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棉花高效栽培模式-第2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科学施肥,合理控制氮、磷、钾施肥的比例,适当施用锌、锰、硼等微量元素。中等肥力棉田每667米2

    施标准化肥(氮、磷、钾总量)150~170千克。滴灌棉田全部磷肥、80%钾肥和20%氮肥结合有机肥作基肥深施,其余部分在棉花生长期结合滴灌水进行滴施。同时,在棉花生长期还要滴施或叶面喷施速乐硼、硫酸锌等微量元素和磷酸二氢钾。在苗期及花铃期进行叶面追肥,或配合化控进行叶面追肥。科学、合理的灌水,滴灌要做到头水不旱不灌,二水促生长,花铃期水不能缺,停水要及时。一般6月中旬前后灌头水,全生育期灌水7~10次,8月底至9月初停水。每次每667米2

    滴水25~40米3

    ,滴水间隔10天左右。在7月中下旬高温季节,滴水量要适当加大或缩短滴水间隔时间,保证花铃期不缺水,培育稳产高产的理想株型。棉花生育期全程化学调控,该品种对缩节胺较敏感,化学调控一定要把握轻控、勤控原则。在3~4叶期第一次化控,每667米2

    缩节胺用量为0。2~0。5克;6~8叶第二次化控,每667米2

    用量0。5~1克;见花前后每667米2

    用量1~1。5克,打顶后5~8天用量4。5~8克。6月底打顶,一般留果枝9~10个。结合肥水管理和化学调控,将株高控制在60~70厘米,防止后期旺长或早衰。做好有害生物的综合防治,及时做好田间杂草的化学、人工和机械除草工作。对棉蚜、棉叶螨的综合防治,一要做到早春对地边、地头杂草上的有害生物进行监测与防治。利用田边地头杂草生长早的特点,做好保益控害、以害养益工作。二是采用查、插、抹、摘、拔、涂、滴、喷等方法做到以点片防治为中心的挑治。

    (6)适宜种植区域 适宜于北疆棉区、南疆部分早熟棉区种植,不适宜黄萎病严重发生地区种植。

    skbshge

12。 新海36号(207)() 
(1)育种单位 新疆塔河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2)特征特性 新海36号为海岛棉品种,全生育期146。5天,植株呈筒形,茎秆坚硬,抗倒性好,零式果枝,株型较紧凑,株高在100厘米左右。叶片中等大小,叶绿色,掌状,叶裂深。铃长卵圆形,铃面油点明显,多为3室,单铃重3。267克,籽指12。5克,衣分31。6%,霜前花率93。23%。

    (3)抗病性 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植保总站鉴定,枯萎病病指为7。69,抗枯萎病;黄萎病病指为36。21,属耐黄萎病品种。

    (4)产量表现 在2008—2009年自治区海岛棉品种区域试验中,平均每667米2

    籽棉产量350。4千克,皮棉产量110。2千克,霜前皮棉产量103千克,分别比对照品种新海21号增产14。6%、10。1%和10。5%。2009年生产试验结果:每667米2

    籽棉产量、皮棉产量、霜前皮棉产量分别为392。34千克、125。42千克和113。85千克,分别比对照新海21号增产17。43%、11。33%和9。85%。

    (5)栽培技术要点 适期播种:南疆地区一般在4月上中旬播种,地膜种植。合理密植:该品系叶片中等大小,零式果枝,铃柄较短且直立,适宜密植。每667米2

    种植1。6万株左右,收获株数1。2万~1。4万株。应施足基肥,重施花铃肥,花铃期喷施锌、硼叶面肥,增加顶部成铃率。该品种苗期早发,生长势强。若土壤肥力差,前期生生长势弱,可适当提前灌头水;土壤肥力好,前期长势强,可适当推迟灌头水;滴灌棉田全生育期灌水8~10次,9月上旬停水,防止后期脱肥、受旱。及时防治棉铃虫、棉叶螨、棉蚜等棉田害虫。

    (6)适宜种植区域 该品种适宜在新疆南部中早熟棉区种植,黄萎病严重发生地区不适宜种植。

    skbshge

13。 新陆中37号(抗3)() 
(1)育种单位 新疆塔里木河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2)特征特性 中早熟陆地棉品种,生育期140天左右。叶色淡、叶片较小、叶裂深,毛秆叶相好,群体结构好,栽培管理操控性好,大铃,高衣分,果枝始节5~6节,单铃重5。5~6。2克,衣分43。8%~45。5%。前期长期稳定,中后期优势明显,上铃快,铃大,结铃性强,铃壳薄,吐絮畅,好拾花。

    (3)抗病性 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植保站鉴定:抗枯萎病,耐黄萎病。

    (4)产量表现 2009年参加农一师常规陆地棉新品种区域试验,每667米2

    籽棉产量471。3千克,比中棉所49增产18。2%,每667米2

    皮棉产量为215。5千克,比中棉所49增产22。5%,均排名第一位;2009年该品种在良种繁育场扩繁育种家种子3公顷,每667米2

    实收产量为479。7千克,比当年良繁场种植的新陆中36号增加38。7%;2010年塔河种业公司扩繁原种160公顷,每667米2

    实收籽棉产量为385。2千克,比新陆中36号增产17%,比中棉所43增产6。1%。

    (5)栽培技术要点 播种期以地膜下5厘米温度稳定通过12℃即可播种,适播期为4月5~20日。由于该品种叶片比较小,主茎棉秆适中、通风透光好,适宜密植,一般每667米2

