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水浒终结者-第3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卧槽,老子把皇位给了你爹,才有你今天,你这个兔崽子居然要干掉老子?

    是可忍孰不可忍!

    高泰明立刻打起“清君侧”的旗号,揭竿而起。

    在高氏历代的苦心经营下,高家实力确实很强。

    此时又装备了大量的好东西,战斗力直接爆表。

    宋军的制式装备,那可是当世一等一的好。

    特别是八牛弩和大黄弩,威力特别强劲,直接让高家军的战斗力上了一个台阶。

    在盟友的配合下,一个月时间不到,高氏已经打下了缮阐府东边的最宁府、石城郡、东川郡,以及秀山郡大部,威楚府一部。

    其地盘,近乎大理国三成。

    段誉直接抓狂。

    目下,他已经调集大军,准备和高泰明火并。

    这也是方天定接到的消息。

    再不拼命,怕是段氏就要灭种了。

    这次,高氏可是武力叛乱呐。

第477章 添的一手好油() 
龙川江以东,尽为高氏占据,高泰明亲领大军十万,驻扎贝赕。

    段誉亲征,领大军十五万,驻扎江西牟州,与高氏隔江对峙。

    岸边,段誉看着连绵不绝的营寨,愁眉苦脸道:“高氏坐反,几如势如破竹,如何得了。”

    旁边,刘宇豪笑道:“大明是绝对支持国主的,何忧之有?”

    挑动大理国内乱这事,是兵部、枢密院、闻风司同时派人干成的。

    结果表明,他们干的相当出色。

    此时听到刘雨豪的话,段誉心中生出一股不快来。

    若非明国从中作梗,高氏也不至于就反了。

    伺立在侧的董福接道:“高氏起兵之初,国内准备不足,因此丢了许多土地。

    然,高氏毕竟自有一府之地,后劲不足,已经难以扩张,只能与国朝相持。

    国主素有威望,各部之兵源源不断汇聚而来,迟早有剿灭叛乱的时候。”

    董福的话里,隐隐有一丝兴奋。

    他是董迦罗的后人,董氏家主,当朝重臣。

    得知高氏购入大量兵器甲胄,他立刻游说段誉先下手为强,要铲除高泰明。

    同样,消息走露也是他故意为之。

    目的很简单,就是要挑起大理国内乱。

    大理国乱了,对他董福有好处么?

    未必有什么太大的好处。

    然而,人心这东西,最难揣摩。

    曾经,董氏乃是大理国第一家族,真可谓风光无限。

    可惜,世事变迁,高氏崛起,董氏落寞。

    这让董福很是不忿。

    高氏兴盛之初,抢的可都是董氏地盘、权势和威望,可以这样说,高氏是踩着董氏上位的。

    作为董家家主,董福当然要抓住机会给高氏一记狠的。

    大理国内两强相争,最终得益也不一定是明国。

    大理国内遍布崇山峻岭,便是当初的赵匡胤也只能望河兴叹,承诺不再攻伐大理。

    董福以为依仗天险,足够守卫国土,只要干掉高氏,凭借平叛之功,董氏再显第一家族的风光,指日可待。

    现如今,董福的小心思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把叛乱平息下去。

    所以,段誉也顾不得追究责任,首先约高泰明于江面上会晤。

    明国就在旁边虎视眈眈,段誉当然不想国力损耗太甚。

    于是,他约了高泰明,与龙川江心会晤。

    不一刻,河中驶来了一条船。

    段誉带人上船。

    一条敞篷船,上面各有三个护卫并两个船夫,并无太多的随行。

    到了江心,高泰明也是一般无二。

    按照往常惯例,高泰明主动给段誉行了礼,并无任何反臣的猖狂与傲慢。

    如今没有外人在侧,段誉直接道:“目下,明国已经一统中原。

    其北方还有强敌,南方并无隐患,然,其常年驻扎重兵与广南西路,其目的,想来卿也是知道的。”

    高泰明如何会不知道。

    就东南那些渣渣,随便放个三两万就够用了。

    然而明国陈兵十万,除了准备对付大理国还能干什么?

    段誉继续道:“两虎相争,必有一伤,都是损耗的大理国力,最终都是便宜了明国。

    未知,卿是否可以罢兵休战?”

    高泰明问道:“未知陛下,如何罢兵休战?”

    段誉道:“卿之忧虑,其实不必。

    朕可允诺,永世不对高氏征伐,且,卿可继续任缮阐侯,卿之子可任石城侯。

    余者,卿自退出,可好?”

    “陛下诚意,老臣感激涕零!”高泰明感动道。

    手下叛乱,皇帝不但不惩处,反而扩大其封地,已经不能说宽宏大量了。

    这让步,不可谓不大,简直就是把皇家的脸面放在地上摩擦。

    老奸巨猾的高泰明,也确实有几分感动。

    不过,高泰明说道:“此事起因,皆乃陛下欲杀臣所起。

    臣请陛下诛杀其中劝说者,并明国使者,另,陛下当下罪己诏,自讨过失。”

    段誉皱眉道:“其它尤可,杀明国使者,恐于国不利,怕是明国要兴师问罪。”

    高泰明道:“我国山高路远,便是其倾全国之兵也无妨。

    杀其使者,乃是绝了段氏借明国之力平高氏的念想,臣好安心退兵。”

    沉思片刻,段誉道:“即如此,朕便以命完成……”

    话音未落,只见上游突然出现两条大船来。

    船上,立着许多军兵。

    清一色的宋军装扮,个个手持大黄弩。

    装扮倒不奇怪,双方都是大量的宋军装备,只是没有旗号,分不清身份。

    “刺客……”随行护卫大惊失色,立刻就像岸边划船去。

    只是大船速度飞快,顷刻间到了高泰明船前。

    咻咻咻~

    箭如雨下,遮天蔽日。

    高泰明虽有武艺,却也老了,身边又无十分多的护卫,如何能够遮挡的住?

