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舞长安-第6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头去。

    “这丫头有些鲁笨,还请大人多担待些。”柳詹士又抬手朝着郭大人拜了拜,伸手将我向前推了推:“还不快跟大人走,别坏了大事!”

    郭大人望着有些惊慌的我不说话,斜眼望了望柳詹士,嘴角扬起一抹轻笑:“浣衣局似乎不忙的样子,怎么柳詹士还不急着回去吗?可是要跟郭某进宁寿宫,喝一杯茶?”

    柳詹士碰了一鼻子灰,愣了片刻赶忙摆手道:“大人客气了,奴才还有事,奴才先告退了。”

    说罢急急转身,匆忙离去。

    我怔怔地望着他狼狈而去的身影出神,眼前的人忽然抬手在我面前打了一个响指,我一惊,转过头来看到他一脸温和的微笑:“发什么呆?”

    我有些惊慌,急忙向后退了一步,正要抬手行礼,却被他一把抓住,如有所思地望着我:“果然是个妙人……”

    我一阵心悸,忙想把手从他手中抽回来,却未想到被他死死地拽住,将一方绢帕放入我的掌心。

    我未看清便就知道是什么,赶忙抬起头来,望着一脸若有似无笑意的郭大人。

    “王爷说了,他送出手的东西,断然是没有收回的道理。”他慢慢地靠近我的耳畔,故意压低了声音:“他还让我告诉你,这普天之下的乔木,都是他的。不管你在哪里休思,也都是他的。”

    我的脸不禁羞红一片,心中一阵狂跳,未想到他竟如把我的话都当了真,更未想到昨夜我将他那样气走,他竟还惦记着我。

    “我们王爷还说,既然你不舍得离开甘泉宫,便就不离开了罢。”他轻轻松开了我的手,眼睛斜着望了一眼我手中的绢帕:“只是这深宫之中,可要万分小心才是,尤其你手里的这东西,可要收妥帖些,别叫人瞧见了。”

    “诺。”我应声答道,连忙将手中的绢帕收入袖中。

    谁知他忽然一笑:“我听说你是侯府的舞姬,舞跳的不怎么样,书却念的好,孔老夫子不是都说了么,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小小女子若是想要有出头之日,念书怕不是个好法子。”

    “可是孟夫子也说,尽信书,不如无书。开卷有益,其益在知礼、守节、博闻……”我说着说着发觉自己着实不该与眼前的人争辩,赶忙打住一脸忐忑地望着眼前的人:“阿鸾一时失言了,还请大人见谅。”

    只见他默默地望着我,似乎并没有生气,眼中还带着淡淡的笑意:“能言善辩,心性颖悟,也确是他喜欢的……”

    说罢他转过身去,向朱红色的宫门深处走去,我见状连忙跟上他的脚步。

    我跟着郭大人顺着宁寿宫的长廊徐徐步入这座富丽堂皇的宫殿,我才发现,原来宁寿宫内原来也有一条细流涓涓的水道,流水溶溶汇聚成清潭,种了满池清艳的芙蕖,荷香幽幽,流水叮咚在夏季中甚是清凉。廊腰缦回,曲径通幽,五步一楼,十步一阁,甚是华美气派。

    我们未走进多远,便又一长衣飘飘的宫娥上前行礼迎道:“郭大人可是送那识字的宫婢过来的。”

    郭大人也忙拜手到:“姐姐说的正是,舍人将人带来了,烦请姐姐照顾了。”

    宫娥姐姐打量了我一眼,有些许讶异,美丽的眼睛盯着我看了好一阵子,但也很快收住了神色:“年纪如此小,当真能够识文断字吗?”

    “姐姐放心,丫头确实还小,虽做不了什么大学问,但是为为皇太后每日诵读黄老篇章,却也是绰绰有余。”郭大人又向着那位姐姐扶手行礼道:“淮南王新呈上的《淮南子》,姐姐可教由她仔细研读,再每日呈于太皇太后。”

    宫娥姐姐淡淡一笑,轻轻伸出手来,将我慢慢地拉向她来,半信半疑地问道:“那你告诉我,黄老之术的最主要思想是什么?”

