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蜀汉的复兴-第2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树机能这话一出,好几个弱势的鲜卑、氐人部族首领的脸色都极为难看。

    边境线之南,双临线之北这一块地盘不算小。但是这里早就有着数量不小的汉人沿河耕种。能够留出来给这些游牧部族放牧的沿河草原数量是极为有限的。为了更好的生存下去,为了蓄养更多的牛羊向汉人换钱买粮。可以预见的是,未来草原诸部之间的兼并仇杀其残酷性和频繁度将会急剧的上升。

    而秃发树机能刚才的话说得很明白了:我们秃发部足够强大,谁敢跟老子抢地盘,老子先灭了他!非但要灭他的部族,还要杀尽他们的头领。

    “嗯,秃发首领这个意见很好,斩草要除根嘛。”笑呵呵的帮着树机能添了一把火后,关彝开口道:“本官还有第三条没有说。双临线以北,不管逃到哪里,当地官员都不得收留。汉民自己收留的,追杀者可以要求当地汉民交出人来。若是汉民不肯交出,可以要求当地县长、郡守派人来督促汉民交人。还是不肯交的,由当地汉官负责对当地汉民镇压!”

    这话一出口,树机能很是满意了。秃发部也好,其他几个较为强大的部族首领也罢,都坐在自己的位置上顾盼自雄:你们这些弱鸡都给老子看好了。回去之后快点向本大人归附吧。要不然,哼哼!

    可惜,作为穿越者,关彝怎么会犯让异族强者恒强的错误呢?

    “第四条,诸位的部族若是生存艰难,也可以越过双临线继续南下。”

    “啊?!”

    “不过,一旦越过双临线,就意味着要接受我大汉的征税,服从我大汉的编户。成为我大汉的子民。当然,我大汉对自己的子民将绝对的提供力所能及的保护!”

第三零零章 异族的未来(三)() 
?    关彝的意思很清楚:我就是要运用各种手腕加速你们之间的内部厮杀。从此之后,大汉对于草原诸部只会做一个仲裁者和收容者,而不是去做一个参与者。对于草原上相对弱小的部族来说,你们以后万一生存不下去了还可以全体内附。这种内附的代价是,整个部族会被完全拆散。而不是像以前魏晋那样整体搬入汉地。

    应该说,这种处置对于各个部族的首领来说是很难接受的:谁愿意丢弃在部族作威作福的地位,去汉地当一个小老百姓啊?但是一旦越过双临线就视为汉民的政策,对于草原诸部里的普通牧民来说,那就极为具有吸引力了。

    所以啊,我不是不给你们生存的机会,也划出了一定的地盘让你们放牧。虽说这地盘是比较小,需要你们互相厮杀去争取。但我也给失败者留了生存的机会呀。

    我也不是不给你们发财的机会。养羊,多蓄牛马,总会发财的。所以,别tm的一天到晚没事就想着抢劫汉人——真当老子的刀砍得了晋人,砍不了你们?

    当然,有些东西我还可以给你们。

    “除以上诸条以外,本官还给大家两个生发的门路。”

    “我等恭请大司马示下。”

    “其一,本官会在明年,在长安开办新的蒙学。这蒙学的学子呢,一方面是我大汉阵亡将士的遗孤。一方面由各个部族自行选派幼童参加。嗯,明年是第一年开办,年龄要求是六到十岁之间。名额嘛,每个部族下限是两人,上限暂定十人。具体事宜,我大汉的劝学从事诸葛行宗正在赶来长安的路上,到时候他来和诸位细谈。诸位这次回了部族后,就可以先期在部族里选定人员了。”

