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一把刀-第14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白手们最稳定最大的收支大幅缩减,只能跟那些榨不出什么油水的小贩身上找,可怎么找他也找不回来啊。

    李四倒是没什么损失,为啥?因为他就在那里有股份,每年分几百两银子呢,这可比压榨那些商户来钱多,而且还不被人戳着脊梁骨骂,慢慢的,李四越来越不爱支使手下那些白手了,没活干就没钱挣,这样一来,石三收入开始大幅缩水,不过讽刺的是,他那媳妇却在红花棉纺厂找了个工作,而且还做到什么车间主任,一月一两五钱的月钱,好嘛,这下这家里的主导权一下子翻了个个,整天嚷嚷着什么妇女能顶半边天,还开始学识字,还把儿子送去今年初刚在寿光开的红花小学上学,奶奶的,这家里石三的地位是越来越小。

    石三越想越憋气,不过好在这个月就要发笔大财了,到收秋赋的时候了,每年这个时候可都是有一笔不小的银钱进账。

    想到这,石三这心情好了不少,脚步也轻快了,很快到了县衙,门口那已经有几个同是白手的伙计在那等着了。

    “老三,狗日的怎么才来。”

    石三奇了怪了,平时这时候应该就喊这一句了,今天咋一个个跟蔫了似的呢?

    “猴子,咋了,家里出事了?”石三走过去,扯着相好的同伴问道。

    长了一张猴脸外号猴子的这白手白了他一眼:“狗日的,你家才出事了,哎,你还不知道,今年这秋赋咱发不了财了。”

    “怎么回事?快说说。”石三急了,这可是他在家翻身做大男人的唯一机会了。

    “李捕头来了,听他怎么说吧。”

    这时,圆滚滚一身绸面员外袍的快班捕快李四走出县衙,呼啦一下子,石三等手下白手赶紧围过去请安问好。

    “哎吆,李爷今天气色上佳,看来要有彩头了吧。”

    “李爷吉祥,前天小的给您老那麝香丸可合用?”

    “咳,”李四清清嗓子,手下们纷纷住嘴眼巴巴看着他,大家可都是听过那传闻,可别是真的呀。

    “嗯~你们可能有的人也听过,今年这秋赋有人包了,你们呐,还是该干什么干什么去吧。”说罢,不等众人回过神来,这位李爷呲溜进了衙门。

    “……狗日的李四,老子给他卖了多少年命,说不管就不管了?我草死他个亲娘的……”那猴子开始低声大骂,其他人也是在那愤愤的骂着,一年最挣钱的机会没了,那他们这些白手还干个屌,回家喝西北风吧。

    石三有些沮丧,不过却没跟那些伙计一样在那大骂李四,毕竟他还有他那能挣钱的媳妇来。

    “难道真要去那建筑队卖力气?”想想他就郁闷,堂堂一江湖好汉,练了这么多年刀法,最后还不如一个干苦力的。

    “当当当当当!”

    一阵敲锣声,两名年轻人突然冒出来,石三等人回头愕然看着这两人,堂堂县衙面前敲锣,这两个兔崽子是不是想找不自在。

    “正好老子憋气,拿这(俩兔崽子撒撒气。)”猴子撸起袖子,还没说完。

    只听见:“各位听好了,我红花商会近日因业务需要,要招一百名保安人员,一月发一两月钱,工作时间六个时辰,管饭,具体干什么可以于三日后去我红花商会寿光县分会咨询,名额有限,只招一百名,有勇武之人优先录取,晚了可就没位置喽……”

    “…………”这些白手面面相觑,勇武,他们不就是这县城最勇武的么,捉拿犯事的凶徒,哪次不都是他们上前拼命。

    “有意思,看来老子得去试试。”

    “我也去试试。”

    “也许,这什么保安比那干苦力好?”石三也在那低声自语。

    。。。。。。。。。。

    “阿天,那徐家来年要对付咱们,不可不防啊。”

