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姻谋天下-第19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秋云心中一动,低声对阳筠道:

    “莫不是要全多年来的心愿么?”

    阳筠与坠儿闻言不禁心惊,三人来回对视了半天,直到武承肃问何时能穿好衣裳,阳筠几人才回过神来,急忙穿好了舞衣出来。

    武承肃看着阳筠点头,脸上从方才就挂着淡淡的笑。

    阳筠当即信了秋云的话。

    只不知这人是要破釜沉舟与魏军奋战到底,还是想通了决意投降,只是要以身殉国?又或者不愿让周绎见着她,打算看了惦记数年的白纻舞后,就将她先除去?

    阳筠想不清楚。

    “作白纻舞,可用丝竹?”武承肃问得认真。

    “回陛下,若有编钟并琴、瑟想和自然是好,然妾身尚在高阳时,都只有一位琴师抚琴,倒也十分有趣。”阳筠虽在笑,神情却十分恭敬。

    武承肃笑容有些苦,又问阳筠道:“我赠你的焦尾琴在哪里?”

    阳筠回说在库里收着。

    武承肃脸上僵了一僵,旋即又笑道:“着人去取了来罢!我与你抚琴——只不知哪一支曲合适些。”

    阳筠朝坠儿点了点头,坠儿会意,自去外头开库房取琴。

    因内室狭窄,众人便一同往厅中去。

    仁明殿比八凤殿大上许多,在殿内作舞倒也不难。

    阳筠遂说起选哪支琴曲来。

    “说来只用琴来伴,虽另有意趣,却略嫌不足,诸如‘阳关三叠’‘梅花三弄’‘平沙落雁’,都难免苍白乏力。妾身从前曾将白纻舞改过一支,较平常的柔和许多,可改过的舞须得身体十分柔软,如今再要作此舞,怕是有些难了。”阳筠说着便开始沉思。

    武承肃也不接话,只静静看着她想曲子。

    坠儿很快回来,见众人都在大殿之内,武承肃与阳筠两个却不说话,坠儿便只站在门口不往里走,心里禁不住有些担忧。然而留心看了一会儿,发现他二人并无不妥,坠儿这才想起来要进去送琴。

    正要张罗婢女搬琴桌,武承肃忽然挥了挥手,示意众人下去。

    坠儿不解。丁鑫却上前来,将琴接了过去。

    武承肃将琴放在膝上,随手拨弄几下。

    “许久不奏琴,终究是生疏了。”武承肃说着苦笑。

    阳筠咬了咬唇,只笑着问他“可想好了要奏哪一支?”

    武承肃笑道:“是前两年新得的一个曲子,你许是没听过的——不想先用在这里了。”说完,他右手拨琴,左手翻动,一首曲子流泻出来。

    阳筠听着耳熟,一时想不起许多,便只跟着起舞。

    她确实许久没作舞了,初时举手投足极不顺畅,估摸着曲子到了一半,她才活动开筋骨来,动作也愈发流畅,配合着那萧瑟的琴音,当真别有一番滋味。

    坠儿多年不见阳筠起舞,这会子见了,原就勾起她旧时回忆。待想到众姐妹只剩了她一个,坠儿只觉心痛,不免感怀落泪。

    秋云也觉心酸。

    这样好的舞姿,竟像仙女临凡,怪道世人均称阳筠为“天女”,非天女不能有此风姿罢?

    非是她心中不敬,秋云斗胆认为宫里舞姬大抵不如阳筠。

    只不知从前作剑舞的莫二娘子与其爱徒是否能与娘娘相较。

    武承肃一面抚琴,一面认真看着阳筠。

    阳筠却越舞越认真,步子也愈发轻盈矫健,看她翩翩然的身姿,仿若将要奔月的嫦娥一般。

    不知舞了多久,阳筠才留意武承肃的琴声。

    他的琴音里竟只有苦涩与难舍,分明是支铮铮然有杀伐之意的曲子,在他手里却艰涩凝绝,听得出日落,却更像是垂暮,半点波澜壮阔也无。

    许是真的不能再容她了罢?

