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姻谋天下-第18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携细软一路往西投奔而去。

    为杀鸡儆猴,武岳命燕军于途中将其截杀。武承肃听到此事便立即起身进宫,只是彼时武岳圣旨已下,根本来不及拦阻,不过一个时辰的工夫,便有人来报说朱氏已被砍杀。

    武承肃顿感无力:如此一来,民心怕要彻底倒了。

    阳筠也是如此想,只怕官民皆是如此,从此就要彻底偏向了魏国了。

    才刚有些喟叹,阳筠猛地察觉不妥——朱氏独自在都中,如何知道这一夜举家归降之事?想那姚良媛也分明早知此事,更有意将琰哥儿托付给她,因此才会时常来八凤殿说闲话。

    阳筠不敢耽搁,忙让人去丽正殿。

    ***今天没有了,下次更新在本周五***(。)

第三二二回 丽正殿() 
姚氏叛逃分明是一早就计划好了的,姚良媛又是送宝甲匕首给阳筱,又是多次带着儿子往来八凤殿,显然也是早预备着有这天,只不知朱氏被杀是否在他们意料之内。

    想起朱氏被杀,阳筠才猛然觉出不对来,她立即让人唤醒春桃,命坠儿与春桃带几个得力的内侍、力士一同往丽正殿去。

    坠儿值夜,自然听见钏儿一早来说的那些话,春桃却有些摸不清头脑。然见阳筠一脸焦急,春桃也不敢多问,挨到出了门才跟坠儿打听。

    听阳筠唤春桃时,坠儿已明白阳筠之意。

    东宫的几个孩子常来八凤殿,多半都是由春桃带着玩,几个孩子也都爱同春桃一起,因此自己此去只为办事,由春桃去哄了琰哥儿最合适不过。

    见春桃小心翼翼打听,坠儿心中轻叹了口气,将方才钏儿的话大致说了一遍。

    春桃闻言琢磨了片刻,忽地恍然道:

    “娘娘莫不是担心丽正殿那位也出了事?”

    坠儿摇头道:

    “恐怕不是担心,而是确信要出事。那姚良媛从前一月倒有半月往咱们那去,又不见她说些要紧的话,你以为是为何?”

    春桃略一思忖即明白过来,心中也是大惊,忙不再多话,只跟着坠儿一同快步走去。

    八凤殿里,阳筠心绪难平。

    只怕朱氏之死也在那位镇远将军的计划之中罢?

    姚氏叛逃的消息是先进了皇宫,后辗转才递到东宫的,照这般看来,武岳身边定还有靠不住的人,否则几位姚将军夜里叛降,都中本不会立即有人知晓——便是三百里加急也要隔两日才知。

    如今偏这么巧,教武岳及时得知了姚门降魏、朱氏潜逃的消息。

    而武岳性情本就暴躁,近来又病得迷迷糊糊,盛怒之下自然就要犯错。想着杀鸡儆猴,不教旁人也学他们反叛,武岳势必会立即命官兵追捕截杀朱氏。

    果然朱氏就死了。

    如此看来,周道昭还真是老谋深算,早张好了网,只等雀儿入彀。

    姚良媛定是没了的,阳筠与她倒无甚交情,只是觉得琰哥儿可怜。也不知这武氏是怎么了,武岳只得一子,武承肃子孙虽还算多,生母却接连死了几个。

    当真是气数将尽,一切便都不能顺遂么?

    想到自己也生了个儿子,阳筠不愿再深想下去,她起身去了书房,又静静抄着经书,等坠儿两个回来。

    坠儿一行很快便到了丽正殿外。

    丽正殿的宫人大多还未醒,只有几个早起烧水、安排膳食的起来了,并各门上值夜的力士们还精神着,并无异样。

    见八凤殿来人,众宫人十分惊讶,却又怕耽搁了太子妃要事,并不敢加以拦阻,甚至多问一句也不敢。

    坠儿唤过掌事一问,果然便说姚良媛昨夜独宿。

    “娘娘只说头疼心烦,叫人好生照看公子,自己沐浴更衣后便睡下了。”掌事侍女道,“约莫三更时分,娘娘还教人换过热茶,却也没留人在屋内服侍。”

    听说沐浴过,坠儿等人心中更觉不妙。

    坠儿命那掌事去叫门,却不说明是何事。

    那掌事虽怕吵了姚良媛,却更惧怕八凤殿的人,不得已挨到门前——谁不知道如今东宫是太子妃做主?八凤殿要找人,怕是连崇仁殿也敢夜闯罢!

