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文化巨匠-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还是求票求收藏!

    新书期间决定一本书的生死,收藏与推荐票至关重要,请诸位助我一臂之力!谢谢!

第七章 荐稿人() 
在华夏帝国,能冠以“华夏”字头的文学大赛并不多,一旦冠名,大多是官方主办的全国性的赛事,风头无两,影响力巨大。

    想想二十亿人瞩目的大赛,是何等规模,何等壮观!

    华夏中学生文学大赛是《华夏文学》与作协联合举办的赛事,它并不是一般的作文大赛,而是以“文学”这么宏大的名头冠之,可见它的含金量。

    这个大赛有古代科举的味道,最底层的单位是市作协,由他们遴选全市中学生的参赛作品,推荐到省作协,省作协又从每个市里遴选出前一百名,到省里实地当场写作,进而又选出前一百名,之后全国各省的前一百名汇聚京都,参加全国作文总决赛,排出名次。

    分级而递进,是科举的路子,既能以最大规模遴选人才,又能相对公平。

    华夏帝国总共五十个行省,单是总决赛都有五千人参加,更别说省里市里县里的各个级别的遴选了。

    总的来说,这是一场有着几百万人数参加的文学大赛,规模不可谓不大,人才不可谓不多。

    这场赛事的对象没有多少限制,只要你是中学生,不管你是初中还是高中,或者什么年级,只要你有才,都可以参加!

    另外,冠以文学的名义,题材也就没有单一的限制,有两大板块,那就是长篇和短篇的区别。

    长篇里一般都是与剧本。如今世界承平,华夏帝国文化鼎盛,国民教育程度高,不少人自小就接受家庭的文化熏陶,很小的时候文学水平就不低了。

    因为世界都进入文化竞争的主题,文化可以创造巨大的财富,因此很多人从小就开始创作,多年谋划,长篇与剧本也就不少了。

    这一板块的参赛人士大概有五分之一,不多也不少,不少人以参加这一板块作为快速出名的途径。

    这几十年来,有不少大才从中脱颖而出,获得了巨大的资本,创造出不小的经济价值,成为国民偶像。

    另一个短篇的板块,划分就更细化了,有散文诗歌板块,也有中短篇的戏剧,哪怕是你自己创新出来的作品,都可以包容进去。

    除了出名或者获利,中学生踊跃参加这一赛事的最大原因就是总决赛排名前列的人,可以被众多大学破格录取。

    文艺青年大多感性,除了与文学有关的科目,其他科目估计成绩都不理想,能被破格录取进入大学,就是他们的终南捷径!

    按照惯例,这一大赛的总决赛前五十名,几乎都能会被中多大学破格录取,最不济也能上省立大学。

    苏文今天提起这个大赛,完全就是冲这一点而去的!

    这个世界的苏文,短腿的科目太多了,所以才会被父母要求读美术,希望通过艺术途径进入大学,可惜美术专业考试竟然不达标,断送了上大学的希望。

    华夏帝国可没有高考复读生这一说法,因为资源有限,教育部门不允许大家多次参加高考,一旦落榜,上不了大学的只能去读职校,连职校都读不起,只能沦为社会底层了。

    如今已经是三月了,还有两个多月就高考,穿越后的苏文发现这个世界教授的高中知识与他前世所学出入太大,没有这方面的积累,对即将到来的高考是没有什么期望了。

    所以,他只能另辟蹊径——

    参加华夏中学生文学大赛!

    在原来苏文的日记里,他对这一大赛念念不忘,大赛是每年二三月开始由市里的遴选,三月底截稿,四月初出成绩,之后四月中就要参加省里的选拔,到四月底全国总决赛就开始了。

    所有的名次都在五月之前出来,不耽误每个学生六月的高考。

    当时的苏文要准备美术艺考,来不及准备文章参赛,现在却是市里截稿的最后几天了,再重新准备一来一回估计时间也不够了。

    因此,他又只能把主意打到余成头上来。

    市里的初赛,除了由学生自由投稿外,还在一些高中选定荐稿人。粤州第七中学作为市立高中,也有这么一个荐稿人,那就是余成。

    余成出身名牌中文系,是一个文艺青年,与市里作协的人相熟,因此被选定成为第七中学的荐稿人,每年可以举荐三五个学生去参赛。

    这些都在原来苏文的日记里写着,苏文看到这里的时候,心里就开始打余成的主意了。

    自由投稿名义上没有什么门槛,可人太多了,遴选文章的人肯定看不过来,难免有遗珠的事儿,而荐稿人作为熟人,他提供的文章自然有优先的可能,出彩的机会也就大大提升。

    “你要参加中学生文学大赛?”看着苏文发亮的眼睛,余成有一种被算计的感觉,心里很不舒服。

    他觉得苏文今日高调至此,完全是为了这一目的!

    先是否定他关于“坚强”的教育,继而推出什么断头诗的概念,扯了“诗可以怨”的话题,让他这个老师大感兴趣,一步步掉入他提前设计好的圈套,最后才抛出这两首高明的古诗来。

    “什么断头诗!全是他自己准备的古诗,就是为了让我感兴趣而已!”余成有些恼怒了,恨不得大骂苏文几声,最后吐他一脸唾沫,鄙视地说想通过我参加大赛,那是没门的事!

    可是,他又不得不承认,苏文的这两首诗实在太出色了,精妙绝伦,其中有的句子说是千古绝句也不为过。

    面对这等好诗,作为一个文艺青年,说不心动那是不可能的。

    “老师觉得够参赛的水平了吗?”苏文看似很天真地又问了一句。

    余成无话可说了,这两首诗异常惊艳,能把他震住,自然也能让初赛的评委大大吃惊。

    余成已经可以想象这么一副场景了:那些颇有文艺范的评委拿到这两首诗歌,摇头吟唱,又哭又笑,像足了小儿姿态!

