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文化巨匠-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想想,他的遭遇,与苏文相比,简直一个天,一个地,有天壤之别。

    只不过,苏文高高在上,他却是被摔在泥滩上罢了!

    “该死的苏文!”谢天行骂了一句,心理极度不平衡了,“你运气好写出几句好句子罢了,你真以为一定可以获得作协的赏识了吗?我才是这个班的尖子生,我的文学才华比你高多了,你想抢我风头,我让你……嗯嗯,我想想我爸有熟人在作协没,要使些小手段吗……”

    他没有看到苏文最后一首诗写的是什么,不然估计都兴不起对比的念头了。

    话说余成大步离开教室之后,立刻就到学校传达室,先用手机把苏文的三首诗歌与他的序文拍了照,之后套上信封,标注了地址与身份之后,寄了出去。

    信发出后,余成沉吟了一下,觉得不保险,拿出手机登上交流工具,给他在市作协负责中学生文学大赛审稿的朋友发了一条短信:“方程式,给你寄了三首诗歌参赛,是我学生的作品,你一定要先睹为快,不看后悔!”

    措辞很随便,因为对方是他的大学同学,名叫方承世,被大家戏称为数学的方程式。此君也是文艺青年,发表过很多作品,也算得上是粤州的一个文学人物。

    方承世在作协工作,负责每年的华夏中学生文学大赛,也是因为他的关系,余成才能成为这个中学的定点荐稿人。

    方承世很快就回复余成:“后悔?你太夸张了点吧,吓唬谁呢!”

    余成不说话,直接把拍下来的诗歌与序文发了过去,之后又去上另外一个班的课了。

    他却不知道,方承世看了发过去的诗歌后,是如何的惊诧震撼,大嚷大叫,顿时把整个作协闹得鸡飞狗跳,一下子就把作协之人的目光都引到了他身上,以及他手中的作品上!

第十章 验证真伪() 
“好诗啊!绝妙的好诗!说是千古绝句也不为过!”

    方承世不停地拍桌子,大声赞叹,丝毫不顾他那失态的情况招来同事不满的目光。

    粤州市作协办公室有一个教室那么大,负责日常行政事务的几个作协成员都在这里办公。作为文人,大多喜静,方承世如此嚷嚷,自然会让他们大为埋怨了。

    不过他们也知道最近方承世在忙中学生文学大赛的事,审稿都是那么一回事,要么赞叹,好像吃到了天下美味;要么苦恼,好像吃的东西难以下咽。

    这些天,他们看到的方承世更多是连连感叹,说稿子都是垃圾,幼稚没水平,无病**,恨不得把自己的眼睛都挖出来,免得受到玷污,还说这活简直不是人干的,长期做下去肯定要减寿几年!

    没想到今天却赞叹有加,看来应该是拿到一篇好稿子了。

    “小方,是否看到佳作了?不要吝啬嘛,好东西给我们分享一下。”这时候一个四五十上下的中年男子站到了方承世侧边,一脸笑意地询问。

    “李主席!”方承世稍微收敛狂态。

    “是副的主席。”中年男子还是一脸的笑意,更正了方承世的说辞。

    方承世无奈点头:“好吧,李副主席。”

    他只是作协成员,对方李道铭却是粤州市作协副主席,两人能够亲近,除了是作协同志外,都还有一个身份,那就是《华夏文学》广东行省周刊驻在粤州市的通讯员,可以说是编外编辑。

    中学生文学大赛就是《华夏文学》杂志与帝国作协联合主办的大赛,因此两人也是粤州市负责组稿审稿的负责人。

    这些天他们可被不少幼稚的中学生作文折腾得够呛。这也是李道铭看到方承世高兴赞叹就不舒服的原因了,大家都是活同样的活,凭什么有好东西不能分享呀!

    不行,好稿子他李道铭也要一睹为快!

    “稿子拿来!”李道铭直接伸手索要。

    方承世摇头说道:“手写稿还在寄过来的途中。我看的是电子版的,是那个荐稿人发过来的。”

    说着,方承世举起手机晃了晃,不无炫耀地说:“都在这里,要看吗?”

    李道铭哼了一声,也不废话,直接从方承世手中抢过手机,嘟囔说道:“如果文章没你说的那么好,看我怎么收拾你!文章在哪里,什么题材?”

    “是诗歌!古诗!”方承世故意强调了一下,指点对方。

    “古诗?现在的人还能把古诗写得好吗?”李道铭撇撇嘴不大相信这些古诗的水平了,要不是方承世刚才那疯癫的模样吸引了他,他都不愿意看下去了呢。

    在他心里,就算有人能写好古诗,那也是沉浸古诗多年功力精深的国学大家,至于一个中学生的参赛作品,还是古诗的题材,有看下去的必要吗?

    漫不经心地看下去,第一首是《慷慨篇》,映入眼帘的是比较平常的句子:“衔石成痴绝,沧波万里愁。孤飞终不倦,羞逐海鸥浮……”

    “说的是精卫填海的故事?”李道铭眉头更皱了,“这诗只能说一般呀!”

    才腹诽完,耐心看下去之后,李道铭整个人都挺了一下,精神顿时振奋:“慷慨歌燕市,从容作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好诗,好诗啊!”

    连连赞叹,除了说好字,李道铭还真一时无法想到什么形容词来赞叹,通读整首诗下来,只觉满嘴都是豪迈之气,整个胸腔都是慷慨的味道!

