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山沟皇帝-第147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在看到上海之前,他还自诩见多识广,但是到了上海之后,他就是突然发现自己变成井底之蛙了。
 轮船?
 他现在乘坐的大唐人的五千吨远洋客轮,已经是很庞大了,同时他也是多次见过大唐人前往欧洲的万吨客轮,休达那边经常有万吨以上的结论或者货轮靠岸。
 但是现在眼前的这艘是什么怪物?
 万吨?
 开什么玩笑,他阿克顿伯爵可是度过大唐人的书籍的,可是知道排水量这玩意,更见多大唐人的万吨货轮或者客轮的。
 他以往见过的那些万吨船只,和眼前的这艘新星号比起来,那简直是孩童和成年人之间的对比。,
 停泊在码头上,等候旅客上船进行下一次航行,足足有三万多吨的新星号,让阿克顿伯爵再一次刷新了对船只大小的认知。
 而再往前,那横跨整个江面的是什么怪物?
 桥?
 天啊,有这么大的桥,看那桥墩,都彷佛到天空上去了。
 岸边的那些高楼大厦,阿克顿伯爵就更觉得不可思议看,高楼他不是没见过,欧洲的很多教堂也挺高的,而且大唐休达的欧洲饭店,主楼也有几十米高呢,不少欧洲权贵都是亲眼见过的。
 但是,上海这里的高楼是不是多了点,高了点,大了点!
 这一眼望过去,全都是上百米的高楼,这让阿克顿几乎难以想象,这到底要多少建筑工人才能够建起来这么庞大的建筑群啊!
 这一脸呆滞的表情刚好让边上的一个大唐船员看见,只见这船员露出不屑:“又看傻了一个!“
第二千三十八章 大唐的月亮比较圆
 阿克顿伯爵站在远光号的甲板上,一路看着黄浦江沿途的景象,从头到尾,脸上的惊讶表情就是没有掉下来过。
 不仅仅他如此,和他一样,同样以特使身份或者是新任公使之类的土著外交人员,同样是一脸的惊讶。
 眼前的这一切都是让他们感到不可置信。
 哪怕是听说过无数次大唐的强大,种种不可思议,但是听说的或者只是在文字上看到,总归是没有亲眼看到的来的震撼。
 看着身边一群人的震惊模样,英格兰王国驻大唐副领事的诺里斯子爵就是显得淡定的多。
 甚至这个年轻的英格兰子爵都是不由自主的把脚步往旁边挪移了几步,以示自己和这些乡下土鳖的区别。
 “一群没见过世面的乡巴佬!”这是诺里斯的真实感觉!
 和他们站在一起,甚至都让诺里斯感觉有失体面!
 这种丢掉的体面,哪怕是身上的这身价值数十唐元的大唐职业装都是难以挽回的!
 和船上的其他土著们都是第一次来大唐不同,这已经是诺里斯第三次来大唐了。
 十多年前的时候,诺里斯就成为了英格兰驻唐的外交人员之一,当年自从来到了大唐之后,诺里斯感觉自己整个人都不一样了。
 这十多年里,他费尽心思一直都是保持着自己的外交人员的身份,持续留在大唐帝国,由此也是使得了他中途虽然回国了三次,但是每一次却都是能够快速的调回上海继续当他的外交人员。
 为此,他在英格兰内部的竞争里也是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的。
 大唐好啊,每个人都知道,每个人都想去啊
 而作为外国人员,想要到大唐本土生活居住,只有三条路子,要么偷渡,要么入籍大唐,要么就是成为外交人员,被他们各自国家的官方派遣到大唐任职。
 偷渡太难,大唐在各地边境可是严防偷渡的,甚至设置了很多的无人区,想要闯过这些无人区难度可是极大,每年印度半岛那边不知道有多少人想要通过广阔的西南边境偷渡到大唐帝国里。
 但是能够成功的活着到大唐的,其实没几个。
 就算偶尔有人成功偷渡了,但是很快也是会被找出来,然后流放到海外孤岛。
 大唐人对异族人可不接纳,尤其是生活在靠近边境地区的大唐人,戒备心强烈的很,看见一个怪异面孔的土著立马就给你举报了。
 而入籍嘛,其实诺里斯是很想的,日夜都想,但是奈何他够不着入籍的条件啊,要不然他就申请入籍了。
 当这两条路子都不太可行的时候,诺里斯也就只能坚定的走外交人员的路子了。
 话说,其实这样也挺好的,因为是外交人员,所以他在大唐生活的时候也不会受到太多的苛待,哪怕是会被限制活动范围,但是也足够了。
 不仅仅是诺里斯,英格兰国内很多人也是想要成为外交人员来大唐任职,甚至是一直任职下去。
 英格兰驻大唐公使馆里的每一个职务,哪怕只是一个马夫,那也是能够引来剧烈的争夺的。
 你要说他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态,诺里斯的想法大体上能够代表大部分土著驻扎大唐的外交人员的想法。
 那就是大唐不一样!