    他们所在的学校名义上是市立中学,可惜已经排到第七去了,何况市里还有不少出色的私人中学,因此,到这里的学生都是被人家选剩下的,在全市那么多中学里算不上有什么成绩。

    余成这几年推荐的学生,在文学大赛出彩的几乎没有,至多只能去全国总决赛走个过场罢了。他也想有那么一个出色的学生帮他出一口气呀!

    那么,苏文可以吗?

    余成心动了,想了想,又有些叹气地说:“苏文,别的学生很少以古诗词参赛的,以前获奖的诗歌,都是新诗。你……只怕难啊。”

    苏文摇摇头:“我查了资料了,就是全国决赛,也有些古诗词获奖的。”

    “这……”余成为难了。

    “苏文,你太自大了!”这时候,良久不说话的谢天行倏地呵斥,“人家能以古诗词获奖,你以为你也有这个能力?人家那是大才,你不过是走狗屎运拼出两首还算过得去的古诗罢了!”

    “过得去?”苏文撇了撇嘴,“那什么才是大才?”

    谢天行冷笑:“大才那都是一贯表现出色的。你如果有大才的话,以前怎么没见你表露出来过?你以前的文章,虽然分数不低,却也只是应试之文罢了,算不上高明!”

    苏文无法接这话,难道他能说以前是因为还没穿越过来吗?

    谢天行转头对余成说道:“老师,一时的灵感算不上才华,这家伙也不会一直有这样的运气。如果你推荐了他,到时候去参赛,写出狗屁不如的文章,不堪入目,只怕会有损你这个推荐人的名声,也会丢我们学校的脸面!老师你要三思呀。”

    说一千,道一万,他就是要搅合苏文的好事,万万不能让余成成为后者的荐稿人。

    为什么?

    因为他谢天行才是这个特长班的尖子,他之前写的一个剧本,就让余成推荐到市里作协去了!

    苏文要成为他的竞争者,岂不是让他危机大生么!

    余成为难了,一心觉得苏文今天的表现非常出色,两首古诗也达到了参赛的水平。可又觉得谢天行所说不无道理,生怕苏文只是一时灵感,难以为继。

    半晌,余成抬头看了看双目炯炯发亮一脸期待的苏文,沉吟了一下,有了主意:“这样吧,苏文,你现在当场再作一首这样的古诗,如果还有刚才的水准的话,这个荐稿人我就做了!怎么样?”

    再来一首?

    苏文眼睛倏地贼亮贼亮!

第八章 彪炳千秋的丹心() 
“老师,你此话当真?”苏文双目亮得像狼一样。

    他本来就有做文抄公的打算了,再鼓捣出一些经典来也没有什么心理负担,余成这样激他,完全是让他表现嘛。

    在这个世界,他把自己定位为文化传承者——这里与他原来的世界有几百年的差异,数百年文化就这样缺失了,他不散播开来,岂不是辜负了穿越者这个身份?

    他也想看看地球的那些经典文章能在这个世界发展到什么地步!届时,他这文化集大成者会有什么样的地位呢?

    想想都有些小激动了呢!苏文看到了无比明亮的前途。

    听到苏文有些怀疑,余成笑了:“我堂堂一个老师,还会骗你一个学生不成?只要你能写出贴近刚才所说的主题的古诗,水准又足的话,我不单给你荐稿,我还为你写个序,把今天的事说一说,记叙这几首诗的由来。如何?”

    苏文大喜过望:“这个好!这个好!那我就先谢谢老师了。”

    余成翻了翻白眼:“你就这么自信?”

    不是余成自信,是他对原来地球的那些大牛无比信任。

    大神永远都是大神,哪怕换了一个世界,都难以掩饰他们那些遮不住的光芒。那句话怎么说了?你就像黑夜里的萤火虫,就算卖猪肉也是那么帅滴!

    听到余成承诺作序,谢天行嫉妒得不行,他可没有这样的待遇。

    扫了自信满满的苏文,谢天行冷哼一声:“苏文,你不要把牛吹上天去!你以为古诗是那么容易写得好的吗?”

    “苏文,好好想,我相信你可以的。”这时候坐在苏文不远处的马文强出声支援他的朋友。

    苏文向他点头微笑,扫了一眼全场,同学们的表情不一,有的期待,有的淡然,有的不屑,还有羡慕嫉妒恨的。

    余成一脸笑意,目光铮亮,有期待,也有鼓励。

    苏文在谢天行那不屑又嫉妒的脸上扫过,并不多想,也不吟唱了,倏地坐下,拎起笔来,在作业本上扯下一张空白的纸,唰唰几下,写下了几行字。

    文不加点,一气呵成!

    在众人奇怪的目光下,苏文捧起纸张,噗的吹了一口气,一脸的笑容,自信地站起来,穿过教室,来到讲台前,双手把纸张递给了一脸疑惑的余成。

    “老师,我这诗不单切题,我还衔接刚才的话题,那就是如果文武圣人没有从五岭坡逃出来,被俘虏了,临死前会写什么断头诗。我想我这首诗能作为他的心声!”

    “文圣人的心声?”余成大为吃惊,觉得苏文口气太大,有点不知天高地厚了。

    在众人翘首以待的目光下,余成低下头,目光慢慢转到手中的纸上,一行行诗文跳进了他的眼眸——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