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韭菜葱蒜栽培技术-第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选瓣时可用手捏蒜瓣,凭手感可知是否充实饱满,剔出伤瓣、烂瓣、风干、发软、无芽瓣,还要观察种瓣是否已解除生理休眠。大蒜秋播时一般不去皮。春播的去皮与否各有优缺点,去皮便于选种和幼苗发根,提前出土,根系较长,根数也多,但比较费工,容易抠伤母瓣,易遭碱害和蛆害。所以,蒜种去皮与否应根据各地具体情况而定。碱性大的地块不可去皮。

    大蒜的气生鳞茎也可作种用,在大蒜收获时要单收单藏,防止受冻、受热、受潮。播前脱粒,分级,不去皮播种,经过1年培育成独头蒜,翌年再选瓣分级种用。

    skbshge

(五)播种() 
1。播种时期

    大蒜秋播的适期是幼苗越冬前能长到4叶1心,此时植株抗寒能力最强,露地略加覆盖就可越冬。幼苗长到4叶1心需35~40天。各地可根据当地气候往前推算,一般在9月中下旬至10月上中旬播种。这时天气凉爽,适于幼苗出土和生长。北京秋播适期是白露尾、秋分头(9月16~24日)。播种过早,幼苗在冬前生长过旺而消耗养分,越冬能力降低,还有可能再春化,翌年形成复瓣蒜;播种晚,则苗子小,组织柔嫩,根系弱,积累养分少,抗寒能力低,越冬性差。所以,秋播必须严格掌握播种期。

    春蒜播种在适期内应尽可能提早,以延长本来比较短的生长期,在土壤解冻正处于日融夜冻时就抓紧整地播种。播种过晚,由于温度高及生长期不够,生长点没有通过春化,容易形成独头蒜。

    早春土壤的解冻期随各地气候而异,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吉木萨尔县,春大蒜需在4月上中旬播种,收获期也适当延迟,紫皮蒜于6~7月份收获,白皮蒜于9月中旬才能收获。

    2。种瓣处理

    秋播大蒜时,如大蒜种瓣没有通过生理休眠,需要进行处理,即将选好的蒜瓣去根踵,不去皮,放在地上或容器内,边喷水边翻拌,使蒜瓣表皮湿润,放置3~4天后播种。陕西菜农用“潮蒜催醒”,就是在播种前15~20天,先选瓣去踵,在水中浸一下,铺放在窑洞或地窖的潮湿地上,厚度7~10厘米,土壤湿度以手捏放松开土不散为宜。蒜瓣每3~5天翻倒1次,使受潮均匀,发根整齐,保持气温11℃~16℃,空气相对湿度83%左右。经15~20天后可发生白根,即可播种。经处理的蒜种可提早整齐地出土。

    3。播种密度

    畦作时,一般畦宽1。7米,长8。3~10米。每畦栽7~8行,行距20~23厘米,株距和用种量根据蒜瓣大小而定。大瓣株距10~12厘米,每667米2

    栽2。5万苗,用种150~200千克。中瓣株距8~10厘米,每667米2

    栽3万苗,用种100~150千克。小瓣株距6~8厘米,每667米2

    栽3。5万苗,用种120千克左右。垄作时,垄宽67~73厘米,栽2行,按蒜瓣大小分级,大瓣、中瓣、小瓣株距同上,每667米2

    栽苗分别是1。7万、2。1万、2。7万苗,用种量100千克左右。

    4。播种方法

    大蒜畦栽的方法有扎孔法和开沟法两种。扎孔法是按上述行株距,把蒜瓣插入土中,微露尖端,并覆盖细土2厘米左右;或用“蒜耧”开穴栽蒜,再覆土。开沟法是用蒜耧开沟栽蒜,或先在畦一侧开第一条沟,栽蒜后,用开第二条沟的土覆盖第一条沟的蒜,以后依次进行;一畦蒜栽好后,过平耙,踩实,浇水,水流要适当,防止水流过大过急将栽好的蒜瓣冲出来。

    大蒜播种前的田间操作,如整地、施肥、耕耘、做畦、做垄、地膜覆盖等,都可以用相应的机械进行操作。但是,最繁重的播种作业,目前还只能用人工插播,劳动强度大,随着生产的发展,大蒜能否进行机械化播种的课题正在研究中。按农艺对机械化的要求,蒜瓣必须芽朝上根朝下,蒜瓣入土后直立栽植,蒜瓣背要紧贴沟壁一侧,播种密度要均匀,深浅要一致,确有一定的难度。

