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国企之花-第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冰冰脸色绯红道:“我什么时候说过喜欢乔老爷?”

    何文彬笑道:“我是干什么的?我是资深教育工作者!教过成千上万少男少女,什么样的心思都休想瞒过我!最近你回家几乎每天都要乔老爷长乔老爷短,一提到他就神采飞扬,像是服了兴奋剂似的,你那点鬼心思全都写在脸上了。”

    冰冰面红耳赤。“爸胡说八道,不理你了。”

    于兰芝笑眯眯道:“我也多少看出一点苗头,还能瞒得过你爸?冰冰快说说,进行到哪一步了?”

    冰冰道:“妈又乱说,八字还没一撇,算哪一步?”

    何文彬道:“乔正清这小伙子虽没见过面,却已久闻大名,如雷贯耳。有机会请他来家玩玩,好小伙子难找,不要错过。”

    冰冰嘀咕道:“是爸要见他,不是我请他,到时别说是我的鬼心思!”

    何文彬哈哈大笑。“对对对。是我请他来玩,与你无关!”

    何文彬和于兰芝相视而笑,他俩见冰冰的愁容一扫而光,心中都舒畅无比,几乎在同一时刻挟了菜放进冰冰碗中,冰冰连声嚷着吃不下了。

    何冰冰说得不错,她和乔老爷的事确实是八字还没一撇。

    读初中时,何冰冰和同学们一样,正处于情窦初开的混沌状态。何冰冰、余小瑛、夏明兰三人是班里乃至市二中初中部公认的“三枝花”,备受少男少女青睐。他们的一言一行都是同学们关注的焦点。

    他们所在的(4)班,是初中部的“尖子班”,这不是校方的刻意按排,而是同学们集体努力的结果:学习成绩方面,“三枝花”加上洪振东、白面书生等都是学校闻名的“尖子”;文体方面更是独占鳌头:每次文艺晚会一等奖都是(4)班的“专利”,夏明兰、余小瑛、贾雯雯几个女生理所当然是主力军。在体育老师彭建元带领下,以洪振东为队长的校篮球队,在三江市中等学校“打遍天下无敌手”。其中的主力队员(4)班占了一半多。就连(4)班的拉拉队也是独树一帜、气势不凡,在三江中等学校联赛中十分抢眼。

    在那轰轰烈烈的学雷锋热潮中,(4)班一马当先,获得先进集体称号。二中梁校长以(4)班为荣,亲自给余小瑛、夏明兰、洪振东等同学挂大红花。

    相比之下,何冰冰显得低调许多。她平日一般不与男同学说说笑笑,总是静静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看书,或者冷眼旁观。她的课余时间大都用在跟彭老师学武术健身。

    在何冰冰的眼中,乔正清是个不起眼的角色,除了打篮球有些功底外,别无出众之处:学习成绩中等偏上,不善言语,性格内向。幸好他的长相还可以,看上去挺顺眼。可惜的是“聪明面孔笨肚肠”,将来难有大作为。

    让何冰冰对乔正清刮目相看的一件事发生在红旗兵团批斗梁校长和彭老师的大会上。

    那一年,洪振东带领红旗兵团的红卫兵小将批斗梁校长和彭老师。

    洪振东在台上慷慨激昂批判梁校长执行资产阶级教育方针,用封资修毒害青少年,不断引领造反派呼喊口号:“打倒梁泽云”、“打倒彭建元”。

    梁校长和彭老师胸前挂着的大木牌足有二、三十斤重,压得二人弯腰曲背。梁校长实在坚持不住,双腿一软,人就倒了下来。戈春生让几个红卫兵把他架起来,梁校长的身子软绵绵地站不住,戈春生狠狠地踢了一脚,让他跪下,用木牌支撑着不让倒下。

    彭老师突然抬起头,双眼凶狠地盯着戈春生,愤怒的目光仿佛象团火。

    戈春生大声喝斥:“还敢嚣张?跪下!”

