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姻谋天下-第17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更有人说起前些日子许多世子去望江楼的情形,低声对身旁围过来的人道:

    “别说这几个人了,就是前些日子二十来个人,也数魏国世子最招人的眼了!”

    “呸!你是说咱们大燕国的太子殿下比不上他一个魏国世子么?”有人啐了一口,半真半假地打抱不平。

    那人哪里敢说太子不好,且太子在他们心中自然是好的,便忙反口道:

    “我说的是许多世子!太子殿下是何等身份,本来就不该与这些个公子哥儿在一处比——太子殿下若不是最好的,哪能娶到咱们天女娘娘呢?”

    众人低声议论,高声笑骂,闲聊过后也便散了。

    这样的议论自然没落在武承训等人耳中,即便教他们听了去,也没人能说个“不”字。

    若不是周纪看着太好,武承肃想也不至于躲开去了。

    武承肃身份、经历,比这周纪都强太多,气度自然不同,而男儿终究还是重气度的。武承训几人甚至觉得周纪不像是个世子,而更应该是个闲散的公子。

    众人来到河边时,不免出生感叹。

    河水清可见底,河道也不宽,不过是汇入城南江中的一条小河罢了,难得的是水中并无泥沙,全是大大小小的石头。水流虽不急,却因石头高地不平而发出清晰的声响,虽不是一泻千里的急流,倒更有一种开阔之意。河边建了一座六角凉亭,虽不甚精致,然而周围盛开的桃花却让人顿生雅兴。

    武承训早安排了人在河边亭中摆了六张案几并毡毯、软垫等物,每张几上有六样小菜,一壶桃花酒。

    那小菜十分精细,颜色也艳丽,只是看着便觉可口;桃花酒入口也有淡淡的花香,为风雅故,酒装入壶中后又特意添了新鲜的桃花花瓣,偶尔随酒倾出一两片来,让人觉得此间更加有趣了。

    “世子待客有道,周纪先饮一杯,聊表谢意!”周纪说着自斟了一盅,一饮而尽。

    武承训谦虚两句,同样引了一杯酒。

    那边又有小厮抱来了铜壶,众人拿了没头的箭投壶,投中的自去饮一口酒,投不中的算是输了一局,饮一杯也就罢了。因此间风雅万分,桃花酒也是极风雅之物,自然没有罚酒一说,输的人便只输着就是,并不教他多饮。

    因只有六人,又是在外头,众人也不便划拳吆喝,只以风雅为主,投壶之后便又行起诗令、典故令。酒过三巡,虽未大酣,几人却都有些微醺之意。

    亭子周围开了许多桃花,坐在亭中如同坠入温柔乡一般,连吸进来的气都觉微甜,令人醉意更盛。

    也不知是酒意使然,还是触景生情,周纪端着酒杯看了半天,心思早飘到了临水城里头。

    阳筠的日子想来并不好过吧?

    可谁的日子又是好过的呢?

    周纪露出一抹苦笑,将酒杯端至唇边,一仰头饮下一杯酒。

    “世子可是觉得无趣么?”武承训微微一笑,轻声问周纪道。

    “此间有趣。”周纪轻轻一笑,夹了一口菜入口。

    食不言,周纪菜已入口,武承训便不好再问他话。关于阳筱从前的事他虽然毫不知情,阳筠与魏国的曾要议婚武承训却是知道的,不止他知道,临水城里但凡有头有脸的人都听说过此事。

    燕国抢了魏国的媳妇,还能有人不知么?

