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唐朝当王爷-第14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着实不想窝在亭子下就这么过一天,他又不是程丹阳和苏勖那样的老头儿能下一天的围棋。想去外面走走,呼吸新鲜空气,据说玉山顶上风景不错,可惜外面湿漉漉的,又没人陪自己一起走,陈华还没有撑一把纸伞就出去骚包溜达的文青范儿。他“啊呜。”打了声哈欠,五子棋肯定是不会下了,谢韫问他是否倦了,陈华摇头,然后唤上了二丫让她去拿点核桃来吃,嘴巴闲着的。

    倦没倦,就是有点无聊。以往都是闲不住的,没事儿都要去山下的庄子上转转看看庄稼怎么样了,休息在书院,浑身就觉得不舒服。

    二丫撇撇嘴,爱理不理地当跑腿拿核桃去了,一点儿也没李承乾跑的欢,是该教育了。

    二丫端来了两个食盒,分了一个给陈华,自己抱着一个找程铃铛两人边吃边看两个老头下围棋。大有等她们看下完棋,再回头发现周围的人都已经老了那种专注一晃就是百年。

    二丫的叛逆,陈华懒得管教,捏破核桃,取出里面的核仁,丢嘴里脆生生嚼着。半躺在椅子上,眯着眼,外面沥沥小雨,打在脆嫩的新叶上,风声、雨声,湿鸟声,笼罩着整个玉山书院。想到李恪、想起李泰,想起那个回家苦逼祭祖的李承乾,李恪和李承乾此时,肯定在宫里面感叹鸟笼太枯燥了时刻想着飞出来,李泰也该快到吐蕃了,信也不写来一封,不知道那小子过的怎么样,路上有没有被吐蕃人欺负。

    无聊想事情就容易睡着,陈华在想李家几兄弟的时候,倒是睡着了一会儿,不过后来又醒了,谢韫的琴声把他惊醒的,谢韫本来想弹一首柔情点的江南小调,她是擅长江南调子的,就好比江南采莲曲,诗经。采薇,她都会唱,诗歌诗歌,就是以唱的形式表述,但不知怎么的,尽管选的都是轻快的曲子,在现在的环境中,随风潜雨依旧有那么几分悲的味道,或许是和清明的节日有关吧。

    陈华醒来的时候,谢韫正在摆弄她那方古琴。

    谢韫刚把手停下来,报以歉意的笑容。陈华就遁到古琴前,他其实并不恼谢韫打搅瞌睡的,看到了古琴,脑袋里突然就有那么一道灵光:“你会唱其他曲儿不?”

    谢韫其实就有些自谦了道:“还是有不会的。”如果陈华写出的诗太难了,她毕竟是不会唱。

    陈华看着她认真的表情,不由得笑了起来:“那我去拿纸和笔,等会儿我唱给你听,你把歌词都抄下来,不过要是觉得古怪,或者不好听,可别打断,很难得听到一次呢。

    谢韫轻轻地点头,陈华平常都唱什么曲儿呢,一个大男人有啥曲儿可以唱的,难道是乐府从军行,或者挽弓射猎的狩猎曲?

    谢韫猜测陈华有什么曲儿唱出来,摆好了架势,双手也放在了古琴上。对面下围棋的程丹阳和苏勖也有意无意地望过来,陈华要唱曲儿,这可是难得一见啊。

    陈华跑房间里拿来了纸笔,方才顿了顿:“嗯,记下了,这首曲子的名字,叫做清明雨上,嗯,就是如今的清明,外面下着雨。”

