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姻谋天下-第5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无论姜华是否注意到了,无论那帕子究竟是不是她旧日绣的,那露出来的一块鲛绡对阳筠来说都是一种警醒。

    阳筠仔细回忆武承肃今日的反应。知道他其实十分忌讳。若武承肃来问。只说怕他厌弃不敢多言。如此再和盘托出、亡羊补牢,不知是否嫌晚。

    也不知印儿扯那帕子,究竟为了保她。还是为了恨她?

    没人知道印儿死前忍着疼,心里究竟想的是什么。

    她之所以下手毒钏儿,不过是对阳筠因妒生恨,顺便封口。

    原本见阳筠与武承肃感情日深,印儿就有些难受,直到阳筠让她焚帕子,她才头一次动了坑害阳筠的心思。

    彼时印儿倒也心生悔意,见春桃无知无觉,心中着实安稳了不少。

    不想竟那么巧,偏被钏儿瞧见了。

    钏儿素来不饶人,嘴巴也厉害得很,印儿知道阳筠有意待她如旧,并不想让阳筠对她灰心。

    阳筠灰心事小,一旦阳筠忌惮防范,她在八凤殿的日子就不多了。

    她不想过见不到太子的日子。

    见太子时常问阳筠身子是否恢复,印儿知道这是预备着补上圆房,满腔怨愤愈发难平。

    而就在此时,她发觉钏儿对她时时处处留意,不禁又惧又怒,装了月余好人,待钏儿松懈下来,才在其饮食中加了五石散。

    不过几日下来,钏儿的身体就垮了。

    印儿原本以为不过阳筠一人有意疏远她,其余两人并不知底里,想着一旦查出了五石散,大家首先怀疑的必然是阳筠,而阳筠投鼠忌器,不敢再让众人伤心,怕就要吃了这个哑巴亏,便是钏儿醒来说了什么也是无妨。

    算盘打得倒响,不想坠儿与珠儿早就对她疑心,见坠儿带了医官进来,印儿才知道自己的算计全都落了空。

    阳筠说的话她哪能听不懂?无非是让她自裁。

    她笑阳筠软弱,却将阳筠的话听了进去,心中生出几分愧疚之意。

    焚帕子时,她也不是有意留着一方,不过鲛绡滑手,无意中留了一方在她衣袖之中。

    看着帕子上的“陈理”二字,印儿神使鬼差一般,将其缝在了自己衣袖中。

    印儿心中十分矛盾,想要就死又不甘心。

    连她自己都不清楚,为何在临死前会狠命撕那块帕子下来,究竟是因为内心悔恨,还是因为恨着阳筠。

    她想着珠儿、印儿先看到帕子并小心藏起,也想过宫里其他人发现后禀告太子殿下,就这么迷迷糊糊地去了。

    事实上,在她决意就死时,便已经有了定论。

    印儿终究舍不得阳筠等人,她诸多犹豫后还是默默就死,死前撕扯帕子,虽也想过有人辗转告诉太子,然而更容易注意到帕子的,恰巧是坠儿和珠儿。

    可叹印儿被妒火蒙心,到死也还是糊涂,并不知她早做出了选择。

    诚然,若非珠儿故意无视,姜华也不会留心那块鲛绡。

    按常理,袖子里缝了块不伦不类的东西,正常人倒不会回避,总要看看是不是什么要紧物件。

    珠儿的反应却太过反常。

    倘或是普通的宫人也就罢了,印儿几人从小一同长大,换做是谁看到那么一方帕子,都会想到遗书之类。

    若说珠儿伤心过度,没注意帕子,原也说得过去,可她并非没注意到。她只是视而不见,将帕子和袖子一起卷起又再放下。

    如此一个来回,再怎么也会看见了吧?无错小说网不少字

    姜华疑心,却不露声色,原想着试探珠儿一番,不想珠儿卷了那件衣裳就要走。

    正中姜华下怀!