    理论株数1。6万~1。8万株。本品种苗期生长稳健,现蕾期后生长加快,要协调好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运用水、肥、膜、化控等综合调控手段,塑造合理的株型。化控方针是:3叶期微调、6叶期轻调、现蕾期后抓紧调、打顶后不忙调(等到顶部果枝伸长至5~8厘米再调控),以实现搭好丰产架子,塑造合理的株型,达到丰产丰收的目的。具体用量是:每667米2

    3叶期用缩节胺0。2~0。5克,6叶期用1~1。5克,盛蕾期用1。5~2克,盛花期用2。5~3。0克,打顶5天后,当顶端果枝伸长10~15厘米时,喷施缩节胺3~5克。根据天气变化,土壤墒情,棉田长势长相安排灌水。一般棉田全生育期滴灌8~12次水。在9月上旬停水。打顶时间7月10~15日,遵照枝到不等时,时到不等枝的原则。株高70~80厘米、果枝数8~10台。打顶质量要求:摘除顶心或1叶1心。防治棉蓟马、红蜘蛛、棉铃虫、蚜虫等害虫应根据点片发生点片防治的原则。做好虫情预测预报工作,采用综合防治。

    (6)适宜种植区域 适合在新疆南疆地区推广种植。

    skbshge

(一)棉田多熟制间套作必须坚持以棉为主() 
由于棉花是关系国计民生的主要农产品,收入较稳定,特别是2010年以后,棉花价格呈现较大幅度上扬,种植棉花的比较经济效益提高,也稳定和促进了棉花生产的发展。棉田发展多熟制间作套种,在处理棉花与间套作物关系时,必须坚持以棉为主的原则,把提高棉花产量和增加经济效益统一起来,在保证棉花收入的前提下提高间套作物的经济效益。为此,必须注意以下两点:

    第一,要在保粮增棉的前提下,适当安排间套作瓜菜类作物的面积比例。如棉花密度和行株距配置不能太小,生长期不能太短,田间投入和管理不能忽视;

    第二,要在作物种类、品种组合、间套作方式、管理措施上,突出棉花,兼顾其他作物。如瓜菜品种选用早熟、矮秆类型,采用相应的促早栽培措施,缩短共生期,减轻相互影响,特别是在7月上旬至9月上旬这段时间内,大田应只有单一的棉花群体,这是保证棉花实现优质高产的关键,从这点上说,棉花与玉米间作就不太适合,因为不但存在两种作物互相遮荫、争夺肥水的问题,而且棉花和玉米都是棉铃虫的寄主,会加剧虫害的发生和危害。

    skbshge

(二)要因地制宜,产销对路() 
棉田间作蔬菜、瓜果和其他经济作物,是否能获得高效益,不但要因地制宜,注意发挥区位优势,从而确立适宜的作物和类型,而且要以市场为导向,实现产销对路。在距离城市和集镇较近的城郊产棉区,要在实现棉花较高产量基础上,达到较高的综合经济效益,应以间套作时鲜蔬菜、瓜果为主;在有加工条件的棉区,以加工产品为龙头,发展适宜加工的蔬菜、瓜果,间套作的作物组合要保持相对稳定,要选用优质品种并实行规范化栽培技术;在远离城镇和工矿企业的农村腹地,可以间套作自给性蔬菜、瓜果和饲料作物,走种植与养殖结合的路子,或者发展耐储藏、适宜远销的经济作物,逐步形成具有一定规模和特色的农产品市场基地。棉田发展多熟制种植后,应大力开拓市场销路,掌握市场行情和发展趋势,以销定产,才能确保增产增收,把多熟制种植作为一项长远的发展规划,切实增加棉农收入,获得稳定的经济效益。

    skbshge

(三)要增加物质投入,注意用地与养地相结合() 
棉花发展多熟制种植,单位面积上种植作物茬口多,要求产量高,耗费的肥水必然多,需要的劳动投入多,只有通过种植机械化和半机械化提高劳动效率,以高投入换取高产出,才能实现持续增产。因此,在发展棉田多熟制间作套种时,除了要根据作物特点,选择肥水条件较好的地块外,要相应增加物质投入,购置和配套农业机械,特别要注意用地与养地结合,增施有机肥料,注意培肥地力。为此,要积极开展农田基本设施建设,改善排灌条件,以增强发展多熟制种植的后劲。

    skbshge

(四)要重视生态效益,确保食品安全() 
棉花是使用农药防治病虫害较多的作物,棉田间套作蔬菜、瓜果,能否确保食品安全,是人们普遍关心的焦点。因此,首先必须注意保持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维护生态平衡。目前,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普遍种植转基因抗虫棉品种,虽然前期使用农药较少,可以有效保护天敌,但开花期后仍要化学防治棉铃虫和其他害虫。因此,存在科学用药和减少用药的可能性,要充分利用这个有利条件,尽量采用农业措施、生物措施和物理措施等综合防治手段,维护棉田良好的生态环境。其次,要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坚决克服大药量和剧毒农药进入多熟制棉田,以减小蔬菜和瓜果类作物农药残留的可能性。第三,要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农药安全间隔期对蔬菜、瓜果类作物用药,特别是减少收获上市前的用药,降低安全隐患。

    skbshge
://164144 。
手机阅读请点击://164144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