刚有了妹妹,还要在床上多歇些日子,你别烦到她了。”

樊念镜点头说:“我晓得的,就看几眼,看看妹妹是不是跟姑姑一样长的好看!”说完,旋风一般就没了踪影。

赵构让宫人将樊天翔找了来,说:“樊大人,我近些日子检查了镜儿各方面的许多功课。你把他教的很好。”

樊天翔不卑不亢的站在下方,从官多年身上还是透着一股子儒雅地气息,当真是铜臭熏不掉,官帽压不坏的好气质。

“皇上过奖了,镜儿天资极佳,若教坏了,便是臣下的大罪。”

赵构命人给他看座,然后挥退了所有的宫人。说:“今日是有要事和你商量,镜儿如今十三岁了,再过两年便到了成事的年纪,我想着,要赶在他十五岁之前把他的身世昭告天下。”

樊天翔眉头皱了皱说:“如今万事刚刚走上正轨,皇上还需再仔细斟酌一下。镜儿尚缺磨练,担不起大任。”

“我也是这样想的。所以这次黄河治理,我打算让你带着他去历练几年。”

樊天翔有些讶异,不过这件事情是赵构多年便在筹划的事情,他也阻拦不了,只提议道:“皇上还需在昭告天下地方式上多多下点功夫,不要让人钻了空子。”

赵构点点头,表明自己心中有数。方让樊天翔退下。

当他来到毓秀宫看望还在做月子的秦真时,樊念镜已经离开了,他点点襁褓中婴儿的鼻子说:“锦儿长的可比她哥哥胖多了,呵呵。”

秦真舒口气说:“她要比久儿少遭多少罪,自然长的好些。哎……看到她我就想到久儿,我觉得亏欠他太多了……”

赵构看着妻女说:“放心,再等四年,那是久儿满了十岁就可以下山了。我们再好好补偿他。”

到时候一儿一女都在跟前,赵构也无所求了……

又过百日,到了公主赵锦的百日酒席,最为让秦真高兴的是,赵久竟然赶了回来。秦真搂着已经六岁地赵久说:“身子不好就不要到处 跑,等着娘去看你啊。”

赵久笑着说:“儿子的身体已经好多了,娘亲你不要太担心。要多多保重自己的身体。听说有了小妹妹。自然要赶回来看一看。”

众人见皇子虽然有眼疾。但六岁稚子说话进退有度,举止有皇家风范。都交口称赞。

秦真抱过女儿赵锦,拉过赵久的手说:“来,这是你的妹妹,锦 儿。”

赵久小心翼翼的将手伸到赵锦的脸上,一点一点地摸过去,最后到赵锦的小嘴的时候,赵锦竟然一口就将赵久的食指含到了嘴里,逗的周围的人一阵大笑。赵久更是喜欢妹妹了,征求的问:“我可以抱抱她 吗?”

秦真将襁褓放到赵久手上,但依旧在旁护着,防止孩子掉了下来。但是赵久非常小心的抱着孩子,完全不用秦真担心。这时,樊念镜突然出现了,他担忧地拉着秦真说:“姑姑,他把锦儿摔到了怎么办呀?”

赵久突然听到一个小男孩喊娘亲为姑姑,还未想清楚是什么人,已逞强的说道:“锦儿是我妹妹,我把自己摔到也不会伤到她的!”

樊念镜看着面前这个比自己小许多,但满脸骄傲的盲童说:“原来你就是皇子殿下。”

秦真从赵久手上抱回赵锦交给宫女,又拉过两个孩子说:“你们二人要像兄弟一样和睦,知道吗?”

樊念镜笑着回答说:“好的,姑姑。”而赵久只是在旁默默的点了点头。

赵久这次下山,在宫中待了两个月有余,期间经常和进宫的樊念镜碰头,赵久不知怎地对樊念镜就是没有好感,因为他和母亲亲昵地关系吗?也许吧……

到了初秋之时,赵久要回昆仑山了,樊念镜也要随义父去参加黄河治理,要分别地心情倒让他们有了几分共同语言。

樊念镜问坐在园中发带地赵久:“你明天就要回昆仑山了吧?”

赵久点点头,想到樊念镜可以陪着母亲和妹妹,他心里就很郁闷。

樊念镜又说:“我过两天也要离开京城了,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来呢。”

“你去哪?”赵久难得主动同樊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