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之誓死不降-第14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实在不行就殉城吧,好歹还能给远在京师的家人谋个前程。至少朝廷也要宣扬我这行为,恩赏死人给活人看嘛!”

    其实土国宾也不想死,他手握大权名义上还是两江总督,功名利禄财富美人享用不尽,这样活着谁愿意死啊。只是若是连最后的地盘也保不住,他也不得不死了。总不成两江总督跑到浙闽总督地盘去吧,那就是他不想死朝廷都要他死了,这样还会连累到家人。

    土国宾声音中满是萧瑟,他贪财好色,实在不想就这样死掉。只要有一线生机他都想争取的,可惜看如今好像没有。

    见到土国宾如此神态,刘汉祚咬了咬牙说道。

    “制台大人,若是实在不行,真到了那时候,不若,不若就投降团匪吧。或许,或许他们也要千金买骨,将我们供起来让人看。”

    说完这番话后,刘汉祚紧张的大汗淋漓,几乎要瘫软下去了。

    “嗯?”土国宾狠戾的目光从刘汉祚脸上扫过,然后哼了一声。

    “刘巡抚,你我深受朝廷厚恩,这念头日后还是不要想了。团匪残暴,连绅士都不能容纳,何况我等朝廷的高官?还是死了这条心吧!”

    其实土国宾心中也是叹息不已,这团匪怎么就不能接纳自己这些人呢?否则自己早就投靠过去了,什么京师的亲人,那能束缚自己吗?老婆死了再娶儿子死了再生,只要自己安好就好。可是,仇天行为了保持保安团的纯洁,为了不让胜利果实被这些汉奸官僚窃取,所以宁愿发展缓慢,也是要将篱笆扎牢。所以虽然仇天行提出了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但是显然这些人不在其中。那团结的口号只是给基层人听的,到达一定高度后,这利益派系可就出现了。

    被土国宾点醒后,刘汉祚也死了心了,他对土国宾说道。

    “那还是请制台大人向朝廷求援,即使朝廷大军过不来,又不能在西线发起战事,那么命令陈总督率军支援也是好的。”

    土国宾点了点头,表示认可了刘汉祚的建议。为今之计只能看陈总督还听不听朝廷的命令了。

    唉,今时今日朝廷在这江南的统治真是风雨飘摇起来,看来这江南或许真的不保了。

第261章 第一次东征(十五)() 
大雨倾盆而下,道路泞泥,视线受阻。有两支队伍在雨中艰难的前进着,这就是张承武派出的两支偏师,三四纵队和三五纵队。此时两支纵队早已分开,三四纵队往常熟而去,三五纵队往昆山而去。

    三四纵队的纵队长余永和望着这场大雨,心中无比的郁闷。当初离营时天气还好,却没想到竟然一日后就下起了大雨,早知道就缓些时候离营了。虽然如今天气炎热,但是淋湿了也会生病的。晚上露营在外还是有些寒气,若是穿着湿漉漉的衣服肯定会受寒的。这行军打仗有时候病死的还比战死的多。

    当大雨快要来袭时,团丁们都穿起了蓑衣斗笠,只是蓑衣斗笠也无法全部遮挡雨水,而且脚下更是无法防水。深一脚浅一脚的让许多团丁们都走丢了鞋子,甚至还有被石子划伤脚的。无奈之下余永和只能找到一处高地扎营下来,让将士们可以烘烤下衣服,喝些热姜汤。

    站在帐篷里,听着雨滴击打在帐篷上发出的噼里啪啦声,望着帐篷外水天一色的场景,余永和忧心忡忡。

    “来来,老余,过来喝碗姜汤吧!这鬼天气,暴雨淋在身上怪冷的。喝碗姜汤好暖和暖和一下。”纵队宣讲员胡富贵在一旁喊道。

    听到自己的老搭档喊自己,余永和便过去喝姜汤了。闲来无事,两人便闲聊起来了。

    “我说老余啊!这次攻打苏州看起来不怎么顺利啊。这张营长不是挺厉害的吗,能在西线扛住了十几万鞑子,可是到了东线怎么打成了这样?”胡富贵喝了碗姜汤,将碗重重的一放,仿佛喝了碗烈酒似的。