    教育,是这个时代的稀缺资源。汉人百姓的子弟想求学而往往不可得。更别说草原上的牧民了。所以,完全不需要考虑这些部族首领会不会接招的问题。

    当然,限定名额,一方面是要把有限的资源向汉人自己倾斜。另一方面则是,关彝在有意识的引诱各个部族的首领把自己的儿子送来汉地念书。

    草原的首领之位继承,血缘只是基础。起决定作用的是拳头。毫无疑问,对于那些强大的草原部族来说,他们的首领往往不会把心目中第一顺位的继承人送到长安来念书。但是由于名额有限,他们也会把这有限的名额用到自己的其他儿子身上——那么问题就来了,有了强大的(相对于草原诸部而言)汉室支持的接受过汉化的首领之子回到自己的部落后,面对自己那些大字不识一个,浑身一股腥膻气的土鳖兄弟们,会是怎样一个态度呢?

    再说一遍,能够在生存环境如此恶劣的条件下生存下来的部族首领,个个都是人精。他们就算现在想不明白关彝的险恶用心,回去之后细细商量,都是能够琢磨出味道来的。但是他们有拒绝的余地么?

    阴谋是见不得光的,一旦别人想清楚了就没用了。而关彝在这个会场上说的所有的东西,全都是阳谋:老子就是算计你,你能不接招?

    不能不接招啊。如果不派出自己的子弟加入汉学。短期内,羊毛生意啥的肯定会遭到区别对待。中期内,各族为了抢夺牧场而展开厮杀时,汉室的态度肯定有倾斜。长期来看,他族子弟学成归来后,会帮助自己的邻居迅速走向强大。所以,必须接招。而且必须满额接招!

    “其二,本官准备在明年,向西域进军。呵呵呵,西域是个好地方啊。基本上终年无雨,沙漠中的绿洲全靠雪山的雪水滋润。所以那个地方完全没有旱灾的问题。想当年北匈奴西迁后,就是在那里重新恢复了元气。所以,诸位首领回去后可以考虑考虑,要不要派出一定数量的人马,跟随我大汉远征西域。这西域打下来了,牧场的分配,当然是根据各位首领贡献的兵力多少来排序的。”

    西域,终究是太远了。对于这个时代的草原诸部来说,他们或许有兴趣,但真要说把整个部族的命运都压上去,嗯,大多数还是摇头比较快一点。

    所以关彝很快的就给他们抛出了一个近期的目标:“除了西域,近期我大汉还有一个作战目标。乞伏部。”

    这话一出口,几乎所有的部族首领全都站起了身:“大司马,此话当真?”

    “呵呵呵,当真。真的不能再真了。”笑呵呵的说完这句话,关彝站起身来:“乞伏部自以为占据了河套草原,没有生存危机,居然敢无视我大汉的善意。本官这次召集雍凉两州的诸位首领聚会,他们竟然敢不来参会?真当我大汉刚刚打完一场大战就不能再战了么?河套那个地方,原本就是我大汉的朔方郡。所以,在远征西域以前,本将会先把那个地方给拿回来!到时候,乞伏部的战俘和牲畜全部发卖。而分配份额以及草场的重新划分,当然还是和各位部族派出的兵马数量息息相关。”

    这话一出口,马上无数的部族首领就站起身来。

    “大司马,乞伏部与我结鹿部有累世之仇!若大司马发兵,我结鹿部全族男女老少三万人,可以为大司马前驱!”

    “哼哼,结鹿甘基,你这老家伙少在那里说大话。你那部族能有三万?还男女老少一起上阵?能骑上马的精壮有三千就不错了!大司马,我秃发部愿出一万精骑随大司马北上征伐乞伏部!”

    “呵呵呵,什么时候我拓跋的别支也敢这么嚣张了?大司马,我拓跋部虽然主要游牧在并州以北,但其实我们离河套很近!只要大司马要征伐河套,我拓跋部一定竭尽全力为大司马献上我们的忠诚!”

    “尊贵的汉国大司马,虽然我慕容部主要是在幽州放牧。但我们感于大司马的英明,也愿为大司马奉献部族里所有的勇士!”