    掌事到了内室门上轻唤,奈何叫了半晌也没人理。

    坠儿不敢再耽搁,得知春桃那边已经哄了琰哥儿出去,便吩咐力士砸门。

    丽正殿众人瞠目相对,虽不知是何事,竟都隐隐觉得不安,纷纷惶恐起来,以为姚良媛也犯了事,愈发不敢拦着坠儿几个了。

    内室门较轻,不过几下便砸开了。待进门看时,果然便见姚良媛倒在那里。衣裳倒是新换的,只是教血染黑了大半,满地也都是半干的血迹,而胸口处赫然插着一柄匕首。

    丽正殿的宫人登时便傻了眼,几个侍女立即大哭起来。

    哭声震耳,坠儿暗自庆幸春桃跟来,先将琰哥儿哄出丽正殿,并不会教这声音惊吓着。

    先前的侍女只顾着哭,并没细想其中种种异样,待合宫都出来哭时,才有人隐约觉得不妥:八凤殿如何得知姚良媛已死,还特意派了人来?

    因不知道宫外的消息,这些人多半都想偏了,以为阳筠害了姚良媛,又特意遣人过来,欲以此去八凤殿的嫌疑。

    更有人想到宫里有儿子的先后全都死了,竟觉得几人均是阳筠害的,为的是教几个公子失恃,从此由着她摆弄。而与之交好的段良媛,便是教坏孩子的帮凶。

    看见众人或愤然或不解的神色,坠儿也将他们的心思猜到了两分。

    她虽替阳筠委屈,却不屑于和这些人分辨。且姚氏叛变事大,恐怕阳筠宁可让人胡乱猜测,也不会立即将这话宣扬出去,乱了东宫的人心。

    这会子娘娘或许早回过神来,着人去膳房吩咐封口了吧?

    待此间事安排妥当,坠儿将带来的几个内侍、力士留下,才转身出去寻春桃。听说春桃将琰哥儿一路哄去了八凤殿,坠儿也急忙往回走。

    琰哥儿能说能跑,也已开始识字了,坠儿回去时,阳筠正在书房里看着他写字。

    阳筠只抬头看了看坠儿脸色,便知自己所料不差,她不立即问坠儿的话,而是继续认真看琰哥儿习字。

    瑄哥儿也早醒了,由乳母抱着坐在一旁,静静地看母亲与兄长写字,虽然眼神难掩兴奋,却仍乖乖地不出声。

    坠儿心里忽然有些不忍。

    几个公子里头,瑄哥儿尚幼,虽看得出懂事,却是十足的稚子心性;瓀哥儿从前有些任性,如今由段良媛教导,倒也好了不少;璟哥儿出身最差,又被生母带着多年,竟有些小家子气,现今虽改了些,总还是不足。

    独琰哥儿是最好的一个。

    姚良媛倒也不是自夸,琰哥儿确实孝顺。他年纪虽小,却是极懂事、极上进的一个,读书、背诗样样都好,写字也像模像样,虽未必知晓深意,却早将论语也记了个清清楚楚。

    这样好的孩子,怪到昨日姚良媛来时,话里话外有万般不舍呢!

    坠儿想起琰哥儿的遭遇,不免悄悄叹了口气。(。)

第三二三回 瞻君子() 
待又写了一节学而,阳筠便教收笔。

    “琰哥儿来说,方才写的是什么?”