    也不知怎么,单看周纪忍不住出神的样子,武承训便觉得其中必然有些故事。不过他如今身份尴尬,又已经入朝,深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无论如何好奇,都还是不问为妙。

    何况武承训本来就不爱多嘴。

    别说是这种窥探旁人私隐的下作事,便是朝廷里正经要他说话的,武承训也都三缄其口,能不掺和便不掺和。

    他想要出头,却不屑下功夫在这种勾心斗角的事上。(。)

第二九九回 留恋处() 
近日来最大的事,莫过于科举改制之事。

    连这等大事武承训都避而不谈,不提出任何意见,周纪的那些心思他又怎么会去打探。

    看着眼前风度翩翩、面若冠玉的魏国世子,武承训不禁有些感慨。

    听说这个世子是来做质子的,其父周道昭还曾想法设法护住他,欲以次子为遣使来临水朝贺,后因其他属国不悦,恐魏国因此得罪了人,其父才不得不打消了这个念头,终究还是派了世子亲自前来。

    其余的世子大多都回去了,即便是席间另外两人,也早定了归程,独这个魏国世子提也不提回程之事。

    倒也不是周纪不提,他昨日才提了一句,便被武岳挡了回来。武岳只说周纪精通音律,武承肃也甚好此道,二人难得碰面,或可切磋一番,对彼此都是进益。

    为了让事情看着真,武岳还特意提了“焦尾琴”。

    武承肃只不吭声。

    焦尾琴如今在阳筠手中,即便阳筠肯借,武承肃也不愿意借出来。

    他倒不是惜物之人,不过是因为心中不痛快罢了。既然送给了阳筠,自然不好让旁人再碰一下,何况是外头的男子——尤其当这个男子是魏国世子的时候,武承肃是万千不愿的。

    周纪却不得不把这话接过去,即便看出武承肃面色有异,他也顾不得许多了。

    自己此番前来临水不止为了朝贺,即便武岳不开口留他,周纪也得自己寻些借口,尽量多做盘桓。

    周纪不看武承肃那张愈发黑了的脸,只赞了蔡邕一番,不止提了焦尾琴,更提了其寻回广陵散曲谱一事,又说凡好音律者,若能以焦尾奏广陵,实乃是此生之福。

    武岳便说曲谱临水也有,不过并不知是真是假,且其中许多片段不全,二人正好可以研究一番。

    因此,周纪便堂堂正正又留了数日,借口与武承肃研究曲谱,并请焦尾琴一观。

    河边的宴饮才散,周纪便说酒醉,乘了马车回自家府邸去了。武承训几人又去饮茶听曲,晚饭后也就各自散了。

    周纪回府之后,反不如在外头自在。

    这府里的人都是他父亲的人,对魏国均忠心耿耿,自己此番入燕的命运并不握在武岳手中,反而在这些人手里。周纪并不知是哪一个,但他十分清楚,回头来结果自己性命之人,便在这府里众人之中。

    因此,他只要看到那些人便觉得身上发冷,无论他们笑得如何可亲,说话如何客气,周纪都不会有意思亲切和轻松。

    只等武岳留他不住那日,想来就是上路之时了。

    正如众人所料,武岳这几日也正绞尽脑汁想着如何留人,好容易寻了焦尾琴这么个借口,却仍忍不住发愁。若只为了一张琴,并拖延不了几日,正不知如何是好,不想周纪主动提出广陵散失佚的曲谱来。

    武岳当时心中大喜,自然顺着话说了下去,借口研究曲谱让周纪多留。

    周纪不动声色,连眼皮也没抬,看不出他是愿意还是不愿意,不过最终还是答应了下来。

    事情出乎意料,武岳一时着了道,待晚间无人他才回过神来。

    这魏国世子竟似不愿返程一般!

    想起周道昭之前一番做作,似乎极不情愿把世子送来一般,武岳顿时脊背发凉:没想到世间竟有这般狠心之人,连他武岳也多提防,竟被算计了去!