    他摁着彭建元的头要他下跪,彭建元死活不肯。戈春生在他后面踢了一脚,彭建元猝不及防,双膝一屈跪了下来。他随即一个鲤鱼打挺,稳稳地站在台上,腰板反倒比方才挺直许多。

    戈春生怒不可遏,竟然动手扇起彭老师的耳光来,只听得劈里啪啦的声响,戈春生左右开弓扇了几十个耳光。彭老师闭着眼,紧握双拳,依然挺直腰板纹丝不动,不一会便双颊红肿,嘴角流出鲜血。一时间,台上台下都惊呆了。

    何冰冰眼睁睁地看着彭老师受到如此侮辱,胸中的怒火犹如激流汹涌,喷涌欲出。但她非常清醒,此时此刻象她这样的小女生还能做什么?台下数百名良知尚存的同学又能怎样?她更担心彭老师因忍受不了奇耻大辱而被迫反击,凭彭老师的武功实力,十个戈春生都不在话下。可是那样会有什么后果?不可想象!

    就在这当儿,有几十名同学高呼着“要文斗,不要武斗!”从外面冲了进来。何冰冰见是“四·二三”战斗队来了,她心中一喜:梁校长和彭老师有救了!

    洪振东在台上喊叫:“拦住他们!拦住他们!”

    红旗兵团的同学们大都没有反应,有几个虚张声势地叫了几句“别过来!”却站在原地不动手。

    洪振东拿着麦克风和台上的同学站到台前叫喊革命口号。

    “四·二三”战斗队依然喊着“要文斗,不要武斗!”冲到舞台前,被红旗兵团挡住不让登台。

    洪振东又领着呼喊一句,“四·二三”立刻回敬。两边人马面对面轮流呼叫,用一阵高过一阵的声浪压住对方。戈春生也加入了“语录”战,扯开嗓子吼叫,声色俱全,却把梁校长和彭老师撂在一边。

    这时,几个“四·二三”队员从后面跳上舞台,迅速架起梁校长和彭老师悄无声息地撤走了。何冰冰看到其中有个同学居然是乔正清,原来是他搬来市三中的“四·二三”战斗队当“救兵”,“四·二三”的头头就是彭老师的亲弟弟,何冰冰埋怨自己没早想到这层关系。

    这次批斗大会是何冰冰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参加的造反活动,正是从这天起,何冰冰闭门不出,把学校里的一切事情抛之脑后,什么大字报、大串联都不能挑动她的神经,唯有乔正清的影子常常在她眼前浮现,他的形象也在心目中变得越来越高大。她曾经有过几次冲动,想问乔正清:在那种怪异险恶的场合,为何有胆量做出那么危险的事?可是乔正清不久就失去了踪影,同学们谁都不知道他去了哪里。

    这一去就是十年,何冰冰再也没见过他,倒是在梦中常常见到乔正清投篮得分的矫健身影、静静地坐在后面课桌上凝思的神态和批斗会上利索地扶着梁校长溜走。直至前几个月才突然冒了出来,而且跟她同坐一个办公室,她喜出望外,偷偷地热泪盈眶!

    在办公室里,何冰冰常常和颜悦色地主动跟他说话,与对待洪振东的态度有天壤之别,以至引起其他同事私下议论。何冰冰并不在意,毕竟已经步入大龄青年的年纪了,自己的幸福靠自己把握。可是乔正清的反应却很迟钝,躲躲闪闪的,就是不敢主动捅破那层窗户纸。真笨! 

第三十一章匿名信掀不起大浪() 
第三十一章匿名信掀不起大浪

    第二天,何冰冰一大早就赶到厂里,她急着想见到乔老爷,把辛人杰的话转述给他听。她要明明白白告诉乔老爷,现在已经不再是搞阶级斗争的年代,每个人都会有美好的前途,绝不能背上家庭包袱,缩手缩脚。再说厂里领导对他都很器重,谁都没为他父亲问题另眼看待,有什么可自卑的?

