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水浒终结者-第36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江南文报定位也是明确,主攻文学,还有短篇与连载小说,卖得相当火爆。

    以其价格和销量,想来是颇有赚头,只是不会多。

    应天商报的成本绝对不止二文,然而它其实是广告报纸,各家商号打广告,宣扬名声,发布买卖招聘消息,买的人不少。

    不需要售卖赚钱,只要收广告费,想来就能赚的盆满钵满。

    工部的科技旬报已经属于相当专业的了,也就猎奇者方才购买,价格又高,肯定是血亏。

    然而皇弟那个狗大户,想来是不在乎亏不亏的。

    至于其他小报,定位不清,内容杂乱,卖的也就一般,若是不重新定位,怕是活不了多久。

    因为有应天商报和江南文报的朱玉在前,效仿者肯定会越来越多。

    此乃人之特性,只要赚钱,皆蜂拥而至,至于会死多少,其实没人在乎。

    翻到最后一份秦淮时评时,方天定骤起了眉头。

    其中一篇文章,居然抨击朝廷尽收高丽国土,绝人国祚,实乃不仁不义,有违大国气度。

    文章的最后,是呼吁朝廷释放王楷,礼送其回国,再归还其土。

    见方天定皱眉,脸露不悦,叶贵劝解道:“陛下,此等胡言乱语,何必在意?”

    “鱼龙混杂,良莠不齐,不能不加以管束。”敲着扶手,方天定继续道:“传旨兵部,增设审查司,凡广泛印刷之书籍报刊,皆应取得许可,且其内容,也当审查。

    凡有违背国家方针,不合道德良俗者,当一体禁绝。

    再传大理寺,增发新律,监督管此事。”

    喉舌的重要,不必多说,方天定自然不能放任自流。

第549章 老臣() 
“恭迎陛下!”

    “刘卿何必迎出门外!”

    方天定下了车,扶起刘韐刘子羽,拉着他们一起往后院走去。

    行走中,方天定问道:“刘老先生今日可曾好转?”

    “有劳陛下挂怀。”刘韐抹着眼睛道:“家父今日醒转,然而水米不尽,怕是大限将至。”

    闻言,方天定也是伤感不已。

    到了后院,只见方天定一独臂年轻人推着刘民生,正在院内晒太阳。

    刘韐急忙接过推车,道:“父亲大人,外界风寒,如何出到外界来了?”

    “见过陛下!”独臂青年人行礼。

    “免礼!”方天定看向刘民生。

    只见他嘴角微弯,显见心情不错。

    方天定作了个揖道:“今日见老先生精神尚好,小子实在不胜欢喜。”

    刘民生摆摆手,道:“回光返照罢了,陛下莫要在意。”

    语气淡然,全无半点忧虑,尽显豁达。

    方天定强笑道:“老先生福星高照,当有康复之时,何必说这些丧气话。”

    “生老病死乃是常态,陛下久惯战阵的,何必如此介怀。”刘民生微笑道。

    方天定终于笑不出来了。

    这病危临终之人,却来安慰他这个前来探视之人,实在让他无话可说。

    刘民生道:“尤记得当初,陛下尚为一介贼首,老朽被不肖子说动而来。

    杭州城外,偏隅之地,处处可闻朗朗书声,当时老朽便知,陛下必定全取天下。

    果不其然,不过八年有余,方氏取赵氏而代之,大明业已灭了金辽西夏,成为天下共主!”

    看刘民生陷入了回忆的模样,众人皆不说话,只静静地听着。

    说了半晌,刘民生问道:“金辽破灭,西夏亦平,北方战事可会停歇?”

    方天定摇头,道:“短期内,大战不会再有,然而小规模行动,不会停歇。”

    “虽关天下大计,然战火连绵,终非好事,若是可能,还是歇一歇得好。”刘民生劝道。

    方天定道:“贺兰山以西,党项余孽尚存,塞外极北,契丹女真未绝,吐蕃未下,西域未服,南方未收皆是用兵之处。

    不过,我国威风已立,异族慑服,征讨不难。

    只要按部就班,逐步推进,建立控制,总有全占天下之土的时候。

    当然,用兵不会超过十万,不会影响朝廷运转与国内民生。”

    “陛下心里有数,老朽便放心了。”刘民生又拉过独臂青年,道:“临死之前,便为陛下荐个贤才。”

    方天定笑道:“此乃吴飞,小子也是认得的,只不知道如何入了老先生的法眼?”

    刘民生道:“他出身军伍,沦为残疾退伍,其后居住乡中教化乡童,颇有建树,可继承我之衣钵,掌管全国教化。”

    方天定惊讶,不由看向吴飞。

    从有余力开始,军中伤残军兵便安排各地任事,其中大多作为学社教师。

    因为此项政策,明国境内识字率节节升高。

    说实话,耗费确实不小,成果也是斐然。

    不然,仅凭赵元奴,如何让应天府中竖满了路灯?

    “吴飞,可曾教的什么出色的学生?”方天定问道。

    “哈哈哈,陛下缪误!”刘民生笑道:“掌管天下教育,非为私塾,如何能看教得几个出色的学子?