    他愈发肯定那块鲛绡有古怪,哪里能让珠儿抱走,说了些冠冕堂皇的话,自然把衣裳留下了。

    姜华没让任何人发现,鲛绡是他避开所有人偷偷扯下来的。

    摊开看时,果然是方帕子,上面绣着“陈理”二字。

    姜华不知何意,但他知道阳筠绣工极差,见那两个字绣得不伦不类,想起钏儿中毒、印儿自戕,忽然觉得眼前一亮。

    崇仁殿里,武承肃也难以成眠,坐在胡椅上沉思。

    今日八凤殿的事他总觉得蹊跷。

    阳筠说的那些话倒是实话,只是想到印儿毒害钏儿,他仍旧想不通。

    即便对他倾心,也不用如此招摇、动手害人吧?无错小说网不少字

    见武承肃难以入眠,姜华笑着奉茶。(。)

第一百回 询表字() 
见武承肃难以入眠,姜华笑着奉茶,问他可要看书。

    “今日心烦,哪里看得进书去?”

    “奴婢也是觉得做学问让人静心,殿下如今心烦,读些文章或许有助安眠也未可知呢。”姜华恭敬道。

    武承肃一声轻笑,对姜华谈学问一事颇不以为然。

    姜华也不以为忤,跟着笑了半晌,这才又开口道:

    “要么说奴婢见识浅薄,看见读书人总是心生敬意,最羡慕的就是那些有学问的。”姜华躬身站在一旁,若有所感一般轻叹道,“若不是因为家中贫困,奴婢或许也能做个读书人呢。”

    “这话说的,倒像母后亏待了你一般。”武承肃斜了姜华一眼。

    姜华入宫时识得几个字,皇后钱氏见他聪敏机警,有意栽培,特意让他跟着武承肃读书。姜华未得开蒙,学得不快,但好歹补了之前的遗憾。像魏世杰那般做学问虽然不能,但要他读书断句,倒也不是十分艰难的事。

    这也是他感激钱皇后、对其忠心耿耿的其中一个原因。

    见武承肃打趣,姜华忙笑称“不敢”,直到武承肃喝了一口茶后,他才继续说话。

    “奴婢就算好的,得皇后娘娘看顾照拂,学了不少东西,行动才不至于丢太子殿下的脸。”

    武承肃微微点头,话里有话道:

    “你能知恩便好。”

    姜华故作听不懂,叹了口气,说起宫里各处的新闻旧事来。

    武承肃以为他是为了给自己宽怀,起初并未在意,由着姜华讲些琐事趣事,倒真觉得平复许多。

    姜华东拉西扯。讲了一刻钟有余,估摸着时候差不多了,暗暗坚定了心思。开口道:

    “前几日殿下宿在宜秋宫时,奴婢闲着无事。曾与秀菊几人闲谈。听说秀菊家里老子娘都指着她的钱过活,实在可怜。”

    武承肃不大愿意想起宿在宜秋宫的事,且秀菊是否可怜他并不在意——宫中最多的就是可怜之人,若有选择,怕这东宫一半的侍妾都不愿进来吧?

    哪有几个像她卫良娣一样,等着盼着入宫的?

    见武承肃不语,姜华继续道:

    “后听说香草也要供养亲弟,甚是不易。香草家中只有一母亲。三岁时其父就离世了,连她自己也不记得父亲的模样。弱弟彼时正在娘胎,她母亲是实在养不起了,才把她卖入卫侍郎府上为奴。”

    姜华说完,不等武承肃有什么反应,忙抽了自己一嘴巴,笑道:

    “瞧奴婢说的都是些什么!好好的,提这些没用的。要说香草如今也过得好,得了赏赐时常接济家中,她弟弟书读得也不错。说月前开宫门时还收到了其弟写的家书呢!”

    武承肃不好让姜华一个人说,倒像他对姜华有意见似的,便敷衍地点了点头。说了句“能读书也好,回头香草放出去也有个家可回”。

    姜华忙笑着说“是”。

    “奴婢被卖入宫中多年,早与家人断了联系,香草也是命好,母亲、弟弟对她只有感激心疼,天天盼着她能出宫呢。”姜华语毕重重叹了口气,紧接着便又抽了自己一巴掌,“瞧瞧这张嘴,真是没记性。又说这些!”

