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顺宗(唐朝吴老二)-第5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提弥珠哪里不知道严秦是在激将,他初战告捷,对剑州军的战力已经有所了解,巴不得多立战功,马上回应道:

    “有何不敢?只要将军一声令下,末将今夜就去取了剑阁来!”

    “好!”严秦道,“如你今日取了剑阁,本将定请节度大人向朝廷为你请功!可提弥珠,你速带本部人马为前锋,直去荡口,若接战不利,就等本将中军来到,若夺得荡口,就直扑剑阁!”

    “末将遵命!”

    可提弥珠向严秦行了个军礼,立刻转身寻本部兵马去了。严秦对其他裨将道:

第92章() 
“本将估计最迟明日中午,剑阁必破,陶将军留守剑门关,功同其他诸将,其他各位随本将出发!”

    “遵命!”

    接下来的战事激烈程度也是有限,可提弥珠倒也不是完全有勇无谋,对严秦的战术活学活用,临时捉了一个剑门守军的小军官就轻易诈开了荡口,一鼓而下后,就直奔剑阁县城杀去,不过攻打剑阁县城却费了一番周折。

    可提弥珠轻骑急进,赶到剑阁城下的时候正是将近五更,天色将明的时候。一路连战连胜,可提弥珠心里那个高兴啊,又自以为神不知,鬼不觉,一时也就忘了掩藏行迹,好巧不巧的,正好在剑阁北门值守的军官起夜,这厮倒也豪爽,起夜不找茅房,直接站在城楼上就潇洒开了,正舒爽间,抬起惺忪睡眼,浏览黎明江山,猛然看到一支军马杀奔剑州而来,这厮一激灵,连那话儿都忘了收,毕竟刚刚经过战事,警惕性还是有的,也不发声,只是扶住垛口看,天色又不暗,一眼就望见来军旗号服色不是西川军,马上高喊:

    “敌袭!敌袭!”

    一边跑到城楼里去敲警鼓,跑了两步才发觉裤子没提,忙一手提起来裤子,一手就去捡起鼓槌来敲。睡得正香的士兵慌慌忙忙穿衣服,找兵器,乱哄哄跑到城楼上,不禁一个个都吸了一口冷气。虽然个个眼边都带着眼屎,但是士兵们都一瞬间清醒了过来,在疯狂呼喊的军官的指派下,一边去刺史府报信,一边七手八脚地准备守城器材。

    城下的可提弥珠听见远远就听到城楼上传来撕心裂肺的喊声,虽然听不懂喊得是什么(因为极度震惊,城楼上军官的声音严重荒腔走板),却也意识到大事不妙,立刻催动军队加速向前,还未到城下,就看见城楼上站出来成百的士兵,只得暗叫一声可惜,按住部下,命人去禀报严秦。

    熹光微露时,城头的守军终于暂时克制住了心头的恐惧,勉强站住了队形,文德昭也带着幕僚属官登上了城楼。同时,严秦率领中军也来到了剑阁城下,命令士兵散开布阵,站住阵型后坐下休息,等待攻城器具,同时吃早饭,吃完早饭攻城。

    “可提弥珠,你为何止步不前?”

    阵型站好后,严秦骑在马上,手握马鞭指着城楼问道。

    “末将刚到城下,就被守军发觉,末将以为仰攻不易,徒增伤亡,故而停下等候将军来到。”

    可提弥珠城下受阻,成由撒尿,失由撒尿,不觉声音里也带着懊恼。

    “哦,那你可曾试攻?”

    严秦并不关心可提弥珠的情绪,继续问道。

    “末将麾下士卒有限,又一夜赶路,委实疲惫,不曾试攻。”

    严秦闻言策马出阵,向城下跑去,可提弥珠见主将如此,不知为何,也驱马跟随,其他将士未得严秦号令,都立在原地不动。

    严秦一开始只是慢跑,可提弥珠也跟随其后,一直跑到城下两箭之地。可提弥珠是契丹人,在战场上策马不能狂奔,心里不由得有些憋屈,见两箭之地已到,以为严秦必然止步,刚要先行勒马,却见严秦一夹马腹,冲了出去。可提弥珠不由得大出意外,见严秦已经跑远,忙一夹马腹,扬鞭赶上。

    文德昭和刘辟一样,只是疏狂文士,赋诗饮酒可以,上阵杀敌那是梦境,胆色更是有限。城楼上文德昭正和士兵们大气也不敢出地远望对方军阵。看见对方排开阵势,不觉全身毛孔都张了开来,等到发现对方将士坐在原地吃饭的时候才放松下来,举起手腕,不自觉地擦擦头上的冷汗,身边的幕僚讨好地说:

    “天真是热啊!”