    武岳忽然有些后悔留周纪,若起先便不曾留人,周纪想必早就在返魏的路上了,是生是死自然与燕国没什么牵连。可现如今人就在临水里头,又住的是自家的宅院,里里外外都是周道昭的人,要做什么手脚可是防不胜防的。

    然而现今后悔也有些晚了。

    这会是再不能把周纪送回去的了,只怕他一开口逐客,周纪当晚便要死在临水城中,而证据怕是要指向他武岳了。

    眼下武岳竟只能硬着头皮留人,时常叫了周纪出来,寻着合适的机会将人留在外头住宿,再着手安排启程,再不教周纪回府邸去,或许有几分可行。

    武岳懊悔不已。

    自己怎么就鬼迷了心窍,满脑子想着留质子在手呢?

    周道昭怎会那般狠心?

    崇仁殿里,武承肃也心中不安。

    昨日武岳提起焦尾琴来,他心中本来十分不愿,后来周纪自己忽然提及广陵散,武承肃当时便觉出不对,脸色不由得更加难看。然而武岳话已出口,武承肃也不好多说,还好他脑子转德快,立即想到以此为由留着周纪,甚至把人拘在外头,不教周纪回周家府邸。

    自从卫良娣投井,这几日里,武承肃只在八凤殿用了一次晚膳。

    武承肃几乎****在外,确实也没空闲。且因为心中有些芥蒂,他原本想要多躲着阳筠几日,却又怕这宫里的人再胡乱猜忌,对阳筠生出不敬之意,不敢太过冷落了八凤殿。

    然而一餐倒也无妨,二人各怀心事随便吃了,说说外头朝贺的情形,仍旧在各自的寝殿分开睡下。

    这一日,武承肃却不得不往八凤殿去。

    他要借焦尾琴,还要问阳筠讨些古琴残简,以便留住周纪在这里。

    阳筠听说要借焦尾琴,便猜到多半是为了留周纪,心中不免有些感慨。

    “怎么还要借残简呢?”阳筠故作轻松,微笑着对武承肃道,“琴也就罢了,残简可是贵重。且我这里残简也太多,许多并不知是什么曲子上的,还真不好胡乱拿出来借给殿下用去。”

    这话未免太过疏离。

    武承肃闻言心中一酸。他咬了咬牙,将武岳意图留周纪、周纪自己也不愿走的事说了,阳筠却有些灰心,不想再与他议论前朝的事。

    何况此事不在前朝,而在于天下。

    尤其又是周家的公子。

    看来周道昭终究还是得手了,难为周纪不反抗,竟由着周道昭摆弄,甘愿来临水送命。

    周纪也意识到自己昨日话多,但他主动提出来,虽然会令武岳父子生疑,却也给自己寻了个走不得的借口,权衡之下利弊参半,对比武岳父子如今的窘境,似乎又是利大于弊了。

    看着满天繁星,周纪忍不住重重叹了口气。

    谁知自己为滞留找借口,是不是贪恋这人世繁华,为了多活几日呢?(。)

第三百回 前路漫() 
周纪站在院中,抬头望着黑漆漆的夜空,天幕上虽有无数明星,却不足以为他指明方向。

    连出路都没有,还有什么方向可言呢?

    想到自己如今极力拖延,似乎不甘心就死一般,周纪不禁自嘲一笑。再拖上个十来天也就差不多了,想来武岳已经发觉不妥,不会继续留他。

    其实无论武岳态度如何,是开口留人还是一早就送他走,只要他周纪进了临水城,便都是一样的结果——周纪必须被人害死在临水。即便武岳想出办法拘着周纪,令周道昭安插的人手无法接近,周纪也可以寻个机会自尽。

    而人死了就是死了,无论因为什么原因,魏国世子总归是死在临水城里的。你武岳尽可以对天下人解释说周纪自尽,说燕国与此事无关,天下之人却未必会信。

    周纪摇头苦笑,将视线渐渐收了回来,就落在这院中的一草一木。

    春日里一切都娇嫩可爱,衬着周纪的心愈发悲凉。

    父亲谋划了这么些年,魏国如今可谓是兵强马壮,所缺的不过是一个光明正大的理由,让魏国出师有名罢了。左右也是逃不过,管是尽忠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