    对于胡富贵的话,余永和嗤之以鼻,他冷笑道。

    “什么厉害不厉害的?还不是靠将士用命上下一心,靠着总部源源不断的支持,这才撑下来的。”说到这里,余永和还凑到胡富贵的耳边悄悄地说道。

    “听说我们在西线死的可比鞑子多多了,只是军报上将双方调了个。”

    听到余永和这么一说,胡富贵只能尬尴的笑了笑。

    “呃,呵呵。听说而已,当不得真的。”

    胡富贵和余永和不同,胡富贵是宣讲员,掌管部队思想政治方面的,这话可是犯了忌讳了。不过胡富贵自己思想也不坚定,前明时他也只是个侥幸念过两年私塾的乡下孩子,进入了保安团后才在夜校里学的了很多知识。当然能到了今日的地位主要还是靠战功,他也是在应山时就参加了保安团的老人了,曾经归属于叶苏和倪战的。保安团的军职升迁历程只要是由副职升迁到宣讲员再到正职,而副职一般由番号为第一的部队主官兼任,这也是三营其余几个纵队嫉妒第一纵队的原因所在,三营第一纵队纵队长奚从山可是兼任副营长的。所以,这胡富贵也是武职出生。只是如今既然成了这文职的纵队宣讲员自然要注意一下了。这话余永和能说他却不能说,不仅不能说还要杜绝别人说。这也是如今仇天行没有在队伍中狠抓思想建设,没有搞大清洗,否则就凭余永和这句话,胡富贵都能抓了他了。当然,保安团是仇天行一手组建的,任何人的威望都不能盖过他,所以仇天行也不需要搞什么大清洗了。

    又聊了一阵后,余永和说起了这天下大势,忧心忡忡的说道。

    “这天下看来似乎是更乱了,鞑子一统天下受阻,如今冒出了大大小小十余支势力。我们保安团看起来是一个整体,其实早就一分为五了。残明那里也是分了四块,还有两个农民军,这么乱,这天下何时才能一统啊?”

    “怎么,老余,你想过天平日子,解甲归田了?”胡富贵挤眉弄眼说道。

    虽说正职比他这个宣讲员大半级,可权利上却大不了多少,而且两人掌管方向不同,加上彼此早就是老搭档了,所以胡富贵自然不怵他,还开着玩笑。

    “是啊,这杀来杀去我也腻了,加入保安团也有八个年头了。这打来打去的还看不到天平,真不知道何时才能喝喝茶听听小曲,过着与世无争的日子啊?”余永和叹息道。

    对于余永和这五道杠的军衔,胡富贵可是觊觎好久的。听见这人如此矫情,胡富贵心中好不爽,酸酸的说道。

    “你呀不相干就早点辞职算了,正好我接你的位子!”

    “你?”余永和指着胡富贵叫了一下,只是随后笑着摇了摇头却没说什么了。

    只是胡富贵还是不依不饶的说道:“听说委员长要实行爵位制度了。好像有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勋爵呢?你就不想搞一个回去光宗耀祖?”

    没等余永和回话,胡富贵就开始扒拉着手指头算了起来。

    “我立了一次一等功、三次二等功、四次三等功,还有一次集体二等功,三次集体三等功。唉,好像也不多啊。不知道到时候能不能换个三等勋爵?希望这勋爵要求不高。”

    见自己老搭档一本正经的开始计算了,余永和笑了下,开始喝起姜汤来了。

    虽然自己这老搭档看起来没个正经,可是话也说的不错。自己这些人可是打了好多年仗了,若真的解甲归田,恐怕也抓不起锄头了吧。而且这爵位似乎真的挺诱人的,弄一个回去还真的能光宗耀祖。不过貌似像自己这样带兵两万的将领在残明那少说也是个公爵侯爵了吧?想到这里,余永和心中一紧,然后在心中自己对自己说道。

    “残明那已经是被历史所淘汰的了,怎能和保安团比?我们保安团可是承担着历史和人民赋予的神圣使命,终将能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我们的前途可是光明的!”