    (1)大蒜垄栽的方法 有干栽和坐水栽2种。干栽法是把地整平,按垄距67~73厘米开宽窄2行沟,宽行距47~53厘米,窄行距20厘米,沟深1。5厘米,沟里栽蒜,株距同上。然后在宽行两侧取土覆盖在蒜瓣上。坐水栽法见图5…10,是先在窄行开沟,沟宽17~20厘米,深3厘米,沟里灌水,待水下渗后,根据水印在小沟两侧各栽蒜1行,再在宽行取土,分1~2次封沟盖土3厘米,然后在小行间过窄耙,在大行间过平耙,便于以后浇水。坐水栽的优点是浇水量小,在早春可较少降低地温,蒜种上是干燥的土,可减少水分蒸发,有利于保墒,但要求技术较高。

    图5…10 大蒜的坐水栽培(陈瑛绘)

    (2)覆土方法 覆土方法有2种。一次封沟法是仅一次取土把蒜瓣压住做成高垄,过平耙,使原来宽行成沟,窄行成垄,在沟中浇水。二次封沟法是先在蒜瓣上盖些土,将蒜瓣压住,两小行蒜间仍留出小沟,便于浇水;蒜母将出土时,再在宽行取土填平中间小沟,做成宽27~30厘米、高7厘米的垄,过平耙,使原来的宽行变成沟,便于浇水(图5…11)。从出苗效果看,二次封沟法每次盖土薄,阳光接触面大,浇水量小,地温提高快,可较一次法封沟提前2~3天出苗。

    图5…11 大蒜的覆土方法(陈瑛绘)

    干栽法技术容易掌握,浇水量大,浇明水容易降低地温,不易保墒,土壤容易返碱。

    为使幼苗生长一致和防止缺苗,栽蒜时要求:开沟深浅一致、栽蒜深浅一致、覆土厚薄一致,并要使种瓣与土壤密接,不留空隙。所以,畦栽的栽后要用脚踩实,使种瓣与土壤密接,便于根系吸水,避免浇水把蒜瓣冲出造成缺苗。大蒜栽植深浅与覆土厚薄,和植株生长发育、蒜头产量有密切关系。常说“深葱浅蒜”,蒜要浅栽。一般畦作栽深2厘米,垄作3厘米。栽植过深出苗迟,根深则吸水、吸肥多,幼苗旺,蒜头膨大时受土壤挤压;栽植过浅,种瓣上覆土少,出苗时易跳瓣,苗期根际易缺水,且蒜头露出地面,受到阳光照射,蒜皮组织硬变、绿变,降低蒜头的品质。秋播蒜为了确保大蒜安全越冬,可适当深栽,翌年中耕时再清土。

    栽蒜时还应注意将蒜瓣背面朝着一个方向,使植株叶片生长方向一致,便于充分利用空间接受阳光和田间管理(图5…12)。栽植时避免种瓣受伤,若土壤疏松,可将蒜瓣轻轻按入土中;土壤坚硬或开沟浅时,应重新开沟或用手指开穴,再按蒜瓣,不可捏住蒜瓣顶部用力往土里戳,使种蒜受到挤压损伤,造成缺苗。

    图5…12 大蒜蒜瓣栽种方向与大蒜植株生长方向

    秋季栽大蒜时,气温、地温都较高,土壤蒸发量大,栽蒜后要浇水降地温,水量可适当大些,但要避免水流冲刷畦面,将蒜种冲出来。

    skbshge

(六)田间管理() 
1。苗期管理

    春播大蒜苗期40天左右,秋播大蒜需经越冬返青,历时6个多月。

    (1)越冬前的管理 首要是促进种瓣发芽、出土,力争苗全、苗齐、苗壮。加强中耕除草,适当追肥、灌水。具体方法是:播种后浇透水使土壤与蒜瓣密接,促进生根发芽;5~7天后浇催苗水,幼苗出齐后浇出苗水,而后浅锄除草,使土壤疏松,田间墒情好。为使幼苗生长健壮,第一次中耕后可浇氨水,以后中耕除草,控水蹲苗,使根系往深层发展,防止幼苗徒长。一般中耕3次,随时保持土面疏松,防止地面板结。南方如果土壤湿度大要及时开沟排水,以免蒜瓣提早烂母,影响地上部生长。

