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穿耽美]清和-第28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人确有可疑。”
    徐辉祖升帐,召集众将,孟清和也在被召之列,有幸参加魏国公支持的军事会议。
    “以诸位之见,该当如何?”
    右军主将,同安侯火真是急性子,暴脾气,直言,既然人送上门来,不如就照他说的,一路追上去。
    “有埋伏如何?凭借十几万大军,还怕了他们不成?”
    话相当有气势,却只有两三个人点头。
    余者多是皱眉肃然,明显不同意火真的观点。
    “以属下之见,此人九成是鞑靼派出的细作,目的即为引大军入歧路,或在险要处设埋伏。我等身负皇命,破敌心切固然不错,然不可过于焦躁,一旦落入敌人圈套,即使能取胜,也是残胜。”
    前军主将,武城侯王聪为人严正,用兵谨慎,虽未当面驳斥同安侯立功心切,不顾大局,却透过言语暗中提点。凭两人往日的交情,火真不会同王聪生了嫌隙,反倒会加以自省,暗暗思量,他是不是真的考虑不周。
    边军日强,给了将领更多的自信,难免会生出傲慢情绪。
    徐辉祖曾同朱棣为敌,差点断绝了燕王的称帝之路。遇上燕军中的老资格,靖难功臣名册上的人物,多少有些顾忌。如果话是他说的,百分百不会有这样的效果。
    “总戎,是属下冒进了。”
    “同安侯也是为陛下计,本帅怎会责怪。然依武城侯所言,大军在外,远离中原,行事谨慎总无大过。”
    “是!”火真抱拳,心服口服。
    徐辉祖继续道:“自大军出塞,至今已有三月。所遇小股骑兵,多为鞑靼疑兵诱敌之计。可言寸功未立。”
    此言一出,众将皆有赧色。
    “鞑靼尚书恐为细作,不可轻信。然过于谨慎,止步不前,亦非本帅所愿。”
    话到这里,众人都听出些不一样的味道,双眼开始发亮。
    “日前,本帅得兴宁伯献计,又同定国公武城侯等商议,定下破敌之策。”顿了顿,徐辉祖环视众人,“以借鞑靼设伏之际,寻得本部所在,将计就计,一力歼敌!”
    徐辉祖的声音不高,气息却相当浑厚,每一个字都似从胸腔中发出,在众人的耳边回荡。
    “可有异议?”徐辉祖的目光再从诸将面上扫过,见无人出声,单手扣在腰间佩刀之上,道,“既如此,众将听令!”
    “是!”
    “明日寅时三刻,左军前军拔营。马裹蹄,人衔枚,不得惊动营外鞑靼斥候,沿河北上,自有兀良哈游骑在前方接应!”
    沈瑄同王聪出列半步,齐声道:“属下领命!”
    “本帅自领中军在前,右军后军压尾慢行。”徐辉祖冷笑道,“既有鞑靼尚书为我等引路,便随他走一遭!”
    “总戎不可!”后军主将,武安侯郑亨急声道,“属下愿领后军在前,总戎乃大军统帅,立于大纛之下,不当以身犯险。”
    “我意已决。”徐辉祖抬手,止住了郑亨的话,“本帅不为饵,如何能让贼子确信,我等已入瓮中?”
    “总戎还请三思!”
    “不必再说,依令行事!”
    “总戎……”
    众将还待再劝,徐辉祖陡然起身,豪迈大笑,“自洪武十八年,吾奉命北疆练兵,西南平叛,经大小战阵无数,遇胸有谋略善使兵法者,不可计数。鞑靼太师阿鲁台,不过残元一虏,蒙天子恩德,仍不自足。敢以贫瘠沙漠之兵,衅大明之威,施以拙劣小计,自以为得意,吾誓言,必破此贼!以报陛下,壮我大明!”
    话音未落,帐中诸将多已热血沸腾。
    如果阿鲁台和本雅失里当前,绝对没有二话,抽刀子就上,砍成八瓣不解恨,必须剁成肉酱。
    “总戎英武!”
    孟清和举着胳膊高喊,暗中咋舌,该说什么?
