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打造和谐大宋-第9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久点点头,想到樊念镜可以陪着母亲和妹妹,他心里就很郁闷。

樊念镜又说:“我过两天也要离开京城了,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来呢。”

“你去哪?”赵久难得主动同樊念镜说话。

“我跟父亲一起去治理黄河,黄河水患年年作恶,冲了百姓房屋又淹了庄稼,一定要治理好它!”

赵久在浮云山庄的时候也听唐宇风说过黄河水利之事,他满脸不信地问:“那么大的工程凭你肯定不行。”

樊念镜不服,说:“要不我们来打赌,下次见面的时候,我一定把黄河给治理好了!”这小孩子,说得像他独自一人去治理黄河一样。

赵久伸出手指和他拉钩,樊念镜最后又补充道:“下回见面的时候你要是能看见东西就好了。”

“我一定会看见的!下次一定!”不知怎地,赵久想也不想就说出这样的话,感觉像是看不见就输给了樊念镜一般。

二卷:鹰击长空 165 皇子认祖归宗

声轰鸣,风驰电掣,滚滚的黄河水边有一队人披着雨 艰难的行走着。

一个带刀侍卫对为首的青年大声喊道:“少爷,河水涨的厉害,您先回营吧,万一决了堤把你冲走,小的们多少颗脑袋也担当不起呀!”

青年没有回应这个侍卫,只挺着脖子往雨里冲着。他对身旁的一个中年壮汉说:“离渠道还有多远?”

壮汉说:“差五百步就到了。少爷您不必亲自来,开渠放水这种小事我们来做就行了。”

简陋的蓑衣挡不住倾盆的大雨,雨水如注,沿着青年的脸颊流下,他抹了一把脸上的雨水,恰好一道闪电掣过,照亮了他俊秀的脸庞,他竟然是樊念镜。

樊念镜转身对身后的八个护卫说:“你们四个,跟着大伯一起去开闸放水,你们四个跟着我检查河堤。”

一队人分作两队行走,樊念镜仔细的查看着沿河这一段的河堤。十日前,下游四十里处有段河渠被冲毁,四周的工兵都赶赴那里去抢修,却不料今日突降大雨,水位见长。

他负责的这五十里河道人手奇缺,一部分人被他分到各个河渠去开闸分流,一部分人顶着大雨沿途检查河堤。

走了一段,樊念镜一脚踩进了河堤下的泥坑中,侍卫赶紧将他扶 起,不待问他怎么样,樊念镜已经喝道:“这里的泥土怎会如此松 动?”

侍卫们顿时警觉,这段河堤该不会出了问题吧!

樊念镜站在河堤高处往河两岸的村庄望去,这一片的地势他非常熟悉,虽然大雨阻挡了他的视线,但在他心中已经画出了这一片的地图。而后,他果断的派出一个侍卫回营去召集各处分散地工兵。另外几人分别被派往村中查看村中的河塘有没有暗涌现象。

不过一刻钟的时间,一名侍卫已经跑回来说:“牛家村西边的那个大河塘出现了暗涌,已经漫了!”

黄河水通过地下暗流与两岸的湖泊河塘相连,这一段土质疏松,地下水流过快便会将地基冲垮,极可能将这一带的堤坝摧毁。事情紧急,樊念镜将刚刚集结过来不足百人的工兵带往牛家村抢险。

幸而他们平时准备工作做的充足,牛家村河塘周围有很多装成袋地泥沙。于是大家对准冒水的暗涌口,拼命的砸着砂石。

忙完一整夜,天微微放晴,雷雨变作了牛毛细雨,樊念镜满脸泥浆的坐在一个湿乎乎的草垛旁休息。跟随着他的几个侍卫也如泥人一般,浑身上下都被泥浆裹了,沉的太不了腿。他们纷纷解开上衣和鞋袜。就着河塘中地水先冲洗一番,樊念镜也随着他们来到河边,解开了上 衣。

他一边抖着衣服上的泥浆,一面回想着这几年的事情。不知不觉他已经离开汴京三年了,十六岁的他已经长成玉树临风的大男孩,模样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只是……长得和赵构越发的像了。这点有些麻烦。

“哐当”一声,一只碗摔碎在了不远处,碎碗旁边还站这一位老婆婆,她听说尚书公子带着士兵忙了一晚,一早专门煮了几个鸡蛋送过 来,却不料让她发现了一个天大地秘密……

她颤抖的走到荷塘边,眼睛直盯着樊念镜的后背。樊念镜见有人过来,刚要把湿乎乎的外衣穿上。却被老婆婆一把拉开,继而抱着他大哭起来!

