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丝路大亨-第1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况自然急转直下了。

    作为明军的一个中层将领,胡可虽然还没有想到这一步,但有一点他还是很清楚的——仅凭两浙现有的兵力和指挥体系,是无法抵御倭寇的全面进攻的,如果要想扭转战局,朝廷就必须派出精干有能的督抚大臣,给予其更大的权限,调动数省的人力物力,建立一支精干的海陆力量,给予倭寇沉重的打击。随着官职的上升,见识的日广,相比起在朱纨手下时的那种毫无根据的乐观,此时胡可也变得越来越清醒了,他很清楚自己现在能做的也就是守住宁波城,使得局面不要糜烂到不可收拾的地步,至于更多,就不是自己区区一个参将能够考虑的了。

第七十三章出城() 
穿过盐仓门,胡可看到两名书吏正在向几名正在哀求的百姓叱呵,他知道这是正在向进城的百姓征收入城费,而这笔钱正是用来支付新建民军薪饷的,眼下正是六月底,夏税还没收上来,官府的仓库里空空如也,哪里有多余的钱粮发放民军的薪饷?百姓的哀求声一阵阵传来,让人心酸,胡可强迫自己扭过头去,他的心情越发恶劣,甚至开始想念起当初在黑牢里的时光,至少那时候自己无须为这么多事情烦心。

    此时的城中唯有孩子还能保持着笑声,一处荒废的院落里,嬉戏的孩子爬上围墙,相互追逐嬉戏,有的甚至抓住出头的橼子摇荡,仿佛一群猴子。

    “去几个人把这些兔崽子赶开,不然非有人摔死不可!”胡可正对部下发令,随着一声叫骂,一团大粪被投掷在胡可坐骑前面不远处,受惊的战马嘶鸣人立而起,险些将主人掀翻。惊魂未定的胡可勒住战马后,气急败坏的骂道:“别管这些兔崽子,活该让他们个个摔死!”

    胡可本来就心情恶劣,而顽童们的行为更让他火冒三丈,倭寇在四乡日益猖獗,逃到宁波城下的难民却越来越多,而明军的行动却始终未见,如果朱大人还在又怎么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呢?他愤懑的甩了一下右手。

    穿过一条小巷,前面不远便是铁匠街,道路两旁人头攒动,亲兵们竭力为胡可开路,眼窝深陷的难民们站在道路两旁,有的高声乞讨,有的沉默呆望,胡可从腰间摸出一把铜钱洒了出去,难民们立即扭打成一团,他们相互推搡叫骂,争夺地上的铜板,他们当中的幸运儿大概晚上能喝上两口稀粥,虽然倭寇并没有封锁入城的道路,但原有的秩序已经被破坏,饱满的谷穗在田地里烂掉却无人收割,四方的难民如潮水一般涌入,即便知府已经下令将所有丁壮阻在城外,城内仍然拥挤不堪。即便所有的粮铺都已经被官府控制,但黑市里的粮价依然像长了翅膀——米价已经涨到了斗米四钱银子,这已经是平时价格的六倍以上;一个南瓜要五十文钱,鱼的价钱要便宜一点,可也比平时翻了两番。可即便如此,黑市里的买家依旧络绎不绝,形容枯槁的人们站满每一个货摊旁,拿出最后一个铜板来换取食物;而更多的人则站在一旁,神色阴郁的看着这一切。

    “胡将军,胡将军!”一个声音打断了胡可阴郁的思绪,他回过头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却是知府的管家,他不敢托大,赶忙跳下马来道:“管家,有什么事吗?”

    “胡将军,老爷有要事相商!”

    “要事相商?”胡可一愣,暗想莫不是有救兵的消息了,心中暗喜,赶忙快步往知府衙门去了。

    到了后衙的花厅,胡可与知府见过了礼,便急道:“大人,有什么要紧事?莫不是有援兵的消息了?”

    知府脸上却依旧是愁云密布:“哪里有什么援兵,本官召将军来却是为了城中口粮的事!”

