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殿下让我还他清誉-第20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云琅很是不好意思:“我怕岳伯伯见了,触景生情,心中黯然……”
  岳渠叫他气得暴跳如雷,哇呀呀灌了两口酒,带人布防南门去了。
  云琅微松口气,自己拭了额间又逼出来的一层冷汗,飞快掀了帐帘,叫药气散去。
  他不想叫这些长辈再替自己担心,将玉露丹与沉光一并收好,正要去拿桌上雪弓,手臂已被萧朔重新握住。
  腕骨贴合着掌纹,细细摩挲,拂去了盘踞不去的酸涩治痛。
  萧朔将袖箭摘下,替他扣合戴牢,将灯烛拿过来。
  云琅愣了愣,没绷住一乐:“这也照做啊?若来日我说——”
  萧朔低头,将云琅的掌心翻过来,落了个吻。
  云琅心头不争气地跟着一跳,话头轻滞。
  “来日你说,你我泛舟湖上,纵马山巅。”
  萧朔道:“今日之战,若当真如计划一般,该是定鼎之战,无限凶险机遇尽在其中。你既并非孤身光杆,也该分我一剂沉光。”
  云琅攥了手中能激发人体力的虎狼之药,手臂微绷了下,静了片刻,将一个玉瓶递过去。
  “不是这个。”萧朔道,“你不必再动给我玉露丹护心脉,自己留两剂沉光的主意。”
  云琅一阵头疼:“你这人怎么——”
  萧朔半跪下来,迎上他视线。
  云琅怔住。
  军中的礼仪,小王爷是不必守的。可此时萧朔神色却极平静,如同任何一个最寻常的仗前先锋,单膝点在他面前,仍牢牢扣着他那一只手。
  他的先锋官,他的同归人。
  云琅立了良久,忽而释然一笑,将一剂沉光分过去,伸手拉了萧朔起身:“有些苦,吃了记得含块糖。”
  萧朔眼底光海一掀,将他的手连同沉光一并握牢,将云琅揽着肩背,贴在胸前。
  “到时酣战,未必顾得上你。”
  云琅笑道:“千万小心,我若没力气了,还要回来找你抱我下马……”
  萧朔轻声道:“不必顾我。”
  云琅停住话头,眼里露出温温好奇。
  “少将军只管放开酣战,战得痛快力竭,松手便是。”
  萧朔吻上他的眉睫:“你缰辔至处,三丈之内,有我奉陪。”


第一百四十三章 
  三更灯火。
  朔方军铁骑整肃; 后军作先锋,出营绕行黑石沟,无声过了应州城。
  “偃旗裹甲、钳马衔枚,倒是行军的老规矩。”
  韩忠领镇戎军相送; 看着悄然融进夜色的铁骑; 同身旁白源悄声问:“不准带羊肉; 刀弃鞘弓摘弦,是什么道理?”
  “干饼没有味道; 羊肉香气不同,随风散开; 易被察觉。”
  白源:“刀若带鞘,出鞘时终归有磕碰声。长弓藏不住,弓弦若勾了树枝; 弹起碎叶; 要惊枝间鸟雀。箭矢若不尾羽朝上,箭尖映折月光; 会叫斥候察觉。”
  一旁将领听得不解:“可刀不带鞘; 裹着的棉花若摘去; 岂不是再不能收刀了?”
  “战局一开; 有进无退,有去无回,有死无伤。”
  白源反问:“为何还要收刀?”
  那将领被他问住,立在原地。
  韩忠默然静听; 心中一片诧异震撼; 抬头看眼前朔方军,半晌无话。
  “太守细看,连将士铠甲甲叶也都已束住; 每队专有一伍,负责抹去行踪痕迹。”
  白源道:“这些都是云骑才有的规矩。”
  白源让过尾队,将风灯熄灭:“世人都说云少将军善奇袭,却不知千里奇袭本就最凶险。行在刀锋剑刃,哪怕只是稍有疏忽,也要粉身碎骨的。”
  韩忠心服口服,点头苦笑:“若换了镇戎军来……只怕刚出营门,就要叫云将军抓个正着了。”
  白源笑了笑,命人去给岳帅送信,同刀疤汇在一处,在一处处早空了的帐篷间点起了如常篝火。
  “这我总该知道。”
  韩忠招手,准备派镇戎军帮忙:“点起篝火,叫应城军马以为朔方军未动,还在城外……”
  白源:“不止。”
  韩忠一怔:“不止?”