    阳筠如是想着,舞得愈发卖力,恨不得将自己累倒,便什么都不用去想了。

    待舞完一支曲后,武承肃命人收了琴,十分认真地赞了阳筠几句,接着便让人准备热水,说今晚要宿在这里。

    坠儿与秋云对视一眼后,秋云出去吩咐张罗,坠儿则继续留在内室服侍。

    阳筠低垂着眉眼,看不出是什么态度。

    原以为武承肃要做些什么,岂料他只好好歇了一夜,连话也不曾多说两句,次日早早起来上朝。

    晚间时分,武承肃虽未过来,丁鑫却来了。

    阳筠见他步履沉重,心中也有了分辨。

    果然如她所料,随着丁鑫来的,还有武承肃赏的一壶酒。

第三五一回 尾声(上)() 
阳筠语吩咐丁鑫将酒放在桌上,语气十分平和。

    丁鑫低垂着头,将酒壶放好,接着垂手站在一旁。

    “我知道了,你下去罢!”阳筠幽幽道。

    “禀皇后娘娘,并非奴婢有意抗旨不尊,实在是因为陛下有命,要奴婢亲眼看着娘娘饮下此酒才能回去复命。”丁鑫咬着牙,说这话时似乎十分艰难。

    坠儿与秋云早觉得不对,听见这话愈发认定不妥,慌忙求阳筠不要喝。

    阳筠看着她两个,轻叹了一口气。

    终究没能护住所有人。

    “太子和琰公子呢?”阳筠问丁鑫。

    丁鑫依旧恭敬:“回娘娘,太子殿下与三位公子此刻均在成平殿相伴,陛下说,由惠妃娘娘照看着,很是妥当。”

    阳筠笑着点头:“如此最好。”

    语罢,她也不用酒盅,直接提起酒壶饮了几大口下去。

    分不清是酒淌在脸上,还是泪流了出来,阳筠只觉脸上湿润润的,依稀还能听见坠儿与秋云的哭声,不过几息的工夫,腹中便一阵剧痛。

    接着,她就什么也听不见,看不见了。

    是日晚,阳筠被赐毒酒的消息就在宫里悄悄传开了。

    武承肃命人将武存琰、武存瑄送来成平殿时,段氏便猜着了几分。

    侍女来报时,段氏什么也没说,更是一句话也不敢对武存琰他两个讲。

    晚间武存琰兄弟就宿在成平殿。

    夜里无人时,段氏才偷偷哭了许久。

    第二日一早,武承肃才将皇后薨逝的消息散出来。

    燕国大丧。

    虽然即将灭国,该有的规矩还是要有,举国哀悼,为皇后服丧。

    京畿一带消息自然传得更快。

    萧长经回到魏军营帐时,还说了好些“幸不辱命”的话,然而当他提到武承肃要求“再缓十日”才宣召禅位时,便隐约觉得有些不妥,偏又不知道哪里会出问题。

    原以为武承肃十分爱护阳筠,哪想到才两日过去,就等到燕后大丧的消息。

    周绎喉头一甜,险些呕出一口血来。

    周绰也在旁边,见周绎情况不对,忙上前将其扶住,而周绰自己则痛快哭了出来。

    周绎随即病倒,三日粒米未进,还是周绰整日哀求,又时常提及沈氏安危,周绎才渐渐断了轻生的念头。

    七日后燕国皇后出殡,当日下葬。

    皇后发丧后,宁王府世子夫人也悬梁自缢。

    周绰听到这话跟发了疯一般,若不是周绎令人将他打晕,只怕周绰当时就要冲进临水城里。

    待周绰醒来,发现周绎正坐在他旁边。

    帐内并没有其他人。

    与几日前相比,周绎愈发消瘦了。

    “筱儿原就是为了姐姐才来的临水,如今姐姐不在了,她定是觉得活着也无趣罢!”周绎自己忍着痛,劝周绰道,“你若现在去临水,恐要惹出祸端,父亲那里终究不能让人放心,你会劝我留神,自己也该谨慎才是。”

