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姻谋天下-第20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来二往,不知道商议些什么。

    段氏看在眼里,心中有些忧虑。

    可她终究什么也不问。

    武承肃也没太瞒她,只问她是否后悔跟着来镐城。

    “妾身不悔。”段氏微笑道,“从前在东宫时,陛下时常找妾身说话,然而只是说话罢了,陛下心中妾身没什么分量,妾身心里还是有些惧怕陛下的。后来陛下登基,妾身与陛下愈发远了。说起来,倒还是如今的样子好,妾身能日日伴在陛下身边,也不用再害怕些什么。”

    武承肃叹气,道:

    “我既已退位,你也莫要再唤我作‘陛下’了,免得惹祸上身。”

    “陛下终究是陛下,即便如今退了位,在妾身心中都是一样。”段氏说着,俏笑道,“大不了人前不说,只有陛下和妾身二人独处时才这般称呼。”

    见她笑得灿烂,武承肃心中一酸,忍不住问道:

    “你见我那般对筠儿,还肯真心对我,究竟是为何?”

    段氏低头寻思了半天后缓缓道:

    “因为陛下独留了坠儿在皇后身边,妾身便明白当日的事或许另有真相。”

    武承肃闻言一愣,片刻后才笑道:

    “难得,难得!不枉我从前与你说了那么多年的心里话!”

    然而笑着笑着,他的泪便再绷不住了。

    段氏跟着落泪,却全不顾着自己,只给武承肃拭泪。

    武承肃则握了她的双手,朝她微微一笑。

    段氏略想了想,心里的话终还是问出了口:

    “陛下如今有计划,妾身也不好多问,只想知道这四个孩子,陛下是如何打算的?”

    武承肃面色一滞,只说出一句话来。

    “分别送出去,听天由命。”

    三年后,惠王与武承肃勾结叛乱。

    太子因不可出征,虽举荐贤王周绍出征。三月后,周绍战死沙场。

    又四月,周绰出兵平叛,惠王与前朝太子武承肃伏诛。

    因武承肃等人所居的别宫先被叛军攻击,宫里死伤大半,武承肃的四个儿子死了三个,还有一个不知所踪。至于从前的那些嫔妃,多半死于乱军之中,只有个别人捡了一条命,趁乱逃了出去。

    惠妃段氏与前朝皇帝武承肃死在了一处。

    周道昭特赐恩旨将二人合葬。

    阳筠听到这些消息时,呆呆出了半日的神。

    当年武承肃给她的不知是什么药,竟让她睡了十来日,以至于醒来以后跟傻了一般,足足调养了月余才渐渐恢复神智。

    清醒之后,她便看到了珠儿与钏儿,也发觉自己身在山间的一间竹舍内。

    数日后,秋云与春桃也找来。

    阳筠高兴了半刻,便想起坠儿不见的事,忙拉着众人追问。

    珠儿几个不知情,还是秋云知道的多,对阳筠说了实话。

    原来从卫氏倒台起,武承肃便察觉不妥,也知道依周道昭为人怕又会利用阳筠,沈夫人怕也会加害于她。

    且依照武岳的性子,断然不会禅位以求天下太平,只会力战到最后,把临水城一起拉去陪葬。届时即便周道昭夫妇不下手,阳筠也不会有好结果。

    从那时起,武承肃便一步步算计,摆出个痛恨阳筠的样子,想在城破之前寻个借口赐一杯“毒酒”,让阳筠假死,暗地里把她送出宫去。直到武岳烧伤不治,武承肃便彻底有了主意——投降禅位拖延时间,以此为借口处死阳筠。

    而后来钱皇后自尽,武承肃却真的有些怨恨阳筠了。

    怨恨归怨恨,他心中到底还是不舍,仍旧按照先前的布置将阳筠的婢女一个个丢了出来,接着又将送出。

    段盛槐在此事上帮了不少忙,可他倒是异常忠心,竟连一个字也没告诉亲女燕惠妃段氏。后来阳筠出城,也是多亏他从中帮忙。

    “娘娘当时是被藏在送菜的车里,宫门上的人早听说陛下要降,没什么心思细细检查,因此竟瞒了所有的人出来。”秋云叹道,“说起来,当初八凤殿膳堂的吴百丰倒有些义气,从前看他狡猾世故、贪图小利,这回却是他把娘娘送出来的。他又怕自己泄露了娘娘行踪,回去当着陛下的面自尽了。”

    阳筠闻言唏嘘不已,竟不知那样的小人物也有如此一面。

    秋云说到这里,不禁有些哽咽。

    阳筠遂问坠儿如何,只是话未出口时她已有了推断。

    果然便如她所料,棺材里总要有人,坠儿服了毒药,自己躺了进去。

    而阳筱自然是要来给阳筠送行的,旁人碍着身份不得见阳筠的脸,阳筱却看得清楚。因料到姐姐已经平安出宫,阳筱又早就不想活着,于是一条白绫吊了上去,赶着给阳曦、阳楌赔罪去了。

    阳筠听到这里,才好的身子又有些不利索,忍不住嚎啕大哭。

    几个婢女跟着也哭,不知过了多久,直到阳筠哭累了才罢。

    之后阳筠又病了数日,幸好秋云会行针,阳筠的身子也渐渐有了好转。

    一个月后的某日,门前忽然来了个孩子,春桃见到喜极而泣,大声喊着让众人出去。

    珠儿扶着阳筠出去看,才发现是武存琰不知怎么找了来。

    母子相见,自然又是一场哭,好在阳筠早知道瑄哥儿不在人世,如今见到了琰哥儿,也算是喜出望外。

    “琰哥儿如何找来的?”阳筠笑着问道。

    武存琰摇了摇头,道:

