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水浒终结者-第5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惊愕中回过神来,节度使杨树连忙喝道:“传令,立刻打开水门迎接太尉入城。”

    自有兵丁跳上马去报信。

    船头两个虞侯,大家都是见过的,确是太尉心腹无疑。

    众官员也不敢迟疑,骑马的骑马,坐轿的坐轿,一溜烟向着城内跑去。

    上官生病,可是下属嘘寒问暖,表达孝心的好机会。

    再不济,宿元景病死,也要做好推脱的打算,不能不明不白的背了锅。

    不一刻,船队穿过水门进了城,依次靠在了河岸上。

    杨树骑马而来,跑的最快,已经到了码头。

    下了马,杨树高声喝道:“太尉病情如何?”

    只听得一声大喝“很好”,咻地一声,一箭从船舱内飚射而出,正中杨树咽喉。

    杨树还未倒下,便看到无数兵丁从船舱内冲了出来,直奔城头而去。

    方天定举着大刀,吼道:“兄弟们,跟我上,控制城墙,抢占城门!”

    “杀啊!”

    呐喊中,三千余士卒提刀掣枪,蜂拥向着墙头冲去。

    变故突起,城头宋军都惊呆了,待到回过神来,急忙提着兵器去阻拦。

    只是迟了。

    方天定左砍右劈,当头剁翻了十多个人,又有方杰、縻貹、袁朗这三个凶人,宋兵如何遮拦的住。

    见势不妙,宋兵都丢了武器,顺着城墙跑了。

    乌合之众,不堪一击。

    “方杰、縻貹,沿着那边杀过去!袁朗随我来,其余人等守好水门。”

    下令完毕,方天定领着一千人,沿着城墙向着南城门杀过去。

    水门处厮杀骤起,城内也慌了。

    百姓们不知变故,个个躲在家里闭门不出,只敢从门缝向外偷看。

    那些半道上的官员捶胸顿足一阵,跑的跑溜的溜,居然没人组织抵抗。

    实在是贼军威慑太大,大小官员都没有信心能够抵抗。

    而且,城墙丢失,这些人都以为大势已去,城池必丢。

    确实大势已去。

    方天定杀到南门前,只见城头空荡荡的,一个宋兵也没有。

    士卒们也不傻,义军能征善战,实难抵挡。

    再则,义军仁义,减税免赋,百姓负担非常轻,普通士卒如何不羡慕?

    所以,一哄而散。

    远处,已经传开了轰隆隆的马蹄声。

    义军骑兵,到了。

    打开城门,三千骑兵顺着街道直扑各处,那些敢趁乱打劫的,当场格杀,一个不留。

    不一刻,城内安静下来。

    一传令兵来,道:“报告,北门外大量官员土豪逃跑,高邮城破消息,恐怕不能隐瞒。”

    方天定道:“瞒不住便瞒不住吧,传令后军加快速度,立刻向楚州进发。”

    楚州治所淮安,控制着大运河与淮河交汇口,战略地位也是及其重要。

    原来轨迹中,宋江征讨方腊,便是走的淮安。

    同时,这里也是赵宋征讨江南的必经之路。

    当今时代交通不便,长途运输粮秣辎重的损耗非常惊人,若是不走水路,虚耗掉的粮食就太多了。

    赵宋家大业大,也不能这样浪费。

    所以,必有水路。

    再则,守江必守淮。

    控制淮河地区,便获得了足够的战略空间,应天府不会直面攻击。

    同时,这里也可以作为北伐的发起点。

    所以,楚州必须拿下。

    忙碌间,只见包道乙领着一人走了过来。

    方天定问道:“道长不是前去淮安了么?何故折返?”

    邓元觉和包道乙这一僧一道,已经彻底迷上了潜伏,在方天定出发前,两人就提前来了高邮。

    只是义军动作太快,两人没有发挥,高邮便破了。

    所以,两人决定先去淮安,伺机而动。

    包道乙打了个稽首,道:“好教太子知晓,我在高邮遇到大贤,恐怕错过,特地回来推荐。”

    方天定看向那人,问道:“敢问阁下高姓大名?”

    “在下秦湛。”许是觉得自己籍籍无名,秦湛又道:“家父邗沟居士。”

    方天定立刻认真起来,道:“久仰大名,失敬失敬。”

    秦湛,单说这个名字,方天定真不知道,但是邗沟居士,真的大名鼎鼎。

    邗沟居士乃是秦观别称,课本上一首《鹊桥仙》,让方天定记忆深刻。

    秦观被流放后,秦湛一路相陪,父子俩于路失散,秦观病逝,秦湛便守着秦观灵枢,直到归乡。

    才能如何还不知,孝心毋庸置疑。

    包道乙道:“我在高邮,便是借住在秦家,甚是投缘,秦湛又有大才,是故特地前来推荐。”

    方天定欣然说道:“如此大才,自当重用。”

    秦湛拜道:“多谢大王赏识。”

    方天定扶起秦湛,亲自邀请吃酒,以示亲厚。

    作为苏门四学士之一,秦观在文坛中的人脉毋庸置疑,作为独子,秦湛自然继承了这份关系。

    收了秦湛,自然可以获得这些人的亲近,说不定还能招揽几个大名鼎鼎的。

    安排好了秦湛,包道乙告辞离开,准备前往淮安县。

    方天定叫住他,道:“包道长,你且往婺州走一趟。”

    包道乙不明所以,自然询问原因。

    方天定神秘一笑,道:“有益无害,去了自然知道。”

    包道乙推荐秦湛,却让方天定想起来了,包道乙的宝贝徒弟,杀了扈三娘和王英的郑彪,可不就是在婺州当都头呢么。

    只是不好解释,索性让包道乙自去。

    至于邓元觉,让别人去配合也是一样。

第76章 天上掉馅饼() 
四万大军沿着邗沟西道,向着北方进发。

    运河中,是数百艘大小船只绵延相连,煞是壮观。

    突然,冯喜打马从后方追赶来,道:“淮西急报,王庆遣使求援。”

    方天定问道:“王庆处战况如何?”