 怎么不一样?
 所有东西都不一样!
 说什么火车轮船高楼这些,那就是俗气了。
 在诺里斯看来,很多细节上的东西才是更加值得关注的。
 比如说:
 大唐的天空不一样,松江府一年里有大半年时间都是雾天,每当起雾时,诺斯李就是喜欢站在使馆的三楼阳台上,看着云雾之中若现若现的高楼大厦,云雾和高楼以及灯光交织在一起如诗如幻,就彷佛幻境里的天堂一样。
 大唐的空气不一样,哪怕是现在还站在船只的甲板上,但是诺里斯已经是能够闻到大唐的特有的味道,那是一丝丝若有若无的煤焦味,深深地吸一口,是那么的香醇,那么的清甜。
 大唐的月亮不一样,不少人来过大唐的外国人都这么说,大唐的月亮,比世界上其他地方的更圆,甚至一群人正儿八经的说什么月亮距离大唐更近一些,所以在大唐看的月亮才更圆,更亮。
 诺里斯亲耳听过前往过金陵的前任公使说过,他离开了市区后晚上乘坐火车前往金陵的路上,他抬头看见了月亮,又大又圆,比伦敦的圆多了。
 大唐的月亮,比外国的更圆!
 站在甲板上,一想到自己即将登陆码头,再一次的踏上大唐的土地,诺里斯整个人都是兴奋了起来。
 他贪婪的呼吸着大唐的空气。
 如此清甜,还带着丝丝煤焦味的空气,此间只应大唐有!
 船只很快就是停靠上了码头。
 旅客们开始下船,他们大多都是从休达、南非等海外领地回国的大唐人,这些人自然是没啥好说的。
 且说诺里斯子爵以及阿克顿伯爵他们,他们被船员们引导着走上了只属于他们的外交通道。
 不过值得一说的是,这二十多个来自不同国家的外交人员,其实如果不看他们的仔细样貌的话,远远的看其实分辨不出来他们是大唐人还是土著。
 因为他们清一色的都是穿着大唐人这年头非常流行并且普及的职业装,头上带着圆顶高帽、中老年人拿着手杖,年轻人拿着折扇,穿着皮鞋,随从们随身带的包,也都是藤箱包或者是皮包。
 这种打扮,和另外一条通道里下船的普通大唐人没啥区别。
 普通的大唐人外出基本也都这么穿,不过在更加正式的场合里,大唐人依旧会穿着传统的汉服,越是上流社会,其穿着也就越传统。
 这数十年里大唐人的穿着发生了不少变化,新的东西不断出现,传统的也都保留着。
 而随着大唐人走遍全球,大唐人的服饰也是传遍了全球,尤其是大唐人的职业装那更是风靡全球。
 简洁、体面,这是大唐职业装的两大特点。
 至于大唐人的传统汉服,那玩意说实话不太适合土著。
 这倒不是说他们穿起来不好看,而是因为这玩意贵。
第二千三十九章 大唐礼仪文化
 如今大唐人穿传统汉服的时候,一般都是在正式场合或者居家穿着,而且这些年大唐汉服其实也有些变化,那就是朝着飘逸这两个字发展,怎么说呢,就是朝着后世电视剧里的那些改良汉服上发展……
 而在纺织技术还有限的今天里,要想做到春风拂面,衣摆轻荡的飘逸效果,没有什么比丝绸更好了!
