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胜利之钢蚁雄心-第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学忠君,果然是好算盘啊,鄙人佩服”。

    庞太师与吉野次雄一行人,终于过来了,看他们一行的郎情妾意,侃侃而谈,生意谈得多半很顺利。

    “哪里,哪里,是吉野君谦让了,运输一事,就拜托了”。

    庞太师和刘元庚,与鬼子吉野次雄,已是一副多年老朋友的样子,相互夸赞礼让,款款而谈,一时马屁冲天,和谐无比,呆子依旧是呆子,外松内紧,小心翼翼,提防一切可能的潜在威胁。

    吉野与松岛可能另有安排,将庞太师一行人送到休息区后,尽管有些依依不舍,还是很快回了他们的日本展区。

    看到庞刘俩人喜上眉梢的样子,刘郧不用问,也知道何老板的事已经妥贴了,虽说自己也出力不少,也不知为啥,就是高兴不起来,随便吃了些点心垫垫底,喝了些咖啡醒醒神,大家就准备回家了。

    刘郧本还想去苏联区和德国区走走,不料各个展区都基本关门了,一问才知道,每天只有上午开展览,下午是谈事或签订合同的时间,只好作罢,好在智脑拷贝了不少好东西,也该满意了。

    一行人到租界时,快一点半了,于是去老地方——四川人开的“八大碗”酒楼,随便吃了些,约好晚上再碰个头,明天就与何老板见个面,谈一下具体的事情,一切没问题了,再向西康刘帅请示。

    回到刘公馆,刘郧坐在书房里,倒了一杯茶,随便拿了一本书翻着,不知为啥,越翻越烦,最后一气之下,将书一扔,干脆不看了,到草坪上和树荫下散步去,他其实也知道自己烦啥。

    距离七七事变,还不到三年了,刘郧到民国也好几天,还没找到改变这个时代的思路,都说主角有无敌光环,那天晚上要不是多田太贪,又把注意力集中在清子身上,根本没把他当回事。

    否则一刀飞来,保证他这个无敌的主角,比神田大尉死得还要惨,什么光环都是假的,至今想来,刘郧的心中依然有些发恘。

    今天去参观军备展览,才真正感触到,华夏为什么会被侵略,看看华夏三大兵工厂,与日本兵工厂的差别就知道了。

    松岛佑木还嫌日本军火这差那差的,在华夏别说自己造,就是想买,欧美列强也不会卖,只有德国卖了几门150mm口径的大炮,被老蒋当着镇国之宝,一直舍不得用,最后便宜了小鬼子飞机。

    松岛在大阪长大,见过大世面,现在海军当差,日本海军在全球排名第三,军舰动辄四五万吨,几年之后的大和战列舰,甚至达到7。28万吨,口径是丧心病狂的460mm,至于日本陆军就别提了,炮火口径达到100mm,就胡吹重炮什么的,两者根本不在一个次元。

    看来一个完备的工业体系,是当务之急,刘郧如是想到,究竟是加入三大兵工厂,还是自己搞一个军工复合体,然而无论哪一种,都非朝夕可成,唯一可依仗,就是对未来军工发展的先知先觉。

    嗯,还有一个时灵时不灵的智脑,以及怎么看都不靠谱的蚂蚁,刘郧想着想着,就在树荫下的藤椅上,晒着太阳睡了一觉,然而刚醒不久,四叔与庞太师就已匆匆的来了。

    几人一起来到书房,让呆子在外面搞好警戒,门房老王在院子里巡逻,由于无仆人伺候,就由刘郧给大家倒水,庞太师占主位,刘元庚叔侄占两翼,形成一个凹字形,中间是一个小茶几。

    “今天,与吉野次雄达成了口头协议”,庞太师首发。

    大家都心领神会,这种掉脑袋的事情,无论古今中外,都是比较忌讳的事情,一般大家都不敢留下手尾,一旦日后被人给翻出来,都是死罪一条,一般还是口头协议好些。

    吃了不给钱,日本的战列舰会亲自来讨债,至于日本人会不会黑吃黑,也不是没有,只是一般不会这么下作,毕竟名声坏了,就变相好了欧美走私贩子,武器走私的暴利,在21世纪也比贩毒高。