    冯喜道:“宋江进兵神速,两月间连下宛州、汝州、山南军、均州、巩州五处,王庆军心已丧,只能严守剩余三州城池,怕是难以持久。”

    原来,段二和邱翔领了五万大军,会同刘敏引了鲁成、郑捷、寇猛、顾岑四员副将,又选了铁骑一万,与宋江野战于宛州城外。

    天气不热,梁山不需要避暑,双方是堂堂正正的野战。

    王庆血亏。

    七员大将,六万大军,只有段二、刘敏领着五千余残兵败卒退回城去。

    只这一下子,淮西上下全部被打懵了。

    于是,王庆果断从心,听从了方天定的建议,放弃不重要的地方,只谨守紧要处。

    只是梁山凶猛,势如破竹,着实难挡。

    手下见识了宋江这条大鳄的凶猛,也不敢放厥词了,都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生怕一睁眼宋江就到了城下。

    于是,开城投降者络绎不绝。

    王庆真是着急了,再次向方腊求援,这次来的,是李助。

    “李助。”方天定摸着下巴,喃喃自语。

    李助是个正儿八经的江湖游方道士出身,在东京时给王庆算命,还要问卖药的郎中打听消息。

    因此,李助结识了王庆。

    后来李助替段三娘提亲,收了钱,帮着王庆隐瞒了真实身份,说成了亲事,完美的两头通吃。

    这样的人,没有原则,只讲实际。

    当然,方天定看上的不是他的人品,而是他的能力和职位。

    李助在荆南得了奇遇,学的一手好剑法,卢俊义也不能胜。

    如此高武力的骁将,当然是多多益善。

    现在,李助是王庆的军师丞相,很受信重,位高权重。

    若是说服他转投义军,说不得又能够拐上一些大将。

    反正王庆这破墙头就要倒了,与其让那些有本事的填了坑,不如为建设大明添砖加瓦。

    想到此处,方天定不禁嘿嘿笑道:“若如此,便真的是天上掉馅饼了。”

    聪明人之所以聪明,是因为他们能够闻弦而知雅意。

    邵俊笑道:“太子可是想招揽李助。”

    方天定笑道:“不……只招揽他一个不够,把王庆那挖空才是本事。”

    邵俊笑道:“淮西虚实,我等尽知,招揽李助不难,拐带其它大将,却要费些思量。”

    方天定就喜欢邵俊这种不要脸的精神,毫不掩饰自己挖墙脚的行为。

    两人商议一阵,方天定传见李助。

    虽然没有正式册封,可是方天定摆起派头,一点都不虚。

    不一刻,冯喜领着李助到来。

    李助纳头便拜,道:“山野道人李助,拜见太子殿下。”

    这姿态,十分端正。

    而且,话中有话啊。

    方天定道:“军师大才,何故如此客气,且随我左右。”

    李助道了谢,翻身上马。

    方天定指着大军,说道:“军师本领高强,且点评一番我军,如何?”

    李助道:“队形整齐,精神饱满,士气高昂,训练有素,装备精良,比东京禁军强上了许多,便是精锐边军也多有不如。”

    方天定又问:“若是宋江来伐,你觉得胜败如何?”

    沉吟片刻,李助答道:“斗将尤未可知,只比士卒,强了许多。”

    方天定又问道:“军师一路走来,觉得我军全取天下,胜算几何?”

    李助道:“现今大明,与南唐有几分相似,虽然地盘小了许多,然却是初生之朝阳,反观赵宋,已然沉疴入骨,日落西山。

    我觉得,大明胜算,不下五成。”

    李助神情莫测,方天定也看不出来真心假意,不过这不要紧。

    重要的是他看好大明。

    而且,王庆的破墙头就要倒了,他肯定不想跟着陪葬。

    不然,作为一国丞相,为何不自报官职,而是自称野人呢。

    方天定问道:“淮西局势,可有挽回之可能?”

    李助摇了摇头,道:“最多三两个月,少则个把个月,必败无疑,除非有强援天降。”

    干脆,直接,就差递简历了。

    方天定果断邀请,道:“不知军师可愿留在我国,助我推翻赵宋?”

    李助当即滚下马,拜道:“小道本事微薄,承蒙太子看中,不胜感激,愿为太子牵马坠镫。”

    这家伙,肯定是来之前就合计好了,不然不会如此干脆。

    如此容易说服李助,方天定也是快意。

    天上掉馅饼不容易,更难的是馅饼直接砸进了嘴里。

    王庆把千辛万苦做好的馅饼扔进他的嘴里,如何不让方天定快活。

    方天定扶起李助,道:“金剑先生的大名,我亦是多有闻名,得先生襄助,如虎添翼也。”

    李助道:“不敢当太子殿下夸奖,大明谋臣如雨,猛将如云,小道不敢称雄。”

    顿了顿,李助又道:“我来之前,观王庆那厮似有招安之意,只是担心蔡家谋害,才踌躇不定,却是不可不防。”

    我勒个大草,方天定闻言惊讶不已。

    王庆给蔡家送了个好大绿帽,在童贯和蔡攸操作下,差点丢了性命,如何还敢招安?

    只是也不一定,都火烧眉毛了,谁还管以后会如何,肯定是先渡过眼前难关再说。

    再说,明国一旦建立,天下肯定震动,为了抽调力量平定东南,赵宋很可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