    不一刻,船上六人,尽皆被射成了刺猬!

    如此,刺客尤不罢手,把船拖过去,全部砍了首级。

    得手之后,刺客并不停留,立刻顺江而下,逃窜而去。

    旁边,段誉并未离开太远,全程目睹了经过。

    完了!段誉哀叹。

    他距离对方不远,未尝有一枝箭射过来,只对高泰明下手,如何能够解释得清楚?

    此时,两方水军已经并力追向刺客,只是刺客速度真的飞快,不一刻便甩脱了追击。

    “陛下,高氏水军正往我等冲来,速走。”

    护卫指挥下,小船飞快地摇向岸边。

    “杀了段誉,替侯爷报仇!”

    呼喝中,高氏军队不断追击。

    段氏水军当然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国主被群殴,主动过来护驾。

    于是,惨烈的厮杀开始了。

    双方在江面上往来冲刺,远处开弓放弩,近处刀砍枪刺,靠在一起的跳过去贴身肉搏。

    真是江流滚滚带浮尸,碧水滔滔映猩红,随波逐流无头鬼,横生变故大理国。

    一场好厮杀,直直持续到天黑方才罢手。

    收兵回营一检点,各自折损了三千水手。

    从始至终,段誉一直在岸边观望着厮杀。

    他很清楚,这是明国的手笔,因为他绝对没有派遣刺客。

    然而,锅还得他来背。

    谁让人是他约出来的,又是在他的眼前被杀的呢。

    要想解除这个误会,除非段誉一命还一命。

    段誉舍得自己的小命么?显然是舍不得的。

    “贼子,添的一手好油!”段誉咬牙切齿地骂道。

    恨意滔天,却不得不克制。

    他没办法发作。

    莫说没有确凿证据,便是实锤了,他也不能。

    没了明国的支援,皇室可顶不住高氏的进攻。

    所以,谋杀高泰明的黑锅,段誉不得不咬牙背起来。

第478章 两面通吃() 
石城郡最东边的北盘江,乃是大理与明国分界线。

    这里崇山峻岭,江流湍急,地势实在是险要的很。

    江西岸,乃是于矢部属下八纳部领地。

    大理国确实是一个集权国家,然境内也有许多部落。

    便如于矢部,虽然尊奉王令,却具有极大的自主性,颇有些听调不听宣的感觉。

    八纳部所在乃是边防重地,也是建了几座城堡的。

    靠近江岸的堡寨规模最大,被命名为八纳寨。

    八纳寨肩负着控制渡口的任务,因此十分严整。

    只是大理与宋国一直相安无事,这几座城堡也没经历过战火的洗礼,不免荒废了许多。

    平日里,都是作为两国行商的落脚点,倒是十分兴盛。

    此时,大理国战事正盛,不但未让这个边陲小城紧张起来,反而更加繁华。

    临街的酒楼上,孙俊端起酒杯,道:“吴兄,来,干了!”

    “好!”

    吴兄也是痛快,话落杯干。

    他叫吴飞龙,本是绿林里走私商的,因为明国鼓励商业,对走私打击甚严,因此洗白。

    后来,他的着机会,果断投到了驸马都尉柴进门下,家业越发兴盛起来。

    吃了两杯酒,吴飞龙突然嗤嗤笑了起来。

    神经病啊!

    孙俊忍不住也笑了起来。

    吴飞龙道:“可笑大理上下,如今战成一团,实在是可笑!”

    “可不是!”孙俊点头,道:“高泰明死在段誉面前,高氏都快气愤了。

    其子高明量发誓,与段氏不共戴天,旋即正式登基称帝,建国大中。

    其弟高泰运任布燮,听说正往应天而去,请求陛下册封。”

    “这两伙人想要活下来,就看陛下怎么决断了。”吴飞龙笑道。

    孙俊撇嘴道:“压强者,扶弱者,待其尽皆后继无力时,出兵自然不难。”

    “你啊你……瞎说什么大实话!”吴飞龙大笑道。

    两人的得意,全无半点掩饰。

    其实也不用掩饰。

    这家酒楼虽然是开在大理国内,从老板到伙计,尽皆是闻风司的人。

    此刻里面的客人,也都是大明来的。

    这种时候,也就这些行商还有心思喝酒吹牛。

    谈笑了一刻,突然听到楼下有人叫道:“各位,新到俘虏一万五,手快有手慢无啊!”

    听到此话,孙俊伸手虚邀道:“吴兄,请吧。”

    “孙兄请!”吴飞龙也邀请道。

    于是,两人勾肩搭背往外走去。

    酒楼里,三三两两的,出去了有百余人。

    与两人一样,都是明国来大理做生意。

    涉猎的范围十分广泛,包括人口、药材、木材、铜矿等行业。

    不一刻,众人到了城堡在一处空地上。

    空地上围了一圈木栅栏,里面或坐或趟,圈了万余人。

    这些人,青壮大多垂头丧气,一副惶恐不安的模样。

    冷兵器时代,杀死杀伤其实不多,一旦击溃,就是抓捕猪羊般热闹。

    里面也有许多妇人,全都衣衫褴褛,露出大片肌肤来。

    倒不是说大理国穷到了这等地步,而是乱军入城,妇人还能讨得了好?

    周围,数千军兵各持刀枪,虎视眈眈地看着这些俘虏。

    军兵大多来自各个部族,形状怪异。

    然而手里拿的,身上穿的,基本与宋军一般无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