 因此,这些年里,大唐人在正式场合里穿的传统汉服,基本都是丝绸做的,而且是高档丝绸。
 当代的大唐人,他们最昂贵的衣服可不是什么职业装,而是传统汉服,嗯,不管男女都如此。
 这一点几乎是大唐人在成长过程里就是接触到了。
 孩子在小学或中学毕业典礼之前,父母往往都会为他们购置一件在正式场合里穿的传统汉服。
 干嘛用?
 参加毕业宴用的!
 同时呢,毕业后也可以穿着去求职。
 而高等院校毕业的人,不说别的,就算是参加会试你也得穿传统汉服啊,其他着装根本就不让进场,这是因为大唐官员的服饰,始终还是保持着传统的汉服样式,数十年如一日从未变过。
 诸多种种,就可以看的出来,其实大唐人的日常穿着是职业装以及传统汉服再加上日常休闲劳作服饰结合在一起的。
 而不同的场合穿什么样的一副,那都是有讲究的,丝毫不能乱。
 大唐自诩礼仪之邦,对这些礼仪方面的东西极为在乎。
 这一点在下层民众里可能还无法体现,但是在中上流社会里体现的非常明显,很多上流社会的人,一天里因为出席不同的场合,得换上很多套衣服呢。
 哪怕是诺里斯这个外国人,都是能够深刻感受到大唐人对礼仪的极端重视。
 有时候参加外交会议之类的时候,上到主持会议的官员,再到普通的官员,甚至是使者、车夫之类的人,那都是严格着装,丝毫不乱。
 而大唐人的礼仪文化,也是让诺里斯极为的沉迷。
 虽然表面看起来规矩很多,外人的话很难搞清楚大唐人的具体着装规则,但是已经是在松江府生活了十多年的诺里斯却是清楚的很。
 而了解多了,也是让诺里斯更加佩服大唐。
 正所谓一叶而知秋,你仅仅是从大唐人对穿着,对礼仪上的执着,那么就可以想象的出来大唐人对其他事物的态度了。
 没有这种执着的态度,怎么可能建立起来这么一个庞大的全球帝国,发展出来如此发达的文明!
 踏上码头后,再一次感到了大唐土地的厚实,诺里斯这才和其他二十多人一起,分别乘坐马车前往使馆区。
 大唐为了便于管理,在偌大的本土地区,只设立了一个使馆区,以供各国的外交人员驻扎,该地区一开始设立在商贸区。
 不过商贸区里的房租昂贵,生活成本也很高,为了彰显圣天子仁爱之心,大唐帝国特地把使馆区迁移到了北岸开发区靠近内陆的一小块区域,并特地为他们修建了多栋使馆大楼。
 如此极大的降低了各国使馆租用使馆办公楼的租金成本以及生活成本。
 值得一提,大唐对各国外交人员采取的是集中封闭式管理,当然了,也不是关着他们不让他们出来,只是出入需要许可证而已。
 同时呢,各国的领事馆都是需要租房子,租金大唐也没要的太高,随行就市而已。
 什么,你说要和后世那样,免费给他们提供一片土地让他们自己修一栋使馆大楼之类,开什么玩笑,官方肯,上海码头公司都不肯。
 你得知道,包括商贸区,北岸开发区等大片松江府市区的地方,那可都是属于上海码头公司的私产。
 大唐第一大房地产公司的名号,可不是白来的。
 而且松江府市区的土地价值如此高昂,人家上海码头公司可不肯免费提供,甚至连卖都不肯,只租。
 爱租不租,不租滚蛋。
 至于官方,官方可管不着人家上海码头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