    我有些害怕,不自主地去看身边的郭大人,见他点了点头,示意我说下去,于是便忐忑地开口答道:“与民休息,垂衣拱手……”

    “那你知道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吗?”她原本清澈的眼中蒙上了一层深意。

    我赶忙避过她审视的目光,低头说:“阿鸾只是略识得些字,照搬书上诵读便是,绝不敢妄加揣测其中深意。”

    宫娥姐姐似乎很满意我的回答,抬头望了望我身后的郭大人:“看起来像伶俐人儿,不要出大错就好。大人放心吧,芦月定当替你安排得妥帖。”

    “郭某谢谢姐姐了。”郭大人抬手谢道:“可否允在下再叮咛丫头几句?”

    “大人请。”芦月姐姐抬手道。

    我被郭大人拉到了角落里,他压低声音悄声附在我的耳边对我说:“你可用心记着,方才你说的那些孔孟之言,可千万不要再太皇太后面前去说。太皇太后尊先祖尚黄老,最忌讳这些儒家之言,在她老人家面前若是说错了话,可是要受大罚的。到时候,就是我也救不了你。”

    我被他这么一吓,顿时心生怯意。

    太皇太后的手段,我与王孙在春围的猎场是见识过的,王孙说她最讨厌那些如儒家子弟,奈何当今陛下两任丞相借是儒家子弟出身,太皇太后极为不满,一直想出各种办法来教训教训自己这个不听话的孙儿,先是是罢黜了太傅卫绾卫大人,如今似乎也对自己的亲侄子,窦婴窦丞相十分不满。

    原本太皇太后疼爱自己的小儿子梁王刘武,想要劝服先帝放弃立亲生子为储君的想法,而立梁王为储,从而兄终弟及。身为太后亲侄儿的窦婴窦大人却是第一个站出来反对,拂逆了太皇太后,届时栗太子被废,时任太子太傅的窦大人也被冷落了许久。

    直到当今陛下的老师卫绾被罢黜了丞相,太皇太后才想起来自己的这个侄儿,虽然他儒生出身,与自己的想法也有许多背道而驰之处,但怎么说也算是自己人。

    如此的太皇太后,当真是让细想过后的我不由心生出许多畏惧来。

    “想什么呢?”郭大人又再出神的我耳边打了一个响指,我仓皇地抬起头看见他笑盈盈的脸。

    “你别害怕,虽然太皇太后厌恶儒术,但却是一位非常慈祥的老太太呢。放心吧,定不会让你出了虎穴,又进了龙潭的。”

第70章 窦氏() 
我于宁寿宫的一处偏房中,开始研读淮南王刘安呈献上来的《淮南子》。

    原想以为只是一卷书轴,却未想到此书甚是磅礴,一上,竟摆满了简牍。我按照摆放的顺序随取其一开始翻阅,只觉得此书定花费了不少的功夫,内录二十余篇,论的是道法自然,外有三十余卷,皆为杂篇,旁涉奇物异类、鬼神灵怪。除了坐而论道,还涉猎兵略政局。

    我随手翻了几篇,只觉得此书恢弘却又不失精妙,其中甚至对医理养生都做了详尽的阐述,难怪太皇太后对此书大加赞誉了。

    王亲贵族的家中,但是却嫌少有人会深入其中,大多是沉迷于膏粱锦绣,玉堂金马之间,如此深入潜心研习,广交天下之贤士做学问的,倒是真不多见。

    我正看着,却忽然发现眼前一片暗影落下来,抬起头来,看到的是芦月姐的笑脸。

    “瞧你的样子,倒是真像个女先生一样。”她眉眼温和,说话的声音也甜美,让人甚是喜欢:“模样也好,留在浣衣局那样的地方当真是可惜了。”

    我赶忙起身行礼:“姐姐谬赞了,阿鸾只是识得几个字罢了,怎堪匹配‘先生’二字?”