    为了保护幼苗越冬,在盖草压土之前,结合浇冻水追1次氨水或盖粪肥,以供幼苗越冬之用。灌冻水需适时、足量。适时是灌水后地面不再融化,足量是灌水后水分全部渗入地中,地面不结冰。而后,畦北侧竖立风障,畦面盖稻草、落叶,防寒防冻,还要压土防止盖草被风吹跑。如果冻水浇早了,还要补1次水,以供大蒜越冬之用。

    (2)越冬管理 蒜苗安全越冬最低温度是0℃~2℃。严寒来临前盖粪肥和盖草必须适时,过早幼苗受热发黄腐烂;过晚幼苗受冻。在温暖地区不需覆盖就可以露地越冬。

    (3)返青期的管理 翌年天气转暖,越冬幼苗恢复生长,应该勤中耕、施肥水,使幼苗健壮,适时退母。具体管理措施如下。

    ①撤盖草、拆风障 平均气温稳定在1℃~2℃时为撤盖草适期。要分次进行,先撤一半露出蒜叶,可使幼苗逐渐适应外界气温,又可防止气温突然变化遭受冻害,幼苗经过适应、锻炼1周后,再全部撤除盖草。天气再转暖,幼苗旺盛生长时,可拔除风障。

    ②勤中耕 早春地温较低,撤盖草后要立即中耕,疏松土壤,提高地温。中耕还能切断土壤水分的毛细管,减少水分蒸发,有利于保墒和防止土壤返碱。第一次中耕深1。5厘米左右,如果越冬时覆土厚,还应清土。中耕要细致。中耕后经太阳晒5~6天后再浇返青水,以后还应多次中耕松土。

    ③浇水追肥 大蒜返青后地温还较低,经中耕、晒土提高地温后浇返青水。可顺水浇氨水促进幼苗生长,幼苗返青后,处于叶片旺盛生长前期,应勤施肥水,促幼苗生长。

    (4)春播蒜的苗期管理 大蒜春播虽能在3℃~5℃下萌发,但早春地温低,播后10余天幼苗才开始出土,再过20余天母瓣才全部消失,进入花芽、鳞芽分化期。春蒜幼苗期与秋播蒜不同,秋播蒜幼苗期长,春蒜幼苗期不到1个月,生长点就开始分化花芽。

    春播蒜苗期要解决水分和地温的矛盾,争取达到苗全、苗齐、苗壮。具体措施是:出苗前应尽量提高地温以利于出苗;栽种时覆土不宜过厚,浇水量不宜过大,而以两次封沟、坐水栽为好;幼苗出土时如覆土过浅或浇水量少、底土坚硬发生蒜种“跳瓣”时,需根据具体情况采取措施,覆土过浅应上土,水少土坚硬要浇水;在幼苗出土以前如果土面板结,只能浇水,切莫中耕,以免锄伤芽鞘,影响出土。

    大蒜出土后应多次中耕,可疏松土壤、去除杂草、提高地温、保墒防碱。一般苗高7~10厘米,2~3叶时行第一次中耕。畦作的行间浅锄;垄作的锄沟宜深,垄背、垄肩宜浅,两小行间也过小锄。幼苗长到4~5片叶时,再中耕锄草1次。如这个时候土壤干旱,应先浇水后中耕。

    在早春大气或土壤干旱、蒜母跳瓣时,或土壤蒸发量大、地面返碱严重时,应立即浇水压碱,而后中耕,保证全苗和促进幼苗生长,有利保墒。如果只浇水不中耕,则地面板结,地温低,土壤蒸发量大,地面返碱越来越严重,就难以保证全苗。

    垄作大蒜时浇水不可漫灌,防止水过垄背,地面板结。垄作大蒜的垄背土壤要始终保持干燥疏松,既不会长草,又有利蒜头的发育。

    2。中期管理

    中期生长特点是花芽、鳞芽分化,第一至第四片叶出现黄尖,营养体迅速生长,叶片全部长出,叶面积达到最大,蒜薹迅速长成,鳞茎缓慢发育。这个时期的管理要点是减轻叶片黄尖,大水大肥催秧、催节、催薹,只有肥大水勤,才能促进植株旺盛生长,假茎的上下一般粗,既可采收优质蒜薹,也有利鳞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