    武承肃微微一笑,示意他无需萦怀。

    他觉得姜华有些奇怪。平日姜华并没这么多话,但转念一想。或许今日姜华怕他难受,故意没话找话也未可知。

    如此想着,武承肃难免有些感慨,由着姜华叽里呱啦。

    幸好姜华语速不快,声音也轻,不然还真是聒噪,怕武承肃头都大了。

    “说起香草那个弟弟,啧啧,字倒写的不错。”姜华赞道,“信里头还给香草讲先生给的功课呢。当时香草高兴得不行,却因不大识字,只能找秀菊去问。秀菊也是个半吊子,二人拆解了半天也不懂,见奴婢去了,还以为奴婢是个好样的,特意拿来给奴婢瞧。”

    如姜华所料,武承肃果然笑了出来。

    姜华心中激动,跟着笑了半天,这才继续说话。

    “奴婢也觉得好笑呢!看了半天也不懂,只得胡乱讲了几句给她们。”姜华说着,嘿嘿一笑,“那上头说先生留了‘陈理’二字,让他们回去翻书,写篇文章来。奴婢也不知什么是‘陈理’,只说是圣贤讲道理,看样子她们倒是信了。”

    武承肃忽然敛住了笑容,眼里闪过一丝寒光。

    姜华见了,愈发肯定帕子有问题。

    他虽不知殿下是怎么知道“陈理”二字的,也不知道“陈理”究竟是谁,但猜到这是一个男子的名字。

    而这个“陈理”,和太子妃撇不开关系。

    对武承肃的反应,姜华视而不见,笑着向武承肃请教“陈理”二字的用意。

    “你可知我的表字是什么?”武承肃问姜华道。

    “这奴婢可不敢说!”姜华自然知道。

    虽说称呼表字是尊重之意,却从不见有人如此称呼太子殿下。

    武承肃却自言自语了起来。

    “‘象秋时万物庚庚有实也;万物皆肃然更改,秀实新成;刚也,坚强貌也’。我的表字,就是单字一个‘庚’。”

    姜华恭敬行礼,礼毕看向武承肃,目露一丝不解神色。

    武承肃缓缓坐直了身子,右手握成拳,食指关节敲着桌子,有一下没一下的。

    屋子里忽然安静,这让武承肃愈发起疑。

    姜华多话,他本就觉得奇怪,却未曾因此疑心。待姜华反复提起香草,武承肃才留了意,原以为是卫良娣又要搅事,不想姜华忽然说出“陈理”二字。

    他已经为这个人憋了一晚上的火,才刚艰难压住,如今又被煽得旺了起来。

    且这一次,火烧得比之前更为凶猛。

    他就不信姜华是无意提及“陈理”二字!

    绕了个大圈子,费了这么些口水,偏等说到“陈理”二字才住了口。武承肃不是傻子,显然姜华知道了什么事情。

    但按照阳筠所言,姜华即便要提,也该是魏国两位公子,不会指明了二公子周绎。想到姜华料理印儿后事,又想起印儿死得突然、钏儿病得蹊跷,武承肃这才惊觉自己所知并不是全部。

    阳筠与周绎之间,怕没她说的那么简单。(。)

第一零一回 莫如深() 
姜华低着头不作声。

    太子殿下显然知道“陈理”与太子妃有瓜葛,看来今日烦闷或许也为此事。想起在八凤殿二人独处许久,姜华觉得那个太子妃果然好心机。

    殿下先于他知道此事,且耐着性子没发落,独自在崇仁殿生闷气,只能是太子妃主动将此事说了。

    女子重节,太子妃敢提起过往,未必就敢坦白有私情。

    姜华正在心中盘算,武承肃却忽然开了口。

    “礼记孔颖达疏书:绎,陈也,言陈己之志。书孔传曰:众言同则陈而布之。”武承肃露出一丝苦笑,“寻绎义理,理其端绪,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