    “日版汉阳造1888式步枪,质量属于上等偏下,45银元/支,但限购3000支,子弹另算,10银元/100发,数量不作限制”。

    “日版太原造捷克式轻机枪,350银元/挺,子弹150银元/1000发,日版汉阳造驳壳手枪,150银元/支,标配200发子弹,以及日版仿德M24式手榴弹,20银元/10枚”。

第16章 乱世古董() 
庞太师也没迟疑,将吉野次雄的底价一一敞开,“另外,还推荐了日版太原造60迫击炮,600银元/门,炮弹50银元/10发”。

    “日版金陵造82迫击炮,1500银元/门,炮弹100银元/10发,以及日式九二步兵炮,4500银元/门,炮弹200银元/10发”。

    刘郧虽然在美国学的是机械,但是对于军火买卖完全是门外汉,既然不懂里面的门道,只好边喝茶,边听两位前辈的讲解。

    刘元庚倒是有些皱眉头,略加讲解了一下,华夏兵工厂的质量一直是个老大难,哪怕同一批次的军火,都会参差不齐。

    所以在销售前都会筛选一下,定了上中下三个大的等级,以及上上到下下九个小等级,每个等级的价位差别大了,上上等与国外进口货基本一样,下下等白送都不见得有人要。

    这次鬼子吉野次雄的货价还算公道,尤其45银元/支的上下等步枪,比汉阳兵工厂直接出厂都便宜,就是对子弹与炮弹可没手软,比国内的还要贵,另外迫击炮和步兵炮的价位明显偏高。

    但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谁叫华夏自己生产不出呢,以75mm的德国步兵炮为例,就敢叫价1。2万美元/门,折合银元已经超过2万了,4500银元/门的步兵炮的确不算贵。

    根据何老板所提供的购买清单,步枪3000支,7。92子弹100万发,捷克式轻机枪200挺,机枪子弹100万发,驳壳枪200支,手榴弹2万枚,60迫击炮20门,60炮弹2000发,82迫击炮10门,82炮弹1000发,其他军用配套物资若干,总价格55。2万银元。

    “鬼子吉野还答应,抹去零头,算个整数50万银元”,庞太师有几分遗憾的说,“就是运费还得另算,在长江宜昌之下的区域,日军可以出动军舰护航”。

    “根据现在的行规,我们可以拿2成的佣金”,刘元庚却很知足了,“也就是15。24万银元”。

    庞太师却认为,还可以再做点手脚,比如将步枪价格提高到65银元,比如现在是特殊时期,整体价位可以上浮30%等等。

    看到庞太师与刘元庚一唱一和,一副兴高采烈的样子,刘郧实在有些忍不住了,“你们有没有考虑过,何老板能有多少钱”。

    “这个——”,一瓢冷水泼下,庞刘俩人顿时呆若木鸡。

    刘郧不说的话,他们还真忘了这个问题,之前何老板,已经订下了若干的西药、粮食和布匹,数目惊人,耗资巨大,现在又要买军火,还真不是危言耸听,十有八九会缺钱。

    “其实,我们干脆送佛送到西,做人情就做到底”,刘郧貌似义薄云天,努力游说的样子,“明天与何老板一一明说,让他们自己选,这次反正也赚不到多少钱,就赚个大人情又何妨”。