    永乐帝霸气,永乐帝的舅子也不遑多让。
    大明第一家庭,大明第一外戚,威武霸气,一统江湖!
    作战会议开完,沈瑄和王聪被留下说话。
    孟清和同他人一起走出大帐,无意间转身,看到不远处探头探脑的鞑靼尚书。很显然,刚刚大帐中的高呼声引来这位的重点关注。
    孟清和挠了挠下巴,揭起嘴角一小块干皮,嘶了一声,还真疼!
    知道他是细作,却安排在中军营盘……
    或许从一开始,魏国公就打定主意,以中军为饵的。人放得近些,才更利于计划实行。
    会不会导致秘密泄露?
    舔了一下伤口,孟清和咧嘴,会让这种情况发生,就不是皇帝大舅子,魏国公徐辉祖。
    鞑靼尚书抻脖的样子着实滑稽,奉命“保护”他的几名军卒抑制不住的眼角发抽。
    孟清和单手握拳,抵在唇边,咳嗽两声。他不想笑,可当真忍不住。
    阿鲁台身边没能人了?
    派出这么一位,有眼睛的都能看出这人有问题,再一细想,分分秒的露馅。
    笑够了,不免开始同情看守他的军卒,为了破敌,难为兄弟们了。
    回到左军营盘,远远就见三个壮汉在主将帐前等着。看到孟清和,三人立刻迈开大步,迎了上来。
    孟清和挑眉,没记错,这几位应该是建州女真。
    走在前头的,他有几分印象,没记错的话,应该是建州卫军民指挥使司指挥,呵哈出。
    “见过伯爷!”
    三人走到近前,依制行礼。身上的皮甲和腰刀都是明军制式,头盔镶了一圈皮毛。方脸细眼,细细的辫子压在头盔下,发尾绑着皮绳。若是野人女真,还要坠上一两块打磨过的骨头和骨珠。
    “免礼。”孟清和笑着扶起呵哈出,在壮汉们面前,孟伯爷一向平易近人,好说话,“首领前来可是有事?”
    “这……”
    呵哈出四下里扫一眼,有些迟疑。
    孟清和明白了他的意思,却没打算让他进帐篷,而是张口问道:“不方便明言?”
    “不是。”呵哈出咬咬牙,看孟清和的意思,八成不会刻意避人,只得压低了声音,“恕卑下放肆,还请伯爷附耳过来。”
    孟清和略微侧身,听呵哈出三言两语将来意说清楚,顿时有种外焦里嫩的感觉。
    “你说,有两支野人女真愿意归附明朝,为大军引路?”
    “是。”
    “原因是鞑靼可汗本雅失里抢了他们的朝贡队伍,还杀了人?”
    “对!”
    “确定是鞑靼可汗?”
    “回伯爷,千真万确!”
    除了穷疯了的完者秃,还有谁会干这样缺德倒灶的事!
    “不敢瞒伯爷,完者秃没能全部灭口,有两人逃了出来。”呵哈出从身后的女真人手中取过半截断箭,“这是鞑靼人的箭,不会错。箭身上有完者秃的家族图腾。”
    孟清和无语了。
    这就是所谓的要钱不要命,不作死不成活?
    “这事还有谁知道?”
    “回伯爷,只有卑下和毛怜卫首领。”
    捏了捏额角,孟清和脑子里转了几个弯,半晌,方才开口说道:“你同我去见总戎。”
    瞬间,呵哈出绷紧了脸颊,兴奋激动一同涌上,深藏的野心几乎要掩饰不住。
    “卑下谢伯爷!”
    将一切看在眼中,孟清和单手负在身后,手指一下下捏紧。
    他很清楚,带呵哈出去见魏国公无异于给他立功的机会。可此事关系重大,绝瞒不下来。不如做个顺水人情。呵哈出来找自己,或许也是看明白这点。毕竟,自己在壮汉中间的口碑相当不错。
    笑了笑,孟清和单手悬在呵哈出的肩头,用力拍了下去。
    不急。
    如果女真崛起是历史的必然,如果历史注定呵哈出会有一番作为,他急得火烧眉毛也没用。
    优势在他一边,因势利导,换种做法,未必不能达成所愿。
    孟清和让呵哈出遣人回去送信,将野人女真使者带去中军,随后叫来一名亲兵,低声吩咐两句,“去兀良哈营盘,这样……可记住了?”