    “口粮?”

    “不错,眼下正是夏粮未登,去年的粮食将近的时候。城中仓库里也只有一千余石粮食,按日食五升算,供养守军和你招募的民军也就能维持月余,但每日逃到城下的百姓便有数百人,这般下去用不了多久这宁波城只怕就要不攻自破了!”

    “大人说的是!”胡可点了点头:“末将方才在巡查时也想到这点了,只是不知大人有何应对之策!”

    “眼下已经是六月底了,田里稻谷已经成熟,乡间并不缺粮,倭贼虽然四起,但从城里通往周围的道路并没有断绝!”

    听知府说到这里,胡可已经明白了对方的意思——对方是希望自己去乡下收粮,解决城内外眼下的危机,他沉吟了一下,答道:“大人,在下是个武人,本当听命行事。但眼下城中的情况您也是清楚的,可战之兵不过三百,其余不过是临时募集来的乌合之众,用来固守城堞也还罢了,出城与倭寇野战不过是送死。再说力分则弱,若是出城收粮,只怕粮食没有收来,城反而守不住了,岂不是顾此失彼?”

    “胡将军,你说的虽然也有几分道理!只是眼下的形势由不得我们不这么做了,城中的情况你也都看到了,光是进城的老弱妇孺便有两千余人,每日施粥只有两三石杂粮,能济的了什么事?眼看着就要饿死人了,前几日倭寇来袭,城外的民兵拼死奋战将其击退为的是保护城内的父母妻儿,可再怎么下去,恐怕攻城的就不是倭寇,而是城外的那些壮丁了!”

    “这个——”胡可已经说不出话来,知府的话指出了一个非常尖锐的事实——再强大的军队,坚固的城防,没有充足的粮食也是无法坚守下去的,如果不能解决粮食问题,杭州城的完蛋就不过是时间问题。

    “出城收粮可以!”胡可想了想道:“不过末将有一个请求!”

    “什么请求?”

    “请让末将亲自领军!”

    斥候已经汇报过情况,但徐海还想亲自看看。于是松浦清正陪着他登上一叶扁舟,穿过河汊,进入一片芦苇丛,相距盐仓门外只有两里多远。

    “太近了!”松浦清正眉头紧皱,低声警告道。

    徐海做了个手势,船停了下来,他开始观察城门外密密麻麻的人头,还有已经修建好的土垒、栅栏和壕沟,他早已学会了如何估算敌人的人数。片刻之后,他说:“至少有两千人,工事也修的很好!”

    “嗯!差不多这个数字”松浦清正点了点头,生活在战国时代的他在这方面更加熟练:“不过大部分都是新兵,如果是野战,我的人可以轻而易举的把他们打垮,但有了这些工事就又是一回事了,损失太大了!”

第七十四章上岸() 
徐海没有说话,他很清楚松浦清正的意思,在先前的劫掠中这些日本人已经获得了相当丰富的战利品,不少人心里已经想的是回去享受,要让他们打这种攻坚战也有些强人所难了。

    “徐君!”松浦清正看了看徐海,说道:“我不知道为什么你耽搁了这么长时间,如果我们不浪费那几天时间,也许现在我们已经在宁波城内了!”

    “不,没有内应,我们拿不下城墙!”徐海做了个返回的手势,船夫用竹篙点了两下,小船调过头向芦苇丛伸出划去。

    “那为什么不立刻撤走呢?时间越长他们的人数就越多,工事也就越坚固!”

    “我在等待机会!”

    “机会?什么机会?”松浦清正皱起了眉头:“难道第一次不是最好的机会吗?”

    “不,还有更好的机会!”徐海的脸上露出了耐人寻味的笑容:“我问你,松浦殿下,在你们日本笼城战中守城一方最重要的是什么?”

    “当然是粮食!”松浦清正这时反应了过来:“你是想要等待守军缺粮?”