    雨声点点,一句不同寻常的歌声,就在西院某处亭子中隐隐传出。

    窗透初晓,日照西桥,云自摇。

    想你当年荷风微摆的衣角。

    木雕流金,岁月涟漪,七年前封笔。

    因为我今生挥毫只为你。

    雨打湿了眼眶,年年倚井盼归堂。

    最怕不觉泪已拆两行。

    我在人间彷徨,寻不到你的天堂。

    东瓶西镜放,恨不能遗忘。

    又是清明雨上,折菊寄到你身旁。

    把你最爱的歌儿来轻轻唱。

    谢韫只弹了两个音符,就觉得跟不上陈华的调子,因为她从来没听过如此奇怪的曲子。 

第五十七章清明雨上(下)() 
李承乾心甘情愿蹲在地上被小霸王李治欺负,李治今年都七岁了,还穿着开裆裤在皇宫耀武扬威,据说他欺负不了宫里的小公主,就去欺负那些年纪小的宫女,经常玩亲脸蛋的游戏,甚至还脱小宫女的衣服看胸部大小,看完之后,鄙夷地说太小了,还不足他拳头大小,十足的色痞子一个,因为他是长孙最小的儿子,宫里人都把他当成宝贝不敢告他的状,李承乾是他的大哥,李治从小就把李承乾当成牛马来骑,这儿是长孙的立政殿,里面就只有他们兄妹几人,李承乾也不怕别人笑话,骑马就骑马,自己也没几个弟弟还能骑着他。

    李承乾的舅舅长孙胖子也在立政殿,估计是闲着无聊进宫找长孙谈心,胖子有些时日没来了,不过每次来都没啥好事。老李去了李渊的兴庆宫,父子两人聊天去了,最近老李和太上皇李渊的关系有所改善,至少隔三差五就去看李渊,老李去兴庆宫的时候叫上了李承乾,李承乾死活不肯去,他哪敢在两个他最怕的人面前逗留,这才留在长孙的立政殿受虐,他不知道舅舅和母后在里面谈什么,自己和李治在外面玩儿,下着雨,小霸王那里都不肯去,索性就赖在他脑袋上骑着他,让他围着立政殿跑。

    “哥,你说,你以后当了皇帝,坐到了父皇那个位置,你还会不会要我把你当马儿骑啊。青雀哥去了吐蕃,宫里面就只有你能让我欺负了,你前几天又跑玉山一阵子,我都好久没有骑马了,对了,哥,你的腿好了没,脑袋上的疤倒是没有了……”小胖子李治撒娇地说着。骑在李承乾脑袋上的他顺便还扭动着屁股,嘴里厚着:“驾,驾,驾。”面红耳赤特别带劲儿。

    李治就坐在李承乾肩膀上,两只手抓着他的耳朵当骑马,李承乾捏着他的胖嘟嘟的小手儿:“小李治以后长大了,就不会骑在大哥头上啦,那时候,小李治会和青雀哥一样有出息。不过,你要是想骑呢,偷偷的,找个没人的地方,哥也让给你骑,别让父皇母后看见就行了。”

    李治欢喜地笑了两声:“还是哥最好。”

    李承乾抓稳了李治的手:“坐好了,千里马要开始跑了。小心别把你颠着了。抓紧缰绳,立刻出发。”

    李承乾那二逼简直是个不务正业的家伙,都过了十八岁的人了,还能和李治那小屁孩玩这种过家家的游戏。全皇宫,李承乾的口碑都是皆好的,主要是他几乎都没啥脾气,更没个太子样。

    “嘻嘻嘻。”李治笑的特别开心。“哥,你跑慢点儿。”

    “嗯。”李承乾放慢了速度。两兄弟在立政殿跑的可欢实了。才从宫廷教习哪儿学了礼仪回来,打着漂亮纸伞的城阳;晋阳;新城;三位小公主,看见了大哥李承乾回来了,腿儿也不瘸了,头上的伤也好了,唧唧咋咋跑过来,围着李承乾和李治,欢快地叫着:“哥,我们们也要骑马。”

    小公主们穿的永远是那么漂亮,因为遗传了长孙的优良基因,脸蛋儿一个赛过一个,尤其是晋阳公主,那可真是一位小美人。

    “好,一个个排好队。”李承乾立刻载着李治,开始在立政殿里面跑圈圈。

    等把小霸王伺候舒服了,李承乾又跑到那群小公主面前,蹲下身子道:“新城最小,要先载她。来,新城,爬到大哥背上,我把你扛在肩膀上然后载着你跑马?”