    “呵呵,红玉,徐家不足虑,如今衙门这些吏胥都是红花商会的股东,而那些干实事的白手半年之内,也全在咱们手中,风平浪静,到时徐家拿什么在朝堂上攻击我?至于武力,我杨家军怕谁,我做这些,不是为了徐家,是为了将来能晚几年造反,地方上都是咱们的人,被人察觉的机会就小,能晚点,还是晚点的好,毕竟,有些事,确实没准备好。”

    造反,还早了些。

    skbshge

第184章 对我来说最重要的() 
天启三年七月十五日,一年一度的秋赋又开始了,今年可说是风调雨顺,庄稼长势很好,是个丰收年。

    莱州府胶州高密县城北十三里处的胡庄,一个百来户的庄子,没什么稀奇的,跟这时代其他村子一个样,到了该交税银的时候喽。

    “吱~呀~”

    长着一脸黑黝黝老褶子的胡老汉一大早推着独轮车出了门,上面装着两大麻袋麦子,走了一会儿,被这高挂的日头晒得脸上直见汗,稍微停下休息会,拿围在脖子上的汗巾抹把汗。

    “嘿吆~起~”

    胡老汉继续赶路,今天是去城里红花粮铺卖粮换钱交税银的日子,今年庄稼长的好,一亩地出了有一担多的麦子,这可真是个丰收年,不过胡老汉却没多大喜意,因为还有个要交现银的秋赋在等着他一家。

    一条鞭法,农民出了粮食还得先换成银钱,才能交上去,本来这真正的税赋不高,可明末这世道,官府层层加派,到了百姓身上已是有些吃力,却还要先换成银钱,可开粮铺的哪家不是士绅豪强的背景,这时候正好趁机压低粮价,这样一来,百姓们几方面都吃了亏,而这些地方吏胥士绅却从几方面都是吃干抹净,赚了个盆满钵满。

    “得亏这二郎神老爷厚道,要不然,俺这丰收年照样也过不好啊。”

    胡老汉边走边自语着,言语里满是对那二郎神的感恩之情,自打去年红花粮店在高密县开业,人可真厚道,从不压低粮价,去年收成不好,要没有这红花粮店以时价收购胡老汉手里的粮食,怕是胡老汉交上那税银后,自家就没多少粮食可留了,到时,不是要饿死家里几个人,就是要去那黑心的胡老爷那里借粮食,那可是高利贷啊,利滚利,借一百斤,来年可就要还一百五十斤还多。

    一会换了银子,交上那秋赋银后,还有富余,给俺那大孙子买点好吃的,听说那叫面包的玩意孩子可喜欢吃了。胡老汉想着到时候他那大孙子见了面包那高兴劲,不由咧嘴笑了。

    很快到了县城,东城区东街口红花粮店门前已是排了一条长龙,胡老汉老老实实在后面排队。

    粮店门口旁边有几张桌子,县衙户房几名书办正拿着鱼鳞册在那等着,有换了银子的农民出门后走到桌前,报上户主名字。

    翻开鱼鳞册,该交多少,交上,按个手印,拿着给的一个条子,这就算交完税了。

    “……多谢二郎神老爷……”

    交完税银的人,临走前跟那几名户房书办还有说有笑了几句,胡老汉看的这个新鲜嗳,以前交银子可没给这些狗日的衙役个笑脸,今天这是怎么了,至于听到那句多谢二郎神,那肯定得多谢人家啊,要没有他,俺们怕是在这秋赋上要花双倍的麦子。

    等到胡老汉了,店里两个小伙子出来帮胡老汉把粮食搬进来,过了秤,得了二两二钱银子,胡老汉出了门,走到一张方桌前。

    “哪里人,姓名。”

    “胡庄,胡大。”

    “哦,胡大,找到了,有地十亩,该交八钱银子。”

    “…………八,八钱?”胡老汉有些糊涂,往年不是该交一两八钱么?