    庞太师与刘元庚不再说话了,都突然对清茶有了兴趣,低着头,一个劲盯着茶杯里的茶叶,仿佛茶叶能变出金子来。

    随后,庞刘二人除了喝茶,就是聊聊家常,绝口不谈公事,没多久,庞太师就借口女儿在家,等他回去吃饭,先走一步了。

    刘元庚走到门口,倒是迟疑了一会儿,足足看了刘郧几分钟,欲言又止,最后只好摇摇头,叹息了一声,也走了。

    庞刘二人不欢而散,刘郧心中也有些惴惴不安,但是转眼一想,还有一个月就开始长征,红军也到了最困难的时候,自然也就安心了,这批物资很关键,多半会通过长江,走湖北经洞庭湖,逆湖南湘江而上,为红军彻底打破五道封锁线做准备的。

    想想惨烈的湘江血战,刘郧觉得自己没有做错,自己在这个时代,就是一只小蚂蚁而已,对大的历史进程,根本无能为力,只能顺着历史的车轮前进,尽量减少一些无谓的损失。

    在另一时空,中央红军经湘江一役,由10万减至3万,到四川懋功(小金川)与红四方面军会师时,已不足一万五千,还没撇出沿途扩红的人数,这批物资如能及时运到,可极大减少红军的损失。

    第二天一大早,呆子金珠开车来接他,去西藏路上的“康定四海”茶楼喝茶,喝茶是假,去会见何先生才是真。

    四海茶楼二楼一底,正面临街,坐东向西,呈反凹字形,又类似华夏传统的四合院,是中西合璧的代表,是这个时代最常见的建筑风格,里面可以品茶、喝咖啡、打牌、搓麻将和打评书,应有尽有。

    进去之后,刘郧才发现茶楼的入口处,进行了隔断处理,表面与其他临街建筑并无差异,实际上是以砖混结构为主体,外部嵌以木板为装饰,中间凹字部分是一个传统的滴水庭院,既有西方建筑的结实通畅,又有华夏建筑的亲切自然,很适合这个时代的审美观。

    刘郧与金珠刚进,就有茶博士领两人去了三楼的雅间,说是一间实际上是三间相通的房间,有三个出口,两西一东,采光良好,视野开阔,环境干净整洁,应该是专门给特定人群准备的。

    刘郧刚坐下不久,何先生、刘庞二人,就从几个不同的入口,陆续过来了。大家心照不宣,让金珠、邬先生一干随从,在雅间的另一间喝茶,剩余四人在最里面闲谈。

    各种杂事一完,大家就开始直奔会谈主题。

    “不知各位当家的,可有什么不妥之处”,何先生首先发言。

    “卖方此次有时间要求,我们有些担心贵方的资金,一时能不能到位”,庞太师也没绕圈子,直接爆出他们的担心。

    何先生先是一喜,之后又是一愣,随即皱着眉头,背着手,在房中走了几圈,因为他事先也没想到,这事会这么顺利,才到上海三五天,庞太师与刘元庚居然就有了准信了。

    资金筹集确实棘手,想到前线浴血奋战的将士,何先生有些犹豫,首长在他离开时一再叮嘱,只准成功不许失败,军火可不比一般的货物,此次能及时搞到,全靠运气,难道要放弃这次机会。

    庞刘二人相视一眼后,也不说话,端起茶杯,细细品尝。

    “我方资金确实不足”,何先生似乎下了决心,坐下来,端起了茶杯细啜了一口,“但是,不知贵方可否接受一些字画”。

    话一说完,何先生立刻招来门外的邬先生,让他递进一个小箱子,小心翼翼的关上门后,才轻轻的打开箱子,拿出一个精致的竹筒,再抽出里面的字画,正是明代唐伯虎的“百花争燕图”。

    都说“盛世古董,乱世黄金”,其实也不全然,何况就算是乱世,古董仍是古董,有些古董还是具有很大保值性。

    自从1929年全球经济危机以来,到1934年全世界已经乱象纷现了,比如希特勒重整德国军备,苏联正在加紧肃反进行时,西班牙内战一触即发,中日开战已三年等等。

    但是,华夏总体而言,还是一片欣欣向荣的虚假繁荣,尤其民国的南京、上海和广州一带,正陶醉于“黄金十年”的神话中,民间对古董的需求有升无降,唐伯虎的真迹,还是很值钱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