    小不点新城欢快地拍手,就要往李承乾背上爬。

    “胡闹。”

    从内殿传来了长孙温柔严厉的声音:“城阳;晋阳;新城,治儿,都回来,你大哥是堂堂太子,岂容你们跑到他背上胡闹,成何体统了。”

    长孙在后宫里面扮演的角色就是正义的化身,看见有何冤屈都会伸张,要说全长安的纨绔最害怕的一个人,估计就是长孙了,因为他们肯定被长孙请到后宫来办班学习过。

    长孙这一声呵斥,那几个小霸王倒是收敛了。笑容灿烂的胖子长孙无忌从长孙身边侧过身子往前跨了一步,胖子每次笑容灿烂准没好事儿,他拢着双手,往那儿一站,李承乾,李治,城阳;晋阳;新城三位公主立刻乖乖站成一排。

    “外甥见过舅舅”

    众人一致甜甜问好。

    胖子恭恭敬敬的回礼:“太子以及诸位殿下多礼了。”说到这儿,胖子特意看了眼李承乾:“不知太子现在衣冠不整是何道理?”

    李承乾被抓了现行,他这个舅舅,甚至比他母后还唠叨,抓住了一点儿小错误,就要说许多大道理。

    “没有衣冠不整啊,那里有衣冠不整了。”李承乾这厮居然学会了睁着眼说瞎话,他身边几个同谋立刻附和:“太子哥哥的确没有衣冠不整啊。哦,太子哥哥衣服穿偏了,我给太子哥哥理一理,堂堂太子怎么能这样呢,会损失天家颜面的。”年龄最大的城阳乖巧地给李承乾理顺衣服,顺便“赞”了他一顿“太子哥哥这样真俊俏。”几人笑嘻嘻地站在一起,他们就知道胖子舅舅等会儿会那天家颜面说事儿,于是干脆先下手为强,让胖子舅舅无话可说。

    胖子吃瘪笑笑,长孙想教育人,拿棍子打他们,想了想还是算了,毕竟都是她的儿女,如今团结起来对付他们兄妹,长孙又气又恼,看着被弟弟妹妹包围住的李承乾。柳眉微蹙:“乾儿,你到内殿来,母后有事儿问你。”

    就知道看见胖子舅舅准没好事儿,李承乾腮帮子打颤,硬着头皮道:“儿臣这就进来。”

    =======================远方有琴,愀然空灵;声声催天雨。

    涓涓心事说给自己听。

    月影憧憧,烟火几重,烛花儿红。

    红尘旧梦,梦断都成空。

    雨打湿了眼眶,年年倚井盼归堂。

    最怕不觉泪已拆两行。

    我在人间彷徨,寻不到你的天堂。

    东瓶西镜放,恨不能遗忘。

    又是清明雨上,折菊寄到你身旁。

    把你最爱的歌儿来轻轻唱。

    蓝田,玉山书院,西院,小雨还在沥沥下着。沙哑的,带着点轻柔的声音,脑袋里想着许多事儿,就这样,一字一句,陈华唱的并不算动听,但实实在在打动了每一个听后的人。就连下棋的两个老头,观棋的两个年轻的,都忘记了自己该做的事儿,转而听陈华唱那首他说的清明雨上。

    (ps:兄弟姐妹的情谊,很有感触,再配上清明雨上的音乐,顿觉泪涌。李承乾是个合格的大哥,有此大哥足矣。” 

第五十八章母子() 
清明,雨上,景随调,慢悠悠,如昙花绽放,含蓄吐蕊开放,待到一曲终的时候,意犹未尽的的余调,让人觉得耳目一新。

    即便是身处在思想活跃程度堪称最繁华的大唐,一曲带着古怪调子的歌曲唱出来,能一下子就接受的人毕竟是少数。

    谢韫毕竟是有音乐功底的,她房中,也有不少关于乐曲方面的书籍,编曲的诗经,乐府诗,江南民谣,她都有涉猎,算不得精湛,唱出来至少能登堂入室,尽管如今上流社会对乐曲的追求依旧是单调的按照诗歌的弹唱形式,也有古琴,箫声伴奏,但唱法都一样,并没有太过出格,单声,单调,任何诗歌都能用同一种曲子唱出来。就好像,雕版印刷,只要刻好模子,就能印出来上成千上百一样的东西。乐曲在现在也是这样,几乎就是死格局,没有大才,改动就要闹笑话,天下最好的乐曲家,应该是教坊司的教习,不过,谢韫知道,教坊司的教习,肯定是唱不出陈华这种歌曲的。

    静静地听完这曲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