    方承世闻言眉开眼笑:“主席,我说了是好诗嘛!这只是开篇第一首,你再看下去。

    李道铭点头看下去,乍看题目就愣了一下:“《断头诗》?什么叫断头诗,没听说过呀?望门投止……咦?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李道铭眼眶猛地睁大起来,只觉得胸中有一口闷气要宣泄出来,半晌才炸声喝道:“好一个‘我自横刀向天笑’!豪迈!悲壮!义气!真是好诗啊!小方,你那个荐稿人推荐了两首好作品呀!”

    “两首?”方承世笑了,有些激动又期待地说,“主席,你再看最后一首!”

    李道铭看方承世的神色,也迫不及待地看下去了。

    这是《过零丁洋》。

    慢慢读着,等念到最后两句的时候,李道铭整个人都因为激动而颤抖,声音越发高昂,直裂云霄: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读罢,李道铭整个人僵住,张大嘴巴一直都说不出话来,眼神迷离,心神好像游于九天之外了。

    半晌,他渐渐回过神,扭头看着方承世,想说什么又说不出来。

    方承世重重点头,脸色因激动而红:“主席,这是我一个同学推荐的稿子,是他一个学生写的,一个中学生!你现在知道我刚才为什么那么激动了吧?”

    李道铭无法评说了。

    在“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样的诗句面前,一切语言都是苍白的。

    深吸一口气,李道铭幽幽问道:“这真是一个中学生写出来的?”

    方承世愣了一下,继而苦笑:“主席,这样的诗才,注定了能在帝国诗坛有一席之地。如此名篇诗作,谁愿意给他人所用?”

    “那……这么说真是中学生写的了……”李道铭满嘴都有些苦涩了,“这样的诗作,别说参加省级的中学生文学大赛,就算到全国总决赛,也能胜出呀。这样的水平,都可以刊登在我们广东行省的《华夏文学周刊》上了。”

    “我看不单是周刊,连帝国总刊都够水平上了。”方承世补充了一句。

    李道铭想说什么,最终却点了点头,叹道:“是啊,都可以上总刊了。这是多少文人的梦想呀!”

    《华夏文学》是帝国作协与皇家大学文学系主办的刊物,是华夏帝国名气最大声誉最高的文学刊物。

    与一般的刊物不同,经过多年发展,《华夏文学》刊物分级而立,集团化运作,每个省都有一个编辑室,像子公司一样,在本省出版刊行文章,每周一刊,所以又叫周刊。

    再往上,就是总刊了,由京都著名的作家与教授审稿,每个月刊行一次,又叫《华夏文学月刊》。

    月刊上面的文章,不是谁都能发表的,必须是从各个行省当月的四份周刊上遴选出来的最有价值的文章。

    华夏帝国有五十个行省之多,一个月四份周刊,也就是说,总刊每月一次的文章,是从至少两百份周刊里筛选了出来的精品文章,是二十亿人民之中的作家的精华!

    所选文章,精益求精,需要众多著名审稿人在众多文章中遴选出来后再经过投票,胜出者方能登上《华夏文学》的月刊,可见名额之少,可见难度之高。

    有的文人,在各个行省的《华夏文学》周刊发表过无数文章,一年到头,却连一篇都没被总刊选上,有的甚至半生都没有这样的荣誉。

    因此,无数作家文人以在总刊发表过一篇文章为荣!

    方承世与李道铭在广东行省也算是小有名气的作家了,在省里的《华夏文学》周刊发表过不少文章,可这么多年下来,却没有一篇能上总刊。

    所以,刚才他们谈论这些诗的价值,除了赞叹外,还有羡慕嫉妒恨!

    他们恨啊,恨自己没有这样的才华,恨老天为何把这等天赋都赋予一个人了。

    对方特么还是一个中学生!

    果然是人比人气死人么?

    “主席,我觉得可以给这个学生一个直通省级中学生大赛的资格。你说呢?”方承世直接表示对写出这些作品的学生的欣赏了。

    这时候,李道铭看完了余成对这些作品的序言,他倒是有些犹豫了:“小方啊,你这个接头的荐稿人太实诚了,这序文发出去,只怕对这个学生不是好事。”

    “怎么了?”方承世吃了一惊。

    李道铭苦笑:“虽然帝国言论自由,不以言获罪,但是文武至圣是神人,怎么能拿他开玩笑呢?这断头诗是假设文圣人要断头为前提才成立的。这个不好!发表出去只怕会引起轩然大波。你要知道,文人都是相轻的,而且杀人不用刀。”

    方承世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慌了:“主席,那……怎么办?”

    李道铭轻轻一笑:“这学生诗才了得,是我们粤州的人才,当然要好生保护。这样吧,你去找那个老师,让他改一改序文,别与文圣人沾边就行了。还有,直通省级大赛的资格可以给这个学生,不过你要亲自验证一下这些诗是不是真的出自其手。至于怎么验证,你自己琢磨。”

    “我现在就出发。”方承世立马收拾妥当走出作协,直奔粤州第七中学而去。

第十一章 校花林语彤() 
粤州市第七中学。

    苏文总感觉同学们看他的目光充满了异样,有迷惑,也有惊异。不过想来也正常,落河后第一天上学,他就连续鼓捣出三首诗歌,而且每一首都有名句,深得国文课老师余成的欣赏,二话不说就推荐到市作协去参加华夏中学生文学大赛。

    这种待遇,有的人羡慕,有的人嫉妒,有的人眼红。

    除了谢天行这个奇葩外,读特长班的人都是学习成绩不怎么样的,甚至可以说是落后的,只能寄希望于自身特长,通过特长考试进入大学。

    苏文美术考试考砸了,按理说高考无望,基本上只能去读职校了,出来后就是一个技术工人,熬他个十几二十年也就一个工程师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