    “别谦虚,郭大人能把你从浣衣局那种地方挖出来,定是你有不凡之处,叫他看上了。”芦月姐脸上依旧荡漾着温暖的笑意。

    我微怔,却又不敢说明郭大人出手救我的实情,只得默默不言,尴尬地一笑。

    “时候也差不多了,老太太这时候也差不多要醒来了。”她转过头去望了望屋外的日头,转脸又对我笑盈盈道:“随我去跟太皇太后请安吧。”

    我心中一紧,不由地有些退怯,可是却又不敢推辞,只得忐忐忑忑地轻声问道:“敢问姐姐,我是选哪一卷为太皇太后诵读才好?”

    “读你详熟的便好,也无需按照一个什么顺序。”她随手在桌案上拿起一卷我方才翻动过的简牍,抬起手来扬了扬:“就它好了。”

    我望了一眼,犹犹豫豫地应了一声:“诺。”

    她轻笑着转身而出,我踌躇了片刻赶忙跟上。

    &n鎏金铜瓦、雕梁画栋的巍峨正殿徐徐现于眼前。我随着芦月姐身后亦步亦趋,越是接近心中越是惴惴不安,许是这天家气象威严,让我这小小女子心里着实发虚。若不是害怕被宫规处罚,真想要转身就逃走。

    眼见芦月将书卷递到我的怀中,自己转身就进了大殿的门廊,我抱着书卷彳亍于门前,半晌也不敢抬脚迈入,只见她一个转弯就被眼前漫漫的鲛绡罗帐遮挡住了身影,只留下一声轻轻的呼唤:“傻愣什么呢?快些跟上来。”

    我的心提到嗓子眼上,小心翼翼地抬入那阶白玉台之上,一室的富丽辉煌令人目不暇接,黑色金丝楠木的香气袅袅,悠然于室,

    “你在唤谁呢?”珠帘后徐徐传来一声苍老却沉稳的呼唤声。

    我一阵心悸,手中的竹简掉了一地,背后一阵冷汗冒上来,赶忙噗通一声跪下来去捡那些竹简。

    “这是谁啊?把什么东西弄倒了啊?”那年迈又沧桑的声音又徐徐问道。

    “回禀太皇太后,是新来的婢女。方才不小心,把手里的书卷抖了一地。您看她新来的,笨手笨脚,就别跟她个小丫头计较了。”是芦月姐的声音。

    我慌忙地捡起那些书卷,硬着头皮埋着头轻手轻脚地向内室去。

    “书卷?你们抱书卷来做什么啊?汲黯今儿要来吗?”

    我错过那些如幻海一般的帷幕,终于看到了眼前的人。

    一身高贵的绛紫底丹色纹式外氅,鹤发童颜,一丝不苟,飘然有出世之姿,眉宇间一派祥和富贵之气,只是那双眼睛空洞无神,似乎看不分明东西。可却并没有影响她周流淌的身高贵威严之气。

    这边是那个威名赫赫,双眼虽盲,却心如明镜台般,大汉王朝真正的掌权人——太皇太后,窦氏吗?

    我望得出神,芦月姐提点这轻咳了一声,我才发觉自己失仪了,不料手中的书卷又掉了些许。

    我赶忙弯腰跪下去捡,只听面前的人怨声道:“哎呦,今天的丫头是怎么回事啊,慢些,可别把那些书卷给弄散了。”

    我脸上滚烫,后背却在冒着冷汗,直到一袭月白裙角飘然而至,赶忙上前帮着我把那些书卷拾起来。

    我抬起头来,看见芦月姐不经意间跟我使了个眼色,微喝了一声道:“还不快给太皇太后请安。”

    我微怔,赶忙将怀中的书卷放在一边,抬手过眉,俯首贴地,行了一个大礼:“太皇太后,奴婢阿鸾,给您请安了。”

    “阿鸾?阿鸾是谁?”案前的人似乎思索着什么喃喃自语道,许是老迈了,人都有些犯迷糊,方才说的事情有有些不记得了,仔细想了好一阵才回忆起来:“噢,瞧哀家这记性,是新来的丫头。汲黯大人来了吗?”

    芦月姐赶忙起身,轻轻挑开珠帘进到案前,在老太太耳边轻声附语道:“太皇太后,汲黯大人在前朝有太多事情了,这不,专门给您找了一个识字婢女,为您读书的。”

    “识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