樊念镜大窘,虽然对方是个老婆婆,但是他这样光着上身被妇人抱着,还是不妥,旁边的侍卫也赶过来,将老婆婆拉了开。

“老婆婆。你可是遇到了什么难处。为何哭的这样伤心?”

老婆婆对着樊念镜跪了下来。一开口便吓了周围人一个踉跄。

“殿下……真的是殿下呀……你让奴婢找的好苦啊!”

樊念镜心中大呼不好,这个妇人怎么会知道他地身份?他尴尬的 说:“老婆婆你怕是弄错了吧。我哪是什么殿下。”

“没错、没错,绝对没错的!”妇人十分肯定的说,而后站起来拉着樊念镜说:“你这后腰上的山子胎记和你小时候一模一样,怎么会弄错,老奴以前还给殿下喂过奶,决计不会错的!”

一语激起千层浪,这个妇人的话不知为何忽而传遍了朝堂,各个大臣全都听说了户部尚书之子樊念镜可能是多年前那个下落不明地皇子。

赵构不断收到要求核查地奏折,不少人在暗地里猜测事情地真相,也不少人担心赵构会杀人灭口。而事情出乎大家的意料,樊天翔、樊念镜并那个老妇人一起被带回了汴京,特立三司彻查。

事情进行地很顺利,樊天翔交代了樊念镜乃是他和夫人在进京途中捡回的孤儿,父母不明,而他身上也没有可以证明身份的东西,所以他们只当是别人扔掉的孩子收养起来。他们的这一称述让众人更加觉得樊念镜就是皇子赵谊,而那名老妇人的身份也被查实,她确确实实是当年赵谊的乳母之一,所说之言非常可信。

听取了各方之词,情理上似乎已经通顺了,那就是当年皇子在宫廷内乱中遗失宫外,被樊天翔夫妇捡到收养。但是,这件事情没有任何可信的证据,朝堂上一时纷争不断,但是更多的人却在注意着赵构的态 度。

赵构勤政多年,政绩卓著,颇得民心,如今根本无人敢说出让他还位于赵谊的话,但是若樊念镜真是皇子赵谊,那么皇子赵久的皇长子之位就要被动摇。众臣小心翼翼的猜着赵构的心思,多数人都认为赵构为了维护儿子的继承权,是不会认回这个皇侄的,但是却不想,赵构下令御医查血验亲!

龙椅上的赵构满脸微笑的说:“念镜自小就出入宫中,朕和他也特别投缘,若如那乳母所说他真的是我的皇侄赵谊,那便是我大宋的大喜事!朕一定要昭告列祖列宗,让他回归皇家!”

群臣大呼:“圣上英明。”

二卷:鹰击长空 166 送不出的龙椅

了早朝,秦真在后殿等着赵构,见他脸色尚好,长长 气。

“大臣们没有生疑心吗?这件事行的太急了,害我担心的要死。”

赵构握住她的手说:“拖了这么些年,总该解决的,如今一切尽在我的掌握,不会突发事端,你不要担心。”

秦真依旧不放心的说:“那就好。不过我大师兄和浮云山庄的背景你都安排妥当了吗?千万别叫人差出来。”

“如果我不认他这个皇侄,定然有许多人会去查,但我如今坦荡荡的要让他认祖归宗,谁还会去多这个事呢?朝中众人不是傻子,即使心里明白,但是对谁都没有好处的事,是没人愿意做的。”

他们一起边走边聊,赵构说:“等明年久儿下了山,我就将皇位传给镜儿,咱们带着久儿、锦儿云游四方去,好不好?”

秦真依在她身边问:“你真的愿意放弃皇位吗?”