    所谓黄河百害,唯利一套。河套平原的富庶真不是盖的。即便在这个小冰期,他也没有什么旱灾、蝗灾来骚扰。长期以来,他都是草原诸部极为觊觎的膏腴之地。

    要不是盘踞在这里的乞伏部实力过于强大,说不得周边诸部早就嗷嗷的扑上去了。

    现在好了,有刚刚消灭了二十万晋军的大汉牵头,各个部族还不踊跃参加?

    至于乞伏部有没有真的收到大汉的邀请?我管他们去死?!

    “呵呵呵,此事本将已经在策划中了。嗯,至于出兵的多少嘛,这个,你们要和本次出兵的统帅谈。”

    “敢问大司马,这次出兵,大汉是何人领兵?是战无不胜的大将军吗?”

    你们有没有搞错?虽说乞伏部现在有二十余万众,有五万可以骑马作战的男人。但那所谓的精骑不过就是些牧民罢了,值得姜维出手?

    “来人啊,请文次骞和皇甫仲深!”

    随着关彝的传召,全身披挂整齐的文鸯以及刚刚被征辟入大司马府的皇甫宁精神抖擞的进入了大堂。

    “诸位,这是本将新任命的平北将军文鸯文次骞,这一位是本将刚刚征辟的鸿胪从事皇甫宁皇甫仲深。本次我大汉出骑兵一万北征。至于你们出多少人,战后战利品、草场如何分配。都由文将军和皇甫从事具体安排。”

    看着周围的异族首领们对自己投来的极为热切的目光,文鸯只觉得前所未有的满足:三十年了,终于有个识货的老板了!

    “诸位,出兵的事情很简单。把你们部族里最勇猛的战士推举出来与我文某人单挑。撑得住十个回合的,其代表的部族可以出兵一千。二十个回合的,两千。以此类推。若是能将文某战而胜之的,出兵数量与我大汉一样,一万!不过文某把丑话说在前头,文某只会杀人,不会比武。所以,单挑中被文某杀掉的,那就只能是说一声抱歉了!”

第三零一章 战后的余波(一)() 
?    西元268年八月十七日,成都,南北大道交汇的十字路口。

    “诸位,这就是我们司闻曹在十五天前从长安前线带回的战报。总之,由于句将军的反正,我大汉的精锐在大将军的带领下,前所未有的突破了子午谷。成功的绕到了敌军主力兵团的背后。虽说由于敌将杜预反应及时,应对得当。大将军未能拿下长安。但我大汉追求多年的双方主力野外决战的机会终于出现了,哼哼哼,打野战,我大汉怕过谁来?!只要我们在野战中获胜。雍凉就一举拿下了!”

    “这位司闻使说得好!在下八个月来每次都来听战报。可以说,除了段谷之战外,我大汉打野战,从未有过一败!”

    “是啊是啊,在下也坚持来听了七个月了。经各位司闻使解说,在下对我大汉子弟兵的野战之能深具信心。至于段谷,那不过是昔年大将军轻视了邓艾而已再来一场的话,胜败尤未可知也。”

    从关彝和姜维出兵北伐开始。吕雅按照关彝的命令,派出司闻使在蜀汉内地的各个县城的中心位置都展开了战情通报。这样的通报每半个月一次,主要就是公开宣讲蜀汉的这次北伐。间或夹杂着一些蜀汉以前北伐的故事等。

    在将近十个月的时间里,来听的人越来越多,其战报的传播也越来越广。整个蜀汉全国上下一百多万在籍百姓,第一次对本国的北伐有了全面而直观的认识。第一次对本国数十年来那群坚持兴复汉室的傻瓜有了深刻的了解。第一次对自己身处的这个“汉”有了极大的认同。

    “嘿!这就等着关中大决战了。那石苞老贼定然不是大将军的对手!”

    “是啊是啊,别忘了我们的大司马还在他背后呢。要是他和大将军激战正酣的时候,我们的大司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