    文德昭却不答话,白了那幕僚一眼,大清早的,热什么?旋又想起也该让己方的士卒吃早饭,正要命人去准备,就见对方军阵中间驰出两骑,以为对方要攻城,刚放松的身体不由得又紧张了起来,其他人也好不到哪里去,文德昭觉得自己不但能听到自己的心跳,还能听到别人的心跳。城楼上甚至还有士卒的兵器掉到了地上,见长官都望着城下,没人管他,慌忙又捡起来。

    不料对方却只出来这两骑人,城楼上一时猜不透对方要干什么。还是守将聪明,马上反应过来,道:

    “刺史大人,这是要刺探我军虚实了,到此处必然停下,要不要末将带人出城去捉那二人?”

    话音刚落,严秦就策马冲了起来。二人一前一后冲到城下,引起城楼上一片惊呼,根本做不出任何反应,严秦冲城时就看到城楼下一人铠甲鲜亮,料定那必是守将,早已摘下弓箭,转瞬间张弓搭箭,射了出去,射完后已经将至城门,忙单手勒马回旋,那马也通灵,马上回旋过来,严秦和可提弥珠二人一前一后又往本阵跑去,只听到城楼上又是一阵嘈杂声音,眼前本方将士却是一阵欢呼,接着听到城楼上拉弦的声音,只是反应着实慢了些,待二人跑出一箭多后,身后才稀疏地落下几支箭来。

    回到本阵后,早有亲兵迎上来道:

    “将军神射!射死了敌方的大将!”

    严秦回过头时,才发现刚刚自己射的方向果然不见了那员将官。马上射箭极难,严秦箭术虽然精熟,却也没精到这种地步,刚刚不过是想吓吓对方,没想到却歪打正着,不觉暗道一声:

    “侥幸!”

    身后可提弥珠坐在马上抱拳道:

    “将军智勇双全,可提弥珠佩服之至。”

    可提弥珠在山南西道诸将中自负武勇,向来不太服严秦,故而在剑门关严秦要那话激他,不过此时此话却真是发自内心,严秦自然也不好说这是瞎猫碰到死耗子,道:

    “本将并非是要炫耀个人武勇,而是要让将军知道,城楼上站的只是不曾经过战阵的乌合之众,不堪一击,若将军一早乘势鼓噪攻城,只怕此时严秦已经坐在文德昭的刺史府里为将军请功了!”

    可提弥珠刚刚亲身经历一番,自然知道严秦所言非虚,翻身下马道:

    “可提弥珠贻误军机,请将军治罪。愿将军怜惜,让可提弥珠打头阵,可提弥珠必提文德昭首级来见将军!”

    公元1947年,美国将军魏纳德考察长江防线时说过这么一句话:

    “一支有战斗意志的军队的军队拿着扫帚疙瘩都能保卫长江。”

    言下之意,是在夸奖长江天堑的国防作用,可是从另一个角度分析,也是在强调战斗意志的重要性。想想也是,天险虽险,如果驻守的军队见到敌军就望风而逃,天险和通途有什么区别?