    其关键,在于能够一视同仁,尽心尽责,且无私心。

    此条件说不上难,然而符合者甚少,吴远程正好符合。

    想他所在的白石村,村童乡民,皆可读书算数,此乃他的能力。

    便观全国,能达成百分百识字也不多,老朽便举荐于陛下了。”

    “确实是朕想差了。”方天定笑道。

    刘民生临终所托,方天定自然不会反驳,便应允了下来。

    当然,吴飞虽然是军伍出身,然而身无一职,肯定不能一下子就掌管天下教育。

    否则,定然反对无数,反而不美。

    其中如何安排,自然有方天定操心,刘民生是不会,也操不了哪个心了。

    看完刘民生,又安慰了刘韐父子几句,方天定上车。

    除了刘民生,陈瓘的身体也不行了。

    作为内阁辅臣,陈瓘的作用相当明显。

    方天定长期外出征战,朝内风气依旧良好,全赖陈瓘和陈师锡这两个刚直的人在。

    这些年被他两逮住小辫子而落马的各级官员,没有一千也有八百。

    御史台上下,有一个算一个,都曾经被他喷过。

    年初,陈瓘自感身体不支,已经多次上表请辞,只是方天定一直压着。

    到了陈瓘府中一看,陈瓘已经昏迷不醒,也不知道何时能够醒转。

    安慰了陈家上下,方天定悻悻离开。

    生老病死确实是常态,每个人都逃不过,然而感情上,确实难以接受。

    其实方天定不知道的是,若是按照原轨迹,陈瓘四五年前就该病故了。

    因为太过刚直,眼睛里惹不得沙子,加之太过能喷,陈瓘仕途一直不得志。

    去世时,不过六十五。

    如今,陈瓘刚做了七十大寿,完全是寿终正寝。

    如此繁忙还能够多活几年,大约也和心情有关。

    能够施展平身所学,且不用委曲求全,可不正是陈瓘这样的人的追求。

    刚出了陈瓘府门,只见一骑狂奔而来。

    见到骑士模样,方天定心中一突。

    那骑士一身素白,头顶白布,完全是一副报丧信使的模样。

    “我乃内阁辅臣陈观府中亲随陈中,请见陛下!”骑士呼喝道。

    随行护卫检查无误,放了过来。

    陈中纳头拜下,道:“启奏陛下,经济。今日午时,陈观突然大量呕血,寻的太医来时,已然不治。

    如今陈益尚未回转,只能停尸府中,后事如何办理,请陛下示下。”

    方天定以手扶额,低喝道:“来人,摆驾陈家,朕当亲自为陈阁老安排后事。

    再,立刻传令马灵,接陈益回京。”

    陈泰战死的消息,一直瞒着陈观,其借口便是北方未定,不能擅离。

    为了表现的更加真实,陈益也一直未曾回京。

    也就是陈观功名之心重,才好如此安排。

    否则但凡他要见儿子,也不可能不让回。

第550章 裂土之封(上)() 
“当时吧,小弟我倏地一枪,把那完颜宗望钉死在地,城头金兵当即慌乱崩溃,老陈背着我,大杀特杀,直接杀穿了内城……”

    祝小弟唾沫横飞地说着,其他人也不说话,只静静地看着他吹牛逼。

    如此多似笑非笑的目光,让祝小弟讪讪地停了下来。

    毕竟,吹牛逼也要有个度不是。

    “兄弟,继续啊,挺好听的。”袁朗取笑道。

    “滚!”祝小弟翻了个白眼,喃喃自语道:“太阳都老高了,大朝会如何还不开始?”

    “平时也没见你这么积极,今日如何焦躁起来了。”陈朕鹏问道。

    不同于祝小弟断腿,他倒是康复了,只是余伤未好,尚需修养。

    “这话说的,好似小弟平时经常参加大朝会似的。”祝小弟道。

    “陛下驾到,众官迎接!”

    呼喝中,方天定到了大殿内。

    众官齐齐行礼,拜倒在地,呼喝道:“拜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卿平身。”方天定摆手落座。

    本打算废除跪拜礼的,然而众官不同意,于是只有大朝会大礼,其余时候平礼,算是个折中吧。

    “众卿!”方天定道:“今日,西北大战结束,虽有小的战事未曾平歇,然可说国家已经安稳。

    还有旬日便是除夕,军功统计已毕,当颁布封赏。”

    “谨遵上谕!”众人行礼。

    百万大军,酣战一年有余,此时到了末尾,当然要赏功酬劳。

    对此,众人都充满了期待。

    因为这次封赏的爵位,会有领土同时封赐。

    开国做主啊,谁不期待?

    “地图来!”

    立刻,有禁卫抬着巨大的世界地图,放在了大殿中间。

    “众卿,朕曾有言,本土裂土者死!”强调了基本原则,方天定继续说道:“是故,本次封赏,皆在海外,众卿可有异议?”

    谁会有意见呢?

    哪怕没有封地,还能造反不曾?

    现在有封地,已经是十分优厚的待遇了。

    而且,海外虽然汉人人口缺乏,实际上有许多富的流油的地方,到那里并不会吃亏。

    现在只看,能够抢到哪些好地方了。

    指着地图,方天定继续说道:“图中描红者,皆为此次封赏之处。”

    众人闻言,仔细看去。

    其中都是明国已经勘探清楚的,以当今交通可以到达的地方。

    其中的区别,在于气候与路途远近。

    极北冰原之地,地广人稀,气候寒冷,其实不太有人想去。

    然而这是已经圈定的地区,大多数将领并无讨价还价的余地。

    东边大海之上,主要是东瀛之地与三山国所在。

    当然,这里的重要港口和资源富集之地,肯定是帝国直接纳入统治的。

    东南半岛之地,也是帝国直接掌控,封地都是在连绵不绝的群岛之上。

    极南之地,有大岛一个。

    这是李俊探索大洋时发现的,想来可以容纳不少王侯。

    这块路途确实遥远,但是能够走海路,确实要容易许多。

    至于天竺哪些地方,暂时未曾纳入分封的范围。

    这些地方距离也不近,且土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