    可是,上班时间已到,没见到乔老爷的影子。在何冰冰的记忆中,他从未迟到过,难道又出了什么事?偏巧韩大光和栗本佑都不在办公室,她想问都问不到。何冰冰独自坐在办公室整理车间生产报表,心情老是平静不下来,隔了一会就到车间门口站上几分钟。

    何冰冰的异常举动被董跃进看在眼里。

    董跃进在饭桌上拍胸脯要帮洪振东的忙,他的底气就在于有条件密切关注车间办公室的一举一动。保卫科昨天开始调查乔老爷和余小瑛、周国良的关系问题,他观察到韩大光、粟本佑等人都很气愤,今天一大早,两位车间领导就急匆匆去厂里,乔老爷也不知去向,只剩下何冰冰坐镇办公室的。此刻见她的脸色虽然和往常一样平静,但她不时进进出出却暴露出内心的焦急。她为谁着急?当然为乔老爷!

    董跃进由此分析出洪振东的忧虑确凿无疑:何冰冰很在意乔老爷的得失,换句话说,乔老爷在她心里有位置,而洪振东连芝麻大的角落都挨不上!按理说,何冰冰喜欢谁,跟他董跃进八竿子都搭不着边,问题在于洪哥有好处给他,而乔老爷连根毛都没有!董跃进觉得悲哀,他打不定主意,要不要把这情报告诉洪哥。

    过了一个小时,仍旧未见到乔老爷,何冰冰愁眉锁眼,第一次体会到坐立不安的滋味。

    此时的粟本佑,正在厂工会主席费清明的办公室。

    粟本佑汇报了有关匿名信的详细情况后,情绪略显激动。“眼下正是争取‘双过半’的关键时刻,这种事的负面影响可想而知,对三位当事人也极不公平。我们车间的意见早就对赵科长讲得明明白白,可是赵科长仍然兴师动众扩大影响,真不知道他是为生产保驾护航还是别有用心!”

    费清明沉思道:“你们的意见是正确的。搞好安定团结争取‘时间过半、任务过半’是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尤其我们工会更要配合生产部门,调动每个职工的积极性,特别是保障职工合法权益。

    这封无根无据的匿名信说得轻一点是泄私愤图报复,说得严重一点是污辱人格,侵犯人身权利,是犯法行为。你们车间领导应该在适当时间公开澄清,还他们一个清白。

    我会跟严书记就这事交换意见,希望厂党委能够重视起来。我以为这起匿名信事件不仅仅是个别人泄私愤的问题,我们不妨想得更深、更复杂一点。老粟啊,别指望一次会议一个决议就能把十年动乱的思想桎梏纠正过来,积重难返,任重道远哪!

    另外,当事人的情绪怎样,特别是那个乔正清?”

    粟本佑道:“乔老爷的态度似乎没受多大影响,他说他父亲这么大的事都挺过来,这一点风浪算不了什么。他今天去参加市里的技术干部培训班了。至于另外二位,我找他们谈过话。原本就处于被人指指点点的地位,早有抗压能力,再加上一封信,不会把他们压垮,只是增加一点愤怒而已!”

    费清明道:“这几位都是好样的,可见群众的境界已今非昔比,‘八分钱现象’的魔力退化得差不多了。偏偏有的干部还不如普通群众理智,真是怪事!”

    这当儿,在党委书记严舜平的办公室,一场激烈争论正在进行。赵科长捧着一叠厚厚的调查记录,侃侃而谈。

    “根据严书记的指示精神,我和总装车间十五名职工谈了话,其中有车间管理人员、班组长、老师傅、徒工等,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在谈话前跟车间领导打过招呼,得到他们大力支持。”

    “等一下,那天你拿匿名信来请示,我提的要求是什么?”

    “要谨慎、隐秘、不张扬。”

    “那你为什么要惊动那么多人,搞得满城风雨?”

    “市委办公室打来电话,说市领导对此事很生气,要求我们迅速核实、查清真相,严肃处理破坏他人家庭的责任人。正巧严书记去省里开会,无法向你请示汇报。为尽快落实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