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之誓死不降-第14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见到团匪只是在扎营,并没有试探攻城的意思,那些团总们还是下城去了。他们纷纷来到县衙,和昆山知县商讨接下来的战事。虽然如今知县嫡系兵力只有手中的区区百余名衙役,但是知县掌管一县团练事务,名义上可是这一县中所有团练的最高长官,自然有名义去统帅团练兵马。

    新阳镇的团总郑宁茂因为拉起了两千多名练勇,手下光是团正都有好几十个,此刻他在团练中势力算是最大的了。这时,他忧心忡忡的对知县说道。

    “宋大人,如今团匪来了数万人马,城中只有万余兵力,恐怕这守城有点悬啊!不知总督大人那里有没有派援兵来?”

    知县还没有回答郑宁茂提出的问题就有人插嘴了。

    “姓郑的,你没打过仗就不要胡说,团匪这次哪里来的数万人马,看样子顶多万余就不错了。”

    说话之人是陈墓镇的团总陈乐平,虽然曾经两人没什么交往,也就最近才熟识了。可就是这几日的交往中,陈乐平看郑宁茂就是不爽,他就是不服对方趾高气昂的样子。尤其是郑宁茂有两千多人马,而陈乐平他只有一千多,这就更不爽了。

    “人过一万无边无际,你陈乐平凭什么就能确定团匪只来了一万多?况且,说不定团匪还有隐藏的兵力?”郑宁茂不服气的反驳道。

    只是郑宁茂的反驳白费了,陈乐平对此只是哼了一声就没再说话了,似乎不屑与郑宁茂辩驳。顿时,郑宁茂被激怒了,就要上去与陈乐平理论,甚至理论不行的话就要发展到肉搏。见到手下两个团总似乎要干架了,昆山知县急忙重重的咳了一声嗽,示意自己的存在。若是平日里知县早就让人将这两人拉下去打板子了,不过现在团匪大军逼城,自己还得依靠这些人,知县也只能客气些了。

    “好了,此时城外团匪大军兵临城下可千万不能内讧了。这次我等还是要好好商议一番如何挡住团匪的进攻吧!”

    只是知县的话并没有迎来热烈回应,那些往日都对他极力奉承的地主们此刻都默不吱声了,这些团总中甚至还有人后悔了。以往听说团匪厉害也只是听说而已,如今闻名不如见面,这亲眼看到上万人聚集在一起,那种气势真是骇人心魄。一些人看上一眼就腿发抖了,亏得他们还曾经在检阅自己等人上万人武装时心潮澎湃壮怀激烈呢!可这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和团匪武装比起来,自己等人的团练还真是农夫而已。尤其是城中没有正规军,这单靠团练没有官兵做主心骨,恐怕这距离城破也不远了。

    搞什么不好,非要和团匪对着干?一些人心中划过这样的念头。但是也不是所有的团总都是这么怂的,也有一些想要建功立业,依靠团练建功立业好转到官场上去好升官发财的。这郑宁茂就是其一。

    见没有人说话,郑宁茂便接过了知县的话头,回答道。

    “宋大人,我们虽然有一万多人但几乎都是练勇只能守城而已,当务之急还是要请总督大人派援兵才是啊!”

    郑宁茂都反复说要援兵了,宋知县只能很是无奈的说道。“可是总督大人也被团匪围在了苏州城中,实在没有援兵了。”

    国朝官员守土有责,宋知县也不能逃走,他心中念道若是实在不行就以死殉国吧,说不定还能弄个流芳百世的美名呢!宋知县就是这样想的,所以他对死亡十分淡然。

    见到后路已绝郑宁茂十分紧张,他心中很有功利心,所以实在不想死。只是现实就这么无奈,他竟然在团匪大举进攻昆山时就鬼使神差的听了知县的话,将麾下全部练勇都带进了昆山城了,真是自绝生路。

    “那就请大人开仓放粮打开银库,我们各家也将城中所有资财拿出来犒赏练勇,能不能活下去就只能靠他们了!”