  刀疤正带人忙碌布置,闻言咧了下嘴,将一间空营帐撩开,火把光亮向里一映。
  韩忠探头望了望,心头悚然,冷汗瞬间飙透衣物,匆忙将他手中火把扯开。
  “不打紧,少将军常带着几车火药四处跑,手下亲兵早得心应手,几时想炸才会炸。”
  白源笑道:“镇戎军的兄弟们不熟,还是离远些得好。”
  韩忠心惊胆战,沉声叫手下尽数灭了火把,仍十足余悸:“你们胆子也当真大……这些火药,足够将整个营盘炸上天了。”
  “等开战时,也能将铁浮屠送上天。”
  白源将篝火点燃:“少将军说,明日晚间会落雨。”
  火药用在城下,一旦风向有变,极易反伤自身。可若是能赶在雨前,便没了这层后患。
  天明之后,琰王殿下便会带云州太守庞辖暗入朔州城。到时万事俱备,就只等这一股将城中铁浮屠与拐子马送出来的东风。
  “也怪。”
  韩忠忽然想起来,向四下里找了找:“云将军出营,琰王殿下竟也没来相送?”
  白源摇了摇头:“殿下送了。”
  韩忠同众人替云骑践行,分明没看见萧朔,不由讶异:“在何处送的?”
  白源抬头,看向云州城头。
  韩忠跟着他看过去,才看见城头静立的身影。
  不知站了多久,弯月走到中天,已像是在城头上披了一层银白薄霜。那道影子仍寸步不动,像是牢牢嵌入了不见边际的深沉夜色。
  莽深寒穹,星子辉映。
  云骑的火把星星点点,沿黑石沟没入山坳,蜿蜒不绝,遥遥相和。
  韩忠立了良久,忽然失笑,摇了摇头。
  白源问:“韩太守笑什么?”
  “笑我等志穷气短。”
  韩忠:“自诩清白,竟还不如一个一心争功往上爬的庞辖。”
  “太守岂能如此自责?”
  他身旁将军低声道:“是镇戎军不争气,军力不足,这一场大战,竟无处插手相助……”
  “这一场仗帮不上,还能场场帮不上?替同袍掠阵,也胜过退让避战!”
  韩忠豁然回身:“少说废话,回营,点兵!”
  白源哑然,拱手作礼。
  那将军愣了半晌,眼底竟也渐渐有了光芒。那光起初微弱,却一寸逐着一寸亮起来,再压不住,应声大步跟上去。
  镇戎军营里渐渐有了人影,人影越来越多,聚在主将帐前。
  辗转无眠的兵士们躺在帐子里,听着刁斗金柝,听着云骑出征,终于听见点兵号令。
  人人沉默着爬起来,握着不知擦亮了多少次的腰刀,将刀鞘留在枕边,以棉布裹了配在身侧,越来越多,不断地汇在一处。
  军旗叫朔风卷着,猎猎展开。
  更鼓渺远悠扬,拂过地上银辉,拂过伫立营帐,拂过大旗下聚拢的层叠人影。
  清寒月色,悄然混进了刀锋的雪亮冷光。
  …
  天将亮透时,朔方轻骑偃旗息鼓,悄然扎在了猴岭古道下的堑沟内。
  “少将军,引路的几位药农已护送回阴山了。”
  景谏来到云琅身旁,低声道:“战马有戎狄部族送上山,我军交接,须得两个时辰。”
  “足够。”云琅手中捻过精钢短箭,“白草口如何?”
  景谏点了点头:“已派了人盯着。”
  “雁门关不像朔州城,这些年辽、金、西夏来来回回,反倒无主,没有驻兵把守。”
  景谏方才去时,已同那几位引路的药农打听过:“雁门天险,若非必要,没人愿意走。听药农们说,大半年也难见几支兵……”
  云琅忽然止住他话音,在晨风里抬眸,将短箭扣入护腕机栝。
  景谏微愕:“少将军察觉什么了?”