    “没错,你看有这么多难民逃难到城里来,即便守将不让其进城,可总要让他们吃饭吧?”徐海笑道:“城里没有粮食,只有乡下有粮食,您说他们会怎么做呢,松浦殿?”

    “你是说他们会派兵出城收粮?”

    “不错,松浦殿,我们有这么多眼线,只要守军有人出城,就逃不过我们的,到了那个时候,还不是任凭我们摆布?”

    “徐君,您是一名真正的武士!”松浦清正的脸上露出了心悦诚服的笑容。

    盐仓门外,码头。

    “胡将军,祝你此行一路顺风,尽快收粮回来!”知府举起酒杯。

    “多谢大人!”胡可也举起酒杯,与知府碰了一下,一饮而尽。也不多话,便转身上船去了,在登上甲板前,胡可用力跺了两下脚,这是他小时候从卫所老兵口中听过的:出征前的将士只要将脚底的土留在家门前,就能活着回到家中。他知道这不过是一种心理上的慰藉罢了,有多少人虽然这么做了,但却依旧埋骨沙场。但他这次也禁不住模仿了一次,原因很简单——此时他的心里毫无把握,只能祈求运气的帮助。他此番一共带了十二条船,一百五十人,但他心里清楚真正可以依仗的只有自己带来的那些亲兵。他并不是不想多带一些人马出去,但自忖城外的倭寇也不知有多少,便是将城内的守军都带出去也未必能自保,还不如自带亲兵出去,即便自己无法回来至少还能保住宁波城。

    最先发现客栈的是毛和,主建筑坐落在河湾的南岸,狭长低矮的厢房沿着河岸延伸,与两浙的绝大多数民居一样,底部用碎石砌成,墙壁则是夯土,内壁则是涂了桐油的木板,顶棚则是茅草,有牲口棚,还有供船舶停靠的栈桥,在主建筑外还有一座凉亭。

    “烟囱里没有烟,窗户也没有亮光!”毛和低声道:“看来情况不是太妙!”

    小七没有吭声,沿途而来的景象让人侧目,江面上浮尸与倭寇的船只随处可见,幸好他们从俘虏口中得知了口令,还在被俘船只上找到了旗号,伪装成了一条海贼船。但副作用就是沿途的村落要么望风而逃,要么高墙深濠严阵以待。由于马鲛号的体型太大,许多当地较浅较窄的河道都无法进入,因此只能沿着主干河道航行,到了目的地再换乘小船。

    “我最后一次来的时候,这客栈还开着!”毛和笑道:“这里的黄酒不错,兴许这次咱们这次还能喝到点!”

    “恐怕你不能如愿了!”小七冷笑了一声:“看样子里面的人要么跑了,要么死了!”

    “或许我们可以在酒窖里面找找!”毛和笑了笑。

    “我可没这个闲工夫!”小七回过头,对身后的朝鲜弓手道:“准备上岸,听我的号令行事!”

    弓手们点了点头,他们有的拔出腰间的环刀,有的搭箭上弦。小船靠上了老朽的栈桥。毛和赶忙跳上栈桥,将绳索在墩子上系紧。小七登上栈桥,身后的弓手们鱼贯而上。他的脚刚刚沾上河岸的泥土,突然传来一阵骡子声。

    “有骡子的声音,客栈里可能有人!”小七大吃一惊,赶忙挥了一下手,弓手们立刻一拥而上,一名弓手冲上门前的台阶,肩膀靠在门上,用力一撞。

    正好对上一柄竹枪,握在一个四十出头的中年汉子手中,惊惶的看着白衣黑帽的朝鲜弓手:“你是什么人?”

    “放下手里的那玩意,这对你有好处!”小七出现在门口,在他的身后四张拉满的角弓对准那中年人,经过淬火的钢矢反射出蓝黑色的光。

    那汉子看了看小七身后的弓手,丢下竹枪,小七走进屋来,随便找了张椅子坐下,丢了半角银子在桌子上:“有黄酒吗?拿点来!要是有吃的,也拿些来!”

    那汉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