“这皇帝也没什么好当的,咱们离了宫,照样过神仙似的日子!”

秦真笑了笑,丝毫不怀疑他的话。赵构的琳琅阁趁着重开丝绸之路之际,大赚一笔,在刚刚开通的航海贸易上,更是一马当先,加上之前多年的经营,现在琳琅阁的资产,简直富可敌国,去哪里都能过上赛过活神仙的日子!

验血认亲的结果很快就出来了,另一日的早朝上,太医院的数十位御医齐齐整整的全跪在朝堂上,太医令禀报说:“经过微臣等数十人逐一验定,樊念镜樊公子的霸气网+qi70。血液和皇上的血液确属一脉,实为皇家血亲 也!”

“好、很好!”赵构大笑,众臣却有些犯 。直到樊天翔、樊念镜被人带到朝堂上时,众人才意识到,皇上是真的要让皇子认祖归宗了。

赵构坐在上方对樊念镜说:“念镜,没想到你竟是我失散多年地皇侄赵谊,难为你叫我姑父多年,从今以后,你要改口叫我皇叔,知道 吗?”

樊念镜眼神很无奈。心中不断嘀咕着,要昭告身份也不和他提前说一下,害他担心半天!但他嘴上只得回答说:“是,皇叔。”

赵构又下令礼部速速准备认祖归宗的各项事宜,并封樊天翔为“仁义侯”,以感激他抚养皇嗣多年。

认祖仪式在夏末的一场雨后顺利的进行了,仪式之后。樊念镜重新使用赵谊的名字,并接受赵构封他为“勤王”的封号。

赵谊在京中待了没多久,连勤王府地基都还没落成,他便要求重返黄河水利,继续督工。赵构将赵谊叫到身边,语重心长的说:“日后你是要继承大统的,水利之事交给其他人去做。你从今天起跟着我学习处理政务吧。”

赵谊不同意说:“皇叔地皇位是要留给赵久的,怎么会是我继承大统?”

“这位子本就该是你的。”赵构强调的说。

赵谊还是不太以为然,似乎这江山第一把交椅对他没有丝毫的吸引力。

“皇叔,传为之事现在提起为之尚早,等过个几十年再商议吧。近几年是黄河枯水之际,是大修水利的好时机,我要赶快回去呀。”

看看侄儿赵谊,赵构又想到去年同儿子赵久的谈话。不禁摇着脑袋说:“罢了罢了,你们一个两个都这样子,这龙椅上难道有刺吗?都这样避之不及!”

赵谊得了令,赶紧跑出了宫。赵构将这事跟秦真说了之后,秦真笑着说:“现在地孩子跟你们那时可太不一样了,你兄弟十几个都想着这位子,可如今赵谊和赵久两个都不想坐这位子。我看你想把龙椅交代出去还有点困难。”

赵构正哭笑不得。快四岁的女儿赵锦却爬到他的膝头说:“父皇、父皇。他们都不要就给锦儿吧,锦儿喜欢那张大龙椅。睡着好舒 服!”

秦真和赵构都被赵锦的话给逗乐了,赵构说:“这可不得了,咱们锦儿想当女皇了,这可怎么办?”

“别胡闹了,锦儿瞎说你也当真!”秦真抱过赵锦,然后继续说:“我想来想去,还是赵谊适合这位子一些,且不说当年那些事,就是看这孩子勤政爱民,对百姓疾苦了解的清楚,也该是他的。而久儿一是眼疾未能全好,有多处不便,再说你看他一天到晚跟师兄们混得‘如胶似漆’,让他继承大统,不比杀了他还难受?”

赵构点点头,他没想到不到十岁的赵久竟然成了一个小武痴。原本是姬无欢说修习内功对他地身体有好处,他们便让姬无欢和苏穆非适当的教他一些,谁知道这一教便不可收拾,赵久学起武功来,神速无比,让姬、苏二人都感叹他是个好苗子。

几年下来,赵久的毒素因为内力的压制稍歇退去,他现在可看见亮光和模糊的影子,这种激励让他更为积极,他觉得,只要自己的内力强到了一定的程度,他不用八叶莲目草也能治好自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