    剑州南有西川,北有山南,自从唐开国一来,不管内战外战,都一直属于后方,从未遭兵火,加上西川军扛着兵器在东川境内旁若无人的作武装游行,甚至游行到了山南境内,守军的训练无素、麻痹大意和骄横狂妄可想而知,文德昭又是和刘辟臭味相投的疏狂人物,所以剑州军下场也就好不到哪里了。

第93章() 
剑门关历来都被称为天险,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三国时姜维曾据此力敌钟会大军,让魏军不得前进半步。结果被严秦用计轻而易举洞穿,剑阁也不是不险峻,也不过耗费了严秦半个时辰光景。严秦刚进入刺史府坐下,可提弥珠就提了文德昭的首级来邀功,不过这次恭敬了许多,没有直接扔在严秦脚下。

    说起来这城攻得确实简单,等严秦大军吃完早饭后,后军就已经把攻城器械送了上来,严秦的作战计划虽然是奇袭,但是未谋胜先谋败,又是攻打险关,前军推进时,后军就带着攻城器具跟随。于是,严秦立刻就下令攻城。

    刚刚严秦到城下旁若无人地遛了一圈,射杀了对方的大将,本军士气已经被完全激发了起来,个个处于嗷嗷叫的状态,而剑阁的守军却由于刚刚守将被敌人旁若无人的射死,士气大落,刺史文德昭连叫人送早饭都忘了,这场攻城战的结果还不是可想而知吗?

    于是当进攻的鼓点隆隆敲响,严秦的军队结阵前进时,城头已经是一片失败的氛围,若不是其他长官仍在,士兵们早已一哄而散。他们本来也不是精锐,精锐的部队集中在剑门和荡口,守剑阁的只是二线部队。于是当严秦大军在城下停下,高声齐呼“只杀首恶,胁从不问”时,城上士气迅速崩溃。在城头督战军官的督促下,有气无力地放了一阵稀疏的箭雨,云梯一架上城头,城头的士卒就丢弃了兵器。

    文德昭早上匆匆起床,官服还未上身,所以刚刚严秦没注意到他,侥幸逃过一劫,见局势失去控制,就在亲信的护卫下匆匆下城,上马直奔剑阁南门,打算到梓州去留得青山在,攻城的先驱正是可提弥珠,听说文德昭逃走,生怕丢了面子,带着几骑人马就去追赶,可怜文德昭到剑州上任不过数日,就在剑阁南门外被可提弥珠赶上,再也没有柴烧了。

    严秦自己都没有想到胜利来得这么容易。发完安民告示后,严秦在剑州刺史府里接见了城内官员及士绅,将文德昭一干亲信幕僚装进囚车,随文德昭的首级一起发往兴元府,同时差人向严砺报捷。处理完该处理的事务后,严秦再也忍耐不住,出来游览这三国古城,站在城楼上,听着当地名人介绍古战场遗迹,吹嘘剑阁豆腐,建议将军晚上品尝。眼望绵绵青山中的皇柏古道,严秦不觉信心百倍,暗忖道:

    “气还没怎么喘呢,就这么攻破了雄关?”

    “众卿,剑阁自古就号称天险,姜维据关而守,钟会十万大军不得入,而今却被严秦一夜之间就攻破,真是出朕意料,同一座雄关,攻守之势却如此不同,众卿如何看哪?”

    紫宸殿里,李诵开心地对群臣说道,手里拿得正是严砺的战报。首战告捷,殿里的气氛也是喜气洋洋。

    户部侍郎潘孟阳见皇帝情绪高涨,忙抢先道:

    “陛下,臣以为这是陛下天威庇佑,故我平叛大军所向披靡,攻无不克,攻入成都活捉刘辟尚且指日可待,何况区区剑门关哉!”

    一席话说得真是慷慨激昂,不过李诵明显不吃这套,冷冷问道:

    “那天宝末年安逆破潼关又作何解呢?难道是玄宗天威不佑我大唐忠勇将士反佑叛军吗?在座俱是朕的腹心,朕在此不是要听歌功颂德的好话,而是要听到在座各位的真知灼见。”

    潘孟阳马屁拍到马蹄上,只得面红耳赤,喃喃不敢出声。兵部尚书王绍道:

    “陛下,臣以为严秦破剑门关只是一时侥幸。若是守军稍加戒备,严秦哪里会如此轻易破关?天下雄关无数,若个个都能破得如此轻易,那六国早已灭秦了。”

    他举的是战国时关东六国两次进攻函谷关均大败而归,伏尸百万,流血飘杵的故事。此言一出,立即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