    “是八钱,咋得,想多交?”桌后坐着那书办笑眯眯看着他。

    “没,没,八钱好,八钱好。”胡老汉赶紧把一两银子拍在桌上,就怕对方突然改口。

    收一两,找二钱,胡老汉攥着找回的二钱银子,想了想,还是忍不住心中好奇,小心的问道:“官爷,朝廷今年有,有恩典啊?”

    那书办麻利儿的开着条子,嘴里说道:“不是朝廷有恩典,是咱们二郎神老爷活菩萨,替你交了一两银子,来,在这按个手印。”

    “…………多,多谢二郎神老爷。”胡老汉颤巍巍按上手印,拿着条子往外走,原来刚才多谢二郎神老爷是这意思,活菩萨,活菩萨啊!

    胡老汉莫名的心中有了些感悟,只要二郎神在,他这个地地道道普普通通的农民,也会过上好日子,也会不再麻木的活着,也会,“二郎神老爷保佑,让俺们家的日子越来越有盼头吧。”

    胡老汉推着独轮车,迈着轻盈的脚步,浑身上下有了股生机勃勃的气息。

    “做好事当然要留名,不然我这好事不白做了?四府的百姓一定要让他们知道是谁舍了大利来帮他们。”

    “哥,这四府的百姓你都给他们交一大半秋赋银子,这可是笔不小的开支啊。”

    “呵呵,春娘你仔细算算,兖州府几乎都是我的地,衙门里也都是我的人,没有乱七八糟的加派,正儿八经朝廷收的税其实不多,这就去了一府,青登莱三府这些百姓,他们为啥要交那么多秋赋银,一大半就应在那些衙门吏胥上,现在我承包了秋赋,打个比方,十亩地,上面收八钱,到了县衙,就得收一两八钱,这多出来的一两怎么分?知县,吏户两房占总共占三成,其他房加上三班占三成,还有四成是给那些出力的白手的,如今四府县衙那些白手都开始为我工作,这四成就没了,剩下六成你算算,一府地顶天在册的有十万亩,十亩地我要交六钱,十万亩就是六千两,三府加起来还不到两万两,用不到两万两的银子买四府百姓的人心,你说合算不合算?”

    “…………我这脑子想不了那么远,哥,厉害!”

    。。。。。。。。。。。。

    杨天任固堤店巡司的固堤店,(即今潍坊市寒亭区固堤镇)有个大常疃村,村里有户姓张的人家,这人家里有两名兄弟同中举的举人老爷,张尔忠张尔宏,兄弟俩同是举人,这可在潍县周边士林是个美谈。

    七月十六日这天下午,锦衣卫北镇抚司山咚按察千户杨天拜访张家。

    “杨大人,请喝茶。”

    “呵呵,多谢张举人了。”

    张家二进宅子正堂,张尔忠张尔宏兄弟正陪着穿了一身飞鱼服的杨天喝茶,同时他们心里嘀咕,这杨天二郎神的名头在潍县震天响,没想到竟还是锦衣卫千户,这可了不得,他们兄弟俩这二举人在人面前根本不够看,也不知今天找上门来是为何,锦衣卫这名声可不好听啊。

    张尔忠脸盘略圆,长的有点喜庆和善,张尔宏就有些清瘦,兄弟俩都刚刚过了四十这不惑之年。

    “唔,好茶。”杨天只顾在那品茶,时不时赞叹一下。

    “……不知大人来我张家,有何贵干啊?”张尔忠见对方一直不开口,只好开问了,他自问张家持身清正,耕读传家,在这固堤店民间的名声素来是不错的,自也不怕对方借机生事。

    “张大举人,中举有十二年了吧,这进士确实不好中啊,张二举人也差不多得有七八年了吧,两位,听说如今朝堂咱这齐鲁大地出身的官员可被那东林党迫害的很惨呐,等东林党独掌大权,两位怕是这进士之路更要遥遥无期喽,不是本官泼两位冷水,吾观两位怕都不是才思敏捷少年成名之辈,两位现在这年纪,要是继续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