第263章 第一次东征(十七)() 
ps:看明末之誓死不降背后的独家故事,听你们对的更多建议,关注起点中文网公众号(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众号-输入qdread即可),悄悄告诉我吧!

    因为有着城外团匪带来的强大压力,昆山县城中的团总们也纷纷慷慨解囊,几乎将自己能拿出来的东西都拿出来了。同时知县也开仓放粮,取出府库器械,真正将团练都武装起来。在揣着银钱饱餐一顿,并得到杀匪一人赏银五两,若不幸战死烧埋费更有二十两的许偌后,团练的士气高昂起来,甚而城中的居民也想加入团练的队伍,趁着士气高昂,知县又拉起了一支队伍。

    只是即使这支队伍在金钱的刺击下又恢复了士气,但当三五纵队大举攻城时一切又不一样了。

    因为来的匆忙,三五纵队没有携带火炮,但是火铳还是有千余杆的。第一天刚到城下时,三五纵队没有攻城只是顾着安营扎寨,当然在安营时也在打造攻城器械。第二日依然没有攻城,只是派出小股兵力四散出去侦探地形,第三日在攻城器械打造完成后,纵队长陈迪下令攻城了。

    先是宣讲员一番动员,然后负责填河的大队顶着盾牌,在敌人的箭雨下不断的冲河中丢着装满泥土的麻袋。很快的,窄窄的昆山护城河就填出数道通道来。

    接着填河大队退下去休整了,负责攻城的大队冲了上去,趁着混乱时爆破部队也悄悄地夹杂在其中。见到团匪攻城了,许多团练手脚发软,先前被金钱刺激起来的士气也在一点一点的消失掉了。那山呼海啸一般涌来的敌人,那密密麻麻数也数不过来的攒动人头,还有火铳不断发出的砰砰巨响,这一切让刚刚进入战场的练勇们恐惧不已。要知道他们先前还都是农民而已,何时见过这样的场面?平日里他们都羡慕丘八们拿着高额的军饷,这一刻,他们才知道这军饷可不好拿啊!这可是要用命去换的,还不如老老实实的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交粮纳税呢。

    “放箭!放箭!”

    “快,快泼金汁!”

    “二狗子,你他娘的傻了不成?快丢石头,不要傻愣着了!”

    “我,操你老母,三娃你咋将弓当做石头扔下去了?”

    “你操就是了,别以为我以前不知道。”

    一时间城墙上的练勇们混乱起来,因为没有战场经验,所以许多人都愣住了,不知道自己该如何是好。即使有些清醒人也是大呼小叫的,很难控制局势,甚至彼此还互骂起来。缺少了鞑子官兵作为骨干,这万余练勇似乎不堪一击。当然,这也是他们没有打过仗而已。若是让他们多打几次仗,在族中长辈名望之人组织下,练勇还是很有战斗力的,至少乡里乡间的人比较齐心,语言也没有障碍。可是,三五纵队不会给他们机会了。

    趁着城墙上乱哄哄的一片,爆破部队将城墙炸开了。没有守军防爆破的措施,城墙很容易就破开了,于是,三五纵队的团丁们一拥而入。

    “城破啦!”

    “快逃啊!”

    “团匪杀人啦!”

    昆山一干鞑子官员和一干团练的团总们都惊呆了,这就破了?难道自己等人真的不堪一击?先前城墙上的混乱就让他们目瞪口呆了,可是还没等他们将城头的局势稳住,这城就破了。而且在破城中那巨大的爆炸声让他们整个人都被震傻了,而且还有一些不走运的团总和小吏都被活活震死了。

    直到身边的一切清醒的亲信将这干人拉走后,这些人才清醒了过来,纷纷向着其余几个门逃去。

    一个正在逃跑的练勇正惊慌失措的在小巷子里到处逃窜着,他看见一户人家的门缝中似乎有双眼睛正盯着外面看。见到这情形后,这个练勇急忙跑了过去,死命的敲打着大门,口中呼喊道。

    “开门啊!开门啊!老乡,救救我!”