    亲兵点头。
    “速去速回。”
    “是!”
    孟清和带呵哈出前往中军。兀良哈三卫首领从亲兵口中得知消息,脸色变得难看。
    忽剌班胡用力拍着腰刀,“早该收拾了那群女真人!”
    乞列该压下怒气,询问亲兵,“伯爷可还有别的话?”
    “伯爷让我告知诸位,大战将启,建功立业当在沙场。”
    说完,亲兵抱拳离开,留下兀良哈一众壮汉,仔细揣摩话中的意思。
    乞列该最先开口,“伯爷应当是告诉咱们,论功行赏要看真本事。比起战场杀敌,两支加起来不到百人的部落,算得了什么!”
    “对!”
    “伯爷义气,站在咱们一边,咱们不能因小失大!”
    “战场上见真章!”
    壮汉们做出决定,握拳高举,斗志昂扬,决心大干一场。
    中军大帐中,徐辉祖表扬了呵哈出,却没有马上接纳投靠的两支部落。只让人安排使者下去休息,为大军带路一事暂且不急。
    以呵哈出的级别,尚不知大军的作战计划,不敢多言,跟着孟清和退出大帐。
    帐外,孟清和安慰呵哈出,“你的忠心,总戎已经知晓。不管用不用他们,都会给你记上一功。”
    “谢伯爷!”
    “放心回去,总戎有吩咐,自会遣人告知于你。”
    “是!伯爷提携之恩,卑下感念不忘!”
    呵哈出感激涕零的走了,孟清和渐渐收起笑容。
    此人有野心,也有能力。可以肯定,只要给他机会,绝对会牢牢抓住,拼命向上爬。
    “或许,兀良哈还不够……”
    喃喃自语时,肩头突然被按住,侧首,玄黑的甲胄映入眼帘。
    “国公爷。”
    “不喜此人?”
    孟清和点头,握住沈瑄的手,慢慢拉了下来,“并非成见,观宋时辽金元,我朝瓦剌鞑靼,防备些总是应该。”
    “有理。”沈瑄反手握住孟清和的腕子,沉吟片刻,话锋一转,“此事不急。先回营,明日按计划行事。”
    “斥候可有消息传回?”
    “有。”停下脚步,沈瑄突然笑了,“十二郎之计已然奏效。”
    奏效?
    孟清和精神为之一振。
    自将鞑靼百夫长放走,一直没有消息传回,险些让他以为这步棋走废了。
    “国公爷,那……”
    “回营后再同十二郎详说。”
    说话间,亲卫已牵过马来。接过缰绳,两人翻身上马,驰往左军大营。
    翌日,天未亮,沈瑄和王聪领两路大军,分军沿着土剌河北上。余下三路大军跟随鞑靼尚书的“指引”,向阿鲁台预设的包围圈前进。
    期间,为免对方产生怀疑,徐辉祖同麾下将领着实演了几场好戏。同安侯火真差点因顶撞上官被拉下去打军棍,安平侯李远抱住徐辉祖的大腿,声泪俱下,直言鞑靼尚书是奸细,“总戎,千万不要相信此人之言,是圈套,一定有圈套!”
    被一个虬髯大汉抱大腿,徐辉祖起了一身鸡皮疙瘩,差点当场破功。
    如此,鞑靼细作方才相信,明军确实中计。
    沿途诱敌的骑兵越来越密集,鞑靼尚书趁机进言,“鞑靼的主力就在前方!”
    徐辉祖“相信”了,下令全军火速前行。
    待大军抵达阿鲁浑河与土剌河交界处,终于见到了摆好阵型,等候多时的鞑靼主力。
    明军将官集体松了口气,可算是找到了!再找不到,鞋底都磨穿了。
    阿鲁台自鸣得意,魏国公徐辉祖,中山王徐达的儿子,不是一样中了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