  云琅不带战马,打了个手势,翻身出了堑壕。
  跟随他的亲兵营沉默利落,悄然跟上。景谏怔了片刻,忙引出一队精兵,一并随着坠在了后面。
  云琅几乎不必特意辨别方向,一路潜行,停在常胜堡前,合身匿在残砖堡台下。亲兵营与朔方精兵早训练有素,随之悄然隐没,景谏轻手轻脚来到隘墙边,朝下一望,愕然瞪圆了眼睛。
  平日里山高路险、难得有人走的白草口,竟忽然多出了支同样沉默疾行的精锐骑兵!
  天色将亮未亮,隘墙下叫草木遮蔽着,仍沁在如水暗色里。
  这支骑兵人数不多,却看得出军容整肃,衔枚裹蹄,若非行进间难免有些声响,几乎难以发觉有兵马从这条不起眼的小道路过。
  “可要伏击?”
  景谏蹙紧眉,低声道:“派出小股精兵绞杀,不出动静……”
  云琅看向隘下:“不急。”
  景谏有些不安:“从此处过,是奔着应城与云州去的。”
  景谏是龙营参军,在朔方军时,并不曾同云骑一并单独打过仗。
  他心中仍牵挂应城下战力,犹豫一刻,还是低声道:“轻骑兵叫我们带出大半,城下兵力既要围城,还要对付朔州城内的金人驻兵。若对面还有帮手,只怕吃力……”
  “谁说是对面的帮手。”
  云琅哑然:“大水冲了龙王庙,参军不认得自家人了?”
  景谏一愣,用力揉了下眼睛,定睛细看了看。
  云琅单手一撑,在断墙残门处借力点过,横枪迎面截住那支骑兵,正拦在主将面前。
  骑兵偃旗息鼓趁夜疾行,本就为了掩人耳目。此时忽然遇见这般正大光明劫道的,一时俱都怔住,竟险些忘了反应。
  “何人!”
  连胜心头警醒,厉喝一声正要防备,借晨光看清眼前人,愕然瞪圆了眼睛:“少将军——”
  “连大哥,来得正巧。”
  云琅收起银枪,扫过他身后绑了蒙面巾的两个亲随:“人倒在这里凑齐了……甚好。”
  “少将军认得出来?”
  连胜回过神,不由失笑:“便说他们两个瞒不住,偏要打赌,如今末将要赢来两坛好酒了。”
  “好说。”云琅道,“往后若还有赌约,只管找我,赢了七三分账。”
  连胜领禁军大军缓行,一路高悬着心,只牵挂云朔战局。此时见了云琅,胸中已安定大半,畅快抚掌:“一言为定!”
  “商兄,严太守。”
  云琅眼里透出笑意,横枪抱拳:“一路辛苦,此处便是常胜堡,上去说话。”
  景谏扒在隘墙前,瞪酸了眼睛,仍不曾找到这支骑兵哪一处能看出禁军痕迹。云琅已与三人登上常胜堡,进了前朝遗存的半座堡台。
  亲兵手脚利落,搬来几块干净条石,又特意在上面铺了层隔凉的麻葛。
  “大军走到吕梁山脚,歇在临泉镇,在严太守的酒楼里遇见了商大人。”
  连胜不怕冷,随意落座,拧开水袋灌了口水:“一位前云州太守,一位如今的大理寺卿。二位都以为对面是襄王密探,末将眼睁睁看着他们彼此试探了一天,竟险些真打起来……”
  “分明是已经真打起来了。”
  严离闷声道:“商大人拆了后厨,银子还不曾赔。”
  商恪叫他翻起旧账,无话可说,起身赔罪:“在下出京寻云将军,走得太急,身上的确未带银两钱财……”
  “商兄如今已接任大理寺卿了?”
  云琅接过亲兵递过来的尚温茶水,喝了一口,笑道:“京中情形如何?”
  商恪得他解救,松了口气,远远避开讨了一路债的前任云中太守:“京中稳妥。”
  “云将军与琰王临走时,铺排已尽周全。”
  商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