    周绰从醒了就开始哭,周绎说的话他虽听见了,却不回答。

    周绎无奈摇头:

    “你当我心里好受么?我也想见筠儿最后一面,恨不得立即冲进临水去看她一眼。可你我如今活着,终究要做该做的事,不能因一时冲动害人害己。”

    周绰仍瞪着眼睛落泪,一个字也不肯说。

    周绎只得在他身旁又坐了一夜,苦口婆心劝了整晚,周绰总算想开了一点。

    只是他坚持说待天下安定之后,要去给阳筱守灵,做一个临水城的王爷。

    又过两日,燕皇武承肃下旨昭告天下,退位让贤,将皇位让给魏国国主周道昭。

    周道昭即日登基,定国号为魏,定都镐城,并册沈夫人为后,立周绎为太子。四娘子等人也均封为妃嫔,各有封号。

    周绰果然得了临水一带的封地,自此便守在临水城,时常往阳筱的坟上去。

    对于前朝燕国的皇室中人,周道昭便如周绎所答允的那般,将众人圈禁于镐城之郊的一座别宫里,加派人手严加看管。

    除了宁王与惠王。

    惠王自不必说,一早就归降了魏国,后便做了个吃封地的国公,整日饮酒作乐、作威作福的,倒比武岳在时更自在一些。

    宁王却对武承肃禅位一事耿耿于怀。

    他无法理解武承肃的心思,对宁王来说,战到只剩一兵一卒,也不会愿意投降。

    宁王只觉得武承肃把祖先基业拱手送给他人,竟在武承肃等人所住的别宫门外破口大骂,足骂了有一天一夜,之后义愤之下吐血身亡。

    马氏本就病着,听说宁王死了,当时便闭上了眼睛。

    只是众人都觉得奇怪,马氏走时,面上竟然挂着笑。

    原以为周道昭父子是最大的赢家,可成为太子的周绎却丝毫不觉得高兴,身子也时好时坏,他待青英的态度较从前柔和,可在青英自己看来确实日渐疏远的。

    看见周绎如此自苦,沈夫人心中不忍。

    奈何周绎是太子,少不得要纳良娣、良媛等妾妃,周道昭便跟沈夫人商议选两个良娣。

    沈夫人遂跟周绎提起此事。

    “也不用多麻烦,只选些功臣之后,你挑几个看着顺眼的就行。”

    沈夫人说着,看了青英一眼。

    青英轻抿着嘴不做声,心中却道此事万万不可——周绎能容着她在这里顶个太子妃的虚衔,却断然容不下还有旁人。何况即便周绎允了,那些人进东宫后却日日守着空闺,岂不要生事端?

    周绎果然一言不发,转身就走了。

    沈夫人叹了一声“孽障”,眼泪扑簌簌地往下掉。

    幸好秋云丫头没下手,若阳筠死在秋云手里,沈夫人只怕周绎不会再见她一面了。

    周道昭听说周绎这般态度,便着人唤他过来,好好训斥了一番。

    奈何周绎似乎把话都当做了耳边风。

    周道昭遂几次训诫周绎,让他不要如此任性,应该有个太子的样子,担负起太子的责任来。

    周绎半晌不说话,直到周道昭把话都说完,他才抬起头来。

    那双血红的眼睛令周道昭此生头一次觉得害怕。

    周绎定定看着周道昭半晌,蓦地冷哼一声,一字一顿道:

    “父皇大可不必如此。既明知儿臣不会再娶旁人,又几次催促二人选良娣,还搬出这些道理压着儿臣,儿臣看着都觉得麻烦——父皇心里想的是什么,儿臣都懂,只劝父皇莫要逼得太紧。”

    周道昭目眦欲裂,周绎却头也不回地走了。

第三五二回 尾声(下)() 
镐城之交的王宫里,武承肃借着有人对前朝忠心耿耿,终于打通了一条渠道,着人悄悄送信出去给惠王。两个月后惠王便有了回信,二人如此一来二往,不知道商议些什么。

    段氏看在眼里,心中有些忧虑。

    可她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