    只是门后的那双眼睛很快的消失了,大门却没有开启。

    这名练勇的声音没有求得这户人家的救助,反而将身后的团丁引了过来。

    被练勇声音引来的团丁有三名,带队的是一名伍长。伍长看着练勇,大声的高喊道。

    “缴械不杀!”

    只是或许这名练勇太激动了,他手中挥舞着长刀不让团丁靠近。

    “滚啊!快滚啊!”练勇大声的喊道,声音尖利而恐慌,头剧烈的摇晃着,似乎整个人被恐惧逼的要疯了。

    见到这样的情形,伍长悄悄用眼睛示意了身旁的两个同伴,然后布成一个小小的阵势,慢慢的向这名练勇靠了过去。因为这三名团丁都是长枪兵没有弓箭,所以只能采取近战,否则若有弓箭兵或火铳兵,直接就将这名练勇击毙了。

    似乎感觉到死亡的逼近,练勇眼睛赤红赤红的,头上大滴大滴的汗涌了出来,他挥舞的手臂似乎越来越沉了。

    突然,趁着练勇脑门的汗流到了眼睛中,导致练勇不自觉的挤眼睛时,伍长猛地将长枪撩了一下,将练勇手中的长刀拨开,然后身旁两名团丁的长枪便狠戾的刺入了练勇的身体。在练勇身体里搅了几下后,长枪头便拔了出来。剧烈颤抖的练勇尸体砰的一下倒在了地上,抽搐了几下便不动了。虽然这名练勇死了,但是他眼睛还是睁的大大的,似乎在看着什么。当练勇倒下后,他怀中滚出了两个银元宝。望着这两个银元宝,几名团丁眼睛都红了,喉咙里死命的咽着口水。

    这时三名团丁身后传来了阵阵脚步声,这声音将团丁们惊醒了过来。伍长首先恢复了正常,他最后看了一眼元宝后,然后干涩的说道。

    “注意纪律,打扫战场有别的大队,我们三五一大队是负责清剿敌人的。战后清点缴获物资,我们都有分成的。”

    听到这话,另两名团丁只能遗憾的离开了。而此时,被死去的练勇死命拍打大门的那户人家中所有人都浑身颤抖的躲在被子里,绝望的等待死亡的到来,等待家资被抢夺,女眷被侮辱的事情。不过,他们左等右等都不见有人砸门冲进来,虽然大门外脚步匆匆,甚至还伴随着凄厉的喊叫声,但是家中却还是安全的。只是不知道这样的安全还会有多久,这户人家只能在绝望中等待希望的出现。

    团练一触即溃,三五纵队很快的就拿下了昆山县城。因为陈迪没想到破城这么容易,所以三五纵队主力都在西门,其余三门兵力不足,这就让一些团练和鞑子昆山官员逃了出去。当然,这些人逃走后可使不敢再回乡下了,而是继续东逃,直到松江府。

    同时,三四纵队也很顺利的攻下了常熟。(天上掉馅饼的好活动,炫酷手机等你拿!关注起點中文网公众号(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众号-输入qdread即可),马上参加!人人有奖,现在立刻关注qdread微信公众号!)(天上掉馅饼的好活动,炫酷手机等你拿!关注起點中文网公众号(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众号-输入qdread即可),马上参加!人人有奖,现在立刻关注qdread微信公众号!)

第264章 第一次东征(十八)() 
ps:看明末之誓死不降背后的独家故事,听你们对的更多建议,关注起点中文网公众号(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众号-输入qdread即可),悄悄告诉我吧!

    ps:看明末之誓死不降背后的独家故事,听你们对的更多建议,关注起点中文网公众号(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众号-输入qdread即可),悄悄告诉我吧!

    当张承武接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