    “并非儿子自己找来,乃是有一位贵人送儿子过来,那人还叮嘱儿子从此只可以叫母亲,不可再唤您‘母后’。”

    阳筠等人闻言大惊,问武存琰送他来的是个什么样的人。

    “儿子不知,只知道他在魏国十分尊贵,那人带着随从,又将儿子藏在箱子里,一路送儿子过来,路上也没人敢阻拦。到了临水城的一个大宅子后街,他将儿子放出来,让儿子自己先出北城门,在城北河边的亭子里呆着等他。儿子等了不过半个时辰,那人果然也出城来,一路将儿子送到这里后便离开了。”

    秋云闻言看了看阳筠。

    阳筠眸子一黯。

    那人不是周绎,便是周绰。

    次日一早,山间林里响起了一阵琴声。

    阳筠听见后微微一笑,仍旧转身回屋,教武存琰读书认字。

    “琰哥儿以后不考状元不当官,只做个隐居在此的贤士可好?”

    武存琰仰着脸看着阳筠,点头笑着说好。

    山间琴声不时响起,有时连续数日每日都能闻得琴声,有时数月才响起一次。

    又三年,魏太子周绎薨逝,贤王周绰即太子位,立钱氏女为太子妃,册崔氏女为良娣,一年后,太子妃与崔良娣同时产子。

    自周绎薨逝,周道昭身子便时常不好,熬了不到十年,之后也便病逝了。

    他永远都不会知道,段盛槐替武承肃办的最后一件事,是替他传一句话给周绎。

    “临水往北三十里,有个好去处,得天下者可前往观之,那处景致最好,极适合作江山图。”

    而阳筠如今日日都能听见那琴声。

    (完结)

完结感言(严重剧透)() 
本来不知道说些什么好,可是毕竟完结了,总归是要说点什么才合适的。

    本书今日完结,不会有番外出来,如我之前所言,番外和支线人物的结局交代,都被我在下一本书里。

    而遗憾的是,考虑到以后的展和方向,下一本书我开在了别处。

    十分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也很抱歉中间生过长时间的断更,一方面是因为工作比较忙,另外一方面也是深感待遇不公,有点灰心丧气,影响了斗志和更的热情。

    因此,断更之后的部分挥得不是很稳定,甚至有些篇幅比较草率,小羊在此致歉了。

    尾声的部分不用怀疑,憋了三天,写了4ooo字,情节和节奏一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这原本就是我想要的结局。

    身为好君王的武承肃不可能与阳筠在一处,且他的身份地位对魏国来说极不安全,无论周道昭,还是周绎、周绰,都不会容他活着。

    武承肃从来不是一个好情人,好夫君,否则好端端的前太子妃为何偷情?不过各人宣泄方式不同,付出的真心多少也不一样罢了。如段良媛,就只求与武承肃“死同穴”。

    我不喜欢武承肃。

    我也不恨他。

    但是他从生下来就注定了悲剧,一生也都活得压抑,习惯了肩负一切使命,因此最终也会死在这种责任心上。

    瑄哥儿也死了,没有为什么,不想开个神奇的金手指,让阳筠养的两个孩儿都活着出去。

    武存琰很好,所以我选了他。

    至于阳槿,终其一生都是不幸罢!毕竟她想要的太多,却从来没有珍惜过什么。

    阳枍与阳杺、鲍启勋、柳克明等人的故事,则在新书里面。

    这个故事看起来有些古怪,实际是我偷了一段历史,套在一个架空的环境里的。

    我偷的历史,便是武王伐纣的故事。

    我一直很好奇,为何帝辛——也就是纣王——可以只有一个儿子,而王后数次流产后才终于能够产下一子。

    为何帝辛寻了个借口就杀了王后,手段又十分残忍狠辣。要说他俩没有仇,我不信。

    不知你是否还记得,武承肃表字“庚”。而武庚则是帝辛唯一的儿子。他先降西周,三年后与王叔一同复叛被剿杀。

    也是因为如此,书中最持久的一场战役,是在“牧野”。

    这也是为什么魏国国主要姓“周”,且要叫“道昭”——王演卦,道法昭然。

    周绎,则是“周易”的谐音。

    周纪之死,与伯邑考去朝歌送死一样,让人十分费解。我认定是姬昌有意而为,就是想放弃这个儿子,顺便找个借口与商翻脸。

    至于那个周绍,分明就是周公旦。

    一个无法喜欢起来的虚伪狡诈、徒有名声之人。

    因为基本模拟了宋代背景,所以诸如器物、服饰、饮食、甚至于对话中成语使用,都是尽量考证过,最晚也是元朝才有,元朝未出现的成语、俗语,书中人物口中应该并未说出过。

    小羊用心写完,感谢大家支持。

    有什么疑问,欢迎留言,即使不开番外,我也会尽量回答。

    再次感谢!

    注:本感言一式两份,“章节感言”一份,“作品相关”一份,不喜欢剧透者慎读。

完结感言(严重剧透,慎入)() 
本来不知道说些什么好,可是毕竟完结了,总归是要说点什么才合适的。& {}

    本书今日完结,不会有番外出来,如我之前所言,番外和支线人物的结局交代,都被我在下一本书里。

    而遗憾的是,考虑到以后的发展和方向,下一本书我开在了别处。

    十分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也很抱歉中间发生过长时间的断更,一方面是因为工作比较忙,另外一方面也是深感待遇不公,有点灰心丧气,影响了斗志和更文的热情。

    因此,断更之后的部分发挥得不是很稳定,甚至有些篇幅比较草率,小羊在此致歉了。

    尾声的部分不用怀疑,憋了三天,写了4000字,情节和节奏一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这原本就是我想要的结局。

    身为好君王的武承肃不可能与阳筠在一处,且他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