    “论语,有子的话。”琰哥儿乖巧道。

    “有子说了什么了?”阳筠又问。

    “有子说,要孝顺父母,顺从兄长。”琰哥儿声音柔柔的,似乎有些惧怕。

    琰哥儿随姚良媛来八凤殿多次,知道阳筠是东宫的主人,而瑄哥儿虽小,却是东宫世子,自己对他们须得十分尊敬才是。

    今日忽然便被抱了过来,母亲却不在身边,琰哥儿难免要怕。

    然而阳筠态度十分温和,瑄哥儿也明显亲近他,琰哥儿虽十分拘束,倒也不至于缩手缩脚,不过言行均有些谨慎罢了。

    “琰哥儿是这宫里最大的公子,便是兄长了,对不对?”阳筠微笑道。

    武存琰才想点头,忽然觉得不对,便摇了摇头,却不肯主动开口说话。

    “琰哥儿觉得不对么?”阳筠又笑着问。

    武存琰犹豫了半晌,好歹鼓足了勇气,正色道:

    “母亲说过,‘三纲五常’,先重君臣,孝悌次之。儿臣是最年长的,但瑄弟弟才是最大的,儿臣不能乱了规矩。”

    这话说得老成且熟练,阳筠并不需要多想,便猜到是姚良媛反复教导过的。

    看来姚良媛还真是早做足了打算。

    只是她并未以身作则,虽教导儿子先忠后孝,自己却为了一片孝心抛下儿子,于国于君不忠,更将那些道理尽数抛诸脑后。也不知她决心求死,究竟是为了儿子的前程,还是为了不累家人。

    又或者是忠孝不能两全罢?

    如今打起仗来,怕有不知道多少人于忠孝上不能两全的。旁人不说,单说阳楌帅高阳归顺之举,就显得十分无奈,其中经历了多少心思折磨,实在不是常人可料的。

    阳筠于心内感慨一番,待回过神来时才发现琰哥儿竟小心打量着她。

    这是察言观色,怕说错了话惹她生气么?

    阳筠不知是该心疼,还是该好笑。她轻轻摇头,十分认真对武存琰道:

    “正人君子,行事作风都要端正大方,要恭谨守礼。你要看人便认真看了,切不可小心打量,更不可用余光去瞧——你若用斜眼瞧人,人家心里便不敬你。咱们琰哥儿是好好的公子,莫要教这些坏了名声。”

    琰哥儿见阳筠忽然严肃起来,不由得怔在那里,许久也不敢说一个字。

    阳筠见状又是叹气,方才的话确实复杂了些,难怪琰哥儿不懂。她略想了想,携了琰哥儿的手,略柔和了声音又道:

    “琰哥儿方才的话不错,为人当有忠义之心,只是手足间更要互相帮助。而身为兄长,也有兄长的责任。弟弟做错事了,做兄长的应该规劝,而不是谨守君臣之道,一味地逢迎附和,对不对?”

    琰哥儿显然还是没听懂,一脸疑惑不解,只因阳筠问了他这话对不对,他便认真琢磨了片刻。觉得依稀懂得几分了,武存琰便懵懂点头。

    阳筠知他虽然点头却未必真能明白,然而教导最需耐心,倒不急在一时,以后慢慢教就是了。她只不知要如何将姚良媛之死告诉琰哥儿。

    与当初的武存璟和武存瓀不同,武存琰平日教得就好些,如今更已懂得死生大事,生母之死对其势必是个打击,不能像无知稚子一般轻易缓过来。

    若依着阳筠的性子,定会将事情尽数告知琰哥儿,可当初自己虽然挺过丧亲之痛,却终还是养成了小心翼翼的习惯,一直过得都不太自在。

    毕竟武存琰是男子,阳筠不愿他也同自己一般,。

    可究竟是要瞒着真相,还是说实话妥当呢?

    阳筠想了半晌,觉得还是叫段良媛过来商量妥当一些。毕竟段良媛带过两个半路送过去的孩子,而现今璟哥儿、瓀哥儿两个也都还不错,想来段良媛于此事上该有些心得。

    至于武承肃,只与他商议着便罢了,不好在他焦头烂额之际还拿这家事烦他。

    更何况,姚氏一门做下这样的事,武承肃势必动了真气,就怕他看到了琰哥儿便想到叛逃降魏的几位姚将军,万一脸色稍有不好,吓得武存琰更加畏畏缩缩,以后要改便越难了。

    见琰哥儿点头,阳筠只温和一笑,让瑄哥儿的乳母带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