    默念两遍后,余永和见胡富贵还陷入在怎么能得到一个三等勋爵的幻想中,便没有打扰他了。余永和看着帐外,只见雨水渐渐小了起来。他喃喃自语道。

    “明天应该可以到达常熟了吧!”

第262章 第一次东征(十六)() 
当三四纵队被大雨所阻时,三五纵队也是被大雨所困。好在第二日天就放晴了,三五纵队也踏上了前往昆山的道路。

    虽然天放晴了,但是道路可是一时半会不会变干的,所以团丁们只能继续深一脚浅一脚的走着。为了防止鞋再丢了,那些丢了鞋的团丁们可是死死地将替换的鞋子绑在了脚上的。

    泞泥的道路让部队行军速度下降了一半不止,尤其是那些搭载了粮食军械物资的车辆,更是大大的拖慢了队伍行军的速度。从南边绕过了阳城湖后,三五纵队来到了一个名叫正仪的小镇。

    让三五纵队纵队长陈迪疑惑的是,这个小镇竟然人去楼空,看这满地杂物的情况,似乎离开的很急。这让陈迪心中很是不爽,因为在陈迪的印象里,这似乎只是鞑子进村时才会发生的事情吧。

    似乎,这里的人不欢迎保安团?

    从正仪镇开始,三五纵队前进方向的所有集镇村庄都是空荡荡的。这让陈迪心中有了不好的预感。

    当陈迪率领大军来到昆山城下时,他终于发现人都去了哪里了。原来都集中到了城中了,看着城头上密密麻麻的的人群,远远超过了三营对昆山兵力的预估。在军情员探来的情报中,鞑子伪两江总督土国宾似乎只有不到五万人马,这五万人马可是分布在苏州府、松江府和太仓州这三地之中。而在苏州城的攻城战中,似乎鞑子的兵力就不止五万了,这可以用鞑子在城中发动丁壮守城解释。可是这昆山县城怎么也有这么多人?难道全是壮丁不成?

    不过陈迪想了想后又觉得不太可能,因为若是都是壮丁而没有一定数量的士卒压制的话,恐怕这些壮丁都跑了吧。看城墙上密密麻麻的人头,恐怕这鞑子士卒也不少吧。只是此刻陈迪还真的想错了,这里站在城墙上的守军绝大部分都是团练,这昆山四周十里八乡的团练都集中到了城中。靠着宗族同乡等关系,这才将团练组织的像那么一回事了。

    因为鞑子组织团练的事情没有引起军情处苏州府负责人的重视,再加上人手紧缺,所以陈迪也不知道团练的事情。

    此刻,城中的团总们见到团匪真的来了,一个个都紧张起来。虽然之前众人信誓旦旦的杀鸡宰羊,血誓一番后要与团匪势不两立,只是那会儿还没见到真的团匪。如今见到团匪真的来了,一想到那即将砍向自己脖子的血淋淋屠刀,一些胆小怕事的人突然怂了。有人心想,团匪和团练只差一字,好像是一家人嘛,一家人还是不要杀一家人的好。

    好在让这些胆小之人心中吁了口气的是,团匪没有一上来就攻城,而是选择了安营扎寨,这也符合他们一向的结硬寨打呆仗的作风。团匪每到一城都是先扎好大营,然后才开始攻击,攻城如此争霸天下也是如此,都是一府一州的慢慢推进。当然团匪这招与曾国藩湘军的结硬寨打呆仗也有所不同,湘军是结寨之后引敌来攻深沟厚墙同生同死,而保安团却是先立足不败再求胜利,战略上是守,战术上还是攻。

    见到团匪只是在扎营,并没有试探攻城的意思,那些团总们还是下城去了。他们纷纷来到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